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需要“二次创业”的,岂止是泰合资本

暗涌 暗涌Waves 2023-12-21


 | 陈之琰

编辑 | 刘旌



意料之中但又意料之外,泰合资本在8月8日下午发布一封署名“宋良静”的全员信。作为泰合的管理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宋良静宣布,泰合要开始“二次创业”。

这篇信长达4600字。其中核心内容是泰合要执行新的“升级策略”,概述来说包括四方面:

一、升级自身定位为“中国领先的产业资本管理集团”;

二、方法论从“大兵团、全建制博大beta的打法”升级为“以更敏捷的组织、更高的效率捕捉市场alpha机会的打法”;

三、落地策略升级,依托政府、企业、基金完成深度赋能;

四、升级一支“更加饥渴、更加强悍、更接地气、更能抗压、更有长性、更能打逆风牌、更能交付结果、更有底层力量”的团队。

作为交易、信息,甚至是行业信心的“集散地”,FA能够观察到、以及遭遇的变化,某种程度上是整个一级市场的浓缩。过去半年,关于这家机构的各种传闻也不绝如缕。不难看出,泰合资本更鲜明旗帜地指出了时代的痛点,以及他们将如何为之努力。

在“三份一级市场的晴雨表,供参考”中,我们曾表达过,中国一级市场的双边秩序正在重构中:资产端越来越重,资金端则呈现出人民币化、产业化和政策化特征。而于此大体一致的是,泰合也明确表示,他们需要与产业资本、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加强沟通与合作;服务的客户不再一味追求“大”,而会出现多产业、散点化的特点;团队结构会调整,人才会更接地气。

的确,对于这家成立已经11年的机构来说,正如宋良静在公开信中的措辞——这无异于“一场革命”。

2012年,泰合资本成立,约莫在2016年后迎来了交易和名声的双爆发:作为拼多多、SHEIN、作业帮、理想汽车等公司背后的操盘手,泰合在一级市场名声大振。而令它更为醒目的是:相较于初代FA主要着眼于资产与资金的匹配,泰合打出了“重研究、重交易、重赋能”,这是其相较于华兴资本等“老大哥”最显著的迭代。

几乎一级市场所有从业者都会认同:泰合重新定义了精品投行。与其同期或之后,一批强调深研究、重服务的“精品投行”开始出现。

但正如我们曾多次表达的一点:FA很难说是一种好的商业模式。过去一两年,伴随着一级市场的人民币化、产业化走向,泰合操刀完成的明星项目似乎并不显著——当然在产业投资时代,明星项目数量、人们对“明星项目”的定义,乃至对FA来说这是否还是收益最大化的策略,都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

一言以蔽之即:作为精品投行的头部机构,其商业模式的良性循环被时代打破了。

此前,泰合成功的秘诀是把FA在研究、陪伴、咨询、服务各方面做重,依靠帮助超级头部项目的C、D轮高额融资获得巨额回报。这也是2018年之后泰合团队扩大后,成本所带来的必然选择。但随着科技、产业领域超级头部的缺失,很多散点式的交易会在一开始就被判定“性价比不高”,而走在泰合的射程范围之外。

正如全员信中宋良静对一级市场变化的描述:“超级deal的概率几乎没有了”。

另一方面,被称为“3G资本中国门徒”的泰合由三位创始人共同创立与管理,并标榜为“研究学习型组织和精英治理结构”,这普遍被认为是FA行业走向规范与成熟的标志。但合伙人制在中国是否能长期有效,以及精英治理是否能兼顾环境所变——这些问题在中国创投行业也亟待解答。

此刻,多家一级市场FA明确祭出“产业”标签:光源资本新定位自己是“中国新一代领军产业投行”;云岫资本叫“中国领先的科技产业精品投行”;势能资本则是“国内领先的科技投行,聚焦硬科技领域,以发现并成就中国顶尖的技术商人为使命”。而泰合对自己的新定义是:中国领先的产业资本管理集团。

这些或差异或相似的目标背后,是一级市场的“中间人”在变局中继续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

十一年前,泰合以为创业公司提供“资本、商业和管理”三重赋能赢得了整个行业的尊重。而今天,一家企业想要走向成功,面临着更复杂的环境,其所需要的价值服务也势必更多元。这不只是泰合在面对的问题,也是所有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机构在面对的共同命题。

2017年,宋良静曾在一条朋友圈中写道:“Winners focus on winning, losers focus on winners,最终打败你的一定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你自己,这是我们在战略上的坚定信仰。”

这句话依然适用于今天。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排版|杜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