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第一现场”抓活鱼?

翟羽佳 庖丁解news 2024-06-04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编者按:

“好新闻,关键是在现场”,作为一名“80后”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社河北分社摄影记者翟羽佳在过去16年的记者生涯里,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中。今年春节前,他深入太行山采访少为人知的铁路隧道“打冰”工人时,再次深切感受到现场的力量。



在基层故事中展现平凡中的伟大


作为一名新闻老兵,回顾十几年采访历程,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些在基层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创造历史”的普通群众。


翟羽佳与“打冰人”合影留念


春节前,我深入太行山采访铁路隧道“打冰”工人。因为这组桥隧工的工作时间都是在凌晨,这次采访便定在2月1日晚上到2月2日凌晨之间。我们一行人从石家庄乘火车抵达山西阳泉,之后再乘汽车加上步行上山抵达工作现场。


“打冰人”奔赴工作现场


快凌晨1点时,我们抵达长约3公里的南庄隧道中部,这里最冷的时候温度可达零下20℃,寒风刺骨。除冰是艰苦的体力活儿,桥隧工使用重达15公斤的手镐击打结冰点,每次下去都会冰花四溅,一次作业要挥击上千次。近距离拍摄时,我的额头多次被溅起的碎冰击中。


“打冰人”工作现场 


我们采访到一位家住四川的56岁工友黎世云,他是家中独子,他70多岁老父亲也曾是铁路工人,早已经退休。由于回家路程需要12小时,黎世云常常连续上班40天,把零星假期攒成一个小长假回一趟家,看看年迈的父亲和老婆孩子。


父亲是个“老铁路”,几十年的铁路工作,他体会最深,也更理解儿子的难处。


夜幕中的“打冰人” 


为了不让儿子担心,每次通电话父亲都是“吃得饱、睡得香,哪儿哪儿都好”。而这一切背后,是儿子的内疚和父亲的理解与包容。


采访让我们深感,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黎世云这样默默“舍小家为大家”、 用自己的“背井离乡”守护铁路通行安全畅通的“打冰人”,千千万万的春运旅客才会平安回家团圆。他们的工作很重要,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了解并不多。


“打冰人”工作现场 


我们这组反映他们工作场景的图片发出后,被《澳门华侨报》等多家境外报刊采用,仅在中新网“中新画报”(图片故事)与视频平台的浏览量就超过100万次。


在基层采访中发现中国魅力


视频报道《“洋女婿”上“村晚” 演唱<我的中国心>和村民一起过龙年》,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中国发展的世界魅力。



报道中今年33岁的“洋女婿”穆阿民来自伊朗,2011年到北京上大学,由于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就留了下来。


后来,他和一位中国姑娘在北京相识相知结婚,组建幸福小家庭。


为了照顾岳父岳母,他们去年回到河北辛集定居,今年是他第一次到媳妇儿娘家过年。


2月7日,戴着红围巾的“洋女婿”穆阿民登上“村晚”舞台,和村民一起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穆阿民说,他现在致力于探寻“第二故乡”中国之美,通过“拍摄中国的地标建筑、讲述历史文化,把中国的美传播出去”。


2月7日,妻子赵策带着两个孩子来看穆阿民演出。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这篇视频报道被加拿大新闻600电视台等多家境外电视媒体和新媒体采用,仅在中新网的浏览量即达90多万次。


在基层报道中磨练“四力”


基层是“第一现场”,最感人故事往往发生在这里,基层更是观照社会进步的最优视角。


从身边的社区、自己的家乡到偏远的深山、广阔的农村,从学校、医院,到田间、厂矿;镜头中的人物,来自大江南北、五洲四海,每年都有新收获,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也在一次次走基层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记者不仅是记录者,更是参与者。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用自己的笔触和镜头展现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翟羽佳(中新社河北分社记者)

编辑:张默言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


告别游客照!风光大片这样取景天水麻辣烫火了!记者如何在平淡中寻找“热辣滚烫”?
AI 呀,它来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