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经济与社会

我们会“失去30年”吗?美债旁氏还能撑到何时?

价投蓝犁 蓝犁聊投资 2023-07-03

1 - 我们会“失去30年”吗?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几个角度:房地产、就业率,尤其是青年就业率,以及美团和滴滴的雇佣情况、消费、汇率。

也有很多人用日本失去的30年做警告。我的看法是,目前更像是一个国际整体需求的衰退期带来的制造业国家衰退,还没到日本的地产泡沫破灭时刻。

先说现在和日本时刻以及08年美国债务危机像与不像吧。从居民的债务负担角度我们负债率很高,大约和美国08年前期间差不多。2008年美国家庭债务是gdp的100%,我们现在是63%,看起来更低,但是别忘了美国家庭收入占gdp70%,而我们只有40%。所以债务和家庭收入之比就和当年差不多。

但是否意味着房地产泡沫一定会破裂呢?我觉得还不一定。美国06年把利率加到5%,并且保持了1年。我们现在的利率是3.5%,而且很明显是要下行的。所以地产泡沫这次不一定会破

地产泡沫不破,那么也就暂时不一定会到日本的“失去30年”。以后会不会?要看是不是能逐渐去杠杆了。但我觉得,破裂也许是迟早的事。但毕竟是以后了,我们暂且放到一边。

那为啥现在大家的感官这么差呢?这就涉及全球经济的联动了。中国的经济可以说是四驾马车吧,出口、消费、基建、房地产。其中房地产和基建有重合的部分。

1/基建基本上增长到头了,实际上从18年开始,固定资产形成额就达到顶峰了,后面几年都是在降低。

我们很早以前实行的“一带一路”,目的之一就是为国内的基建产能找客户,否则的话这些产能,远远超出国内的基建需求。

例如像这样的架桥机器,国内逐渐无用武之地,那需要把它用起来。所以一带一路。

2/房地产杠杆很高了,前面说了,所以也乏力。

3/剩下就是消费和出口。对于制造业国家,其实出口是火车头。制造相当于你对外去赚钱的买卖,赚了钱才能消费嘛。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欧洲通胀还没完全消除,因此都还在加息或者保持高利率的情况。所以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这些国家的商品消费。当然商品消费还有一个就是之前价格涨的太高。总之,现在发达国家的商品消费处于低潮,那么制造业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越南这些,出口都有很大程度的回缩。

假设我们上面的推论是对的,那么反过来的过程也就可以想象了:

- 美国通胀大约在24年初会回到“正常区间”,欧洲估计也差不多

 -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应该在年初或者年中进入逐步宽松的区间

- 也因此,发达国家的商品消费回暖,从而带动制造业国家的出口

也就是说,现在这个苦日子,估计还需要熬1年左右。

如果想股市抄底,我觉得可以再等等。胡x进那个只搞了20万,对他来说九牛一毛,更像一种政治性的抄底,咱们不用学他。

当然,房地产泡沫的部分破裂也是有可能的,主要会集中在房价收入比比较高的省份和城市。所以过去几年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涨的特别猛的那些地方,居民收入又只有小几千的,也许会有一些泡沫破裂的情况。

再回到“失去30年”这个话题。其实90年日本地产泡沫破裂和美国08年债务危机都是一回事,都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也许程度上有所不同,日本当时泡沫应该更大。

但是日本之后大约20年都是一蹶不振,而美国大约2-3年时间就逐渐走出来,这里面区别是什么?

看了一下美日当时的应对,其实很多手段也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把家庭债务转化成政府债务。拿美国举例子:

- 家庭债务从09年开始到现在逐步去杠杆

 - 政府债务上升加杠杆

 - 商业债务上升加杠杆

这个传导过程是这样的:

政府通过赤字(要背债务)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同时通过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让企业加杠杆(免费的钱不借白不借),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

=>那么就业率就逐步上升 - 失业率下降

=>老百姓挣钱多。

=>因为利率低,所以债务的利息也低,那么家庭就逐渐的把贷款还掉,实现了家庭去杠杆。

但是这个过程中,政府债务一直在增加。

日本其实也差不多,政府赤字+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日本为啥一直高了30年还没出来?这也许是因为日本没有像美国那样通过2年的经济危机直接出清。日本一直有一个东西叫做“僵尸企业”,就是本来已经无力生存,但是政府还一直给他续命。这带来了一个截然相反的失业率变化情况:


可以看到从90年往后,日本的失业率一直是上升的。说句白话,就是在长痛和短痛之间,日本选择了长痛。

所以对于08年后的美国人来说,他们虽然当时很痛苦,但是后面一年比一年好。而日本恰恰相反,一年不如一年。本来可以花2-3年搞定的事情,日本一直拖了10-20年。


2 - 美债旁氏能撑到何时?

说完这个,那么美国是否就是完美无缺呢?也不是。

前面说了,美国是用政府债务来把个人债务替换。所以有了从08年到20年大约12年的长久的经济增长和长牛的股市。

但是我觉得美国的问题在于他们习惯了这种模式,可以看到从08年往后,政府赤字就一直很高。

为什么呢?因为赤字花销几乎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穷人开心,因为就业率高,收入提高了。

 - 富人也开心,因为经济好,股市好。

 - 政客也开心,不管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这样,小小的区别是共和党减税,民主党增加政府开支。所以即使过了疫情,可以看到赤字仍然很高。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这么搞,用赤字来换取增长。唯一的一个比较负责任的政府是德国,赤字不大高,当然,代价是德国人的税收比美国高,然后经济也没那么强劲。德国人也许是当年魏玛共和国的恶性通胀记忆犹新,所以一直还记得省着点花。

那么美国的这种赤字花销未来的结局是什么?只有一个,就是超级通胀结束。至于说什么时候,这个比较难判断。因为美国债务虽然高,但是日本更高,达到gdp 220%。

美国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美元现在是全球的储备和交易货币,所以全球对美元的需求比较强。对美元需求强意味着美联储可以印更多的钞票,用来把美债维护住。

那么美国这种模式什么时候会到头呢?因为他是美国的法币债,所以不存在硬性违约就是还不上钱的事情发生,因为总是可以印钱出来还债还利息的。所以只要美元信用还在,美债就不会破掉

美元信用什么情况下会破掉?那就是再来2-3次类似去年这样的通胀。大致的路径是这样的:美国债务越来越高,也意味着它要付的利息越来越多,因此赤字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赤字和债务的双螺旋。

当这个赤字大到一定程度,比如到了20-21的这种规模,那么必然会再次引起通胀,因为政府付的利息相当于向市场投放的货币。

那么美国会陷入:通胀->加息(加息会加大赤字额,因为利率高了)->加息反而带来更大的货币供应量->通胀

这个时候,美元就基本没救了。

美元崩将是全球金融秩序甚至国际秩序的一次巨大的重组,影响会非常大。

当然,在美元崩之前,估计很多其他国家会先撑不住崩掉的。比如我们今天看到什么委内瑞拉、土耳其之类的恶性通胀,也许再过5年10年会看到一些发达国家恶性通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