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高法裁定:“48小时”内视同工伤应严格掌握,不宜随意扩大解释


来源:劳动法库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导读:《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从司法实践中看,各地法院对该法条扩大解释的案例比比皆是,最高法院和人社部对此现象怎么看呢?请看最高人民法院和人社部观点:


全文



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20)最高法行申12409号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周治春,男,1991年8月10日出生,回族,住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所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西城区教体大楼8楼。

 

法定代表人:那琴,该局局长。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住所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西花园街009号。

 

法定代表人:戈明,该旗旗长。

 

一审第三人、二审被上诉人: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阿拉善盟分院。住所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额鲁特西路19号。

 

法定代表人:杨锐,该院院长。

 

再审申请人周治春因诉被申请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左旗人社局)、被申请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左旗政府)工伤待遇认定及行政复议一案,不服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20)内行终214号行政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周治春请求本院撤销一、二审判决,支持其一审时的诉讼请求。其申请再审提出的主要事实和理由为:案涉《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不足以证明周岐明死亡的真实原因;即使周岐明突发死亡是由于既有疾病导致,根据立法精神和相关规定,也应当认定为工伤。

 

本院经审查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一规定将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由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扩大到了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的情形,考虑了此类突发疾病可能与工作劳累、工作紧张等因素有关,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职工的权益。因视同工伤属于通常意义上因工伤亡之外的扩大保护,故对视同工伤的判定,应当严格掌握,不宜对视同条件随意扩大解释,不合理扩大视同工伤的保护范围。


本案中,根据一、二审查明的事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于2018年3月1日诊断周岐明患贲门癌,增生性,T4a期。周岐明于2018年3月7日出院。阿拉善左旗公安局巴彦浩特镇额鲁特路公安派出所及巴彦浩特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载明周岐明于2018年6月20日死亡,死亡原因为胃癌。故本案周岐明的死亡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条件。左旗人社局据此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左旗政府复议维持该决定,均无不当。一、二审分别判决驳回再审申请人周治春的诉讼请求、驳回上诉,亦无不当。

 

综上,周治春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再审申请人周治春的再审申请。

 

审判长  李德申

审判员  阎 巍

审判员  仝 蕾

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

法官助理蒋蔚

书记员常晓轩

 

各位读者,最高人民法院在“本院经审查认为中阐述的观点.....这一规定将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由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扩大到了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的情形,考虑了此类突发疾病可能与工作劳累、工作紧张等因素有关,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职工的权益。因视同工伤属于通常意义上因工伤亡之外的扩大保护,故对视同工伤的判定,应当严格掌握,不宜对视同条件随意扩大解释,不合理扩大视同工伤的保护范围”,来源于人社部的一个复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法规司

关于如何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复函


国务院法制办社会管理法制司:


你们转来的关于对《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如何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请示》征求意见的材料(国法社函〔2016〕16号)收悉,提出如下意见:


从立法本意看,《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的规定,考虑了此类突发疾病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可能与工作劳累、工作紧张等因素有关,实质上是将工伤保险的范围由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扩大到了其他情形,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这部分人的权益。


但是,在工伤认定上,还应兼顾与用人单位、社会保险基金之间的利益平衡,不能无限制、无原则的扩大。从各地实践看,对视同工亡涉及的工伤认定,调查取证要求高,性质判定争议大,各地对条例的理解适用分歧也比较大。若不从严掌握,还将造成更多的执行偏差。


因此,建议对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视同工亡的理解和适用,应当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径直送医院抢救等四要件并重,具有同时性、连贯性来掌握,具体情形主要包括:(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当场死亡;(二)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且情况紧急,直接送医院或医疗机构当场抢救并在48小时内死亡等。至于其他情形,如虽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发病或者自感不适,但未送医院抢救而是回家休息,48小时内死亡的,不应视同工伤。


2016年5月20日

来源:劳动法库


- END -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推荐阅读:

1、最全的尽职调查工具一览表

2、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一览表(2022年)

3、首例!法院判决:地下车库收益权归业主所有!

4、2001-2022最高法发布的司法解释汇编(4.24更新,收藏备用)

5、国务院通知:这些钱立即发给业主!(附不用缴纳物业费8种情形)

6、最新!恒大部分楼盘被法院查封,最高法:购房人全额付款但未办理过户登记的,不享有房屋所有权,只能向开发商主张合同请求权

如果你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请将最高审判研究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在看”和“点赞”,拜托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