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 | 红学痛失“压舱石”——纪念李希凡先生

萧凤芝 社会科学报 2019-12-11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红学

2018年10月29日,著名红学家李希凡先生在北京家中安然辞世,享年92岁(虚岁)。红学界依依送别这位重量级元老,二十一世纪红学痛失“压舱石”。

原文 :《红学痛失“压舱石”》

作者 | 上海   萧凤芝

图片 | 网络


“小人物”向“新红学”率先发难


在红学界,“小人物”是特指,却也是尊称,“小人物”不小,受人景仰。“小人物”之所以能够举足轻重,分量不俗,是因为“小人物”三字真真正正出自毛泽东主席之口,青年李希凡和蓝翎曾被领袖嘉许亲誉为“两个小人物”。

  

25岁的李希凡


1954年,还是学生身份的李希凡和蓝翎一道,共同署名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对新红学大将俞平伯先生的红学研究提出批评,“俞平伯先生未能从现实主义的原则去探讨《红楼梦》鲜明的反封建的倾向,而迷惑于作品的个别章节和作者对某些问题的态度,所以只能得出模棱两可的结论。”“俞平伯先生不但否认《红楼梦》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同时也否认它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应该说,两位学生的文章,虽然锋芒自带,还是属于个人学术观点的理论批评性质,文章发表就发表了,他们并未抱多么高的预期。

  

出乎意料的是,这篇文章和两位名不见经传的署名作者,很快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今天历史地回看这件奇事,毛主席透过李、蓝文章看到的并不是俞平伯,而是俞的老师,新红学的祖师胡适:“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正如主席预期,“领袖意志人民愿”,1954大批判运动以“评红”为形式,以“清算胡适”为内容,在中国文化界轰轰烈烈展开。李、蓝二人与胡、俞二人以及他们各自的学术观点与思想,如我们中国阴阳二鱼之太极八卦图,迅速成为这场大批判运动的风暴眼。《红楼梦》借这场运动的声势,超越所有古典小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

  


1954大批判运动的穿透力与政治影响可以说持续到了今天,就如太极图阴阳二鱼一样,大概还会以此消彼长的方式,长久持续下去。


尊毛抑胡


希凡先生在他的青年时代,差不多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先生一样,以颇具革命性的文章发端,“暴得大名”。胡适先生致力于打倒孔家店,希凡先生则热衷于反对胡适。希凡先生的一生,差不多也如胡适先生一样,基本顺利,不乏风光与亮彩,先在人民日报,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站在文化的最前沿。希凡先生称胡适这位大学者为“洋场绅士”“特种学者”“挂着学者招牌的政客”,在基本观点与认识上,他始终坚持反胡适立场。但是对于新中国的领袖毛主席,希凡先生充满了感情,他认为是毛主席给予了《红楼梦》崇高、正确而深刻的评价。晚年时,对于一些批评者讽刺性地把他标签为“毛派红学”,希凡先生表示“幸甚至哉,甘当此任,无怨无悔。”由此可见希凡先生性格之一斑。

  


作为当代红学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希凡先生不乏颇具影响力的观点:《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是描写阶级斗争的书;《红楼梦》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

  

他的研究方法,如一部分学者所指出的,“开辟了从作者所处封建社会历史背景出发分析《红楼梦》艺术成就的道路。”


晚年的反思


希凡先生反思自己早期的学术活动,承认对俞平伯先生的批评有简单、粗暴的倾向,学术问题不应搞成运动,“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审慎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做结论。”“运动的形式未免带有粗暴、强制的色彩。”“我们后来写的文章,也提高了调门,对俞平伯先生不够尊重。这些都是无益于学术争论的。”希凡先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希望既不讳言过失,也不混淆是非。

  


希凡先生的一生,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非凡的人生际遇,漫长的人生岁月也塑造了他卓越的个人品格,他的心地以及他的做派,他的担当精神,“吉光片羽”,宝贵难得。

  

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历来把挽歌悼词,都会写得冠冕,写得漂亮。隔壁王爷爷或者对门郭奶奶去世,我们送去挽联,都不吝豪写“亲爱的王爷爷永垂不朽”或者“郭奶奶万古流芳”。哪怕王爷爷不认识大字,郭奶奶没出过家门,这样写也无不妥,因为我们中华文化,把生死看得很隆重,“生死事大”。

  

今天,希凡先生作古了,作为曾经影响一时文化走向的一位学者,作为毛泽东主席钦点的“两个小人物”之一,先生如雷锋、刘胡兰、白求恩一样,在领袖太阳般的照耀下,作为普通人而以英雄贤圣般的事迹而被载入史册,从而不朽。希凡先生因为与领袖的交集,身上反射领袖的光,加上他自带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定将载入中华文化史册,这不是溢美之词,也不是为了言语漂亮。作为当代红学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希凡先生必定会进入红学凌烟阁,以最厚重的一笔载入红学史册。

  

笔者作为一位晚辈,曾经得到希凡先生的帮助与支持。今天翻出先生的签名赠书《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面对赠书,面对先生的文字,就如面对先生音容。

  

向希凡先生鞠躬致敬!希凡先生千古!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33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观点 | 草根红学,才不是“异端邪说”

观史 | “年年画出葫芦样”——清代官样文章一瞥

没有命题的知识生产,就是文化缺乏世界影响力的根本原因!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