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识 | 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楹柱联——入殿参三世释迦 不须问过去未来

灵隐寺 2024-03-19


楹联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是汉文字组合的艺术精品,其语言精炼、遣词典雅、格律严谨、意境优美、韵味隽永。就楹联的表现形式而言,它是一种书法艺术;从内容来看,它更是重要的人文史料。 


名寺名联,盛传不衰。杭州灵隐寺文化底蕴深厚,诸多楹联结合佛教文化精髓,涉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经典故事、宗派源流等范畴。在灵隐寺,仔细品读欣赏精彩的楹联佳作,能更好地了解佛教所主张的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谐的文化内涵,给人以启迪和警醒,起净化心灵的作用。



杭州灵隐寺殿堂挂诸多楹联,引人驻足,回味无穷。今天我们欣赏现代学者、书法家张宗祥先生题写的挂在灵隐寺大雄宝殿内东侧抱柱上的一幅楹柱联。




入殿参三世释迦

不须问过去未来

仗现在一尊 微笑拈花

指点群迷登觉岸


开山是东晋慧理

无论为云门临济

均禅宗嫡派 顶香持戒

永传家法守丛林

(大雄宝殿内抱柱联 张宗祥题)





张宗祥(1882年-1965年),现代学者、书法家。谱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浙江海宁硖石镇人。


少时与蒋百里一起勤奋苦读,俱文采斐然,齐名乡里。长大成才各有贡献,硖石镇上流传“文有张冷僧,武有蒋百里”之说。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 )中秀才,二十八年中举人。先后任教于硖石开智学堂、桐乡桐溪学堂、嘉兴府中学堂和秀水学堂,以讲授地理出名。三十三年应聘至浙江高等学堂任教,又兼教于两级师范学堂和杭州府中学。建国后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图书馆馆长等职。


张宗祥治学勤奋谨严,经他精心校勘的古籍有 300 多种。生平抄书成癖,边抄边校,往往夜以继日;运笔如飞,一昼夜能抄二万四五千字。其书法学李北海,兼融汉魏碑法,雄浑洒脱,一气呵成,流传颇广。亦善画,印有《冷僧书画集》。工诗能文,精鉴赏,通晓医药、戏曲、文学、史地等。


上联


入殿参三世释迦

不须问过去未来

仗现在一尊 微笑拈花

指点群迷登觉岸



三世释迦



三世

佛教中的三世佛,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佛。三世佛通常又有“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之分。


竖三世佛

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当来下生弥勒佛。


横三世佛:

中间为我们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两位胁侍菩萨为"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


西边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位胁侍菩萨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和"大勇"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东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位胁侍菩萨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释迦

虽标释迦佛,但佛佛道同,佛佛平等;佛佛俱信,法法无碍,清净弟子,尊诸佛如师。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佛。佛教说“尽虚空遍法界, 佛的法身,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不须问过去未来



《金刚经》里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法的智慧是:不去追忆过去的荣耀,也不悔恨过去的过错,更不去盲目的憧憬未来,活在幻想中。而是脚踏实地,好好把握珍惜今天,珍惜当下。你既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穿越未来,更无法把握转瞬即逝的现在。你唯一能够做的,便是活在当下。有偈云:


路漫漫还须法船,歇妄心当下承担。

立大志任凭风转,下决心不随半点。



仗现在一尊



借、倚仗;


现在:即当下。有诗云:

敢于直下承当,何处不为家乡?

一毫疑惑未尽,生死路上奔忙。


一尊:究竟是哪一尊?这一尊就是你当下见到的那一尊,与你相应的那一尊。你的心与其相应了,你就是那一尊。


佛陀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悟则众生即佛,迷则佛即众生。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心佛众生是一体的,平等不二;不仅佛众生平等无别,而且众生与众生之间也是绝对的平等。




微笑拈花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载: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时迦叶奉佛敕,顶礼佛足退。


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释迦牟尼佛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陀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佛陀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笑。佛陀当即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指点群迷登觉岸



群迷谓迷失本性的众生。《观经玄义分》:"群迷性隔,乐欲不同。"《大日经疏》二:"追群迷,出于火宅。"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说:“不谓群迷性隔,乐欲不同。”世尊一代时教,讲经说法,对各种不同根性的众生说不同的法,“不谓”这两个字,就是显示出如来说法的心是平等的,只是众生根性各各不同,千差万别;乐欲也不同,就是众生想要学佛修行,所欲求的法也不同;众生的烦恼不同,所以世尊说不同的教法对治之,宣说八万四千法门。因众生的烦恼不同,因众生乐法根性的不同,世尊说不同的法,这就是如来权智的妙用。


觉岸:由迷惘而到觉悟的境界就是觉岸,即心与佛相应,平等无二的境界。我们的心性具足万德,但被烦恼障住,无法显露,所以世尊出兴于世说法,广度众生,复原真如本性。


下联


开山是东晋慧理

无论为云门临济

均禅宗嫡派 顶香持戒

永传家法守丛林



开山是东晋慧理


灵隐寺的法脉传承,直接来自于西印度。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来到杭州,登武林山,见有一峰,叹道:"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时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故山名"天竺",峰名"飞来",地名"灵隐"。慧理在飞来峰下建灵鹫寺、灵隐寺、灵山寺、灵峰寺、灵顺寺,史称慧理"连建五刹"。所以,慧理和尚被称为灵隐寺的开山祖师。



无论为云门临济


佛教传入我国后,禅宗以达摩为祖。至六祖慧能及其门下,形成的禅宗五家,就是禅宗如今的五个宗门,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沩山灵佑和仰山慧寂开创了“沩仰宗”;黄檗希运和临济义玄开创了“临济宗”;云门文偃开创了“云门宗”;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开创了“曹洞宗”;清凉文益开创了“法眼宗”。《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云: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所以楹联此句说:无论是云门宗还是临济宗,均是禅宗嫡派。



顶香持戒


元初,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忽必烈尊崇,主持传戒,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为终身之誓,以显示虔诚信佛的决心,世代传袭下来。这是顶香持戒的由来。


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

常行惠施如轮恒转,持戒坚固如妙高山,

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



永传家法守丛林



家法

所谓如来家法,以无量门降伏诸障,令如来法无有隐蔽。佛教界中有很多持戒精严、荷担如来家法、为求学菩提的佛弟子,他们是佛教的脊梁。



丛林

丛林,为众和合僧安居的道场。又名檀林。《禅林宝训音义》云:

丛林乃众僧所止处,

行人栖心修道之所。

草不乱生曰丛,

木不乱长曰林。


丛林的真义,大智度论说:"众多比丘和合一处,是名僧伽。"大庄严论说:"如是众僧乃是胜智丛林,一切诸善行运集在其中,…祖师居之以今禅庭称为丛林。"


我国丛林之开创,始自唐百丈怀海。丛林分为法门丛林与十方丛林二种。后者的优点在于真正做到选贤与能。以住持为例,如本山无适当人选,可向他山礼聘。杭州灵隐寺为十方丛林。


《新华严经第十四净行品》说: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所应敬礼。



赏析

此联为灵隐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前抱联,把灵隐寺创建的历史、禅宗的起源和归流作了艺术概括,与大雄宝殿高24.8米,妙相庄严的佛像相得益彰。


上联中“微笑拈花”是一佛教典故。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说法,拈花示众,众人不解,只有佛门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迦叶面露微笑,佛就将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法门交付摩诃迦叶。故后世禅宗尊摩诃迦叶为初祖,人们也常以“拈花微笑”来比喻以心传心、心领神会。


下联先述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成为杭州灵隐寺的开山祖师;继言无论是云门宗还是临济宗,均是禅宗嫡派。云门宗、临济宗,均源出禅宗六祖惠能,始立于唐,北宋时大盛。禅宗法脉在灵隐寺得到发扬光大。灵隐寺是佛教正法道场之一,当人天共护。


往期回顾

藏识

大雄宝殿楹柱联——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大雄宝殿楹柱联——宝坊阅千载常新 楼阁喜重开

大雄宝殿楹柱联——古德此安禅 似岳镇西湖

视觉 | 吴越文化艺术瑰宝——灵隐寺千年双石塔

视觉 | 千年陀罗尼石经幢  见证灵隐寺悠久与辉煌

视觉 | 古樟华盖 有凤来仪

视觉 | 杭州灵隐寺 娑罗圣树花开正盛


新闻

为大众抗疫诵经祈福  为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降半旗哀悼

众志成城筑平安 —— 杭州佛教界抗疫记

杭州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推迟举行


视频

梵呗祈福|唱诵《心经》

壶里乾坤大——云林奉茶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反哺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二)遇赦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三)投宿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四)方长不折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五)《此路不通》

中国禅——佛教中国化的典范

赏析 |《钟声偈》



编辑 | 妙莲

摄影 | 一叶等

责编|慧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