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辽金元史》2024年第4期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 人大转载 人文
2024-09-13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详情



点击图片订购《宋辽金元史》





摘 要




何以成都:

北宋陪都“京都意向”的构建

何 强  

【摘  要】陪都是我国古代都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以东京开封府为首都,以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和北京大名府为三陪都。从陪都的“形成史”角度看,“首都化”一直是其建置的重要发展方向。然不论陪都“首都化”程度多么高,其都不可能与首都等而同之,不可避免地会保留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然而,某些地方特色却借助“天子行迹”的加持作用,反过来成为陪都的真正象征。正是“首都化”与地方特色的“自我形塑”共同构建了陪都的“京都意向”,使陪都成为介于“央—地”城市之间的一种特殊组织。考察陪都的形成史,对理解、反思其与首都的关系,中央权力在各陪都的施用及地方治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北宋;陪都;京都意向;首都化  

【作者简介】何强(1988- ),男,甘肃临洮人,中国史博士,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宋史、中国古代经济史(甘肃 兰州 730020)。  

【原文出处】《地方文化研究》(南昌),2023.5.17~2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浙江省南宋史研究基地项目“北宋陪都及其经济研究”(项目编号:NS202305)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0jbkyzy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宋朝的“省地”与边地族群治理 

裴艾琳   

【摘  要】宋朝在边疆治理过程中,颇重视对“省地”的建设与开发,特别是在与南方族群的交会地带, 通过设置堡寨、建立屯田、计口授田等措施,使得“省地”繁荣发展并呈现出夷夏聚居、圈层分布、差序治理的社会特点,成为宋代南方族群治理与多元族群交融的重要场域。宋朝的“省地”是唐以来“羁縻之制”之转型,开启了元代行省兼治蛮夷与腹地制度的先声。  

【关 键 词】宋朝;省地;边地治理;族群融合   

【作者简介】裴艾琳,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100081)。  

【原文出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京),2024.1.72~82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2023M734078)的阶段性成果。


南宋沿海地区巡检与

海患治理

苗书梅 曹璐璐  

【摘  要】巡检司是宋代为缉拿走私、平息基层变乱、维持地方治安而在各地增设的机构,其主管官的称谓很复杂,简称“巡检”。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南宋时期沿海地区各类走私猖獗,走私者分布广、规模大,海上盗贼势力空前强大,负责缉私与巡查盗贼的巡检数量随之增加。沿海巡检所统领的土兵是当时基层常备巡警力量,根据缉私对象、寇盗活动规模及其治理难易程度的不同,或与附近巡检寨兵联合行动,或配合水军等主力官兵及地方民防力量协同参与弹压行动,在近海海患治理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揭示南宋沿海各地巡检的布局特征,分析其职能变化,探讨巡检在当时海患治理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深化和推进地方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南宋;沿海巡检;缉私;沿海地区;海患治理  

【作者简介】苗书梅,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曹璐璐,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封 475001)。  

【原文出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96~1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历史上地方治理的实践及启示”(22VLS005)。


试论辽圣宗时期契丹南下

军事经略及其困境

洪 纬  王 衡  

【摘  要】统和五年(987),圣宗将收复三关保证南境安全,作为契丹南下军事经略的目标,但因军需与东西边境危机,这一目标在统和七年收复燕云失地后暂时停止。统和十七年(999),解决危机后圣宗再次南下,其作战目标仍直指三关。但随着宋军在三关之地防御的加强,契宋两军在河北战场形成了相持局面。澶渊之役中萧挞凛的阵亡使契宋两军陷入新的僵持,和议成为契宋两军唯一的选择,契丹终止了百年南下军事经略。  

【关 键 词】契丹;军事经略;困境  

【作者简介】洪纬(1993- ),男,陕西安康人,历史学博士,火箭军工程大学政治系军事文化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辽金史;王衡(1983- ),男,山东菏泽人,火箭军工程大学政治系军事文化教研室副教授,火箭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陕西 西安 130012)。  

【原文出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55~63  

【基金项目】火箭军工程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九至十世纪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军事互动研究”(2022QNB011)。


辽代汉人数量考

蒋金玲  

【摘  要】因史料限制,辽代人口问题是辽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临近区域参照法”对辽代汉人数量与汉人人口在辽代总人口中的比例进行了重新估算,得出辽代汉人户数约为62.78万,汉人人口在辽代总人口中的比例为49.2%,如按每户8人计,则辽代汉人数量为502.2万。上述数据是依托《辽史·地理志》的记载得出的,加上不入籍的僧尼、隐户等,汉人人口占辽代总人口的五成以上应该是成立的。  

【关 键 词】辽代;汉人数量及比例;《辽史·地理志》;临近区域参照法  

【作者简介】蒋金玲(1978-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长春 130012)。  

【原文出处】《黑龙江社会科学》(哈尔滨),2024.2.81~8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韩国碑刻中的辽宋金元史料整理与研究”(23BZS052)。


从黑水城出土文书论

西夏军事制度中的几个问题

梁松涛  李胜玉  

【摘  要】西夏至迟到中晚期已经出现了军户制度,甚至也出现了具有募兵性质的射粮军。在这种情况下,西夏就由单一兵制逐步发展为多兵制并存,但新的兵制依然保存了原有部落制的一些特点。在军事装备供给制度上,西夏不仅发放军卒人员补助,也有相应的装备补贴。西夏军事制度的变化与其社会组织形态的变化密切相关,也与辽、金军事制度的变化基本趋同。西夏磨勘军籍簿册的原因,除了掌握军卒情况、武器装备的变动等信息外,应该还与军抄钱物及装备补给有关,由此可以推测西夏法典所言诸人犯罪时被割去“官、职、军”中的“军”很可能指的就是“军籍”。  

【关 键 词】西夏;兵役;军抄补给;“军”;军户制度  

【作者简介】梁松涛,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西夏学;李胜玉,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西夏文献(河北 保定 071002)。  

【原文出处】《贵州社会科学》(贵阳),2024.1.96~104  

【基金项目】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出土西夏文《法则》整理与研究”(19ZGX13);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出土西夏文官文书残卷译释与研究”(23VJXT012)。


西夏晚期牧民家庭生活问题述论

郝振宇  

【摘  要】该文以黑水城西夏经济文书和传世文献为研究对象,考察西夏晚期牧民家庭经济生活问题。在西夏,牧民家庭主要牧养羊、牛、马和骆驼等牲畜,羊为牧民提供生活所需,数量在百只左右;牛、骆驼和马等主要用于骑乘、驮运,数量在十数头(匹)左右。牧民家庭的自足性较强,依赖自属牲畜的肉、奶、皮毛等产出以满足必要的衣、食、住等生活消耗。受自然灾害频发与长期战争影响,以牧畜为生业的生产生活有很大脆弱性,牧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处于较低层次。  

【关 键 词】西夏;牧民家庭;畜产构成;日常消费;生计脆弱  

【作者简介】郝振宇,男,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夏史。  

【原文出处】《西夏研究》(银川),2024.1.87~9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西夏家庭资料整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9VJX076)的阶段性成果。


蒙元时期新疆、中亚驿道新论

张龙海  

【摘  要】蒙元时期,新疆、中亚驿道的兴衰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军事活动密切相关。帝国早期,漠北通往中亚的驿道经过阿尔泰山。失里吉叛乱后,此道受阻,忽必烈开始在畏兀儿地区修筑驿站。后来,该地驿道安全受到海都叛军集团的严重威胁,忽必烈转而扩建塔里木盆地南缘驿道。蒙古诸汗国约和后,新疆、中亚各驿道相继复兴,直到1347年开始走向衰落。新疆、中亚道路的畅通几乎贯穿整个蒙元时期。诸汗国不和时,欧亚大陆物质文化交流的发展并没有受到阻碍。  

【关 键 词】蒙元时期;新疆;中亚;驿道  

【作者简介】张龙海(1986- ),男,山东滨州人,历史学博士,山东航空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从事中西交通史研究(山东 滨州 256600)。  

【原文出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乌鲁木齐),2024.2.36~4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19世纪亚美尼亚商人在华活动及影响研究”(23BSS05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大转载 人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