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读 | 甘阳:评美国新生代保守派的“泡泡族”新论

甘阳 古典学研究 2023-02-27



编者按:本文写于2000年8月21日,原题目为《泡泡族新生代》,载于甘阳所著《将错就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上周谈及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最近风行一时的畅销书《布尔乔亚的波希米亚在乐园:新潮派上层阶级及其由来》(Bobos in Paradise:The New Upper Class and How They Got There)。我将布鲁克斯生造的新词Bobos暂译成“布尔乔亚的波希米亚”,是为了将其意思译出,如果此书以后正式译为中文,我想不妨将书名译为《泡泡族新人类在乐园》以体现其诙诸的原意。我已建议牛津大学出版社尽快取得该书版权,希望不久能有中文版问世。

布鲁克斯其人我在美国时就已相当熟悉。他与弗鲁姆(David Frum)两人是近年崛起的美国保守主义新生代知识分子的佼佼者。两人都是五年前创刊的美国保守派新生代喉舌《每周正言》(The Weekly Standard)的成员。该周刊主编小克利斯多(William Kristol)是共和党著名军师,其老爹就是当年美国“新保守主义教父”老克利斯多(Irving Kristol),其老娘是著名保守派史家辛枚珐白(Gertrude Himmelfarb)。不过近年来小克利斯多的风头早已超过其老爹老娘。





▲ 《布尔乔亚的波希米亚在乐园:新潮派上层阶级及其由来》与作者David Brooks

新生代保守派知识分子最值得注意之处在于,他们的首要矛头恰恰是指向老保守派特别是所谓“文化保守派”,对美国的“基督教新右派”(the Christian Right),他们更是咬牙切齿地痛恨。在他们看来,老保守派把美国保守派的精力集中在与文化左派打“文化战”,只能是越打越输,根本断送美国保守主义政治。他们因此强烈主张“文化战已经结束”(the Cultural War is Over),实际也就是要老派“文化保守派”滚蛋。

美国老文化保守派的基本论述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即“该死的六十年代”,亦即认为六十年代美国新左派的“反文化运动”彻底败坏了美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因此保守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反击文化左派,恢复美国传统道德。老保守派最强硬的大将首推金巴尔(Roger Kimball),他今年刚出版的书题为《长征:六十年代的文化革命如何改变了美国》(The Long March:How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f the 1960s Changed America),其中“长征”以及“文化革命”都是有意使用来谴责美国文化左派的革命根本就是毛泽东革命的同路人。

但布鲁克斯和弗鲁姆等人却敏锐地看出,六十年代革命形成的新价值观早已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布鲁克斯的“泡泡族”新论是要指出,新生代社会精英早已被六十年代新价值观潜移默化,而弗鲁姆同时出版的新书则专论七十年代,认为到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真正进入了现代,要恢复所谓传统的美国既不可能也不可欲。









延伸阅读



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

[美]大卫·布鲁克斯 著

徐子超 译

310页,21.80元,2002年10月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内 容 简 介



既有钱,又不被阶级、身份、道德、社交规矩所束缚,物质和精神同时享受了自由,那么这岂不是生活?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职责,在他们身上变成了过去时,因为他们会说自己是反资本主义的英雄,或者自己至少证明了资本主义并不是惟一的生存法则。布波族并非以财富来衡量,财富给他们带来自由,同时他们并不过分追求财富。所以,你也许并非有钱人,但你一样可以拥有布波族的生活理念。
有人说,布波人所做的伟大的创举就是他们成功的实践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既可以获得物质财富的成功积累,同时又能够保持精神的独立、自由和反抗。他们走进了自己的天堂——不再为金钱奴役,不再相信。年轻的知识分子也不会再抱怨他们寒酸的薪水已经对他们的专业成就构成一种讽刺,布波人视自己的工作为一种精神创造他们努力赚钱,但从不认为钱比天还大,钱永远不会占据他们生活的。在今天消失了边界的社会文化中,布尔乔亚和波西米亚人搅和在了一起。你会惊讶于这些新一代精英如何把六十年代反传统的精神和八十年代成功人士的成就感捆在一起。结合了反叛的60年代嬉皮文化,和努力进取的80年代雅皮族群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的现代新经济社会的精英分子,在消闲及心灵生活的追求上却非常向往嬉皮士的自由和超脱。他们享受文明带来的便利,却偏爱古朴的自然;晚上在Bar饮酒狂欢,白天却谨慎而专业地在个人的工作空间中努力着。







  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高学历阶段的兴起

旧社会已经让位给依成就论胜负的社会了。

那些只有亮丽外表和有钱父母的白痴,已经被聪明、充满雄心壮志、反统治阶级的高学历份子所取代了。

第二章:消费
我们会和其他人一样买鸡腿,只不过我们买的是那些过得比伊丽莎白泰勒在健身Spa里还舒服的放山鸡。
我们会买马铃薯,不过我们不会买爱达荷州的马铃薯,而会选择那些只在法国北部某些特定土壤中才长得出来的迷你马铃薯。
当我们需要莴苣。这种策略的高明处是,它能让我们在身为平等主义者的同时,又能适度地炫耀自己的品味。

第三章:商业生活
微软的主管头上载着有玩具螺旋浆的帽子登上《财富》杂志的封面。
其他人拍照时穿得像平易近人的摇滚明星,身上穿着昂贵的无领亚麻衬衫或彩色毛衣,脚穿着粗棉袜再配上样子古怪但价格昂贵的凉鞋。通常他们会穿着牛仔裤,骄傲地站在坐落于落基山上的原木豪宅的走廊上。

第四章:学术生活
在20世纪50年代,所谓高的荣耀是跻身文学批评界。
但是,今天的学者却坐拥欧美航线的头等舱,成为空中飞人奔波在一个又一个学术会议之间,累积飞行常客优惠里程,比较全球各地免税商品价钱。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份子讨论的是萨特的《没有出口》,现代的知识份子讨论的侧是无负担的共同基金。

第五章:享乐
布波族喜欢比较松散的自制方法。他们避免不健康或不安全的事情,他们尝试可以丰富心灵或能燃烧卡路里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用健康的法则而非道德的法则来规范我们世俗的欲望。

第六章:心灵生活
布波族从火焰和硫磺中退出,他们不与那些试图强迫推销自己观点或生活方式者为伍。
反之,他们偏好容忍及谦恭。他们节制有度,相信没有一个人可以知道完整的真理,所以好与所有持不同意见者沟通,进而找出一些共同的观点。因为你可能没有完整的答案所以好谦虚看待自己的信仰,而且不要将自己的信仰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第七章:政治与其他
布波族花在修复古迹、整理旧建筑,或者维护旧房子上的时间,比花在创立崭新实验性的组织上还多。
每三辆布波族的汽车保险杠上就有一辆会贴着符“拯救的贴纸。
布波族拯救旧戏院、旧社区、旧工厂和仓库,或基至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餐厅。







   文 摘 





BOBOS=Bourgeois+Bohemian

相关介绍:布尔乔亚(Bourgeois),其实就是中产阶级的法语音译,是一个曾经深锁在知识分子阁楼里的并不时髦的泊来品,他们严格遵从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一般拥有较高的学历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和比较丰厚稳定的收入,讲究生活舒适和情调。波西米亚(Bohemia)是吉普赛人的聚集地,在叛逆的六十年代成了嬉皮士用来向循规蹈矩、追求物质享受的中产阶级生活挑战的有力武器。波希米亚人(Boemian)指不羁的生活或人,他们性格奔放,我行我素,如天马行空,遵从内心的召唤,决不向现实社会的道德秩序和规则妥协。这样两个词汇构成的一个新词BOBOS开出一个社会学解释:布波族是一个在现有资本异化人性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人性对资本的再度克服和异化,是自由对资本这一人类后天自然的否定之否定。通俗版本就是,生存已不再是个问题,让生活成为需要用充裕资本去营造的、并在营造中不断获得自由享受的那部分人,就是布波族了。BOBOS可以说是嬉雅皮,或是嬉雅皮,在找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范本,比如张朝阳和王石、丁磊。






 作 者 简 介




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标准周T刊》(The Weekly Standard)的资深编辑;《新闻周刊》(Newsweek)的投稿编辑;NPR以及莱雷尔新闻节目的评论员,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与编辑。其文章常见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客》《佳投资》《新共和》(New Republic)《评论》(Commentary)等杂志与其他出版品。






 推 荐 阅 读






 ● 专访甘阳 | 通识教育与大学的本质 ● 荐书丨甘阳《将错就错》(删订本) ● 英国工人阶级为什么喜欢读古典学 ●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1985年) | “甘阳与当代中国文化意识”之一 ● 儒学与现代(1988年) | “甘阳与当代中国文化意识”之二
 ● 儒家:民主的最后障碍?(1992年) | “甘阳与当代中国文化意识”之三
 ● 甘阳论学书简一束(2001-2003) | “甘阳与当代中国文化意识” 之四
 ● 华人大学理念九十年(2003年) | “甘阳与当代中国文化意识”之五
● 古典学和中国学术共同体(2019年) | “甘阳与当代中国文化意识”之六

(编辑:黄怡)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