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从哪里来?10本书告诉你 | 反思大学特别策划(二)

2016-06-07 商务印书馆

正是大学孕育了现代科学精神,并使欧洲开始觉醒,从信仰的时代转向冒险和充满活力的时代。


中国采用新教育制度虽然迟缓,但其一直认为教育是最重要的事……吾国人民富于平等精神,其于教育制度亦然。

——郭秉文


大学的首要使命是传播和发现关于重大问题的真理。

——爱德华·希尔斯


无论在什么时代,教育的器官都密切联系着社会体中的其他制度、习俗和信仰,以及重大的思想运动。

——爱弥尔·涂尔干


没有关于高等教育的历史知识,就不能充分认识大学在当代所遇到的问题。大学模式的影响已超越了国家的界限。

——阿特巴赫


当高等教育从为王族和上层阶级,为古代行业和教会服务,转到为近代比较民族化和工业化的社会以及建立在新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基础上的社会的所有人和一切机构服务的时候,它不能回避历史。

——克拉克·克尔


反思大学特别策划来啦!

今天就要高考了,小编祝所有考生一切顺利,考出理想的成绩。大学是学术的园地、思想的殿堂。那么,大学是从哪里来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10本关于大学历史的书,追溯大学的起源。


1.《大学中庸初级读本(汉英对照)》:国人必读的传世经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以上摘自《大学中庸初级读本(汉英对照)》




本书是国际儒学联合会组编的“儒学经典初级读本系列”的一种,对国人必读的传世经典《大学》《中庸》进行解读、英译。为保持全书的系统和连贯,作者将《大学》和《中庸》全文收入,并为每部经典加了标题和引言。正文按照“原文”—“英译”—“注释”—“大意”—“讲解”的路径来设计。为了便于读者研读,书后还附录了《大学》和《中庸》的繁体全文、本书所涉及的主要人物名录以及本书的参考文献。


2.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 一本书了解中国教育史,第一本以非中国传统视角、用英文介绍中国教育体制沿革的书。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对中国教育发展感兴趣的人们。”(郭秉文)


空前之作……一部大历史,其始生活而已。

——黄炎培


郭博士的这本书,描述了最大且在很多方面也是最伟大的东方民族最近致力于探究西学的努力……不独可以增进本国人对其先祖业绩的理解,且能使西方人恍然领悟到中国当下的维新变革。

——保罗·孟禄



中国采用新教育制度虽然迟缓,但其一直认为教育是最重要的事……吾国人民富于平等精神,其于教育制度亦然。




本书为著名教育学家、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先生的英文博士论文,原书1915年由哥伦比亚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出版,并由导师孟禄教授作序。


全书共分八编,涉及上古教育制度的起源、上古教育制度及其退化、汉以后各朝教育的沿革、新旧教育的过渡时代、民国时代所建的新教育等,系统介绍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沿革与影响。1916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由周槃译述的文言文译本,本次出版为现代汉语新译本,更便于阅读理解。此外,新译本补充了1916年版所删除的原文脚注与参考文献,并作了精心校订,补充了学术年表与导读文章。 


延伸阅读:

THE CHINESE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英文版




3.《中国古代学校》: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春秋末期,私学日益兴盛,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即著名的私学。孔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人才,即所谓的“学而优则仕”。


孔子私学继承了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传统,教育学生广泛地学习“六艺”的知识技能,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对“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以上摘自《中国古代学校》

 



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以前的夏朝,中国有了学校。最初的学校是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贵族的子弟们在学校中学习文字、礼仪等一些做贵族所必需的知识。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将教学推广到民间。渐渐,私学兴起,最终形成了诸子百家这样的局面。这既是思想的繁荣,也是教育的繁荣。可以说,中国学校的历史有一个十分辉煌的开篇。 


百册本《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是由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主编,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丛书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体系。可大致分为10个专题,分别是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考古、史地、军事、经济、文艺、体育。从多角度、多层面勾勒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


4.《中国古代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

 

书院教学突出地体现出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不再重复传统经学教学的旧模式,不以章句训诂、名物考证、文辞声韵的雕凿为主旨,而是究明义理,求得德行道艺之实。书院教学重视质疑问难,讨论争辩,强调学生自学读书。书院讲学实行开放式。不同学派的学者可同在书院讲学,以便引起争辩,促进学术的交流。听讲者除本院师生外,非本院人士也可前来听讲。


——以上摘自《中国古代书院》




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兼作皇帝侍读、侍讲,类似宫廷图书馆。唐末五代,读书士子多隐居避乱读书山林,后发展为聚书授徒讲学,常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遂演化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至宋初,形成一批颇有影响的著名书院,如:白鹿洞、岳麓、嵩阳、应天府、石鼓、茅山等书院。南宋时期更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元、明而不衰,至清末,随着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衰败,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


5.《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历经1300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正如《礼记·礼运》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科举考试制度的开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阶级基础。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不同时期其科目设立也不尽相同,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


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


——以上摘自《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6.《欧洲中世纪大学》:什么是大学?了解中世纪的大学是了解大学的第一步


大学与行会有关?university是由“universitas”一词演变而来的。后者最初是指“corporation”(公会,自治团体,与行会“guild(gild)”同义。“universitas”是在教学场所中开展的自律性行会组织,由学者组成的行会;“studium”是教学的场所。


校长的职责主要是负责保管学生的名册、安排上课时间按表,负责组织教师进行宣誓;对教师休假的天数、停课情况、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教师的薪酬及薪金的发放;推荐学生参加硕士或博士的学位考试。


——选自《欧洲中世纪大学》




该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沿着前后衔接、步步深入的设计路径,首先对中世纪大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讨论,探讨了中世纪大学的起源,剖析了中世纪时期大学的设置认可等基础性问题。其次,抓住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涵,对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教学、教师与学生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世纪以来大学的制度演变以及从中世纪到德国大学模式的形成这一重要的制度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 


7.《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演进》:经过多年研究填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空白


中世纪大学究竟是什么,它留给了我们什么?

大学的传统及其核心理念是什么?

为何被认为是无法归类的特洛伊木马?

“象牙塔”的象征意义何在?


现代大学的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理念即可追溯至欧洲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的学科分化、学院管理、专业培养等最核心的运作方式亦有着欧洲中世纪大学的遗传基因。


1988年,在延续至今的最古老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建校900周年的校庆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国366所大学的校长共同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不仅重申大学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研究和教学机构,应享有充分的自由,在致力于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应保持道德和学术上的独立,不受制于任何政治和经济权力机构,而且呼吁破除地理上的壁垒和思想意识上的樊篱,在推进欧洲科学文化一体化上发挥作用,充分展现了古老大学的永久魅力。


——选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演进》




本书对中世纪大学生成基础的归纳、大学迁移轨迹的梳理、学术服装变迁及其承载的意义和价值的分析颇具新意。本书通过对中世纪大学进行综合的历史叙事与分析,展现西方大学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勾勒了中世纪大学的整体面貌,为解决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核心问题奠定了文本基础。内容涉及中世纪大学的诞生背景及产生后的历史发展轨迹、自治权的确立及其意义、内部组织结构及其运行、学术活动及其蜕变等。


8.《密尔论大学》:一部讨论大学教育的经典之作,重寻大学博雅教育的核心精神


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大学教育?什么是人文精神?

这些话题近年来在国内教育界、学术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热点。

本书所探讨的这些话题非常深刻,直接触及大学教育的价值核心。


所谓教育,必须由各种各样的人从各种各样的观点来考察。


教育包含了向人格的自我完善这样一个特定目标一点一点接近的自我努力和为此接受来自他人援助的两个方面。


大学的目的不是培养熟练的律师、医生和工程师,而是培养有能力、有教养的人才。


在大学应该学习的不是专门知识,而是能正确利用专业知识的方法、以普遍教养之光来诱导专业领域技术正确的发展方向。


——以上摘自《密尔论大学》



密尔把大学教育任务分成三个领域:围绕美学的 “艺术教育”、以智商为目的的 “知性教育”和培养人的良心的 “道德教育”。他认为“艺术教育”虽是辅助性的,但是对于人格的完善来说,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艺术、情操教育的贫乏导致国民的精神危机。强调通过艺术、美学教育达到情感培养、精神高尚的目的。


当今中国教育学界有不少人,屡屡错误地阐释和运用“功利主义教育”这一源自西方人的概念,把中国传统科举形成的为了获得“颜如玉”、“黄金屋”的功利观乃至今天教育领域内诸多腐败现象,与边沁、密尔父子等人倡导的“功利主义”简单地直接等同、比附、联系起来。这是对“功利主义”的一种望文生义的误解。


9.《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怎样哺育无数思想泰斗和科学巨匠,剑桥大学800年之际的思考


所谓“牛桥”(牛津和剑桥)体系,与其他西方式现代大学有何不同?

以牛桥为代表的学院制是怎么回事?

牛桥的精英教育有什么利弊?




作者长期执教剑桥大学,在剑桥大学工作和生活了四十余年,堪称牛津、剑桥体系的绝妙观察家和论说家。本书写在剑桥大学八百周年校庆之际,是一部情感丰富、信息量惊人的剑桥论述。对于剑桥大学的历史、文化、习惯、政治、理念、教学、学院制等方方面面,本书提供了生动细致的介绍和鞭辟入里的分析,并试图解答一系列问题。


10.《细读美国大学》(第三版)一位先行者领你进入美国大学的人生指南


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学术著作,价值却不在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著作之下。这不是用逐章逐节排序而来的教科书,却是作者在美国各类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体验的集成。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常务副所长洪成文


和世界上大多数高校体制一样,早期的美国大学基本是精英教育。美国最初的大学是以培养牧师和贵族为宗旨的,而且多为私立。美国高校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社会真正进入“高考”时代是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学校不再以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作为自己惟一的办学宗旨,而是将课程与专业设置的重心不断地向科学与应用技术的领域倾斜。


——以上摘自《细读美国大学》(第三版)



每日福利:

即日起到2016年6月底,每天送出精品好书一本!

您回复“大学”两个字给我们即有机会获得以上图书一本;转发并截图给我们会有额外加分哦。


往期福利发放:

感谢各位读者参与我们周一回复“学术”的活动。恭喜“木子”获得精美好书一本。

请将您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私信给小编。赠书活动将持续至6月底,各位亲都有获得赠书的机会哦!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