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藏大学校园,人堆里认不出:9位当代“扫地僧”的隐秘往事(1)

炁子 炁子 2023-11-22


一、交不起学费,老师叫他回家“自习”



1975年初,邓小平开始代替重病的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工作。这一年,在邓公曾被下放劳动三年多的江西,因电影《决裂》的上映而受到全国关注。这一年,江西赣南山区崇义县的一个小山村,一个贫寒之家迎来了长子张立勇的出世。

 

张立勇从小成绩优异,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但家境困难,父母又借钱盖了三间土坯房。父母起早贪黑地劳作,家里的生活开支、孩子们的学费和盖房子借的巨债,仍是难以支撑。有时候,穷得揭不开锅,父母只能去借米借面。到了后来,别人都不愿借了。新盖的房子,也没钱修补,下雨只好找瓶罐接漏水。

 

捱到1992年秋,张立勇高二开学刚一个月。张立勇的学费没交清,老师叫他回家“自习”。那个周末,他从60里外的县城高中步行回家,饿得踉踉跄跄。当晚,父亲带着张立勇到村里一户人家借学费,人家粗声大嗓地训斥他们:“穷得要死,还读什么书?”

 

他作出了辍学打工的决定。既为了家里还债,也给弟弟妹妹读书的机会。

 

离家时,母亲在洗得干干净净的帆布背包里,装上了十几本高中课本,说:“勇啊,爸爸妈妈对不起你,没让你上完高中念大学。”

 

张立勇安慰母亲说:“别难过,我只是暂时把上大学的梦往后推。”

 

他不怪父母。但是一年之后,他怪弟弟妹妹,因为他们也都辍学了。他质问他们为什么不读书,妹妹哭着说:“哥哥辍学打工,我们怎么能安心地读得下书?我们也要和你一样,赚钱还债。”

 

张立勇带着一些高中课本,来到广州,开始了打工生涯。

 

先落脚在一个竹艺厂,一天12个小时在流水线上。后来,他进入一家中外合资的玩具厂。

 

生产的玩具供外销,订单是英文,包装箱上是英文。看不懂这些英文,无从生产。张立勇就从随身带的帆布包里,掏出从江西带出来的高中英语课本,又买来一本英汉词典,对着订单、包装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出中文意思。

 

秋天,厂里来了一批外国客人,西装革履的翻译,娴熟地用英语和客人们交谈着,时不时欢声笑语。张立勇一句都没听懂,但非常羡慕那个翻译,但是现实……他不知道命运将要把自己带到那里。

 

就在江西张立勇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上下求索的时候,在北方的山西,一个比他更早辍学的小伙子,命运把他懵懵懂懂地带到了北京。


二、北大西门,当不懂外语的保安遇到“老外”



张俊成是山西长治人,比张立勇晚出生一年,也是出生在普通农家。张俊成出生在非凡的一年。那一年,唐山发生大地震,三位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

 

江西张立勇还读完了高一,张俊成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开始在家务农。17岁那年,表哥帮他在长治市区一家汽修厂找到工作。张俊成当了8个月的冲压工,赶上北京一家保安公司来长治招人。他报名被录取了,坐上了去北京的大巴。

 

经过培训,张俊成被分到北京大学,还被分到了西门。西门是北大地标性建筑,被誉为“北大第一门”。张俊成工作认真,业务突出,两个月试用期之后,被提拔为西门班班长。

 

张俊成后来回忆说,“那个时候非常无知、愚昧”。当时,制服一穿,站在“北大第一门”前,让人进就进,不让人进就进不了,感觉很威风。

 

一次“不让人进”,使张俊成遭受羞辱。

 

那次执勤,张俊成拦下了7名没有证件的外国人,不允许他们入内。按照制度规定,他做得没错。外国人不明就里,想和张俊成沟通。但他们不懂中文,张俊成不懂英文,双方比划半天,不得要领。外国人最终愤愤离去,在离开前,齐刷刷地向他做了个大拇指向下的手势。

 

这件事,给张俊成很大的刺激。从此开始,他有了自学英语的念头。

 

另外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俊成看到《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的一个小故事,晏子的车夫。车夫替晏子驾车,坐在车上的大伞盖下,挥鞭赶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十分得意。张俊成想到自己,制服一穿,站在“北大第一门”前,很威风的感觉,不就是当代的“晏子车夫”吗?这个故事,更让他羞惭。

 

北大西门有两个保安岗位,一个站岗,一个坐岗。坐岗时相对宽松,张俊成利用这段时间,捧着英语书学习。北大英语系曹燕教授,看到这个保安小伙子学英语的劲头,给了他两张听课证,一张是英语强化培训,一张是成人高考考前培训班。

 

受到像曹燕教授这样的北大名师支持和鼓励,张俊成的人生有了新目标:参加成人高考。

 

从此,北大校园里活跃着一个保安努力读书的身影,不停地在宿舍、西门和教学楼之间穿梭。从西门到校卫队,要跑五分钟;从校卫队到上课的教学楼,也要跑五六分钟。张俊成精确计算每一段距离,尽量两边都不耽误。

 

每次上课,他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他后来回忆当时的感受,“坐在那里,规规矩矩的,感觉老师在给我一个人上课”。

 

除了英语,文学、哲学、历史类的书籍,他都爱读。下了班,张俊成就读书、做笔记、写日记。当时,保安队有规定,宿舍夜里10点熄灯。熄灯之后,张俊成只能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看书。保安队大队长王桂明获知后,特批会议室可延长熄灯。张俊成和几个爱看书的保安一起,从此可以光明正大的学习。

 

1995年秋天,张俊成参加了成人高考。

 

考前一天,张俊成决定犒劳一下自己。平常伙食费只花五六块钱,“那天破格,搞了二十块钱,还给自己加了瓶可乐”。进了考场,张俊成一点也不紧张,“比站岗轻松多了”。

 

成绩公布,张俊成413分,超过录取线两分,被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录取。

 

媒体知道了,称他是“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

 

江西的张立勇,看到媒体对张俊成的报道,大受鼓舞,也在寻找着机会,希望到北京的高校打工。不管什么身份,能进大学就行。

 

三、清华的切菜工,不打牌、不看电视



1996年,李登辉闹台独,爆发了严峻的台海危机。这一年,江西的张立勇21岁。在叔叔的帮助下,他从广东来到北京,来到他梦想中的清华大学,在第15食堂做了一名切菜工。

 

在清华校园,张立勇在去食堂上班的路上,常常和去教室的成群的学生擦肩而过。交会之后,各奔南北。学生们由北边的学生区,往南面的教学区走,而张立勇是逆流而行,格外显眼。同一条道路,同样的年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与人生。

 

张立勇从自学英语开始,重拾当年被迫推迟的读书梦。

 

他的命运,也从这一刻开始转变。

 

月薪微薄,他请不起老师,跳蚤市场上买的5本英语教材,加上一台旧收音机,就是他的老师

 

食堂工作繁重,厨师们的吃饭时间只有 15分钟。张立勇只用7分钟吃完,挤出8分钟,躲到学生们放饭盒的柜子后面,背英语单词。

 

他要学习到深夜,但集体宿舍只有天花板上有一根荧光灯,同宿舍10位兄弟,支持他学习,逐渐习惯了开灯睡觉。过了一段时间,他心里不落忍,就到点关灯,去路灯下学。后来,有清华学生见到,建议他去自习室学习,去教室里旁听公共课。

 

第一次去教室看书,他生怕被学生认出来。去的次数多了,也就渐渐适应了。这样,教学楼里的公共教室,就多了一位农民工。

 

看了大半年英语教材,听了大半年收音机,张立勇自我感觉挺好,可在人前就是张不开嘴。

 

傍晚,他来到闻亭旁的清华园英语角,凑过去听人家说。一个男生走过来,跟他用英语打招呼,他鼓起勇气开口,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往外蹦。“说得不错,我能听懂。只要大胆张嘴说,慢慢就熟练了。”那男生鼓励他。

 

清华的英语角,有时是北大、人大的英语角,从此多了一位农民工。从到清华园八年里,他几乎每周坚持去一次。在英语角,他大声问候每一个熟悉或不熟悉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和他们海阔天空地交谈。他的英语口语和听力,也在不经意间,从量变发生了质变。

 

他后来谈体会:“学英语就像刷牙一样,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刷牙时首先要把嘴张开,然后再用牙刷和牙膏刷牙。学英语也得张嘴。”

 

有一天,同事叫张立勇接电话。一听声音,竟然是父亲。父亲在电话里很惊喜:“立勇,你真的在几千里外的北京吗?声音怎么这么近?听得好清楚哩!”

 

平生第一次打电话的父亲,在电话那端啧啧赞叹科技的神奇,又问:“你看见天安门没有?那天安门城楼与电视里放的是不是一样高大?”父亲像个三岁孩子,语气既好奇又兴奋。  

 

张立勇说:“爸,到了清华,我不仅要挣钱,更重要的是还要继续学习,挣知识。校园走过的每一个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尖子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不太容易贪玩。等我出息了,我要让你大大方方地参观天安门城楼!”

 

父亲愧疚难当:“立勇,我一大早走了30多里路,赶到镇邮局,就是想给你说声对不起。你别记恨爸,爸没用,一辈子被人瞧不起……”

 

张立勇不等父亲说完,就截住他的话:“爸,你看我的!”

 

张立勇明白,要挣知识得先挣钱,养活自己才有更多机会读书。本职工作,他毫不马虎。每次清华食堂的考核,无论是刀工还是配菜,他都拿优秀。

 

有了稳定的工作,他疯狂地挣知识。他不打牌、不看电视,把攒下来的每一分钟,都用来学习。八年时间,几乎学完了清华大学本科生所有的公共课程。

 

为不打扰食堂弟兄们的作息,张立勇后来搬了出来,租了一间5平方米的平房。

 

床头前,贴上了座右铭“在年轻人的辞典里,永远没有失败这个单词”。桌上,贴着学英语的时间表——每天早上4时起床,听收音机学英语1小时,午休时学40分钟,晚上学到凌晨一两点。

 

八年,他天天坚持按时间表的安排走。寒冬酷暑,从不间断。寒冬腊月,平房没有暖气,他围着炉子看书。酷暑炎夏,蚊子嗡嗡,他摇着扇子写字。

 

每天上班,要在菜墩前、窗口前站上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腿软,困得不行。书没看上几页,眼睛就睁不开了。张立勇没有条件悬梁刺股,就在看书前,先灌满一壶滚烫的开水。困的时候,故意喝上一大口,将舌头烫得钻心疼,就把瞌睡赶走了。

 

春节回到家乡,父亲无意中听到儿子讲到自己的“悬梁刺股”大法,悄悄地也试了一下,烫得当场惨叫起来。母亲闻讯赶来训他:“老了老了,喝水都不会了!”父亲眼圈红了,慢慢地说:“儿子经常这样赶瞌睡,我就想体验一下娃儿有多苦……”(未完待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