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欧晓理:让我们不改少年模样,也无惧白发苍苍!

欢迎关注☞ 中宏网 2022-05-11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过去,能够吃饱穿暖,再能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就很幸福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逐渐富足,能够出门旅游,到景点处摆个‘剪刀手’合影留念,成为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一个缩影。如今,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不仅有钱、有闲,还要有健康、有快乐、有更高水平的精神享受,需要更加公平地享受各类公共服务。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欧晓理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欧晓理司长就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重点工作接受了中宏网记者的专访。

中宏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过去几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快速增长,但同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还未完全得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在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举措来补足“短板”?

欧晓理: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多锻炼、少生病”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正在成为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但是,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都还比较缺乏,人们积极参与健身运动的“硬条件”和“软环境”还有短板和弱项,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认为,《意见》重点补齐了三方面的短板。

体制机制的短板。过去,我们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做了绝对的分割,认为竞技体育就是为国争光夺金牌的,群众体育就是大众健身。其实,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误解,也导致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一直在两条轨道上走路。本次,《意见》专门强调要打破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的界限,让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就是要让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享受到国家队的训练方法、康复技巧、日常食谱,也可以切身感受到“金牌红利”。我相信,未来让奥运冠军教你健身将不再是梦想。反过来,体育强国就好像是一座金字塔,竞技体育是塔尖,群众体育是塔基。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根本上取决于塔基的厚实程度。只有把群众体育做大做强,才能扩大运动项目人口,竞技体育才能拥有源头活水。只有把群众体育做大做强,才能真正做到健康关口前移,让体育不再仅仅是赛场上的争金夺银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只有把群众体育做大做强,体育精神才能跳出竞技体育的“小圈子”,融入人民日常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追求卓越、突破自我。

社区全民健身短板。社区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神经末梢”。《意见》特别强调,要夯实社区全民健身基础,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关注。一是社区健身设施夜间“点亮工程”。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白领群体,白天没有时间,只能下班后参加体育锻炼。调研发现,小区里的体育设施在晚上利用率是最高的。我们这次特别提出,要点亮这些设施,就是要让体育设施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利用率,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是百姓健身房。百姓健身房是浙江、上海等地的创新探索,不仅离家近,而且收费低。《意见》支持各地建设百姓健身房,就是要让老百姓健身就近就便,让健身房不再是高端、昂贵的代名词。三是社区配建场地设施。过去,中央文件对社区配建体育设施作出过明确要求,但是落实得不好。本次,我们强化了硬约束,要求各地将这一要求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

场地设施的短板。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十三五”以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到2021年底,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经达到2.41平方米,但是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意见》除了提出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以外,重点要求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体育公园,此前我们专门印发指导意见,对这项任务进行了部署。二是健身步道,这次提出建立国家步道体系,是一项补齐空白的举措。目前我国步道以小型步道为主,但是在国际上,国家步道多跨区域、跨流域,美国阿帕拉契亚国家步道穿越美国东部13个州,英国14条国家步道纵横整个英格兰岛,欧洲E体系步道中最长的一条穿越11个欧洲国家。小小步道承载的不只是体育与健康,还联通了山地森林、河流峡谷、草地荒漠,串联起了很多历史文化遗址,对于健康促进、休闲游憩、遗产保护、公民教育,乃至国家认同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户外运动营地。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关口前移的重要性,触发了人民群众体育消费的“动机”,培育了体育消费的“习惯”,将户外运动产业导入了“快车道”,户外运动需求井喷式发展,补齐户外运动公共服务短板十分迫切和必要。以上三种新载体,我们都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支持,带动更多地方和社会资本进入,逐步拓展人民群众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的新空间。


中宏网:《意见》明确,未来4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推动全民健身工作中有什么工作计划?

欧晓理:国家发展改革委一直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本次,国家发改委是《意见》的牵头起草单位,做了大量工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我们将继续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予以支持,引导更多社会力量进入,进一步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

二是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十四五”时期新建、改扩建1000个体育公园是“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硬任务和硬指标。我们要求各地抓紧编制本地区精确到建设地点的建设方案,推动体育公园拆墙透绿、免费开放,确保指导目标落地落实。我们将建立统计制度,定期调度各地指导目标完成情况。

三是研究编制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体育总局、我委正在研究编制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目标是整合国家森林步道、国家登山步道,增加国家历史文化步道,联通城市健身步道,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分层多类的国家步道体系,让人们感受荒野之美、人文之美,发挥对健康促进、休闲游憩、遗产保护、公众教育、国家认同的积极作用。

四是委托第三方开展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评价。全民健身的短板弱项集中体现在城市。我们将委托第三方,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对全国部分城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力指数评价,并向社会公开发布,让城市的领导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短板在哪里,别人的长处在哪里,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倒逼《意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此外,我们还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会同体育总局加强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定期调度各地任务落实情况,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中宏网:《意见》提出,控制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在丰富群众户外运动场景方面,将有什么样的具体举措?

欧晓理:推进健身场地设施由服务大型竞技赛事,向服务百姓日常健身转变,由贪大求洋向绿色生态和经济实用转变。

构建绿色生态的健身空间,让人民群众走向大自然,在绿色生态的环境中体育锻炼。这方面,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体育公园建设,与体育总局共同推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步道体系,拓展全民健身和休闲游憩的新空间。

近年来,冰雪、徒步、登山、攀岩、露营、汽车摩托车、水上、航空等运动方兴未艾,户外运动已成为阳光、快乐、绿色、健康的代名词。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自然遗产灿若繁星,发展户外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将编制户外运动发展专项规划,让人民群众在祖国广袤的锦绣山河里,在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国家步道中,体验“足尖下的中国”,享受户外运动的精彩、刺激和激情,感受荒野之美、人文之美,接受自然教育,在强健体魄、愉悦身心的同时,更加热爱自然、敬畏自然。


中宏网:去年以来,我国加快了推动共同富裕工作的步伐,此次《意见》中也提到,“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新体系在助力共同富裕中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欧晓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过去,能够吃饱穿暖,再能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大件,大家就感到很幸福,这是一代人对六七十年代的记忆。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能够出门旅游,到人潮汹涌的景点摆个“剪刀手”,拍个“游客照”,成为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一个缩影。

如今,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不仅要有钱、有闲,还要有健康、有快乐、有精神享受,还要更加公平地享有各类服务。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在我们看来,全民健身具有多元价值。对个人,是最实惠的健康投资,可以促进养成文明生活方式,锤炼人格,磨砺意志,让我们不改少年模样,也无惧白发苍苍。对社会,是最普惠的公共服务,可以全人群公平享有,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降低全社会医疗支出,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对国家,是最经济的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带动人的全面发展。如果说,旅游是对全面小康的一个反映,那么,全民健身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反过来看,全民健身也是衡量共同富裕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还只有37%左右,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如果分年龄段比较,成年人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更低。这背后,既有思想意识的原因,比如对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重视,也有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比如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缺乏,也有市场发育不足的原因,比如身边的体育组织较少、体育产业规模还不大等。因此,如果我们国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大幅增加,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不仅意味着群众体育大发展,更代表我国人民身体素养、精神状态、收入水平、公共服务供给、产业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等全方位的提高。如果有一天,全民健身成为了城乡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时尚,人人都能够想运动、能运动、会运动,我们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久久为功。我们将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推动有关部门细化政策措施,统筹运用好规划、政策、投资等多种工具,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促进全民健身的长效机制,助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中宏网:各地在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工作中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接下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宣传推广这些经验做法上有什么安排?

欧晓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需要高瞻远瞩、顶层设计,又要有基层创新、试点推广。当前,各地在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涌现了很多好经验和好做法,我们在《意见》中都予以了吸纳推广。下一步,我们将创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城市,委托有关方面评选最美体育公园,指导有关地方建设一批跨自然地貌、行政区域的步道系统,通过这些工作推动形成示范引领效应。也希望中宏网当好我们的“侦察兵”,帮助我们发现更多地方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并通过你们的平台积极推广,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油助力。(中宏网记者 韩鹏飞)


往期推荐





相关人员,已被控制!
三年后,这类人数比例达38.5%

重磅意见,全文公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重磅发布!

公安部:这种行为,将重罚!
违反组织纪律,立案审查!


编辑:平 萍 | 审核:蔡旭东
来源:中宏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