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SG视角看两会 | 从机构改革看ESG关键议题

郭沛源 石琳 商道纵横
2024-08-25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结合两会的学习,商道“ESG视角看两会”系列最后一篇,我们将从机构改革的角度来解读企业ESG关键议题将有哪些变化趋势值得关注。


往期回顾

ESG视角看两会 | 从十大趋势解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ESG视角看两会 | “两会”代表委员新提案,哪些和ESG有关?

ESG视角看两会 | 两会热议“科技创新”,科创板企业ESG发展关注重点有哪些?



从金融机构改革看绿色金融稳健发展


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中与金融监管相关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中央金融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划入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第二,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现变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其中银保监会重组更名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第三,人民银行地方分支/派出机构改革,撤销大区分行及分行管理部、总行直属营业管理部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

解读:总体上看,本次改革方向是加强党的领导,加强中央政策目标的贯彻。这些目标包括维护金融稳定、发展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双碳目标以及乡村振兴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革方向是有利于绿色金融的长期发展的;以央行牵头的绿色金融体系,在目前这种中央统筹、加强地方监管的政策体系下,更容易在地方贯彻执行。


此外,企业债职能从发改委划入证监会,有利于全国绿色债券市场的统一,因为以往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一般都要求绿色债券应由第三方出具评估认证报告,但发改委主管的绿色企业债则没有要求。



从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看企业创新发展


《方案》中,涉及科技创新共有两处,一是提出要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二是提出要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根据方案精神,重组科学技术部的目的在于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等。

解读:关于科学技术部的改革一直在持续,其中包含2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在1998年起,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是在201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及重组科学技术部。相比2018年的方案,新方案沿承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一贯思路,但是新方案中科技部改革的位置更加靠前,篇幅也更长,更加强调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管理,成果转化,以及科技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等关键内容,这预示着整体宏观科技管理体制的升级,也是对当前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下的战略考量,有助于协同产业链解决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方案》中除了科技部的改革,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新动态还包括,国家数据局的组建,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调整。其中,国家数据局将作用于加强数据资源管理,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服务于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而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知识产权的建设将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换保驾护航,三个部门和机构的协调推进,支持科技创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两会期间科技部部长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形成有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工信部部长谈到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大的方向是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我国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在现有的ESG框架内,科技创新虽然没有直接体现,但是科技创新一方面作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会影响企业的业绩表现和未来竞争力;另一方面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议题又分散在ESG的指标体系内,如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这些议题本身具有前沿性,管理起来有难度,且一旦发生风险事件,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打击。企业需要用好创新作为发展的利器,也需要加强相关风险的应对和管理。



从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看企业参与乡村振兴


《方案》提到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能,要求“为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牵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组织拟订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重点地区帮扶政策,组织开展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研究提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资金分配建议方案并指导、监督资金使用,推动乡村帮扶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等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

解读:《方案》对乡村振兴的定位更加清晰,承接了2023年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核心思想,强化了乡村振兴与“三农”工作的联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回顾乡村振兴局的发展之路,从1986年设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指导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到2021年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到新方案要求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而是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机构改革背后,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针对乡村振兴的下一步工作,总理在记者会上提出三个关键词:一是全面。不光是发展经济,而是要全面彰显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二是特色。中国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保护和传承好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不能千村一面;三是改革。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来促进乡村振兴,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让他们积极参与改革,并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本次《方案》和总理发言可以发现,乡村振兴与发展的问题存有共性,都是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之后,需要去思考如何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但相对于其他发展问题,乡村振兴更需要稳扎稳打,查缺补漏,仍需考虑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同时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乡村振兴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里的重要议题,也是中国特色ESG生态建设里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企业参与乡村振兴,一方面在实操层面,我们建议企业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乡村振兴,通过乡村产业支持、乡村人才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医疗健康改善等助力乡村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在价值层面,我们建议企业提升认识,从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多个维度考虑企业行动对“三农”的贡献,发掘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



从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看加强非公党建


《方案》还提出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

解读:从ESG角度看,值得关注的是党对“两新”工作的重视,加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所谓“两新”,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指各类非国有集体控股的经济组织,包括民企、外企、个体户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等。新社会组织是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可以通俗理解为NGO),特别是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


过去几年,央企及地方国企都在加强党建工作。据国资委数据,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全面完成“党建入章”,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全部中央企业集团及重要子企业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预计未来几年,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也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建工作。


此外,中央社会工作部也划入原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的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责。这将能更好协调原来分散在文明办、民政、共青团等部门的志愿者工作,对企业员工志愿者工作是潜在利好。


参考文献:

1. 北京日报《明天表决!国务院机构改革有何特点?改革后有何变化?中央党校教授解读》2023.3.9

2. 财经E法《科技部重组的逻辑与意义》2023.3.11

3. 乡知乡见《国家乡村振兴局不再单设,专家谈机构改革后的乡村振兴工作》2023.3.11


END

供稿:郭沛源 石琳

编辑:张瑞环

审核:徐佶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商道纵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