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枫叶国极寒感受记

康桥布鲁斯 乔嘉兰 有意见 2022-06-28


 

 


人到中年,抛弃事业,去国远走,重新开始,无论如何都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更何况所去之地堪称远寒之地,论冷酷不亚于当年苏武牧羊的贝加尔湖。虎年春节前才到这来到加国曼尼托巴省温尼伯的我,来之前提心吊胆的,毕竟,在国内我最往北也只到北京而已,生活过几年,而在北京,零下十度就比较少的是严寒。

而在这里,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频繁出现,体感零下五十度,也有几天。这么说吧,北极冬季平均温度保持在零下三十度,冬季的最低气温约为零下三五度。所以说,来到这儿,有好多天,就当在北极过了,好一点的是,这里比南极要暖和多了。

 

迎风如刀割的寒冬


跟北极差不多?想想都感到恐惧吧,确实,尤其是风烈的时候,感觉真如在脸上磨刀。而且这里严寒季节特别漫长,从十月中旬到次年四月,残酷之寒越长待机。关心当地新闻的话,会隔三差五闻有悲剧发生,光说最近的,一家四口在美加边境被发现在风雪天冻死,甚至包括一个婴儿,心痛;流浪汉被发现公交站玻璃房内失温而死;一女士夜晚从酒吧回家倒在门口睡着再也没起来,等等,都让你领教严寒残酷的一面,教育你必须对大自然的心怀敬畏。

到底有多冷呐,看前面那张图片,面条是怎么立起来的呢?这可不是把戏,是极寒的真实反映。

说起来也不难,在一个普通的冬天,你把自己包得厚一点,再厚一点。拿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来到室外寒冷的天气下,记得当时大约体感零下30多度,用筷子把面条挑起来,别动,坚持住,不一会儿这碗面就亭亭玉立了。当然,你也可以找个架子支着,自己先跑进屋里暖和一儿再出来拿面,似乎也行。

整个过程一定别忘戴手套, 也一定不要不戴帽子,总之要保暖,除脸部以外不要让身体与寒风有长时间接触,否则你肯定会十分后悔的。我上个月在外边看孩子滑冰,多刷了会手机,两个袖子里露进去点寒风,导致我这两只前臂不舒服,像有寒气从骨头里往外渗,僵僵的感觉,到现在还没完全好透。

还有许多类似的小游戏,比如这种,我用铁丝卷成一个心形,蘸一蘸事先泡好的肥皂水,然后到室外,只一秒就会冻成一片心形薄冰。或者吹一个泡泡,也只需一秒就成了冰泡泡。玩这两种小把戏时室外风不能大,否则,成冰即被风吹破。

我一直自认属于怕冷的体质,说实话,要不是UoM慷慨,给我家人不错的奖学金,我真心不愿意来这里。来之前,我在国内买了两件长款的羽绒服带来,其中一件还是“高科技”,在一处秘密的口袋放一个充电宝,连上电线可以为衣服上胸背处加热。仍旧不放心,我还置办了一件“大杀器”,在国内再花几百块买一件绿军大衣,死沉死沉的,穿上去,觉得是包了一床厚被子出门。还淘宝上买有一个升级版的雷锋帽,全扣上防护的话可以只留眼睛。

 

极寒不误阳光明媚


且别把朋友们吓着,我这最冷的时节过来了,也适应了,并没有那么得可怕。

在室内,稍开暖气,舒适度就明显提升;相比我们在国内上海居住体验,一二月份的上海,室内开空调,很难把体感舒适度提上来,湿湿的总难把冰冷驱散。

这里虽然寒冷,但绝不阴郁,阳光充沛的日子十之有七,这是让人欢喜的。很多时候,甚至下着鹅毛大雪,阳光却仍旧明媚,是为太阳雪。据统计,此地平均每年有 317.8 天有日照,是全加数一数二的阳光之都。

不管外边是零下二十,还是零下三十,让阳光透过双层玻璃,浴着明亮,周身舒畅,暖暖地特别感受到平静生活的满足。

我最喜欢的时光,就是早餐后倒一杯咖啡,拿着自己的kindle,把阳光洒披在身上,听着音乐,与家人一起享受阅读时光。



 

宝宝们在严寒冬日阳光下阅读

 

还有一件与阳光有关的福利,在极寒中,阳光会出现幻像,晨时或落日时分,发现有“幻日”,马上拍下来,在朋友圈里分享吧。

这里再啰嗦一句,有时您在家中看到阳光如此美好,周身温暖,这时外出,切不可疏忽大意,有时即使是短时外出,没有穿够衣服,也会冻伤。

在阳光下,成人还可以玩个游戏,洒水成冰,只要温度在零下二十度以下就一定可以成功。一定要用开水,温度越高越好,逆光拍摄,动作一气呵成,何其美哉! 


表演泼水成冰

 

朋友拍的幻日

 

   


冰晶雪原极地炫光


从十月底下雪开始,基本到第二年三月份才开始化,近半年的时间,下雪频繁,城市积雪如山,是真的积雪如“山”,大型超市停车场要经常清雪,久而久之,会在广场一处堆积一座目测有四五米高,面积有一两个篮球场大的“雪山”;道路两旁,清雪车辆将雪推到三四米,也真是常见,整个道路仿若雪沟,视野受限,开车务必小心。主因为雪太多,雪季中市政必须持续不断地将雪运送出去,否则越积越多,到春融大地,市内大体会有洪涝灾害发生。

道路两旁高耸的雪堆


在家门口或自家院落,可以精心堆出一个雪人,雪人一立起来,半年不会融化消失,当然,也有可能找不见,那是因为被后来下的雪完全覆盖了。

还有一项“福利”,就是极光和光柱。每年冬天,总有几次可以在家门口看到极光。一般先行下载一个极光预报app,程序会自动预报当地极光出现的概率,然后就是选择是否要出门找个空旷的地方欣赏极光了。

  

朋友在家门口拍到的极光

 

朋友在自家阳光拍到的光柱

 

冰雪项目随处可见


当然,气候原因必然会对习惯于室外传统运动的人造成影响。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将要被积雪覆盖半年之久,如果你这这类运动的深度爱好者,且又不愿负担室内场所的费用,那么这气候一定不会让您满意。

然而,运动方面,这也成了孩童们的冰雪乐园,滑雪滑冰的条件,有着天然的优势。好多绿树红花的公园,到冬日就成了滑雪场,河道就成了滑冰场。这里说的滑雪,并不是指专业的谷爱凌式的,更像是国内滑草,没有技术门槛,只是速度更快更刺激。

我娃儿也是第一次在这里体验上真冰滑冰的,在国内上幼儿园时学过轮滑,没想到这点基础真是有用,基本上稍加适应就滑起来了,除了速度更快对平衡要求更高点,技术对于普通爱好者没太大区别。

儿童的冰雪乐园

娃在用国内的轮滑技术滑冰


中国举办冬奥会使冰雪运动人口迅速提高,而这里至少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朋友们可以尽情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

对我这种比较快怕摔的人来说,在雪地里散散步也别有一番新奇趣,一路吱吱的踩雪声,洁白天地的畅快感,确实让人心旷神怡。不过,最好戴个墨镜,户外时间稍长,对光敏感者可能会感到刺痛,毕竟大地色彩极单调,强光反射又更加使眼睛负担加重。

遛狗散步者

 

上图:一条河道在冬日摆上球门直接就是现成的冰球场

 

 

“围炉夜话”


寒冷冬日里家人围坐于温暖的炉火,这一画面一直是家人亲情合睦的直观影像,中外皆然,国外有所谓“炉边谈话”,中国有“围炉夜话”,“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可惜这些景致都显得久远老派,电视电脑手机把这一切都推翻,形成一种家人零交流的场景。

而在这片“极寒”之地,户外时间急剧减少,依我自己的经验,家人共度的室内时光大大增加,而且我特别设定孩童每日电子设备时间不得越过多长时间,这样就导致一种家人围炉交流的暖心时光大大增加。

除了家庭阅读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游戏时间,加拿大有各种桌游,我们这段时间试了几种,感觉对身心都十分有益。好久没下的国际象棋也重新下了起来,某个午后,抬手将“王后”推进敌方阵营,然后看窗外,欣赏的雪景,等着对方应招,十分得惬意。

跟娃弈棋时窗外是厚厚的积雪

 

心安之处即温暖


今天2022年3月15日,查了查全球天气,当前温度是还是零下,上海已达28度。

我是很宅的人,所以极寒的天气,或者四季如春的天气,对于一个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的人来说,没有太大区别。屋外面的雪还要一个多月才能彻底融化干净,这其间还可能要再下几场大雪,或再来最后几次严寒警报,然而,比起温暖得多的基辅,让人温暖和安稳的,绝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物体冷热的量度,而是平和的心静,和十足珍贵的和平。

愿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可以回,都有路灯照亮归途。

 


 

推荐阅读:

《顿巴斯》:乌克兰血锈地带的灵魂绞杀

犹太人是总统的国家怎会纳粹化?

乌克兰伤痛——有一种辜负叫stand with you

基辛格论俄乌冲突的起源和解决:要把普京看成战略家

坦克、战斗机……还有啥不能被乌克兰农夫拖回家的?

邮箱qiaojialan@gmail.com 微信zm_qjl


~~~谢谢阅读,请关注订阅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