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南的夏

丽轩 浙江宣传 2024-06-25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每到夏季,江南便褪去含蓄和温婉,成了另一番景象。


有人用“雨涟涟、湿哒哒、黏糊糊”来形容夏日江南带来的体感;也有人描述“盛夏以明媚为笔、以雅韵为墨”,来赞美盛夏江南特有的诗意;时而“超长待机”的高温天还让人感慨:“夏天到了江南,似乎就停住了脚步。”


当江南遇上夏天,肆意生长的美景喷涌出蓬勃的生命力,从中亦可品出种种别样的江南情致。


2024年夏天西湖的第一朵荷花绽放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夏日江南,有啥不同之处?


从每年5月中旬延续到9月中下旬,江南的“保热期”常常有4个多月,倘若再碰到“加长版”,到了10月还热气腾腾。


“夏天的日子一连串烧下去,雪亮,绝细的一根线,烧得要断了,又给细细的蝉声连了起来,‘吱呀,吱呀,吱……’”在作家张爱玲笔下,夏日江南酷热难耐,空气中都弥漫着温度飙升的气息。就连东南沿海地区,海风也顶多带来一丝丝咸味,扑在脸上的似乎还是热浪;浙西南的群山间,山风同样夹杂着些许热意,只能为人们稍稍祛祛暑。


“梅天雨气入帘栊,衣润频添柏火烘。”入夏后不久,温柔可人的春雨退场,江南就迎来了“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年度大戏”。“梅姑娘”的脾气难以捉摸,早梅、迟梅、特长梅、短梅、倒黄梅等轮番上演,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不过,淅淅沥沥的梅雨季也使江南散发出独特的气息,“浙江宣传”曾在《梅雨江南》中提到,“梅雨将江南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长川柳岸涂抹成一幅幅意境空濛的画卷”,这让夏日的江南又多了一份魅力,以至于有网友说:“若是爱江南,又怎会嫌厌雨天呢?”


夏天之于江南,在“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温柔中还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郁郁葱葱的树林间,夏风微微拂动,树叶婆娑作响,让人恍惚间仿佛进入了绿野仙踪的胜境。凉亭小桥、绿水环绕,荷花亭亭玉立、鱼儿欢快畅游,这般景象比之春日,更胜一分欢快与自在。


夏日漂流 图源:“诗画浙江文旅资讯”微信公众号




夏日里,江南的寻常人家见面时常会互相问一句:“你家怎么度夏?”原来,江南人的夏天,“消暑”方式花样繁多,其中尤喜借自然之力。


比如,于水中找自在。赏荷、泛舟、戏水……夏日里与水来一场亲密互动,在江南一带盛行不衰。“水荇斜牵绿藻浮,柳丝和叶卧清流。”有的人喜爱乘一叶小舟,缓缓行过湖面,碧波荡漾间微风阵阵,沁人的荷花香气迎面而来,仿佛置身于画中;每逢夏日,漂流、溯溪等“花样玩水”方式也拥有一众铁杆“粉丝”,清凉的溪水、幽奇的山林吸引着人们奔赴一场拥抱大自然的清凉活力之旅;在城市里,游泳馆、水上乐园等也是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去处,点燃了一波“夏日经济”。


比如,去山林觅清凉。登山避暑历来备受文人喜爱,这其中就包括“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的李白、“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的辛弃疾等。江南人往往秉持“心静自然凉”的理念,可以“澡雪精神”的读书活动,自然而然成了上佳之选。像王安石就常常在吃过早饭后骑驴入山林读书,困则就地而眠,太阳落山时才回家。


江南一带的“清凉天地”有不少,像位于浙西南的龙泉凤阳山,坐拥江浙之巅,群峰峥嵘、沟谷交错,年平均气温12.3℃,每逢夏天都会迎纳南来北往的避暑人;在绿水青山间喝一杯咖啡、在云雾缭绕中听一场音乐会、躺在草坪上看满天繁星,湖州的莫干山则为“避暑经济”注入了一批沉浸式文旅新业态,让游客领略夏日江南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比如,在舌尖寻慰藉。夏天一到,美味的“消夏”美食也闪亮登场。像“吃货”作家汪曾祺曾用网兜罩住西瓜,悬置井中数小时后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至于日常吃食,更是饱含“以冷克热、以热制热”的民间智慧,像杭州有“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的民谚,嘉兴人尤喜藕片,丽水人则偏爱冰粉,让人直呼“既消暑又回魂”。


西瓜的登场让整个夏日顿感清凉 图源:视觉中国




千年江南千种韵,春有蓬发、秋有灿烂、冬有静穆,若问夏日的江南属于哪一种?不妨走近去瞧个真切。


江南的夏动静相宜,常常令人沉醉。皎月当空,诗人杨万里曾出门追凉,耳闻目睹的是月华之下竹深、树密、虫鸣的场景,于是写下“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在作家茅盾眼里,江南的夏天则是紧张、迅猛的。夏天雷阵雨来时,乡下孩子在雨里跑跳、仰脸看闪电,被大人们唠叨进房后,隔着一扇木板窗看“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江南的夏还充满缤纷鲜甜,不断刺激着人们的味蕾。枇杷、杨梅、水蜜桃“你方唱罢我登场”,瓜果粮蔬着急“上岸”,片刻都等不得。老农们忙得不亦乐乎,汗水挑动眼角的皱纹,犁出一道道褶子,滴落丰收的喜悦。


当一树树杨梅红遍山野,一颗颗水蜜桃香气浓郁,一捧捧莲子甜脆鲜嫩,唇齿间流淌的便满是清甜。而在昏昏沉沉、食欲不振之时,糟醉也是很多江南人离不开的度夏“灵丹”,糟鸡、糟鹅、糟毛豆、糟虾、糟蛋……活色生香,令人回味。此外,想必还有很多人眷恋那一口绿豆百合汤、糯米糖藕、绿豆棒冰,炎炎夏日因为有了它们而多了一丝清凉。


江南的夏也像一幅灵动的画卷,描绘着游子的乡愁。“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蝉可以说是夏天的代言人。在很多江南人的记忆中,此起彼伏的“知了知了”声,就像一组清脆悠长且穿透力十足的田园交响曲。随处可见忙碌的捕蝉人,手持5米以上长长的粘杆,不抖不晃,一出手就是“稳准狠”。沉浸在大自然的剧场里,人们浮躁的心仿佛可以顿时安静下来,清爽了神气,也消去了暑燥。


有人说,乡愁在夏日的江南,是万木葱茏、蛙声一片,是绿油油、热滚滚,是接天莲叶、绿树成荫,是山涧的风、沁凉的井水。正是这样的江南,让酷暑难熬的夏天多了一份诗意与惊喜。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