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第周的那盏“灯”

甬轩 浙江宣传 2023-07-10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1920年9月,宁波效实中学录取了一名颇为“另类”的考生。


18岁的他,是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没有上过初中和高中,直接考取高三插班生的学生。不仅如此,他还考了个“倒数第一”,除了国文,所有科目都不及格。

那时,人人都以为他迟早会被退学,但他本人丝毫没泄气。每晚熄灯后,他就蹲在寝室外的路灯下学习。老师看到了,喊他回去休息,转眼却在另一盏路灯下看到了这个熟悉的身影。慢慢地,他的成绩赶上来了,毕业前成了全班第一。

这个故事,被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文《一定要争气》。更多人因此知晓,路灯下的主人公叫童第周,也感动于他由此逆袭为“中国克隆之父”、走上世界学术舞台的攀峰之路。

而今回望童第周先生的一生,总有那么一盏“灯”时刻高挂、明亮如昼。

童第周工作照片




宁波有个“童村”,童氏虽称不上名门望族,但有一条族规被看重,“田家有子皆习书,士儒无人不织麻”。1902年5月,童第周出生在这里,他的名字中蕴含家族的期待:“希望他既好学,又平安,样样都周全。”

童第周的确做到了家人期望的那般好学,路灯下的故事便是例证。那盏路灯,不仅照亮了童第周手中的书本,更照亮了他一生勤奋治学、奋发向上的心。

从效实中学毕业后,童第周考入复旦大学。其间,他认识了带他深入生物科学领域的“伯乐”——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蔡堡教授。

两人之间发生过一段有趣的交谈。童第周问蔡教授:“大自然中,各类生物是怎样繁衍的呢?比如人是怎样演变的?蝙蝠又是怎样繁衍的?”蔡教授回答:“人是小孩长大的,蝙蝠是小蝙蝠成长起来的。”这个答案并没有让提问的人满意。在追问之下,蔡教授又回答,不管是小孩还是蝙蝠,都是由胚胎发育而来的,如果要探索生物遗传的奥秘,就要学习和钻研胚胎学。

这是童第周第一次听到“胚胎学”这个名词。据说也正是这次交谈,让他找到了毕生追求的方向。为了挺进科学深处,1930年8月,童第周带着四处筹来的微薄的盘缠,登上开往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客船。布鲁塞尔就是当时人们眼中的“科学圣地”。

童第周在比利时留学期间实验室工作照


初到布鲁塞尔,外国留学生时常嘲笑这个来自东方的青年。童第周听到后都当面斥责:“中国人绝对不笨,我一定要证明给你们看!”

很快,机会就来了。童第周所在的实验室在做“青蛙卵剥膜”的实验,可操作难度极大。那天,教授和外国同学的剥离手术都失败了,只有童第周巧妙地完成了实验。教授见状为童第周竖起大拇指。

效实中学校史馆展出的一份老报纸上,刊印着一篇短文,里面写道:

“有两件事使我最兴奋:一件是我在上中学时第一次得到100分。那件事使人知道,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另一件事,就是我在比利时第一次单独完成青蛙卵膜剥除术。那件事使我相信,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照样能办到。”




在海外学成后,童第周的心头亮起另一盏“灯”,那是一种无比强烈的信念:“我要用自己的知识为苦难的中国服务。”

在布鲁塞尔,童第周做了很多高难度的实验,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论文,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而此刻的他再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布鲁塞尔比京大学“特别博士”学位和优越的生活科研条件;另一边,是烽火连天、经济衰败、民生多艰的故乡。

灯火摇曳间,他望见了一个伤痕累累的祖国,便愈发坚定了“我的祖国需要我”的念头。

1934年,童第周回到祖国,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并用他的毕生所学,为我国实验胚胎学、海洋科学、生物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2年6月,童第周在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工作


然而,彼时回国就意味着,要坚持科研和教学,就不得不克服极为艰苦的条件1941年,同济大学为避战火迁到了四川宜宾的李庄,童第周夫妇随校漂泊。两人为了从二手摊上买下一台德式双筒显微镜,变卖家当、四处举债,才凑够6万元“巨款”。这笔钱,他们还了整整11年。

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到李庄探访童第周的实验室,惊讶于那些国际期刊上的研究论文,竟出产自一个没有电、四面透风的破庙,唯一称得上现代实验器材的,只有那台二手双筒显微镜。

风雨飘摇中,童第周仿佛还是那个固执地在路灯下看书的孩子。

1973年的一天,几尾小鱼让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细胞研究室的人们激动不已。这几条小鱼长着金鱼的身子、鲫鱼的尾巴,它们是童第周用克隆技术创造的新鱼种,比多莉羊还要早20多年。人们用“童鱼”来称呼这些小鱼,纪念他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

1977年,童第周(中)在实验室观察金鱼




“思想要奔放,工作要严密”。这是1979年童第周先生在临终前通过记者转达给世人的一句话,也是贯穿他一生的治学之道。而这,又是他人生中的另一盏“灯”。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中国科学的春天终于来了。大会前夕,童第周写下一首小诗,记录了他对“春天”的爱意“周兮周兮,年逾古稀,残躯幸存,脑力尚济,能作科研,能挥文笔……愿效老牛,为国捐躯。

为了让我国的生物科学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晚年的童第周制定了一项生物人才培养计划,还希望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

此时已70多岁的他,仍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全国各地。由于核移植实验的连续性很强,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连年轻人都难免撑不住,童第周却依旧坚持每天八九个小时的实验。

1979年,浙江省科学大会邀请童第周上台演讲,他侃侃而谈,聊生物技术如何改善人类生活,聊外国没有的技术我们要有,聊解放思想的科学浪漫主义……讲到一半,他突然晕倒在座位上。但仅仅休息了10分钟,他又重新回到了讲台。

这10分钟里,没有一个观众离开。因为童第周话语间传递的先进理念、振奋精神,已然成为了在座观众心中的另一盏“灯”。

这盏“灯”,每个时代都需要。比如,甘当“拓荒者”,刚回国的童第周,在生活和科研都“一穷二白”之时,仍忘情地投入事业;再比如,愿为“引路人”,他一生育人无数,桃李遍布世界各地,还为祖国招揽了许多优秀的海外人才。

山高水长,我们怀念的,正是我们不能忘却的。今年是童第周诞辰121周年,希望这盏“灯”,能继续点亮一盏又一盏其他的“灯”,鼓舞一代又一代人。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