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滴筹不是公益平台

拆台 拆台 2022-11-27


文|进击的熊儿子

本文系拆台(ID:chaitai2019)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授权




也许一开始,水滴筹还算是半个公益平台。


但发展在现在,恐怕早就变味,以光速远离当时的初衷。


正所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其实这个道理细细琢磨下不难明白。


倘若无利可图,资本又何须以撒币的姿态介入公益?


关于众筹公益的套路,我在前作《袁立的公益生意》里有过提及。


简单来说就是,“得先让豪绅出钱,带着百姓捐钱。豪绅捐了,百姓才跟着捐。钱到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认真说起来,众筹公益平台的套路似乎也与此相似。


而区别不过在于:


前者是单个可能的骗子分得全款,而后者是平台与潜在的骗子共同谋财。


细究起来,吴鹤臣骗捐这事儿如果处理得当,也并非全是坏事。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我看来,既然这类平台本就存在不可忽略的潜在风险,若无重大事端引发公众警惕,那么这种风险势必会一直存在。


而潜伏的后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骗捐已经成为了一门生意——有专做凄惨文案的,有辅助假资料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其实,水滴筹的初心,如果追溯起来,想必也是好的。


毕竟资本的起源也是为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但是,当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呈现出激烈的矛盾。


就像水滴筹一般,纵使为救命钱筹措者考虑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但用工成本等就摆在那里,资本不赚钱,难道还能自掏腰包做真正意义上的公益吗?


动动脑子想想就知道根本不可能。


实际上,水滴筹的诸多弊端已经显露,比如在此次骗捐事件中展露出的无核查资质。



资本论里有两段非常经典、迄今被引用过无数次的评论。


一句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而另外一句就是“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


关于水滴筹的诞生,毛孔里是否流着血以及肮脏的东西,我自然不敢确定。


但无疑的是,发展至今,水滴筹正在跑步奔向绞刑架。


据水滴筹在风波当中自行交待,“(平台)没有资格去审核筹款发起人的车产和房产,只能要求发起人去公开说明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当前车产、房产、存款等家庭经济情况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核实途径。”


而这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水滴筹似乎自始至终就没想过要解决这些问题,或者即便想过,也始终未曾付诸实际行动。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关于这两者疑惑,我更多偏向前者。


因为在水滴筹的首页上,就非常醒目地标记有,登记就算筹款秘籍。



而且这是真的。


当你真正登记成功时,会看到以下界面,需要填写的内容都在其中。



更骚的是,即便你不懂运营,不知该如何在水滴筹这个“自媒体平台”上博取同情,平台还会主动帮助你自动生成。


只需点击页面上方绿色部分的“筹款信息不会写……”引导栏,就会出现以下表格,必填项只有:众筹目标、为谁筹款、患者姓名、年龄和疾病名称。



当所有这些全部填好,并点击确定以后,一份绝望呐喊、感人至深的文案就此生成。



因此,我才有理由怀疑,水滴筹官方根本在一开始就不想解决核食信息的问题。


他们看上的只是利益,以及利益之上的表面善心而已。



写在后面:


虽然水滴筹官方一直宣称,平台是完全0费用,捐赠的每一分钱都会实实在在到发起人手中。



但有网友曾就其盈利模式做过测试,表示捐款50元后,最终募捐者手中只有30元钱。当问及平台原因,平台回复说有20元买了保险。


不过这一说法并未得到确切的证实。


只是有媒体曝出,当在朋友圈转发水滴筹求助信息,退出该页面时,将会自动跳转到水滴保的相关页面。


而在水滴筹的官方网页下方,也有链接可以跳转至水滴互助及水滴保。


换句话说,水滴筹通过引流手段,将用户聚集至水滴互助或水滴保。


据水滴筹官网披露信息,水滴保目前与包括中国平安在内七家保险公司合作,所披露的保险产品信息有23款。


而水滴互助则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收取管理费,管理费为每期分摊互助金总和*8%。


至于其盈利模式的另外一种猜测,则是水滴筹会利用其庞大的众筹资金池,来谋求利息收益。


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截至2018年9月,水滴筹的总筹款金额业已超过100亿元。


且水滴筹的一次筹款周期是30天,即筹措者尚且提现成功之前,这钱都保留在企业账户。


不仅如此,因为不存在“第三方存管”,所以用不用,怎么用,全凭企业自律。


我以为,就水滴筹这类众筹平台而言,适当的监管非常必要。


对众筹者的资格,必须大数据联网——政府和银行可以不授予企业获取用户及其直系亲属房产、车辆、存款等信息的权力,但要有能够核实其资格的算法,保证众筹者确实是走投无路,必须经过众筹来解决眼下难题。


且要保证其筹措资金不能过分超出治疗所需,多了要退款。


最后,对水滴筹这类拥有海量资金池的企业,政府也该对其资金流向有所掌握。


毕竟,资金池里的钱,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有人眼红。




部分素材来源:

[1] 请辩:水滴筹是个自媒体平台

[2] 金融八卦女频道:“我在北京有房有车,先众筹100万治病,算不要脸吗?”

[3] 凤凰Weekly:要不是扒出这些内幕,我还真以为众筹看病的人都缺钱呢

[4] 红星新闻:0手续费,水滴筹如何盈利?


—对时下乱象的几分妄言—

如有启发,欢迎打赏转发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