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新社70年丨田惠明:每天都有写不完的大新闻

田惠明 庖丁解news 2022-07-11


上世纪80年代初,一群群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先后进入了中新社,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年轻人敢想、敢闯、敢说、敢干。


他们接过了老一辈中新风格的大旗,传承衣钵,开拓创新,并将其发扬光大。把中新风格挥洒得淋漓尽致,在业内颇具口碑。

 
生逢其时,我有幸成为那群年轻人队伍中的一分子,当时我30多岁,正值青春年华,赶上了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改革年代。
 

中国新闻社原副总编田惠明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一次出差“写满了三四个采访本”

 
我当时在经济组学做经济报道,手把手教我写稿子的是经验丰富的资深记者哈崎,还有一位是毕业于人大新闻系的高材生徐泓。
 
哈崎老师带我出差陕晋,言传身教月余,每到一处饭后三毛钱半斤粮票,住宿费均是自己结。

她此次采访用了七八支圆珠笔,写满了三四个采访本,而我仅仅一支笔 ,一个本,还没记满,这就是差距呀!
 
徐泓老师带我去部委采访,逐一给我介绍各位处长,局长们,让我在今后的采访中多一些人脉关系,她在采访中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结识了许多知心朋友,这足够我学一辈子的。
 
在两位名师的指点下,我懂得了如何深入采访,如何接人待物,如何做人做事,什么是对外角度,什么是中新风格。我逐步摸到了一些门路,完成了从校门到中新社门的转身。
 

“梦话”变成现实


那时,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措施一个接一个:四个特区建立,14个沿海城市开放,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开发战略,一条条现代化铁路通车,一座座万吨级港口建成……
 
每天都有写不完的大新闻,浑身有使不尽的青春活力。

那时没有专用汽车,我们就骑自行车;那时没有高铁,我们就硬坐绿皮车出差采访;那时没有电脑,我们就在稿纸格子上爬来爬去;那时没有手机,我们就到邮局去发电报新闻稿。

那个年代,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心里充实,幸福感满满。
 
迈开我们的双脚,到工厂农村,到基层现场,那里有感人的故事,那里有丰富的实践。睁大我们的眼睛,看看真实的中国:中国在改革,在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目睹了改革开放中国的巨大变化:我到大连开发区采访,那里是一片苞米地;到天津开发区采访,那里是一片盐碱滩涂地;到苏州开发区采访,那里只有湖畔长满野草的金鸡湖。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在这一片片荒凉的土地上,现代化的天津滨海新区、大连金普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展示在世人面前了。
 
当初我到深圳采访,那里到处是工地,满地红泥巴,吊车林立,简陋的工棚,端着盒饭的民工。

看着对面香港的高楼大厦,我想:哪年哪月深圳才能赶上香港呀?现在你看,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已经可以和香港比翼齐飞了。
 
上海的大规模建设始于九十年代初,比其他城市晚了几年,印象深刻的是到浦东开发区采访,开发区首任主任赵启正,一位年富力强的官员,头脑清晰,语言魅力极强,深深吸引了我们。

他手执一根电光笔,指着浦东开发区的沙盘,自信地说:这里要建两条跨江隧道,这里要建两座黄浦江大桥,那里是东方明珠塔,那里是八十多层的金茂大厦……十年后,陆家嘴将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

我们被惊呆了:天方夜谭吧?说梦话吧?怎么可能呢?
 
没有十年的工夫,赵启正的“梦话”变成现实了,十几条桥隧横贯黄埔江上,一座座超现代的高楼大厦从浦东菜地上拔地而起。

现在的陆家嘴已经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了!
 

记录者,参与者,受益者

 
改革开放中创造的“深圳效率”,“浦东神话”,“高铁速度”,“中国奇迹”均已经载入史册,我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目击者,记录者,参与者,受益者,何其荣幸!
 
但前进中还有一些问题:东西有差距,贫富不均衡,腐败和污染问题也仍然不容小觑……

我们在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要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全面的,立体的中国故事,让中国在世界面前可信、可爱、可敬,树立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象。
 
是中新社的大家庭造就了诸多才俊英豪。

是中新风格涵养了许多业界名流:中新社曾涌现出许多中国新闻奖、荷赛金奖、长江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有的转行到新闻院校,出任教授博导,如北大新闻学院的院长,人大新闻学院的院长,汕头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皆为从中新社走出的佼佼者。
 

中新社原副总编田惠明受聘为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中新社记者 傅丹丹 摄

也有另起炉灶的精英,扯旗为王,抢占先机,成立某某网站,出版某某杂志,与中新社擂台赛一争高下,有竞争对手是一件好事,同行之间争先恐后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岂不美哉!
 
也有的华丽转身,在政海、商海中遨游,事业红红火火。
 
何也?当记者多年,媒介素养使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时光流水,转瞬三四十年弹指过。

80年代的年轻人大多退隐江湖了:或品茶饮酒聚会谈天说地;或隐居于郊区、海边保健养生;或云游天下足践中外,尽赏世界好风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80年代那一辈人的辛勤汗水,青春年华献给了中新社,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那么现在中新社的成就、中新社的辉煌、中新社的光荣属于新世纪、新时代的新一辈。
 
喜看现在中新社,兵强马壮,业务空前大发展:图文并茂,报纸杂志比翼齐飞,新媒体、多媒体、网络、视频、公众号齐头并进。东西问、面对面,高端研讨会频频举办。

中新社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与日俱增,已成为中国外宣矩阵中重要的一支生力军。可喜可贺!
 
中新社即将年满七十岁,七十年风雨兼程,其始也简,其毕也巨。

衷心祝福,再创辉煌!


推荐阅读

中新社70年丨周秉德:我很怀念在中新社的日子

中新社70年丨从“海棠院”出发,他走在最前面

中新社70年︱贾国荣:“照相机不退休,摄影人就不退休”


作者:田惠明(中新社原副总编辑)

编辑:魏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