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表最强人形机器人”来了!

万里晴 九万里
2024-08-30

在宝马车厂里,有这样一批被戏称为“地表最强打工人”特殊“实习生”。
他们主要负责把钣金部件插入到特定的装置里面,期间要经历抓取、转身、对准螺丝孔放置等一系列动作。
他们身高一米七,体重70公斤,有时尚流畅的黑色外观,能做到连续工作20个小时不休息。
他们就是由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历时18个月打造出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2。
该公司创始人阿德科克骄傲地表示:“这是地表最强的人形机器人!”
“地表最强打工人”强在哪?
超强团队,“金主”云集。
Figure AI公司成立以来,得到了众多美国科技界大佬的联合投资,是目前全球融资额最高的人形机器人公司。
目前,Figure AI已经完成总额7.3亿美金的融资,公司估值一度冲上26亿美元。
为了能让 Figure 02 能更好地进厂打工”,研发人员在各种细节上花了不少心思,使其在体能和脑力上都有“过人之处”
时尚外观,前沿设计。
哑光黑的“光滑皮肤”,搭配流畅的线条和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外骨骼结构,共同塑造了Figure 02独具时尚气息的现代造型。
脸部外观上,Figure 02摆脱了01版本的工业机械风格,轮廓类似擎天柱,更加符合消费市场的“人性化”审美。
相较于Figure 01,新一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2在设计上呈现出更为协调紧凑的轮廓,巧妙地将电源和计算设备的布线隐匿于内部。
隐藏式布线也不仅仅是“花架子”,它使Figure 02能更好地适应多元的工作环境和更长的工作时间。
Figure 02与其前身Figure 01对比图
“最强大脑”,超长续航。
续航方面,Figure 02搭载了一块2.25千瓦时的电池组,让它有能力每天连续工作超过20小时,人形机器人从此告别了“三班倒”
感知方面,Figure 02以一个AI驱动的视觉感知系统为中心,搭配六个高性能RGB摄像头,组成一双“慧眼”来感知和分析复杂的物理世界,展现出卓越的态势感知能力。
分析方面,在CPU和GPU方面,Figure 02比上一代机器人的机载计算与AI推理能力提高了三倍,这使得它能够完全自主地在现实世界中执行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推理的时候,Figure 02是在本地 GPU 进行运算的,省去了上传云端的流程。
互动方面,通过与OpenAI合作训练的定制AI模型,并借助机器人身上的机载麦克风与扬声器,Figure 02能够与人类流畅自然进行实时语音对话。此功能不仅增强了用户交互,还为客户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应用打开了大门。
值得关注的是,OpenAI不仅是Figure AI的资方,还是深度合作伙伴。双方共同搭建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堪称“最强大脑”和“最强身体”的强强联合。
超强抓握,细节满满。
Figure 02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其搭载的第四代手部装置。
这一最新设计拥有16个自由度,力量可与人类相媲美,能够轻松承载高达25公斤的重量,手腕设计提供与人类手腕类似的运动范围,提高了机器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为了方便抓握,Figure 02的手心传感器被设计成点阵式,有效增加了摩擦力;为了增加缓冲、方便散热,Figure 02各个关节处也新增了一些蜂窝状的可压缩材料。
Figure AI表示,他们的目标就是让机器人能够操控任何人类手能抓住的物体。
“机器人时代”悄然降临。
人形机器人一直是人类科幻故事的梦想,但由于设计昂贵、限于研究环境,商业化进程一直较慢。
然而随着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AI模型的发展,这一领域正在发生迅速变化。
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科幻小说或电影中的幻想,而是现实世界中日益活跃的参与者。
2023年3月,Figure AI推出了通用人形机器人Figure 01,希望能应用于工业制造、物流、仓储、零售等多个行业,以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该公司创始人阿德科克曾表示,希望让这些机器人承担危险的和人类不想做的工作,以此提高生产力和安全性,最终为更加自动化和高效的未来做出贡献
他同时强调,这些机器人永远不会被武器化。
在特斯拉电池工厂,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了它分装电池的“打螺丝”生涯;在极氪5G智慧工厂,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 Lite也正式戴上工牌,成为一名搬运工。
这些都不是科幻剧本,而是今天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的真实写照。
在日本的Shin-tomi疗养院,人形机器人Pepper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和老年人进行基本交流,带领老人锻炼,给予老人陪伴。
随着机器人运动机能进一步提升,未来的落地场景将会从车间的单一基础劳动过渡到复杂的柔性任务,逐步向服务业迈进,最终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5月,中国宇树科技发布一款名为Unitree G1的新型人形机器人,定价9.9万元起。
中国科技发展的新机遇。
人形机器人作为智能科技时代的集大成者,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
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年化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1%;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00亿元。
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盛事接踵而至,而中国企业的表现也格外亮眼。
5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的ICRA大会上,中国的宇树科技、非夕科技、逐际动力等企业携各自研发的创新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
6月,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暨第三届张江机器人全球生态峰会在上海浦东张江举行,一个以“端到端大模型驱动的人形机器人开源平台Openloong正式向世界敞开大门,为广大开发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创新的空间。
7月,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了全球首个全尺寸开源人形机器人——“青龙”。(另见本号文章《时与势在我一边,CHINA之中有AI》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方面,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有着完备稳固的供应链,能为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降本需求提供支持。
在人形机器人这场全球科技竞赛中,中国正借助自身的供应链优势抢占市场,并通过市场的资金和数据不断反哺技术迭代,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一款真正受市场欢迎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托举起它的不是单一技术的发展,也不是某一环节的成本优势,而是整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制造业整体实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一定可以做到“遥遥领先”!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扫码关注“九万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九万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