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一下中国地理

价投蓝犁 蓝犁说投资 2024-03-03

北大门


在冷兵器时代,北京的地理位置,更适合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掌控中原的枢纽,而不适合作为汉族王朝的首都。

少数民族掌握了北京,则华北平原的大门打开,骑马从北京一直到南京、大别山以北都畅通无阻,整个华北平原几十万平方公里囊括其中。历史上辽、金、蒙元、满清都拿北京作为首都。

而汉族政权如果把北京作为首都,那么首都实际上充当了抵抗少数民族冲击的前线,并不够理想。例如明崇祯被憋在北京,逃跑都没来得及。如果朱棣当时没有改北京为首都,而是继续用南京,也许历史进程会不一样。朱元璋对于北京的安排是适当的,北京作为边陲重镇而不是首都。当然这也是因为朱元璋发家于南京。



三条南北通道



如果说北京是中原的北方门户,那么进入中原以后,南北之间的互掐大约有三条路线:

第一条路是关中》汉中〉四川。这条路上诸葛亮浪费了半生进行北伐。

第二条路是襄阳,从河南南部下襄阳,进入江汉平原/长江中游。这条路上元宋之间耗了几十年;关羽也在此北伐威震华夏,因为突破襄阳就进入曹魏的腹地了。

第三条路则是合肥开始的整个东部。看起来很广阔,所以北统南选择很多。

南统北走通的路则只有一条:就是从南京走水路经洪泽湖、徐州(下邳)进入山东,拿下山东后沿黄河进入中原。



这是因为南方人优势在于水军,走陆路的话打来打去打不过北方的骑兵。但是凭借水利优势,补给方便,有可能打赢北方的骑兵。刘裕的北伐,朱元璋北伐,都是走这条路线。

说起来也许蜀汉开始就是死局,不管是从汉中走还是襄阳走,都要拼陆战能力,而北方有战马优势。相比之下,感觉还是襄阳这条路好走点,主要是补给方便,荆州就是产量地。而走汉中的话,路途太远,补给不便。

所以刘备当年定都成都,是个绝大的错误。就应该定都荆州,把四川当后方。四川从来就只适合做后方,不适合直接出击,路太远了。

孙权一直在死磕合肥,只能算主动防御策略。孙权也许根本就没有那个自信心能拿下曹魏吧,所以没走真正的山东北伐路线。



哪里是帝王基?

下围棋都知道金角银边,放在争天下也一样。其实很容易想想,如果你在中央,四周都是敌国,那么你要不停的应付周围其他人的进攻。如果你处在山河一角,那么你只要负责一个方向的战争就行了,不管是防守还是进攻都很方便,没有后顾之忧。


中国大概有四个金角,分别是西北(关中为核心,+山西 and/or四川),河北/东北,东南,西南。


1/四川:其中西南地理最差,主要是出入不方便。从四川往外有两条出路,第一条是前面说的汉中、关中出口,这条路距离长、路况差,补给非常不便,所以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没成功。第二条路是沿着长江到重庆后到荆州,这个距离也很长。


所以自古四川都是割据之地,还没见过有成功的。除了三国蜀汉之外,还包括明朝开国这里也有格局政权、北洋军阀时期等等。

2/ 自古关中帝王都,秦/唐/汉皆发家于此。关中首先就有关中平原,古代天气暖和,关中产粮的量不少。关中经常与四川搭配,把四川作为大后方。比如秦朝就首先平定了四川,把四川治理好(都江堰是秦朝时期修建),以为帝王之基。关中的好处是地理上很难被攻破,所以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历史上比如六国攻秦。

3/华北/东北也常见。东北在古代大部分时候没被开发,算是蛮荒地区。所以占据河北也算是占据了金角。例如刘秀就是先平定河北,而隋末窦建德也是河北老大,势力不弱于李唐,但窦建德的军事才能略逊于李世民,在洛阳城下被玄甲军击败。


所以三国开局其实袁绍有很大优势的,事实也如此。可惜因为战术上的错误,乌巢被偷袭,导致河北易主。而曹操拿下了河北+中原(河南),后面又平定了西北,基本奠定胜局。

4/东南前面说了,不容易,只有一条充满挑战的统一路径,就是沿河上到山东,之后顺黄河从东往西攻击。


东南并不是地理不好,而是当以东南为基础时,你要竞争的是中原地区,一个是有马匹,另外就是地广人多,打陆战很难打赢。比如孙权就死磕合肥,结果被张辽以少胜多威震逍遥津,就是用北方骑兵破了孙权大军,算是孙权一辈子的黑历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聊一下中国地理

价投蓝犁 蓝犁说投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