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现人民币全球化,上海自贸区这么准备大有可为! | 社会科学报

2018-02-23 创新研究课题组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为中国新一轮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方向标。截止2017年底,自贸试验区已发展到11个,呈现园区面积显著增加、差异化改革试点、产业更丰富等特点。特别是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后,自贸试验区建设再次成为中国发展试验田的焦点。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焦点不仅仅关注自贸试验区改革进程和主要成就,而是针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现状聚集如何进一步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和探索以及更好地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服务。

原文:《自贸试验区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

作者:全面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系列课题组


不忘初心:对标国际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初心”之一就是对标国际,提升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在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积累和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背景下,对标国际包括以下三点:一、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对标WTO框架下的《贸易便利化协定(TFA)》以及TPP中可借鉴的贸易便利化条款。在扩大开放和投资便利化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需要对标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TPP中可借鉴的条款以及《服务贸易协定(TISA)》中可借鉴的条款,同时还需要更紧密地对接服务中美BIT谈判。二、对标国际最高水平营商环境。对标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主要营商环境指标及国际先进水平。三、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实践和绩效。目前的重中之重是对标新加坡、香港、迪拜和鹿特丹等典型的自由贸易港,以落实真正的“境内关外”、实现货物资金人员自由进出为核心设计和实施上海自由贸易港的方案。总之,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体系,不能简单地照葫芦画瓢,而是要围绕系统集成的制度创新和切实提高绩效为目标展开,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加强探索、创新和集成。

  


作为我国引领新型全球化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重构的战略支点,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有助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首先,自贸试验区应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企业提供高效融资渠道。为企业到“一带一路”开展投资和并购提供金融支撑,建立综合性对外投资促进机构,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大本营;其次,紧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拓展进出口贸易网络,打造围绕“一带一路”的商务、法律、咨询、信息、人才等高端服务平台,完善法律查明和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成为“一带一路”经贸服务的桥头堡;第三,构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主要铁路、港口和空港的航线网络;第四,“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需求。自贸试验区可加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建立海外孵化基地,积极开展跨境研发,促进创新要素跨境双向流动,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第五,要顺应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与全球信息网络节点的对接,推进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一带一路”数据库,为沿线国家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


制度创新: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重新重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内金融周期和国际金融周期双重叠加给我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制度创新不仅成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且还事关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已形成或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联动、金融机构联动、金融服务联动、金融监管联动及金融环境联动,成效显著。如,截止到2017年10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共推出21个涉及金融市场的创新案例覆盖黄金、银行、证券、债券、股票、保险、信托、期货、票据多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上海成为全国性金融市场种类最齐备的和国际上少数几个金融市场种类比较齐全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但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也面临较大挑战,如协调推动领导小组层级仅为上海市层级,市场主体参与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发挥国有金融机构作用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及国际资金参与,等等。与此同时,金融领域还必须慎重对待开放与经济安全关系,不能照搬开放倒逼改革的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可能更有助于金融开放步伐的加快。

  


调研发现,自贸试验区金融监管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运用不足,已有的可以借助的信息化监管平台还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市场监管局与人民银行、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公安、司法等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对接与数据共享还存在障碍。不同部门的信息平台存在着不同监管机构的“信息孤岛”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以系统集成方式推进自贸区金融综合监管信息化发展,如以信用为抓手,强化信息共享,加强对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持续监管与精准监管;促进现在的人行“征信系统”、浦东新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综合监管平台”以及公安、海关和财政等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与共用,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改变过去金融监管部门各自为政与数据孤岛的弊端,建立和完善试验区金融监管信息共享与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立足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互换,以信用为抓手,运用信息技术,采用大数据分析,建立信息预警系统,根据大数据计算结果,建立金融系统性风险警报与预警机制,把事中事后监管前置,使得监管人员在事前就已经注意到即将发生违法违规的环节,恰当地分配时间与精力,专注于即将发生问题的领域与事件,等等。


双自联动:引领金融向科技资源倾斜


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新能源技术革命等,已初见端倪,但人类发展仍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时刻。自贸试验区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过程中,必须引领金融向科技资源倾斜。如通过信息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机制,以及科技成果、技术交易、创新产品的平台载体实现联动发展。首先,自贸试验区应该在新技术引进和新产品输出方面,充分利用自由贸易的特长,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同时加强对创新产品的宣传和展示功能,提升创新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要加强同社会各方的互动协作,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加快科研创新的步伐,充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价值运用到交通、医疗、基础实施等方面,从而使整个城市及人民受益,使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新引擎。

  


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对此可大有作为。区块链技术最为可能的应用场景是通过建立统一的区块链信用系统,让每一个信用主体都可获得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实现普惠金融和发展共享经济。目前由于征信数据不完备与不完善,导致许多金融机构难以对借款人的信用做出准确判断,对于成长型的科技企业尤为如此。因此,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率先应用区块链技术,可重塑区域内金融市场征信体系,为科创型企业融资助力,同时也可加强金融市场风险监管。上海应该率先探索数字货币的应用,规范市场运行规则,让其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的金融工具,并全面配合人民币国际化,拓宽人民币的流通渠道。同时,相关部门应出台数字货币深度开发和发展的举措和政策,让“互联网+数字货币”的模式更好地为人民币服务,早日实现人民币全球化的战略举措。(本文根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模课题成果整理,课题首席专家:沈桂龙,子课题负责人:尹晨、徐美芳、陈晓静、邬展霞、陈建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授权发布)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96期第2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亲爱的孩子,别怕! | 社会科学报

哈哈哈哈!孩子们的寒假作业,看到答案笑喷了

跨越三十年:中国主旋律电影有了蜕变!| 社会科学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