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周岁了,“浙江宣传”答读者问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4-06-2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一直以来,很多读者都很关心“浙江宣传”各方面的情况。在“浙江宣传”上线两周年之际,我们特意面向读者征集了他们想问的问题,并选取一部分予以回答。



1.问:两年来,“浙江宣传”一直保持稳定输出,这让读者们越发对背后创作团队产生了兴趣。想知道这些文章都出自谁手

答:我们是宣传工作者,也是“社会观察家”。“浙江宣传”的文章基本上是由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年轻干部创作。以90后为主,最年轻的出生于1999年,参与撰写了20多篇文章。

2.问:我能否投稿?你们后续还会出书吗?

答:欢迎投稿,可以把稿件发送到邮箱zjxcbjb@163.com。昨天下午我们刚举办了第五部文集《话必关风》的新书首发式,后续还会继续推出新文集,欢迎关注。

3.问:作为一个网红公众号,你们的logo看上去有些土,请问有什么寓意吗?

答:可以这样理解:手持喇叭,放大声量。

4.问:请问“浙江宣传”招实习生吗?我以后有机会来工作吗?

答:目前还不招实习生。欢迎您来浙江工作,浙江有很多就业机会,还有美丽的风景、灿烂的文化,您心里的“既要又要还要”,这里都可以实现,推荐阅读《来浙江的十个理由》

西湖 图源:视觉中国

5.问:每天都更新,你们不休息的吗?

答:一想到你们每天一早就等着推文,还噼里啪啦留言,我们瞬间就来劲了。

6.问:小编和作者们有没有抓耳挠腮、灵感匮乏的时候呢?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都会怎么寻找灵感?

答:有的。我们会多看看书,从书中找选题和素材,也会互相之间讨论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如果有可能,其实外出调研也是不错的选择,深入基层找一些思路和线索。

7.问:我是一名基层政务新媒体的小编,感觉公众号现在很难做,你们有什么诀窍吗?

答:其实我们也没什么诀窍,非要说一个的话,那就是真诚。每个地方、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内容,把自己想说的和读者想听的结合起来,我们也以此为努力方向。

8.问:你们讨论的不少话题,敢于发声、切中时需。请问你们怎么做到敢写敢发的?

答:宣传工作就应该走在浪头上,第一时间为读者提供信息增量、价值判断。“浙江宣传”的文章很多深度评论直击热点、解剖难点、亮出观点,发挥主流舆论的引领作用尤其聚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业,我们进行过不少讨论,部分文章问题导向鲜明。我们相信,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直面问题、认识问题。

阳光穿过台州温岭千年曙光碑 图源:视觉中国

9.问:你们知道自己在“考公圈”“考研圈”小有名气吗?想对我们这些“逐句精读”的铁杆粉丝说什么?

答:不少读者反馈,看“浙江宣传”的文章对面试和笔试有一定益处,谢谢大家的阅读。我们的文章也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认识问题有不同角度,文章写作也有很多方法,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多提宝贵意见。

10.问:想知道文章背后的作者、编辑们是啥样的,学什么专业、mbti是什么、每天都吃啥能这么文思泉涌。

答:大家所学专业各有不同,有学中文的、学新闻的,还有学经济的、学国际政治的,等等。既有I人,也有E人。有人上午咖啡“续命”、下午奶茶相伴……

11.问:为什么你们能把各种深刻的道理用“网言网语”说得生动有趣,考虑开辟脱口秀业务吗?

答:因为我们都用5G冲浪。脱口秀还是让专业的机构去做吧。

12.问:经常感觉你们的文章写到了我的心里,你们是怎么做到如此懂我的?

答:因为懂自己,所以也能懂您。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关注的热搜、爱看的网剧、困惑的时刻、思考的问题……

13.问:不写稿改稿的时候,“浙宣”的笔杆子们都在干嘛?是怎么让自己在高强度工作下保持情绪稳定的?


答:我们的作者队伍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在顾好本职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写稿。至于情绪……或许偶尔也不是很稳定吧


14.问:我看到你们的一些文章在网上引发不同的声音,你们怎么看?


答:所有的声音都是对我们的关注,凝聚共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尽己所能做好主动发声、引导舆论的工作。


15.问:在这个年代,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令人眼花缭乱,有时候我都怀疑自己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是否还有坚持写作的必要?


答: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们依然并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哪怕自己文笔平平。一颗热忱的心,总有一天会被看到。





各位读者: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留言在本文发布的24小时以内得到点赞数最高者,将获赠《话由心生》一套。您有什么想对“浙江宣传”表达的?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