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部宏观 | 商品和股市走势为何分化?

边泉水 刘鎏 边泉水经济研究 2024-06-16


  //  核心结论   

近期国内股市下跌、商品价格上涨,出现分化。8月以来A股快速回落,截至8月25日上证综指较7月底下跌6.9%;而国内商品价格出现上涨,南华商品指数8月以来上涨3.3%。过去三个月国内商品和股市分化更为明显,6月以来,A股下跌4.4%,南华商品指数上涨18.4%,近三个月涨跌幅偏差超过20个百分点。国内商品价格和股市历史上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商品并不领先股市。过去二十年,南华商品指数和上证综指日涨跌幅相关系数略高于0.3。从月度数据看,三分之二的月份二者涨跌方向一致,三分之一的月份方向相反。南华商品指数和上证综指月涨跌幅同期相关性最高,国内商品价格对于A股并不存在领先关系,股市和商品市场见底时间谁先谁后也没有确定性的规律。从宏观经济基本面看,近期商品价格上涨或并非由国内需求驱动。2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明显转弱。7月以来,受暑期出行带动,接触性服务业增长较快。但是和商品需求更为相关的工业和建筑业增长动能转弱。8月以来,房地产销售同比跌幅仍然较大。当前股市、债市、人民币汇率都受到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影响,商品价格走出独立上涨行情或并非由总需求扩张驱动。商品价格受到需求、供给、库存、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期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原油价格上涨受到OPEC+减产等供给面因素影响。纯碱、铁矿石等商品价格上涨有低库存的影响。今年钢材出口大幅增长,粗钢产量由降转升,带动铁矿石需求和价格上涨。过去几个月,纯碱、尿素等期货品种成交额和持仓量大幅增长,其价格波动可能存在资金博弈的成分。往前看,宏观政策放松对于经济可能给短期经济增长带来一定支持,但房地产或将进入长周期下行阶段可能限制商品价格上涨幅度。7月份政治局会议以来,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我们预计4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有所企稳。但是受人口减少、老龄化加剧、城镇化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国内房地产需求进入中长期下行周期,房地产市场回升幅度可能有限。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密集出台,股市或迎来阶段性机会。目前股市已经计入较为悲观预期,债券收益率相对股市盈利收益率(PE倒数)比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随着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可能有所企稳,有利于企业盈利改善。加上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密集出台,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外需下滑。



正文



国内商品和股市出现分化

8月以来A股快速下跌,国内商品价格出现上涨。截至8月25日,上证指数跌至3064点,8月以来下跌6.9%;衡量国内商品期货价格的南华综合指数8月以来上涨3.3%。二者月初以来涨跌幅相差10.2个百分点(图表1)

从历史数据看,国内商品价格和A股之间总体而言存在正相关关系。自2004年7月南华商品指数有历史数据以来,上证综指和南华商品指数日涨跌幅120日相关系数多数时间为正,二者长期相关系数略高于0.3(图表3)。2004年7月以来,上证综指和南华商品价格指数月度涨跌方向一致的月份约占三分之二,涨跌方向相反的月份约占三分之一(图表4)。

商品和股市关系

从历史数据看,南华商品指数和上证综指月度涨跌幅同期相关性最高。如果让商品价格领先1个月以上,其涨跌幅和A股涨跌幅之间的相关性大幅下降(图表5)。我们计算了南华商品指数和上证综指1个月、2个月、3个月涨跌幅之间的相关性,都是同期相关性最高。如果让商品价格领先1-4个月,相关性降至零附近或是负值(图表6)。

过去二十年股市和商品市场见底时间谁先谁后并没有确定规律。2004年下半年以来,上证综指出现过8次底部。其中三次上证综指见底晚于南华商品指数,两次上证综指见底早于南华商品指数,一次上证综指和南华商品指数同时见底,一次上证综指见底时南华指数已经处于上升期,一次上证综指见底后南华商品指数继续下跌。(图表7和8)
  • 2005年7月11日上证综指见底,南华商品指数已经处于上升期中。
  • 2008年11月4日上证综指见底,比2008年12月5日南华综指见底领先31天。
  • 2010年 6月7日南华综指见底,比2010年7月5日上证综指见底领先28天。
  • 2013年6月27日上证综指见底,而南华综指下跌到2015年11月。
  • 2015年11月23日南华综指见底,比2016年1月28日上证综指见底领先66天。
  • 2018年11月27日南华综指见底,比2019年1月3日上证综指见底领先37天。
  • 2020年3月23日上证综指和南华综指同一天见底。
  • 2022年4月26日上证综指见底,比2022年7月15日南华综指见底领先80天。

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

从宏观经济基本面看,2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明显转弱。今年疫情防控放开后,经济增速先升后降。1季度GDP环比增速回升至2.2%,2季度环比增速回落至0.8%(图表9)。2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转负,名义GDP同比增速较1季度下行。(图表10)。

7月以来接触性服务业表现较好。今年夏天是防疫政策完全放开后的第一个暑假,暑期出游需求带动交通运输、旅游、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增长。7月铁路和航空客运量均创下历史单月新高(图表11和12)。7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6.8%,明显快于商品零售增速(图表13)。统计局公布,今年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实现较高增长。今年夏天电影票房超过2019年,刷新历史同期新高(图表14)。

但是工业和建筑业转弱。7月工业增加值季调后环比增速降至0.01%,较5、6月份0.6%以上的季调环比增速明显放缓(图表15)。制造业PMI已经连续四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建筑业PMI从3月份高点65.6%回落至7月份51.2%,跌至历史较低水平(图表16)。

8月以来房地产销售仍然大幅低于去年同期。今年经济的最大拖累仍然是房地产的下行。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4.9%,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5.1%,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下降8.5%。8月以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7%,跌幅基本持平于7月(图表17);100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跌38%,跌幅仍然较大(图表18)。

今年以来,国内股市、债券、人民币汇率都受到国内经济下行影响,商品价格上涨或或并非由国内经济扩张带动。8月以来,国内股市下跌、债市上涨(收益率下降)、人民币贬值,都受到7月份金融和经济不及预期的影响,商品价格却走出独立上涨行情,格外引起关注(图表19)。从年初至今国内资产表现看,同样是股市下跌、债券上涨(收益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商品价格上涨(图表20)。


影响近期商品价格的因素

近期国内商品期货价格普遍上涨。以南华商品分品种指数衡量,6月以来涨幅超过20%的品种有纯碱、尿素、大豆、豆粕、菜籽粕、焦煤、铁矿石、玻璃、豆油、菜籽油、原油、燃油、交谈、棕榈油、甲醇等,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黑色、农产品等商品类别(图表21)。其中,农产品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和宏观经济关系较弱,我们重点关注工业品。
由于国内需求总体偏弱,近期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也受到国内需求以外因素的影响。工业品和经济周期联系密切,但是其价格涨跌除了受到需求面因素影响,也会受到供给面因素的扰动。商品库存并不总是起到调节供求平衡的缓冲垫作用,有时反而会放大商品价格波动。钢铁产量回升推动铁矿石价格上涨,主要由钢材出口带动。此外,部分商品期货价格可能受到资金博弈的影响。

1.油价上涨受减产影响
原油属于国际定价产品,油价波动对国内商品价格影响较大。6月以来,国际油价从低位回升,每桶涨幅超过10美元(图表22)。国际油价不仅直接影响国内原油价格,也会影响整个能源和化工产业链价格。
近期国际油价上涨,受到OPEC+减产等供给面因素影响。6月4日,沙特在OPEC+第35次部长级会议后宣布,7月日均额外减产100万桶,为期一个月。7月3日,沙特宣布将日均100万桶减产措施延长至8月底[1]。8月3日,沙特宣布将日均100万桶减产措施延长至9月底,并可能再度延长以及提高减产幅度[2]。7月3日,俄罗斯表示将于8月对全球市场削减50万桶的原油日出口量[3]。7月OPEC原油产量较去年9月高点减少了8%(图表23)

2.部分商品库存偏低
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受到低库存的影响。近期价格涨幅较大的纯碱和铁矿石库存都比去年高点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
  • 纯碱库存已经降至历史绝对低位(图表24)。
  • 铁矿石港口库存1.2亿吨,较去年高点1.6亿吨减少了四分之一(图表25)。
3.钢材出口大幅增长
过去两年压减粗钢产量,今年粗钢产量再度增长。2021年和2022年我国连续两年压减粗钢产量,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多次部署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4][5],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内粗钢产量从2020年的10.65亿吨下降至2022年的10.18亿吨(图表26)。去年底,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6]预测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下降1%,铁矿石消耗量减少2.3%。市场预期今年继续压减粗钢产量,但今年国内粗钢产量实现增长,1-7月粗钢产量累计同比增长2.5%。
钢铁需求主要来自出口增长。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给国内建筑钢材消费造成拖累。但是钢材出口大幅增长,1-7月钢材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28%(图表27)。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对于钢铁出口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钢铁生产回升,带动上游铁矿石价格上涨。由于国内钢厂开工率高于去年同期,铁水产量维持较高水平(图表28),铁矿石消耗量较去年增加。今年以来,铁矿石相对于钢材价格明显上涨(图表29)。

4.部分商品受资金流入影响
近期部分商品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大幅增长,资金流入可能加大了价格波动。6月以来,纯碱和尿素期货涨幅最大。这两个品种成交额和持仓量过去几个月均出现大幅增长。
  • 纯碱期货合约持仓量从4月初 141万手上升到最高324万手,日均成交额从去年719亿元上升至8月以来1607亿元。(图表30)
  • 尿素期货合约持仓量从4月初39万手上升到最高90万手,日均成交额从去年56亿元,上升至8月以来587亿元。(图表31)


商品能否持续上涨仍取决于房地产

股市和商品价格面临同样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但是也受到各自特有因素的影响。商品价格短期变化并不预示未来股市走势。商品和股市的走势仍然取决于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目前商品市场远期曲线多呈现贴水形态,反映商品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可能回落。从国内商品价格远期曲线看,近期涨幅较大的商品均呈现远期贴水形态,即远期价格低于近期价格。例如,纯碱6个月合约价格比近月合约价格低35%;玻璃、铁矿石、尿素6个月合约比近月合约低11.3%、9.8%和8.2%左右(图表32)。国际油价同样呈现贴水状态(图表33)。

积极的因素是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8月15日,央行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个bp、下调MLF利率15个bp。8月21日,1年期LPR利率下调10个bp,5年期LPR利率未作下调(图表34)。截至6月,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贷款利率降至4.11%,未来可能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图表35)。

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过去几天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各地可以自主选用“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延续。

  • 8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7],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通知明确,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此项政策作为政策工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
  • 8月2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8],延续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公告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往前看,宏观政策放松对于经济可能给短期经济增长带来一定支持,但房地产长周期下行可能限制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货币政策仍可能进一步宽松。财政政策前7个月偏紧,年内仍有宽松空间。我们预计4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有所企稳。但是受人口减少、老龄化加剧、城镇化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国内房地产或将进入中长期下行周期,我们预计房地产市场即使回升,幅度可能有限。从历史上看,每一轮PPI上涨往往伴随房地产的新一轮扩张。近期房地产政策宽松对房地产市场的效果有待观察。


股市或迎来阶段性机会

当前股市已经计入较为悲观预期。年初以来,上证综指下跌0.8%,沪深300下跌4.2%,创业板指数下跌13.1%,A股收益仍然为负。目前债券收益率相对股市盈利收益率(PE倒数)比值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图表34),A股换手率降至较低水平(图表35),反映了市场较为悲观的预期。
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密集出台,可能给市场情绪带来提振。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推出(图表36)。随着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可能有所企稳,有利于企业盈利改善。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8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9]。同时证监会发布三条公告,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支持适度融资需求[10];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11];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12]。如果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A股可能迎来阶段性上涨机会。


风险提示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外需下滑。

[1] https://www.news.cn/world/2023-07/04/c_1129731280.htm
[2] https://www.news.cn/2023-08/04/c_1129785534.htm
[3] https://www.news.cn/world/2023-07/03/c_1129730727.htm
[4] https://www.ndrc.gov.cn/xwdt/xwfb/202104/t20210401_1271593_ext.html
[5] https://www.ndrc.gov.cn/xwdt/xwfb/202204/t20220419_1322416.html
[6] https://www.ndrc.gov.cn/fggz/cyfz/zcyfz/202212/t20221230_1344931.html
[7] 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5043412/index.html
[8] https://szs.mof.gov.cn/zhengcefabu/202308/t20230825_3904019.htm
[9] https://szs.mof.gov.cn/zhengcefabu/202308/t20230827_3904226.htm
[10] http://www.csrc.gov.cn/csrc/c100028/c7428485/content.shtml
[11] http://www.csrc.gov.cn/csrc/c100028/c7428483/content.shtml
[12] http://www.csrc.gov.cn/csrc/c100028/c7428481/content.shtml

西部宏观边泉水团队

边泉水

首席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美经济学培训中心福特班研究生;国家统计局百名经济学家景气调查特邀专家;曾长期担任中金公司高级经济学家(《机构投资者》大中华区宏观经济第一名、《亚洲货币》中国经济第一名与“远见杯”全球市场预测第一名团队成员),曾任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财新莫尼塔首席经济学家、中银国际宏观分析师(新财富宏观经济第三名团队成员)、国务院直属办事机关副处级调研员;擅长政策研究,致力于构建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以经济周期、流动性和政策为支点的宏观研究体系和研究团队。

宋进朝

资深分析师。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CFA,FRM,曾任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助理;多年宏观金融研究经验,主要从事宏观、产业及政策研究,尝试从结构主义视角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特征,致力于搭建中观经济学研究框架和体系;研究方向为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

刘 鎏

资深分析师。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金融学硕士;此前在中邮保险资管中心从事组合管理工作,曾长期担任中金公司研究部经济学家(《机构投资者》大中华区宏观经济第一名与《亚洲货币》中国经济第一名团队成员),曾任北大国发院研究助理;尤其擅长宏观数据的处理、分析和预测工作,曾在“远见杯”中国经济预测评选中多次获得前三名;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总量指标分析预测、经济周期及主题研究。

杨一凡

高级分析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曾任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擅长大类资产主题研究;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及大类资产。

赵红蕾

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宏观基本面、内需结构、侧重于财政政策研究。

张馨月

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实体经济、产业政策、侧重于行业景气度跟踪及比较。




证券研究报告:《商品和股市走势为何分化

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8月27日

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分析师:边泉水

分析师执业编号:S0800522070002

邮箱:bianquanshui@research.xbmail.com.cn

联系人:刘鎏

分析师执业编号:S0800522080001

邮箱:liuliu@research.xbmail.com.cn



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本公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报告及本公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对于本报告可能附带的其它网站地址或超级链接,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链接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仅为方便客户查阅所用,浏览这些网站可能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本公司关于本报告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博客、QQ、视频网站、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投资者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