查看原文
其他

黑暗中,我成为自己的陪伴者 || 渡过

渡过作者 渡过 2022-06-06

六水/文    张进/图

 

一  


我的问题,自八九岁时便种下了巨雷。


自小,我就被要求,一定要听话,一定要乖。母亲但凡觉得我有不听话的迹象,便会歇斯底里,诉说自己的悲惨和养育孩子的不易。

 

小学五年级前,妈妈在外务工,和我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大概我五年级时,母亲从外地回家,某种意义上,这是噩梦的开始。


母亲情绪不稳定,对和父亲的婚姻有诸多怨言,经常无来由地咒骂父亲,以至于我和弟弟与母亲在一起时,连看电视都要小心翼翼,总揣摩着母亲的情绪、心思,怕不小心引发母亲的暴怒。

 

母亲对我的态度,在我成绩变好后开始好转,似乎我一下子成了对母亲很有用的人。与此同时,母亲不停地教育我要努力读书,为自己的未来谋出路,搞得我一刻都不能放松。


从初三开始,我觉得自己的大脑越来越不可控;高二时,突如其来脑袋抽搐,遍访各大医院,做各种检查,唯一的结论是“颅内血管痉挛”,此外一无所获,最后被怀疑“羊癫疯”而休学。

 

当时我的情况是,脑袋抽动,每天几乎不下床,时间几乎停滞;无法记住当下的事情。奇怪的是,当时看过的信息,几个月以后才能记起。

 

某种意义上,我的休学给了母亲崩溃性一击。她不能接受考上重点高中、成绩优异的女儿,一下子成为众人眼中的“疯子”,觉得自己的天塌了。失望、责备,无法控制的情绪,全都向我奔涌而来。我的世界,只能说是混沌一片,找不到出路。

 

对我而言最致命的一击,是我打电话向外务工的父亲求助,希望他回来看看我,因为我已经受不了母亲的情绪。结果父亲回了一句:“这不过是你自己的心理问题,自己调节。”——那一刻,真的是信念崩塌,希望毁灭,根本不知道怎么理解活着这回事。

 

因为母亲不停诉说,不停表达担忧,我不知道要怎么继续下去,迷迷糊糊地只好又回去上学,复读高二。不停请假,不停回家躺起,然后也不清楚是不是心态比较平,那半年我的成绩居然还行,高三时还进了学校的实验火箭班。但一直考倒数第一,心理压力巨大,每一天都在体验着崩溃。

 

熬着熬着,最终我参加高考,还考上一个二本大学。迷迷糊糊中继续活着,继续在往前走,虽然不知道路在哪里。

 

简单描述一下大一的情况:完全无法调动自己的大脑,无法运用记忆力;认为自己不正常,嫌弃自己;觉得自己游离在世界之外,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维;渴望得到关爱,也控制不住自己渴望得到关爱。


整个大一,几乎都在宿舍睡觉。不去上课,因为太累,因为撑不住。不明白自己怎么了,想要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不停地对人诉苦,不停地分析家里的情况,不停地思考父母的婚姻问题。严重失眠,曾经一周睡不着觉。


 

大概是多年刻苦学习还是给自己塑造了一些技能,或许也因为有韧性,在这样的复杂情况下,我还是迷迷糊糊往前走,心理期待有一天会变好。

 

进入大二,隐约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强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允许自己对人絮絮叨叨说家里的事。开始参加社团活动,在学校摆摊。虽然不能看书,渐渐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用的,还是可以做点好像正常的事情。

 

大四,迷迷糊糊去一家房地产公司实习,觉得母亲的诸多问题,人生不幸福、哀怨,可能因为不懂得展示自己的美丽,感受生活的美好。于是我去学习“形象设计”课程,或许内心最深处还是想帮助母亲。但学得很吃力,每天都做噩梦,记忆力也有问题,依然处在无法调动思维的状态里。

 

这么回顾,我17岁到26岁的10年 ,我是在一种迷糊中循环着自己逃避的人生,同时想要创造新的人生价值而不得。

 

二  


23岁,遇到一段感情。这给了自己很好的逃避空间,一度让我感到安慰。


可是,谈了三年,以为对方会计划结婚,结果发现他完全没有这样的考虑。诸多的原因加在一起,我决定结束这段感情。我明白人生不能为了逃避,而选择没有结果的感情。

 

分手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既然无法逃避,就来面对,面对长久以来自己害怕面对的内心黑洞。”身边没有了陪伴的人,失眠、焦虑、压力,再次以无法负荷的方式回到自己身上。其实在决定分手那一刻,我也知道,这些不想承受的结果会再次回来。

 

偶然受到启发,开始看心理医生,结果重新又开始了絮絮叨叨的模式。但这一次,好像可以合理地对心理医生絮絮叨叨诉说自小的事、父母的事。


同时,我开始去听心理学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听到一个说法:就算眼下你听不懂,但只要听过,甚至你只是在睡觉,也会有吸收。——所以我对自己比较宽容,一直对自己说:你先听,说不定终有一天会有效果的。

 

就这样,好多年,好多活动,我都尽量参与,或者只是在那里发呆。其实参与这些活动时,我大多是逃避的状态,自己都定义自己不正常,害怕和人互动,害怕沟通,觉得自己很差劲。

 

看心理医生,参与分享会旁听,思考人生,让自己以有些疯狂的方式去旅游,这些虽然很不容易,也算是持续在探索。每天都觉得非常沉重,脑袋里好像有座大山,如果可以一直躺着,我绝对希望可以一直躺下去。越躺越觉得自己是废人,怎么躺,也解决不了自己的情况。

 

好在摸索一点一点起到效果。在看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后,我凭着自己的感觉做决定,尊重自己的身体反应做选择。一点一点尝试,一步一步观察,鼓励自己往前走,意外地,我发觉自己的情况一点一点在好转。


28岁左右,我鼓励自己尝试面对外界,去承担做有一定挑战的工作。刚开始并不顺利,但我渴望承担责任,渴望能面对外界压力,或许这在自己心里才是正常人的体现。


此时评估自己的精神状态,或许是可以面对外界了。现在回顾,这么多年,一直在推着自己往前走,把自己推向了更有压力的工作环境。


三  


30岁的左右,某一天受到某种启发,我给自己选择了文化方向的工作。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唯一非常在意的就是文化。 


刚开始非常不顺利,毕竟之前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一次又一次崩溃,崩溃了又继续往前走,因为我不想放弃,很想成为一个正常人。谢谢在这个时候,有一些支持的力量;神奇的是我最终竟胜任了这份工作,也对自己有了更多的理解。


其实我们不过都是我们环境的产物。环境需要塑造工具人,而我的父母,我自己,不过是一直在努力,把自己变为合格的工具人。听话、努力、懂事,不考虑自己感受,不关心自己需要什么,而最终身体无法继续按这个指令进行,选择了排斥,选择了拒绝。


抑郁症、焦虑症,甚至精神分裂,在自我探索的近17年里,我都关注过,也思考过。某种意义上,我自己做了自己的陪伴者。一次又一次,我在暗夜中告诉自己,一定会走出去的;一直相信,会有未来,未来有美好的景象。


现在的自己,拥有还算不错的创造力;对自己的攻击,也在逐渐放下。


我或许无法改变环境,但我起码可以少自责一点,不为环境之错而责怪自己。


理解自己,理解自己为何如此,是一步一步解开我人生问题的钥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