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八段锦】高德胜:论竞争的德性及其在教育中的扩张

2016-04-16 高德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摘要】在很大程度上,现代教育是竞争为基本运行逻辑的,竞争理应纳入教育研究的视野。本文旨在思考竞争的德性、竞争对现代教育的附体是如何完成的、后果是什么。通过哲学透视与事实分析,发现竞争以人人为己为出发点,内在地包含着对他人的排斥与打击,是一种“灵恶”;现代教育无论从动力、组织条件、内在结构,还是从运行方式、评价标准、精神气质上都是竞争的;竞争借教育之身所传之道,无外乎人人为己、道德冷漠、竞争就是人际关系的全部、学习的工具性、人的工具性等。竞争对教育的附体,窒息了教育的灵魂,对人类也是贻害无穷。在现今的教育框架内,教育是无法摆脱竞争控制的。教育还魂的希望,只能寄托于新的教育革命。

2.如果挑选几个词来描绘当今人类的生存境况的话,竞争恐怕是最为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教育作为人类活动的一个“飞地”,本来是与竞争无涉的。教育源于闲暇,即有了空闲的人不用再为生存所累,有闲心放松,有闲情思考,有冲动从事艺术,教育就在这种闲适中诞生。因此,从源始上看,教育与你争我夺、决出输赢的竞争是基本不搭界的。但时过境迁,如今的教育也未能幸免于竞争的统治性支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竞争为基本运行逻辑的。如果抽去竞争这一基本动力,现代教育这一庞然大物恐怕会轰然倒地、土崩瓦解,一刻也存在不下去。

3.竞争是当今人类生活的关键词,但我们对竞争的研究却与此不成比例,稀少且多集中在经济领域。哲学、社会科学很少以竞争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多是在研究其他主题时顺带而过,似乎竞争的性质与功用完全确定,无需多言。我们见得最多的是“正当的竞争有利于激发潜能”、“不当的竞争会造成严重后果”之类的陈词滥调。问题的关键点不在于对竞争的前缀性(正当的、不正当的)限定,而在于竞争本身的“德性”,正如我们研究人,焦点不在于“好的人”与“坏的人”,而在于人本身的德性。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竞争本身的德性?Fox(1999)关于竞争是一种“灵恶”(demonic evil)的思想深具启发性。“灵恶”意味着竞争首先是恶不是善,也就是说,竞争从本性上是一种恶。其次,“灵恶”不是“纯恶”,而是有好的一面之恶,即竞争有“灵”。这种“灵”在另一种意义上其实也是“魔”,如果恰如其分就有“魔力”,否则就是“魔鬼”。既然在本性上竞争是一种恶,那么为什么社会大众,甚至是哲学家、社会科学家都不认为竞争有多恶呢?这也是竞争的“灵恶”本性决定的,竞争经常穿着合理、正确的外衣,让人觉得“竞争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对生存来说竞争是天然的且必不可少的”。正是因为竞争有好的一面,所以才更具有欺骗性,是一种更为深沉的恶。

4.从词源上看,竞争(competition)是对共同目标的共同追求”(the common pursuit of a common goal)。在这一本意上,竞争是接纳他人,并将他人作为共同目标的合作求索者。竞争的现代含义已经是“将他人排斥在外”:“在本体论上,竞争等同于否定他者的存在,表达杀死他者的意愿。当代竞争从你应该杀死他人以使自己活下来这一形而上前提演化建构而来”(Ramose ,2010)。现代意义上的竞争以“杀”(killing)为基础,竞争就意味着“杀死他者”(这里的“杀死”不一定是肉体上的消灭,而是包括精神上、物质上等多种维度的击垮)。已经习惯于竞争、被竞争的积极意义洗脑的社会大众很少能够意识到竞争背后的血淋淋的残酷,但一个流行的竞争替代词“PK”则将竞争的本性彻底暴露:PK是personkilling 或player killing的简称,所谓PK就是去“杀死对手”。认清了竞争的现代含义及其内在根基,也就不难理解无论有何种丰功伟绩,竞争在本性上都是一种恶。人类的道德,从积极的意义上看,是以相互之间的爱为基础的;从消极的意义上看,则是以阻止同类相残为基础的。以“killing”为内核的竞争显然与人类的道德之善相背,本性属恶。

5.竞争之恶的核心在于竞争以人人为己为基本逻辑。人有为己的一面,但为己决不是人性的全部,或者说正是对为己的超越才有了人。单个的人弱不禁风,无法立足于世界,但柔弱个体间的合作与互助却能使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卓然无敌。合作发生的前提在于个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忘我”。而竞争则与此背道而驰,以为己为逻辑,以战胜、“杀死”他人为目的。也许因为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基本上是竞争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人被竞争的魔力所折服,既失去了合作与互助的人类记忆,也无法想象竞争给人类未来发展所带来的长远隐忧。以人人为己为逻辑的竞争作为一种“灵恶”,借助自身的魔力,释放了多少人类之恶!

6.现代教育可以说已经被竞争附体。如果说古代教育是为精神,那么现代教育就是为生存。现代教育基本上是国家主办、主导的,教育是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获取有利位置的手段之一。作为个人,接受教育不是为了“玄虚”的精神提升、道德发展,而是为了获得实实在在的生存技能,以便在走出校门之后能够在生存竞争和社会流动中获得有利地位。教育既然是为生存竞争而存在的,那其本身也必然是竞争性的。国家投入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一个显见的逻辑是其“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应该听出响来”。怎么才能让投入效益最大化呢?当然是竞争。设计教育的竞争结构,通过各种教育外、教育内的政策激发竞争,以竞争为杠杆操控教育,是各国政府一直在做、还会继续做下去的事情。个人接受教育是为了生存竞争,而这种生存竞争不可能等到结束教育之后,在教育过程之中已经开始,教育过程中的竞争是未来生存竞争的前奏、预演,甚至可以说生存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组织方,也就是教育者,在政府的竞争激发下,一方面是竞争的参与者,另一方面,教育者又娴熟地利用受教育者的接受教育的隐秘动机去激发竞争,以竞争来操控学生、管理学校。

7.被竞争“附体”的教育表面上看依然繁荣昌盛、风光无限,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自我,无法按自身本性存在了。在很大程度上,现代教育所说、所做的都是竞争让其说和做的,是竞争在借教育之“嘴”说话、是借教育之“腿”走路。一句话,是竞争在借教育之身“传道”。竞争所传之道包括有条件的爱,即必须去努力争取才能得到承认;为自己而学,他人都是需要战胜的对手;道德冷漠,即他人生死都与我无关;人与人之间的主导性关系就是竞争关系等。

8.摆脱竞争的附体,回到教育自身的本真状态,必要性不容置疑。从人类整体来看,过度的竞争导致的混乱甚至可以毁灭人类、毁灭地球,不再需要教育为已经水深火热的人类竞争添柴加薪。现代人正遭受的由过度竞争引发的精神危机和身心痛苦,可以说已经到了极限,教育如果继续被竞争所控制,继续制造痛苦,现代人离疯狂与精神崩溃大概也不会太远了。现代人的遭遇与处境,已经在呼唤教育发挥唤醒性、疗治性的功能,而不是继续做帮凶。教育是独特的人类活动,是保证脱胎于自然和动物的人类不堕落回来源处的独有力量。教育长期被竞争附体、被竞争所控制、所窒息,就意味着人类将失去自身所独有的活动,就意味着人类的下坠与蜕化。因此,从教育自身生存和人性需要的角度看,摆脱竞争的附体也是刻不容缓的。


作者介绍:

高德胜:教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八段锦”均系原文摘录。原文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14-23页。


【学术八段锦-延伸阅读】

【学术八段锦】邵志芳、庞维国:高考成绩性别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版权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微信ID:ECNU_xbjk


扫一扫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 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