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维罗妮卡·博伊克斯·曼西利亚 戴伟·威尔逊 滕珺 安娜 徐紫霄 | 全球胜任力在中国学校的新内涵及其实践

滕珺 比较教育学报 2024-02-05

作者简介

  维罗妮卡·博伊克斯·曼西利亚(Veronica Boix Mansilla)/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计划跨学科与全球研究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国际文凭组织、经合组织、阿根廷教育部和美国教育部等组织的顾问

  戴伟·威尔逊(Devon Wilson)/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计划跨学科与全球研究项目”协调员和研究助理,在中国、日本、越南和美国的全球胜任力项目中工作

译者简介

  滕   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安   娜/北京十一未来科学城学校教师

  徐紫霄/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摘   要

全球胜任力是全球化时代每个人的必备素养,但中国学校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如何实践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尚未可知。研究者在中国四个城市开展行动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设计活动、课堂观察、分析学生作业和学习成果、参与式的编码,详细记录了中外教师对全球胜任力教育的意义解读以及实践。在中国本土语境下,全球胜任力的内涵应该被重新界定为:在自我修炼的同时,努力改善世界。全球胜任力被视为终身的、通过与世界的日常交往来塑造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过程,即“做人”的过程。培养全球胜任力涉及挖掘学生在知识和道德两方面的潜能,需要在长期形成的文化偏好中不断滋养。全球胜任力在中国课堂实践中表现出丰富的样态,既通过以物喻人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美德与世界的关系,又鼓励学生直接写下自己的想法并勇敢与人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在差异中倾听与沟通。中国背景下的全球胜任力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机遇,不仅强调合作沟通、自我表达、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帮助年轻人为适应东西文化交融的多极世界做准备;同时强调道德、社会、非认知学习目标和其他相关美德,这丰富了全球胜任力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

关键词:全球胜任力;中国学校;中国文化


一、全球胜任力的中国价值

21世纪以来,儿童和青年成长在一个相互联系、多样化、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在过去的几年里,杰出的教育家们一直呼吁将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和全球化能力作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跨文化理解和全球化能力是两项相互联系又彼此不同的能力,跨文化理解是个体在不同文化情景中沟通交流的能力,而全球化能力更多地指向个体对全球性议题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并采取行动的能力。可以说,跨文化理解是全球化能力的基础,而全球化能力又是跨文化理解的升级。

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哈佛大学零点计划”(Harvard Project Zero)一起推出了一个新的全球胜任力教育框架,试图将二者融为一体。该框架将全球胜任力概述为如今这个时代的核心教育目标之一,并将其作为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的一个科目,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培养青年人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性。在今天日益多样化的社会中,全球胜任力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文化意识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有效互动。全球胜任力教育还能让年轻人获得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和平、非暴力、可持续发展和尊重人权的文化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美国移民局报告称,2018年仅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有37.7万人,而在中国国际学校就读的中国学生总数在2011-2017年间增加了一倍多。因此,中国需要培养下一代年轻人,让他们为更好地在一个更加互联互通的世界中生活做好准备。在中国,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快速城市化、移民流动增加、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面对这些变化,人们呼吁青年发展一套新的能力、心态和美德,使他们能够为更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作出贡献。

面对快速发展的全球化,中国的家长和教师也在重新思考,在这个时代什么是成功且有意义的生活?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被重新审视、挑战,有时甚至被抛弃。但有一件事是明确的,纵观历史,中国哲学和社会理论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假设,即培养人的道德能力不仅能使这个人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反过来也会促进未来社会的和谐与美好。在这种世界观中,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人坚信,教育能帮助人实现自我完善,实现社会流动,创造幸福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又丰富的语境,来理解孩子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文化、道德和社会环境中成长,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出现的混合教学法是如何同时满足儿童的传统性和现代性双重发展,并回应时代带来的细微且复杂的变化。

在分析中国的教育形势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的滕珺教授写道:“全球胜任力在教育领域不应被视为奢侈品……我们必须承认,随着中国的崛起,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中国教育未来的方向。我们越早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对学生越有利。”但在分析当前中国学校的环境时,“目前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性。不少学校有大量的国际活动,但一般来说,他们都停留在初级阶段和表面……在美国,全球胜任力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体系。但是,美国的全球竞争力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毕竟与当下中国不同。对中国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全球胜任力这个概念?”

当代中国教育的这些转变促使我们必须思考:在中国,全球胜任力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充分吸收东方和西方这两种地球上不同的文明遗产,进而如何丰富全球胜任力的概念界定?我们怎样才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行合作,开展有质量的全球胜任力教学活动,同时又能充分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各自的贡献和传统?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基于与深圳、广州、青岛和贵阳的教师密切互动的基础,提出了一个基于文化和国际认知的全球胜任力观。


二、基于中国文化的全球胜任力内涵再解读

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来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以促进社会和谐的方式行动,从而为复杂的社会和全球经济做好准备。这些学生学习如何调查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例如,他们会问:社交媒体让年轻人面对面直接交流更具挑战性,这只是中国的现象,还是世界各地都如此?在深圳开发的产品如何影响我们和世界其他城市人们的生活?当移民来到一个新的大城市时,他们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什么样的政策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合?思考这类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在不同的文化、语言、经济和宗教分歧之间进行理解和沟通。这两种额外的能力在当今紧密相连的社会和全球化工作团队中至关重要。这些学生正准备在充满活力的社会和相互关联的全球经济中生活和工作,这要求他们学会作为地方、国家和全球公民采取行动来改善周围的条件。同时也要求他们学会识别高效率行动的机会,制订并执行可行的计划。例如,学生可以在数字世界中学习设计并成功推广一项产品,也可以开展一项环保意识活动,关注他们所在城市的消费习惯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全球胜任力框架建议,有准备的学生应将自己视为变化时代中见多识广、深思熟虑、高效的公民和工作者。那么,我们如何定义全球胜任力?我们又如何在当今的年轻人中培养这种能力?

首先,全球胜任力是一种理解能力,即在新情况下运用学科概念、理论、思想、方法或发现,以新方式解决问题、作出假设、创造产品或解释现象。它的重点是学科和跨学科的理解,强调深度学习。其次,如果“理解”强调的是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和灵活性,那么全球胜任力强调的则是一种“习惯”(Disposition),即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行为转变深层思维习惯。我们在零点计划的同事提出,思维习惯包括利用信息进行思考的能力、对现实世界中对思考机会的敏感性,以及随着时间推移始终坚持这种思维。这样的习惯是正式情景外,学习的“副产品”,我们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哪种人”,强调这一点,在教育上我们就必须培养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比如让他们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他们持久学习的习惯。最后,由于全球胜任力关注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和改善条件的行动,学习必须与学生和世界明显相关。当全球胜任力课程要讨论问题的重要性时,我们必须考虑问题的真实性,仔细审视当代世界什么问题最值得审视。总而言之,为当今世界的年轻人作准备,并不意味着在我们已经很满的课程中增加更多肤浅的、表面的内容。相反,它要求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培养一种深刻的、相关的、持久的学习。

要将全球胜任力在中国的学校本土化,必须先认识到学校在地区、制度和文化上的差异。学校和其他机构一样,是由人、实践、规范和互动形成的。此外,文化实践并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相互影响并随时间改变的。在合作的早期,我们就认识到,如果要实现与学校的有效合作,首先要以一种本土化的方式重新解释什么是全球胜任力。全球胜任力框架将“理解世界”最为核心的目标置于该框架的中心,强调的是“通过学科和跨学科方法”来理解世界。然而在东方,教育与实现自我完善的目标交织在一起。要想达到自我完善,就必须要有一颗好学的心,要具备中国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包括真诚、勤奋、专心、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

我们发现,中国教师特别强调认知、道德和美德的融合,这在他们对学生全球胜任力的理想描述中占据重要地位。当被问及他们认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学生有什么特点时,勤奋、毅力、积极和诚实等品质排在前15名。这些价值观并不是西方教育界的同行列出的最重要的属性,他们在描述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时,突出了诸如好奇心、开放思想、寻求意见和激情等品质。

当提到未来的教育方向时,中国教师也强调创造力、协作、沟通/自我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技能,他们希望在这些方面为学生的未来做好准备,与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致,改革认为,如果中国学生想要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和社会,这些能力是必要的。当教师谈及学生发展需要的技能时,排名前6的关键词中就有“4C”(批判、创新、沟通、合作)。这是回应了当前教育中大家普遍关心的“考试机器”和“死记硬背”的问题,呼吁通过教育改革,培养青年人成为“自主学习者”和“平等的伙伴”。 

根据现有的关于中国教育观念的文献和我们从教师的工作中收集到的经验教训,我们开始重新解释全球胜任力框架。这一方面是基于中国传统和教育实践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采集的以下数据进行了严谨的分析:(1)跟踪记录了教师关于全球胜任力教育的理解,包括其意义、实践和要求;(2)教师教学实践反思的采访数据;(3)邀请参与项目的中外教师对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毕业生进行描述,并进行跨文化比较,同时审视自身的价值观与文化延承是否一致;参与我们不断重构全球胜任力概念的编码过程,以确保在中文语境中表达清晰准确;(4)课堂观察和教学设计。

在中国的背景下,具备全球胜任力意味着什么?我们定义全球胜任力是一个人终身自我修炼的过程,是一个人理解具有全球和文化意义的问题,并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和习惯。在这一提法中,终身自我修炼涉及美德的发展,这些美德就包括认知能力,也包括伦理价值观,是一个生活在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的公民的基本素质。全球胜任力在这里被视为一个人通过与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日常互动而学会“做人”、修炼品性的过程。这就涉及如何挖掘他们在知识和道德两方面的潜能,培养他们的习惯倾向,使他们充满探索精神、同理心、懂得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和真诚关爱,并能从人类尊严和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为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个体或集体的行动。

这一观点强调,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尽心尽力的工作以及“对长期形成的文化偏好”中不断滋养的过程。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完美地解释了这一含义。根据这个比喻,我们在框架中加入了一个自然元素,象征着长期的培育,这是全球胜任力的种子萌芽、生长所必需的。


三、全球胜任力在中国课堂的实践样态

基于我们对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全球胜任力界定,我们重新审视了全球胜任力的四个维度(见图1),并分析了不同维度在中国课堂的实践样态。

图1 全球胜任力的四个维度


(一)理解周围环境和外部世界

中国的教育往往强调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意志,强调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的价值。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是中国社会推崇的价值观,也是自我修炼的必要条件。许多教师看重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与中国传统观念相呼应,即掌握核心论著和信息,直接有助于一个人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如果培养学生调查世界的能力对于培养全球胜任力必不可少,那么在中国的语境下就要特别突出强调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意愿和决心。

有趣的是,谈到理解世界和当今时代的重大问题时,家长和教师需要作出重要且有效的转变,仅仅让中国学生准备好去西方国家学习显然已经不够了。现在重点是要让孩子们理解影响我们生活的重大全球问题,从移民到贸易,从环境威胁到全球治理,从媒体的作用到文学在文化中的地位。这些宏大的主题不仅存在于遥远的世界,也存在于我们的学校之中,这些主题为身边的人群创造了机会,同时还塑造着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因此,我们要在年轻人中培养的第一项能力就是致力于了解世界,致力于探索他们周围环境及其之外的世界。

在一堂七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们讨论北宋的经典诗歌《爱莲说》。他们围绕着《爱莲说》探讨:这首诗象征了什么美德?人面对这个世界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原则和态度?在初步的讨论之后,教师把孩子们的分析和世界联系在了一起,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莲花的美德对自己、社会和世界很重要。在学生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回答中,教师特别欣赏一种观点:“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像一种花,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美德,人也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原本是研究诗歌中一个虽小但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符号,却促进了学生对人类多样性的更普遍的理解和欣赏。

当学生通过这种开放的方式分享自己对这首传统诗歌的理解和疑问,并将其与周围环境之外的世界联系起来,学会珍视自己的文化根源,同时也在新的全球语境中发现了新的解读。在反思这一初步探索的目的时,教师总结道:“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有以花草自喻的传统,人们发掘提炼植物所具备的美好品德,作为自己的追求。《爱莲说》这篇文章恰恰表达了对坚守自己高尚情操的人格追求,所以具有国际素养的教学价值。对学生来说学习这个话题最重要的是托物言志,提升人格和品德情操。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坚守他们内心的追求,不因外部环境而动摇自己的意志。”

这堂课反映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拓展到不同的情境中,思考追求美德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的影响,思考如何通过长期的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更有道德的人,并在更大的世界中将其发扬光大。

(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视角

相互理解、和谐相处是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核心。在这种传统中,个人往往与由社会关系构成的外在世界紧密关联,不可分割。在这种情况下,具备全球胜任力意味着能够关心和理解他人,在尊重人的尊严和社会和谐的情况下,过富有社会性和道德性的生活。

在中国的传统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与他人建立联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和道德行为。家庭和社会希望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家庭成员之间的基本关系在中国青年的身份形成、成长和整个人生中起着核心作用。然而,当今更加多元混合和不断变化的文化对儿童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滕珺教授指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一向倡导和而不同与求同存异。参与我们学习社区的教师也不断强调这些观念。在实际行动中,努力与他人建立联系可能是一种优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让学生为日益多样化和相互关联的社会作好准备,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耐心地理解差异。学会理解他人,就是要努力学习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如何在学校和在越来越复杂多样的现实世界中与他人相处,如何在自我修炼的同时为社会和谐作贡献。

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之外的其他人,而且能够分享他们自己的文化、信仰、传统和观点,分享他们个人和集体的故事,这样其他人也能够理解并与他们产生联系。

(三)在差异中用心倾听、沟通和交流

顾家驹在《论义理与口才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一书中写道:“在西方修辞学中,议论文与发明的概念密切相关。精通的论证和辩论在今天的西方被看作是一种近似真理的方法,主要用逻辑术语来理解,并且不承认任何矛盾。普遍存在的辩论和审议被视为西方自由民主的支柱。”

有研究认为,这种传统的差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那里,许多民主问题通过辩论、讨论和提问得以解决。而在古代中国,孔子教导学生,行动胜于言辞,并厌倦那些善于言辞的人,因为巧言令色可能会颠倒事实。在东方集体主义传统中,人们认为建立并维持关系非常重要,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应该是非对抗的,要有利于尊崇社会关系并履行共同义务,这对于中国人的身份有建设性意义,因此人们在发生分歧时总是试图找到一个“中间道路”,或者为了避免一个成员有可能“丢面子”或丧失尊严,就干脆避免争吵。因此,在交流思想时,交际风格对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如前所述,如果全球胜任力包括在差异中沟通交流的能力,那么理解多种沟通风格并使我们的沟通风格与之适应,这就成为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协作、建立关系和对话的一个关键维度。意识到这一全球交流的需求,参与我们项目的中国教育实践者们强调,如果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要与异文化背景的人互动,那么教会他们如何表达至关重要。“沟通和自我表达”是教师提到的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应有特征中最频繁的词语之一。然而,作为其全球胜任力教育的一部分,培养中国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则需要复杂的平衡能力。例如,许多中国学生可能都经历过西方过于强调说话、讨论和论证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含蓄地批评他们作为学习者在这方面表现欠佳。要在这方面具备全球胜任力,我们需要认识到仔细倾听的价值和重要性,需要有思考的时间,需要对思想进行仔细的阐述,需要尊重他人的相关价值观和谦逊的态度,这些在东方的传统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元语言意识、适应性和一定程度的文化代码转换在当今互联的世界至关重要。即使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能够理解并重视这种根植于文化的交际偏好,他们也会努力学习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越来越自如地进行自我表达,并从中受益。学习如何能够理解不同的交流模式,理解语言和话语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规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且有不同的运作方式。例如,在许多西方文化中,尊重某人包括尊重他们的言论价值,并积极参与到有关内容的反复讨论和辩论中。

能够在差异中沟通和交流也意味着要尊重地倾听他人的观点、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说,他们习惯于用“正确答案”来回答老师或学校里的成年人提出的问题,而不管他们个人对某一问题的想法或感受如何,因此,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努力。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可能包括对自己所说的话要有更大的自主权,培养自己考虑问题的能力,并找到与他人包括成年人持不同意见的相处模式。总而言之,当年轻人能够用心倾听、自我表达和跨文化交流时,他们会更具备全球胜任力。

一位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师发现,一开始问学生“你想到什么”或“这和你的想法有什么关系”很难,“有些学生会担心写错,不敢下笔,东张西望地寻找别人的答案。”他鼓励这些学生说,如果你真的想不到什么,你就可以直接写“我想不到什么”,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回答错误的恐惧和焦虑。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他们愿意写下自己的想法。通过对这位教师的课堂的多次观察,我们的团队发现学生们越来越乐于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分组合作成果。

许多教师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往往有一段调适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技能都会受益。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如何在课堂上尊重地、公开地、有同理心地、深思熟虑地倾听不同意见,这是学习如何与越来越多的不同群体沟通的重要一步。一位教师写道:“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我发现他们的合作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分享的目的是倾听他人的观点,点燃自己的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采取道德行动,助力创建和谐社会

西方社会讨论全球公民、社会变革者等概念都深受“个人能动性”这一理念的影响,西方的年轻人也在这样的语境中成长:即社会楷模往往能够识别问题,带领大家解决问题,改变周围的世界。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难免更喜欢将个人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将个体置身于相互尽义务的道德地图中,以指导我们的德行。行动对中国传统来说并不陌生。事实上,孔子一直强调“行动的价值”, 并进一步指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一种强调整体与和谐价值观的社会中,在一个把人和事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文化环境中,“采取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期望在中国长大的年轻人在他们的文化框架内重新解读“行动”的意义,认识中国文化中“行动”的价值,但同时也保持开放的态度,通过吸纳新的观点,以拓展他们的能力,扩大集体的影响力。

当一个人或他所在的团队关注人类公平、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变化、新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一个拥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就会学习如何“采取行动”以改善社会福祉。中国学生倾向于将问题与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力量和事件联系起来。在考虑解决方案时,学生可能会试图理解之前的解决方案以及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他们可能认为,世界在变化,今天的解决方案并不能一劳永逸,但可能需要不断努力来改变现状。这个学生可能比西方同龄人更怀疑人类控制环境的能力,但他仍然会努力通过自己的德行来改善环境。这名学生可能会努力与他人协调,努力使他人与之产生共鸣,寻求社会和谐,同时也会与他人合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可能从家庭和朋友这个核心圈入手,然后进入学校和社区的中间圈,最后在国家和全球范围内开展相应的行动。

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学教授迈克尔·普特(Michael Puett)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社会的变化,他写道:“我们倾向于认为,要改变世界,我们必须从大处着眼。孔子不会否认这一点,但同时孔子也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的生命存在于每一天中,只有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努力,才可能创造真正伟大的世界。由于强调仪式和日常行为是改变的媒介,因此有必要探索学生是如何以每一天这样的小尺度和更大的尺度来观察变化及社会影响的。”

通过融合并参与东西方教育,学生有机会体验到自身更大的能动性,体验到自己确实可以为他人带来改变。通过识别问题,分析问题,体验道德或公民责任感,并找到做出明智改变的方法,他会逐步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本地和全球公民的角色。最终,在中国快速发展、不断变化的当下,学生需要在复杂和多变的社会文化中找到方向,构建起他们自己的道德准则,建构起他们作为本地和全球公民的角色认同。学校和家庭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他们陪伴学生一路成长,不断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


四、思考与讨论

以上分析说明了中国背景下的全球胜任力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机遇,有志于此的教师乐于学习,并不断重构他们的教学实践,推动了全球胜任力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在重新界定的概念内涵中,终身的自我修养涉及美德的发展,这些美德体现了认知能力和道德价值观,是一个在紧密关联世界中公民的基本素质。全球胜任力在这里被视为一个道德的人通过与更广阔的世界的日常互动而“做人”的过程。在这一观点中,我们特别强调要关注过程,关注他们通过全心全意工作来发展自我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全球胜任力的概念框架中加入了自然元素,象征着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长期的努力才能使全球胜任力的种子生根发芽。包含了理解世界、理解观点、在差异中沟通、采取行动在内这四大要素的框架已经将中国语境下培养全球胜任力的细微差别包含在内。

在当今中国教育中,合作、沟通、自我表达、创造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本研究提出的全球胜任力框架也与其不谋而合。例如,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时,需要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因为他们需要仔细考虑调查问题的新方法、权衡和询问多种形式的证据、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与团队分享。在与他人合作进行调查时,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当涉及识别和接受观点时,学生可以批判地思考社会和文化刻板印象、批判地反思自己和他人所受的文化影响,这有助于年轻人建立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与他人进行更有效的合作,并提升沟通技巧。同样,在差异中沟通强调了学生运用多种符号系统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更细致入微的沟通者,能够批判性地分析他们所参与的沟通模式,并找到弥合差异的创造性方法。当学生参与行动时,“4C”能力也很重要,因为解决地方和全球问题的新办法需要创造力和合作能力。为了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学生需要能够尝试之前的解决方案,权衡他们行为会带来的积极的、消极的、有意和无意的后果。这里,我们建议全球胜任力的框架还应超越“4C”,应强调道德、社会和非认知学习目标,包括尊重他人、努力工作以及其他与全球胜任力相关的美德。

总之,我们重新定义了全球胜任力,并希望更多学者参与对话讨论,这将帮助中国学校内外的教育工作者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提炼最迫切需要的、最符合语境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以帮助我们的年轻人为适应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做好准备。在一个文化日益多元、经济相互依存的地缘政治多极格局中,几乎没有什么努力能比这更有意义了。

(公众号排版限制,参考文献请参考纸刊。)


● 引用本文

维罗妮卡·博伊克斯·曼西利亚,戴伟·威尔逊,滕珺,安娜,徐紫霄.全球胜任力在中国学校的新内涵及其实践[J].比较教育学报,2022(04):74-85.

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维罗妮卡·博伊克斯·曼西利亚 戴伟·威尔逊 滕珺 安娜 徐紫霄 | 全球胜任力在中国学校的新内涵及其实践

滕珺 比较教育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