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恐同不一定是深柜,但深柜可能真的「恐同」

小悟生心理 小悟生心理 2023-05-16


亚洲的拉拉题材影视剧一直比较稀缺,因此去年《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的出现在圈内引发了不少关注。

这部剧讲述了已结婚生子的怡敏在婚后与高中时的学妹亭亭偶然重逢,曾经的青春未竟之爱再一次涌上心头,二人的生活就此掀起波澜的故事。

该剧开播至今,广受好评,在豆瓣获得8.4的高分,也于近期入围了2022年金钟奖5项大奖。在剧情动人深刻的同时,能够引起观众心底的共鸣,也可能是其能够大火的原因,

如何勇敢,又如何抉择?

当学姐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与学妹之间产生了不一般的情愫时,这种超出友情的美好情感却被学姐冠以了「奇怪」、「恶心」的不堪字眼,随之二人之间筑起高墙,两颗慢慢试探渴望依偎的心被迫分隔,各自遍体鳞伤。

图片来源:《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学妹的大方示爱温暖、炽烈,令人欣赏,相比之下,学姐的逃避、拒绝,让人唏嘘。

但这难道仅仅是因为学姐的「懦弱」?

探究背后原因,学姐的不勇敢行为,似乎是她内心对自己产生同性之情的否定导致的。

我们常说,恐同即深柜,但有时可能恰恰相反,恐同的不一定是深柜,深柜却真的会「恐同」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同性恋者的「内化同性恋嫌恶」


01


内化同性恋嫌恶在同性恋群体中广泛存在

在异性恋本位的社会中,一些同性恋不友好言论依然流窜于大街小巷,持负面消极态度的大有人在,而如果同性恋在这些人的家庭中出现,则会遭到更大的抵触和拒斥。

图片来源:能大宇——《中国老人聊LGBT》

有些人会把这种不友好归结为个人的「选择偏好」问题,但这种行为却会真真切切地对同性恋者造成伤害。

内化同性恋嫌恶(internalized  homonegativity)指同性恋者经历对外界偏见的内化过程后所形成的对自身性取向的负性态度,是一种个体内在的、主观感知到的压力。内化同性恋嫌恶作为一种典型心理特征, 在同性恋群体中广泛存在,被视为损害同性恋者身心健康、导致其行为问题的关键因素(Denton, Rostosky,  & Danner, 2014; Mclaren, 2016; Ross, Kajubi, Mandel,  Mcfarland, & Raymond, 2013)。

02


外界偏见是如何被内化的?

从上文讲的外界偏见到内化的嫌恶会经历一个过程,而这种过程一共有两种途径。根据我国李放等学者的观点,一种是易化途径,一种是必经途径。

我们在这里先介绍必经途径,必经途径是指同性恋者普遍会经历的心理过程,包括角色采择和冲突缓解。

角色采择指个体在自我界定不清晰时采纳他人观点来看待自己。在同性恋者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前,就已经潜移默化中接触到大量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偏见。当同性恋者刚意识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可能符合同性恋标准时,会在感到困惑的驱使下,有意识地搜寻更多外界资料进行自我界定。

图片来源:《蜂鸟》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一方面逐渐确认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更多的外界偏见,自己在没有意识到性取向前就已形成的偏见观也由此得到巩固。随着对同性恋身份的确认,个体开始意识到外界偏见同样针对自己,因而会尝试用外界的偏见观界定自己,内化同性恋嫌恶也逐渐成型。

然而,当同性恋者接触外界偏见后逐渐对自己产生的负性态度,会与因逐渐确认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而希望接纳自已的正性态度产生激烈冲突

冲突缓解则是缓解这种认知失调的过程。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同性恋者为了缓解这种心理冲突,一方面会更加认同自己这一借助外界偏见进行自我界定的行为,认为这是合理的(例如:认为违背外界主流观点会失去更多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则将态度从「希望接纳自己」逐渐转变为「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但不接纳自己」,导致自己彻底接受对自身性取向的负性态度使内化同性恋嫌恶最终成型。

图片来源:《亢奋》

当然,形成内化同性恋嫌恶的过程并非只有类似「我是,但我不好」的冲突缓解这一种形式,除此之外,也可能通过否定自身同性恋身份「我不是」,和在认同良好后接纳自身性取向「我是,但我好」的形式来缓解冲突。

除了必经途径外,还有其他途径,会影响个体接触外界偏见的程度,加剧角色采择及冲突缓解过程或直接加剧内化同性恋嫌恶。

图片来源:《同性恋者的内化同性恋嫌恶:形成及影响机制》

03


内化同性恋嫌恶会有哪些表现?

根据 1996 年出版的《Pink Therapy》一书,以下是一些关于内化同性恋嫌恶如何在男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中表现出来的例子:

1. 你对自己和其他人否认自己的性取向或性身份;

图片来源:网络

2. 你的自尊心很差,对你尊重和钦佩的人来说,你觉得自己「不够好」;

3. 你觉得你可以抵制自己的同性欲望,把自己变成一个完全异性恋的人;

4. 你可以痴迷于「通过」异性恋(考核),相信那些通过的人比那些「明显」的人更好,并监控你的信仰、行为、习惯和语言的每一个方面,以防止被「发现」;

图片来源:《最幸福的季节》

5. 你试图与那些出柜的和(刻板印象中)女性化的 LGBTQ 人群保持距离;

6. 你很少与LGBTQ的人建立人人际关系,不想与他们有任何个人或社会参与;

7. 你试图超越目标,因为你认为LGBTQ的人群需要在社会上证明自己的价值;

8. 你因羞耻而经历过抑郁和焦虑;

9. 你抵制你的性感受,以至于你最终从事不安全的性行为,例如在没有保护自己或了解ta们的艾滋病毒状况的情况下与同性发生性关系;

10. 你强化了对 LGBTQ 人的某些刻板印象,让他们觉得自己比异性恋者优越(例如,你认为「男同性恋比直男有更好的时尚感」);

11. 你往往会被无法得到的直男所吸引,这可能是出于对追求稳定关系的根深蒂固的恐惧;

12. 你更喜欢短期关系,避免承诺。

以上,你中了几条,有没有出现已经内化同性恋嫌恶但不自知的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社会偏见依然流行,短时间大幅降低个体内化同性恋嫌恶显得过于理想化,根据丹尼尔·莱昂斯(Daniel Lyons)在《今日心理学》的一篇文章中的说法,拆除「根深蒂固的系统同性恋嫌恶」的第一步是承认每个人,无论种族,性取向,性别或社会经济地位如何,都能够以同性恋的方式思考或行动

愿包括同性恋在内的每一种性倾向,接触的偏见少一些,收获的支持多一些。至少今天,可以先从爱自己开始。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Tommie

  编辑:Kepler

排版:Tommie

封面图来源:《最幸福的季节》


参考文献:

https://www.lgbtqnation.com/2022/01/internalized-homophobia-overcom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queering-psychology/202002/what-is-internalized-homophobia

李放, 王一博, 邢锦涛, & 郑雪. (2018). 同性恋者的内化同性恋嫌恶:形成及影响机制. 心理科学, 41(6), 7.





   推荐阅读







#看见 #陪伴 #联结 #改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