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企青年U35 | 苏家铭-自在空间

社企青年 社企青年
2024-08-23

 新的觉醒年代,做社企青年!



【前言】今年一月,2021年度社企青年U35榜单正式发布,评选出了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社会企业家。他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当代中国青年社会企业家的榜样。近期我们对每位入选者进行了线上访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创业故事与心路历程。




01 个人介绍


纪录片导演,社会企业家

共青团杭州西湖区兼职副书记

曾供职于浙江电视台

花儿基金创始人

首届浙江省青少年道德榜样

2016益桥中国首届fellow

2017哈佛SEED全球创新领袖

2018社创之星全国总冠军

2019年中国社会创新家30岁以下TOP10

2020Gen.T亚洲新锐先锋


从事公益和影视行业10余年,其代表作《花儿哪里去了》曾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最佳短片、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评委会特别奖)等国际奖项,并入选多个国际影展的展映。作品获奖次年,成立“花儿基金”,帮助像山西花儿一样的贫困残障儿童。

 

2018年初,创立自在公益影像,致力于用影像联结生命个体,以推动社会问题更好的解决。几年来,带领团队为上百家公益组织和企业创作了公益影片400余部,获得国内外奖项百余个,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效应。比如,公益广告《棋局》获得中央网信办2016全国公益广告大赛一等奖、长纪录片《亲情家书》入选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项目……

 

 兴趣爱好:篮球 古琴 拍视频



02 公司简介


自在空间(being art space)是国内公益影像领域的优质内容生成者和领先品牌。自在空间旗下有四大板块业务:「自在公益影像」「好自在影视」「另一个视界」「自在MCN」。深耕多年,其不断提升专业技术,全方位运用视听语言的艺术以及营销传播技巧,深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公众议题,旨在用影像的力量扩大公益影响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点。

 

自创立以来,从三两个人的团队,发展成三十余人的队伍,自在空间一直在秉持“记录美好故事,凝聚向善力量”的理念稳步前进,为壹基金、阿拉善SEE、山西青基会、彪马公益、寇德罕见病中心、德清基金会、浙商银行、水滴筹、爱德基金会、仁德基金会、敦和基金会、腾讯公益、真爱梦想、花儿基金、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春晖博爱、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安利公益基金会、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等多家企业以及公益组织提供影像制作和传播服务。



平面影像之外,公益影像传播还有什么可能?2019年,自在空间开辟板块“另一个视界”,用VR+公益的模式实现“科技向善”。目前,自在空间已经开展了自闭症VR体验、濒死急救体验、VR养老地图、老兵口述历史、时光档案馆、「全景“疫”战」、疫情下的远程医疗、“余生一日:60秒”VR全景记录计划、“流浪动物暖冬年夜饭”VR直播活动、“VR带你回家”特别行动、LIIIIIT爱它公演舞台VR直播、“山谷里的梦想音乐节”企划等等活动,后续还有阿尔兹海默症VR体验、VR分娩体验、VR非遗博物馆、环保净滩VR体验等内容还在创作阶段。

 

以上所有的项目均带有公益传播属性,比如社会关怀、养老助老、社会急救、罕见疾病、流浪动物、环保、非遗等等题材。其次,上百场活动下来,也产生了不小的传播效应。




03 公司作品成果

(部分作品获
奖展示)

2018公益映像节的最佳展映奖

德国wsff电影节

中央网信办“全国网络公益视频大赛” 一等奖

2018德国WIFF国际电影节

法国国际环境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最佳短片奖

入围上海电视节“MIDA导演计划Ⅳ”提案

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

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多个国际国内电影节

中国公益映像联盟单位

中国慈展会社会企业认证,获得“中国好企业”称号

2018年社创之星全国总冠军


04 合作需求

  • 企业、政府、NGO有类似的服务可以找我们

  • 欢迎影视同行相互交流,媒体伙伴一起传播


05 记者采访



Q1

自在空间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2009年在我大三的时候,因为一则新闻“山西一对农村夫妇用了20年的时间收养了40多个残疾弃婴”,抱着拍毕业作品的想法前往当地拍摄,那时候自己留下一点路费,剩余的钱给了他们一些简单支持,也没有办法解决根本的问题。后来我把他们的故事放在了网上,让更多人知道了,很多人愿意去给他们帮助,所以在后来成立了“花儿基金”,那是对公益一个初次的尝试。




“花儿基金”用一年多的时间就筹了上百万善款,善款帮他们换了新的房子,帮孩子们做了手术,每年的康复计划、教育计划、花儿学堂等计划让这个家庭改变了很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感受到用影像的方式让他们和社会大众产生了连接,会有所改变。

 


毕业后我并没有去工作,一直是在做“花儿基金”,之后我就进入了浙江电视台。在进了电视台之后开始有基金会来找我,给他们的基金会做一些短片。

 

一开始是壹基金,壹基金找到我,去贵州一个叫辣子树的地方拍摄,拍的片子叫《解冻辣子树》。



后面又给壹基金拍了“净水计划”,片子叫做《甜》。当时李连杰也在微博上转发了这条影片,他当时的评语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在拍摄过程中,我真实地进入公益项目一线,能体验到不同人的生活和经历,去讲述公益故事,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而创作的这些作品,又让公益项目有很广的传播,大众在看到作品后的转发、留言、捐款等等活动,真实地帮助公益项目的进展,也悄然改变了一些人的生命。

这些点滴,都在告诉我“被看见”的影响力,让我更坚定地相信:我要去用影像去讲好故事,推动社会向善。 



所以2011年到2014年,在电视台期间,我是兼职给公益组织拍摄影片,2015年到2016年之间,我从台里出来,跟着我的导师去了西藏。在西藏的一年时间也让我感悟了很多自己对于人生的一些看法。我记得是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当时我住了一晚,半夜推开门我看到了满天的银河,那种壮丽的景象,让自己回去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就坚定了我的想法--希望影像将人和人连接的使命



2016年我开始自己创业,在创业初期有幸加入到了一个组织“益桥”,我们当时有十位伙伴入选,在这个社群中,我结识到了来自各地非常优秀的青年人,他们都有非常强的能力,都有一颗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改变、去投身到公益行业当中的热心,在这个社群中也结识到了很多的导师,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我和这些伙伴、这些导师一直保有很深度的联系,2016年通过益桥,我第一次知道了“社会创新”这个词,原来可以通过更加创新的手法,通过商业方式去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2017年通过益桥推选,我进入到了“哈佛SEED社会创新种子班”,是关于社会创新更大的社群,连接到了全国很多伙伴,不光是在环保、教育、儿童等领域,大家都通过创新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这个社群也给了我很多养分,今年也是SEED十周年,我们“自在团队”从一开始的我一个人到三四个人,然后慢慢的人数壮大,我们合作的公益组织也越来越多。


(2018年社创之星全国总冠军获奖现场)

 

2018年我参加了一个叫“社创之星”的比赛,我们自在公益影像的案例拿了全国总冠军,也给了我们很大鼓舞,继续用影像去传递向善故事,在这条道路当中更加坚定。



2019年、2020年、2021年这几年当中,每年去参与社群活动,链接很多非常有想法、有能量的伙伴。2019年被中国社会创新家被评为“TOP10社会创新家”,我们也认定了“中国好社企业”,“社会创新”被更多人熟知,大众也开始关注。

这些年我们也服务了除了公益组织基金会之外,一些企业的CSR板块,包括我们也做一些商业的影像。


 

怎么去讲好故事,内容会有不同种,技术也会有很多种,比如说我们用视频的方式去讲。

 

我在2019年接触到了VR影像,我记得是受邀参加了在江苏提案的一个影像计划,当时我看到的是一个VR影像,我进入到了敦煌莫高窟,当我拿起一盏酥油灯,我把另一只手放在上面,我感受到了手心传来了很强的热量。那个时候对我非常震撼,我觉得这个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呈现形式,可以让我们沉浸式进入一个场景当中,去影响别人,让别人更有同理心。



当时一个契机就做了我们第一支VR公益影片,“VR自闭症体验”就是我们模拟一个自闭症孩子,他会第一视角来感受到声音过载和画面过载的这样一个状态。当时这支VR影片也是跟融合中国和壹基金一起合作,在全国100个城市去推广,超过十多万的受众体验到了这样一个产品,大家都说“哇,我以前听过自闭症,但是我第一次能够感受到自闭症的孩子是属于这样一个状态,非常受震撼”,所以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希望用VR这种3D交互视频科技的方式,助力去讲公益故事,去向善传播



所以之后陆陆续续地我们又跟上海的“第一反应”推出了“濒死体验”,作为第一视角躺在地上心脏呼吸骤停的时候,边上有人拿AED把你救活的这个状态。还有网球明星李娜带着我们去探访云南漾濞的幼儿园,以及一系列的这个活动。



去年和前年过年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推出了“VR带你回家”。

 

因为疫情,过年的时候大家没有办法聚在一起,我们希望能够用VR设备拍下你对于家人的祝福,然后把这段影像放到头盔里面,寄到家里人那边,那家人在过年的时候戴上眼镜就感觉穿梭到了你所在的空间,在空间当中能够相聚。



这个其实是我们做的公益的一个项目,一个创意,这个企划也吸引了很多伙伴的参与,包括医院、消防,以及很多媒体。去年过年的时候,央视还专门拍摄“带你回家”的这个活动,当时是中缅边境云南红河的武警官兵。



所以用这种方式我们做了很多的公益项目,比如“免费午餐”也在做这个体验,当你进入到免费午餐的学校当中去,你跟孩子们一起面对面地,就能感受到孩子们能够吃上免费午餐的这种开心的状态。我们还做了很多VR纪录片,比如在疫情期间,我们参与了一部叫《生命中的60秒》,这一部影片也去了威尼斯电影节展映,这个是我们参与拍摄的。



时间又到2020年年底,当时抖音很多在关注公益,这是一个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当中有大量受众,所以在去年我们也成立了自在MCN,用短视频的方式更好地为这些公益组织进行传播。



我们也在去年年底发起了“短视频助力计划”,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公益组织,让他们能够讲好自己的故事。

 

所以其实是一个金字塔模型,我们通过深入一线的方式,走进他们的项目挖掘这些项目故事,把这些好故事提取出来,成为一条条精致的影片,然后再往上,它就会成为公益项目的宣传片,再往上就是这个公益组织品牌的影片。

 

所以,我们自在的特点就是真正能够跟这些公益组织走在一起,能够倾听他们的故事,讲好他们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Q2

如何理解公益与商业的关系?


我一开始觉得商业和公益这两块其实是区分开的,感觉它是两块内容,但是当后面我们在做服务,包括在合作一些商业客户的时候,当我把社会创新的理念跟他们去沟通时,其实很多人是认同的,可以把我们以往讲公益故事的这种手段,运用到商业向善的故事当中,其实同样也是适用的。所以那个时候自己的这个心结就解开了,因为不管怎么样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我们怎么样去讲好故事,能够让人和人去连接。



Q3

怎么看待社会企业?


我们在2020年获得了BCrop共益企业的认证。以往认为,只有大企业才能够做公益、才需要做社会价值相关的事,但其实它是一种理念倡导,应该植根于商业的全过程,它本质是对社会产生贡献,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基于我们来说,我们用影像去讲述故事,我们的初心就是“用好故事推动社会向善”,用影像去讲好这个故事,能够连接各个相关方一起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我们作为一家乙方公司,这几年是属于稳步增长阶段,但不是指数级增长阶段,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讲,我们也没有考虑融资,更多可能是资源的一些对接。我们下一步计划推出一款产品,将可以实现指数级增长,而且真正是对这个行业有价值、有意义的产品。它也会改变我们的组织模型、组织架构。




Q4

“自在空间”目前有哪些板块,能大致介绍下吗?


横向地来看,目前我们是有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自在公益影像”,即公益板块,包括企业CSR垂直于公益领域的服务。第二块是商业板块,叫“好自在影视”,我们会给华为、360、阿里等品牌从事商业影像的制作,我们在提供商业影像服务的同时,也不断尝试去链接商业与公益融合的可能性,推动企业向善。第三个板块是“另一个视界”,这是一个用VR、3D交互视频做传播的影视制作。第四个板块就是我们的“自在MCN”了,也是垂直于公益领域,用短视频方式给公益项目做传播,包括但不局限于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等。


Q5

请问“自在空间”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

其实也比较清楚,我们是服务的提供方,但不局限于影视制作,我们更希望的是可以一起参与到组织、基金会品牌的共建当中来,我们也有生态合作伙伴,可以一起更好地服务公益组织,服务企业,他们会为我们的服务买单。


Q6

如何看待三三制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的形式可以让更多人加入进来,但是也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变动。比如公司现在处于初创期,更多收益要投入到第二年的发展,有的企业则需要抢占市的,有的企业则急切地寻求生存,有的企业以员工第一,比如阿里等。我觉得“三三制社会企业”的方向是不错的,可以作为倡导推进,然后需要有一批优秀的案例推出。作为“三三制”的先行者,做出一些好的产品对外推出,通过事实证明,这个方式可以发展得更好。


Q7

“自在空间”未来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我们是希望能够将我们现在所服务的近20个号去做深度挖掘,让他们能够有更多跨界联动,创造更多影响力。我们现在也在招募更多有这样志向,希望能够在公益领域发挥自己影视拍摄能力的青年人,一起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当中来,就像我们的slogan——“记录美好故事凝聚向善力量”,我们希望能够用好故事,让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扩大十倍。



Q8

“自在影像”的人员构成是怎么样的?

全职30人,还有很多滚动兼职的合作伙伴,比如传播的伙伴、媒体的伙伴,以及部分实习生。我们今年有参与做一个关于宠物类型的公益影像,也希望能够发掘出一批青年影像人,参与到其中来,比如宠物类型、环保类型、乡村儿童类型。把这块东西做垂直深入,这个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按照类型去分,找到合适的影像人。


Q9

员工招募时,看重的特质是什么?

有想法有意愿有能力三有青年。希望他们明白现阶段对于自己来说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也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有目标感的青年人,即使他的经验不足,能力还不够,但是有能量,就是行动。需要有人给他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提供指引,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团队。如果刚好你又喜欢影像,又愿意用影像去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那就非常适合我们“自在”了,欢迎大家加入我们,无论是作为伙伴还是入职。


Q10

发展过程中有没有特别困难的时刻?

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比如说疫情会让我们很多项目没有办法去到项目一线进行拍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会有账期对资金链的影响。这些其实都是可以克服的,疫情促使我们今年会去做一些落地服务的决策,我们会去发掘杭州本地的一些需求。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明白我们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有时,我也会跟很多同行去交流,跨界跟伙伴做经验分享,这其实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收获。


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自己的目标感不清晰,就像在大海中你没有办法明白自己的航线在哪里,同时又有巨浪影响,你那时候真的很困难,但当你知道指北针、航海陀螺,你知道目标在那里,那你只要去克服它,绕过它或冲过它,越过它,我觉得这都是可以被解决的。


Q11

如何避免公益传播中的负面影响?

网上有一些视频内容创作者他们会把原有问题扩大化,故意去找一些农村里面穷苦的人,然后将事件故意放大,这是一种没有职业操守的行为。不去做虚假宣传,这是我们的职业操守。

 

在拍摄的过程当中也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给被拍摄者带来不好的影响。我觉得这很重要,我们在拍摄当中要坚守一些原则。

 

我们也特别希望去发起倡导,让更多从事公益影像的人聚集在一起,现在多是各自为战。在全国来说,专门做公益影像的组织其实不多,“盗月社”之前做乡村小孩的“网抑云”就比较破圈,我觉得很好,很真实,不刻意去煽情。我是做纪录片出身,纪录片是骗不了人的,在导演背后,你的初心是什么,观众其实都看在眼里。如果你是虚假宣传,一次两次看不出来,但最终还是会被人看得出来。




联系方式:13625813526(有意合作请联系)记者:罗宇  王君(南京大学)
整理:王君编辑:于清清(南昌航空大学)审核:姚克俭 许忧(黑河学院)


与社企青年同行,共推中国社企发展!








社企本源 | 推动者 | 社企展望 | 创青春

联合发起人 | U35榜单 | 志愿者招募

 姚克俭 | 黄琦宇 | 谢珍宝 | 吕学文 杜娄莹 | 白煜琦 | 于擎天 | 蒋清全丁旸嘉 | 张振华 | 赵培烜 | 郑丹妮陈豪 | 夏晔 | 陈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企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