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张晓娣:“一带一路”建设中,上海如何“走出去”?

2017-10-31 张晓娣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一带一路


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该如何发挥桥头堡作用?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


全文大约2700字,阅读时长约为7分钟。


报纸原文:《上海如何服务市场主体“走出去”》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晓娣


自2001年以来,中国迎来对外投资“黄金期”。2001年中国对外投资只占全球的0.1%;到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已攀升至全球第2位。上海一直是中国对外投资的前沿,尤其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起来以后,上海对外投资占全国比重更是高达1/3。除了规模持续上升,中国对外投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金融业和制造业比重上升,采矿业相对比重有所下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投资占比明显提高,传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减少。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企和民企各占半壁江山,民企比重从2006年的20%迅速提升至2016年的50%;而上海对外直接投资中,民营份额更是占据65%。这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已成亮点。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该如何发挥桥头堡作用?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



发挥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强国内外两个市场联动

  

在缺乏地理交通和边境贸易优势的制约下,上海应牢牢把握国际金融端,发挥其他省份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构建多边投融资机制上做足功夫。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设计并实施跨境资本兑换流入侧机制。流入侧是指境外其他货币兑换成人民币,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衍生品。这也是适应国家控制外汇流出的宏观政策意图,大力拓展流入,使离岸人民币顺利运行。例如,做到“疏堵结合”。

  

第二,建立“一带一路”跨境主权投资资金。建立类似于欧洲私募股权协会(EVCA)的组织,面向全球加强跨境融资功能。

  

第三,在自贸区发行“一带一路”专用建设债券。面向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离岸收入债券,将上海自贸区打造成离岸人民币回流的市场平台,打通其他货币投资上海的渠道,吸引境外资金流入。这样,既保障了“一带一路”核心的资金环节,又为国家金融改革、外汇制度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打开通道。

 


依托开发区平台,构建丝路经济带跨国集群网络

46 32690 46 15288 0 0 3668 0 0:00:08 0:00:04 0:00:04 3667>

  

建设“一带一路”的抓手其中之一是开发区,开发区高度密集的区域应成为政府直接的作用点。国内企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超越企业原子化个体海外投资的传统模式,借助开发区的平台优势,以集群方式在沿路国家异地投资建园,构建起跨国集群网络,实现国际产能合作,重构价值链,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由此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模式的创新。

  

上海数量众多的国家高新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是最有能力和条件出去、进行异地开发的开发区,是构建跨国集群网络、促进园区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力量。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为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上海各级开发区及区内企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合作层次和有效性,协调好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开发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打通海关关键节点,实现“一带一路”的“三大联通”

  

海关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主管机构,也是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海关对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可归纳为“三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 

 


第一是政策沟通。即深化海关国际合作,推动与沿线国家在通关政策、标准、程序上的全面对接。现实中,“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各国海关职能和执法的标准差异性比较明显,缺乏一个超国家海关机构进行协调,导致已有的海关合作协议无法落实,通关政策、标准、范围,以及职能和执法标准落差很大。

  

第二是设施联通。即加快通关和口岸的改革,促进跨境骨干通道货畅其流。目前,中国和印度、不丹等国没有口岸,与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老挝、缅甸等国没有铁路联通,主要依靠公路。因口岸等级低、通行能力差,并涉及公路、铁路、海运、航空多种方式的贯通不畅,目前来说实施效果差强人意。

  

第三是贸易畅通。即优化海关的监管、服务,支持沿线国家的发展产业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方面对与中国贸易和投资的期望值很高,另一方面由于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也存在被掠夺资源的担心。当前中国与沿线国家各类跨境合作区数量已经不少,但是大多数贸易能级和产业形态都较低。

 


建设功能性平台,打造“一带一路”畅通的四粱八柱

  

一是国际会展平台。上海会展业在全国具有独特优势,2015年建成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项目,申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提出在“十三五”期间上海要建成国际会展之都。此外,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全国三分之一进口商品是通过上海码头进关。

 

二是人文、教育和科技交流平台。包括:拓展上海“一带一路”的友好城市合作网络;打造“一带一路”的教育、医疗合作基地;设立“一带一路”奖学金,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上海学习;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枢纽;举办“一带一路”的国际文化高峰论坛;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工程,等等。

  

三是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服务平台。例如,借鉴新加坡经验,整合市商务委、侨办、贸促会等部门的海外投资资源,以协会或公司的形式进行投资服务;提升企业信用评级服务,进一步放开自贸区对外资信用机构独立开展业务的限制;发挥上海地方智库资源优势,鼓励非政府智库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交流。

  

四是以自贸区为主的制度创新平台。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贸协定的谈判,在上海进行压力测试;强化自由贸易港区功能,扩大服务“一带一路”的国际中转规模;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离岸税制安排,加大税收制度创新支持力度,在自贸区试点给予走出去企业税收优惠支持,建立境外投资的免税风险准备金制度,等等。

 

疏通多式联运障碍,发挥交通的“一带一路”催化剂效应

  

“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核心是依托物流大通道支撑内外开放和产业转移,物流业在这个战略中发挥的是主体和基础的作用,提供的是功能性、基础性、标准性的服务。因此,要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以多式联运为战略方向,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货损货差、降低物流成本。

  


多式联运是一种高效的货运组织方式,通常是采用规格统一的集装箱运输,实行一票到底,即发货人只要签订一份合同,支付一次费用,通过一次检查,办理一次保险就可以完成全过程的运输模式,这大大方便了各国的贸易联通速度和效率,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物流方式。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交通部、中国铁总联合印发《“十三五”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规划》,在这份《规划》中,描绘出未来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蓝图,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上海如何探索比较高效的多式联运供应链体系?第一,上海铁路局需加强铁路物流基地与航运、港口等交通方式的合作,弥补上海铁路不进港的缺口。铁路部门作为央企,要联动地方政府、企业、铁路“三位一体”推进投资建设,将铁路线修进港口、企业、园区,实现“三地连通”,根据市场需求完善基础、增值、配套等“三大功能”。第二,加快构建高效顺畅多式联运的体制机制建设。例如探索海运单证和铁路单证的通用和互认,培养或引进多式联运经理人,等等。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80期第2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观点 | “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丝绸之路旅游记忆

“一带一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国方案 | 社会科学报

十九大·公共文化建设:上海在行动 | 社会科学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