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2024海外优青申报,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海外优青项目指南已发布了半个月有余,关注学术桥公众号的学者们可能也发现,最近各大高校均在广发英雄帖,积极寻找合适的“优青”人选,你行动了吗?


寻找依托单位,需要多方面综合考量,谨慎决定。大家可以根据区位、单位层次、研究方向、平台资源、职位、发展空间、待遇(薪资、科研经费、安家费、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等)来具体选择,不过也千万不要等最后关头才去行动,以免错失良机。


小乔也了解到部分学者对于海外优青的申报还存在诸多困惑,在此针对部分问题进行答疑:


海外优青和其他企业计划可以同时申报吗?

不能。每位人才每年只能报一个国家级别的计划,如果同时申报,可能被列入黑名单。

入选海外优青,跟评聘教授有关系吗?

入选海外优青,一般都以院校的认定级别来,通常都是给正高级,每个院校都有所不同。

现在人在企业,论文成果比较早期,请问是不是不适合报海外优青?

海外优青主要针对海外学者,即做学术研究的人才。如果目前人在企业,论文发表也比较早期,并不是很适合报海外优青。建议可以选择其他机会。

海外优青申报每个学校有名额限制吗?

没有。海外优青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是符合条件就可以申报,原则上能报尽报。

香港的人才可以申请海外优青吗?

可以。港澳台的人才都可以申报。

海外优青初审是基金委还是依托单位审核?

申报材料是通过依托单位提交至基金委。有些依托单位会帮助check材料的完整情况,之后交到基金委会安排评审专家来评审材料。

申请代码是什么为主?

申请代码最好体现的是以往技术专长。

一篇综述可以用作代表作吗?

代表作是需要展示自己最佳成果的,如果该综述优质且具有很大影响力,那也可以作为代表作。

动物表观生物信息方向的文章,要到什么程度值得一试?

一般都要求有CNAS子刊,或者行业顶刊。论文发表水平越高越好,数量越多越好。


关于海外优青申请的具体经验,小乔曾在“青椒”领航人活动第七期邀请武汉大学院长、杰青为广大学者带来主题为“海外优青申报指导”的专场报告,下面带大家一起回顾下要点。


01

申报材料撰写是关键

要学会站在评委专家的角度看问题

打动评委,让他们对你和你的成果感到惊艳,是海外优青申报成功的关键。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海外优青的评委专家可能只有个别是申报人的小同行,绝大多数都是大同行甚至外行。所以要学会站在评审专家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申报材料,做到能让大同行和外行专家也能轻松理解你成果的意义。


02

单凭论文数量很难成功

打造个人学术品牌才是正解

申请人应该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成果建立个人良好的学术品牌和形象,包括在学术界的声誉、社交媒体的形象、国际合作的角色等。


例如,申请人要坚持在单一研究领域深耕,保障学术成果的连续性,建立学术成果的系统性,发展学术成果的多样性,这些材料将比单纯的论文数量更能打动评委;申请人还可以利用开放的海外学术环境,积极建立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关系,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和支持,作为申报材料的重要支撑。


03

细节决定成败

别把材料中的语病、错别字不当回事

在很多评委专家看来,在如此严肃、甚至决定青年学者未来发展的人才评审活动中,申报人的申报材料却充斥着错别字、句法错误和格式混乱等形式问题,说明申报人对此次申报并不认真,三心二意,或者对自己高度自信,材料拿出来足够吓住人。这会给专家留下极为不好的影响,甚至直接导致错失机会。


还有哪些海外优青申报问题存在疑惑?欢迎给小乔留言,我们一起答疑解惑~


来源:综合自学术桥往期推文、知乎、海角科技等

责编:Hannah

审核:叶紫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延伸阅读

想申请2024海外优青的可以开始准备了(内含申报攻略)

重磅!2024年国家海外优青项目指南发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