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澎湃新闻这回可缺了大德!

拆台 拆台 2021-06-18


文/进击的熊儿子


大噶好,我系熊蛾子。

可能大家也都注意到了,

李心草的事情还在继续发酵。


今天早上刚醒,

就有人提醒我,

说这事儿警方刚发了通报,

李心草系意外落水事件,

尚不构成刑事案件。


我当时肚子痛的不行,

就稍微耽搁了下,

结果上完医院看完病,

回来就发现,

嘿,这事儿又“反转”了。


先来做个判断吧,

澎湃新闻的这篇通报,

虽然被警方否认,

好像有点反转的意思在里头。

但其中的很多情况应该都属实,

因为假若没有警方的资料供给,

单凭记者自己,

是整不出来这么些的。



在死因这块发布的媒体基本上都空了,猜想是警方给媒体看结果的时候没写上


可我对澎湃的做法却颇为不齿,

因为即便最终的调查结果果真如此,

那么先公布真相的应该是负责的警察,

而非澎湃新闻。


事后的辟谣也是通过媒体,说实话我真想破口大骂当事警方是,这样做等于把舆论的主动权拱手相让


当然,我也不是信不过这个调查结果,

只是有些事儿需要按照程序来,

而且也不是没有伪造调查结果的先例,

比如北京的新京报,

之前就大张旗鼓地整了个屉世贵事件,

把大家唬得一愣一愣的。


刚回去查这事儿的时候发现新京报可真要脸,署名记者的文章,转眼就成了网友捏造


当时大家正想开口大骂,

官方赶忙出来辟谣,

这是无中生有的事情。

而新京报当时也脸不红心不跳地,

先是默默删掉了谣言,

之后又转发了辟谣,

一来一去间,吃了两波流量,

我至今对此仍记忆犹新。


所以,在吃了之前那么大亏后,

我对官方没发布前的媒体透露往往都比较小心,

虽然澎湃这回的说法还像是那么回事,

但官方没动嘴前,

媒体先试探绝对是大忌,

因为这么整下来流量全归了媒体,

官方只有挨骂的责任。


大家也尽量不要苛责这位母亲,虽然有些手法不耻了些,但她也想为自己女儿讨个公道


当然,在看过预热版本的通报后,

可能还是会有很多人喊着不信,

但没办法,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

这就是先入为主的坏处。


在我看来,只要通报写的足够详细,

又没有特别大的真相质疑,

就应当视为结果可信。


其实在了解李心草母亲的爆料时,

我就隐约猜到了现在的结果,

因为没有办法证明,

醉酒跟最后的跳河有直接联系,

最大的突破口也在于那俩男的,

是不是刺激了李心草,

如果追撵情况存在且未施救,

才能判定为故意杀人。


但就澎湃披露的这份通报看,

基本排除了这点最后的希望。

但不管怎样,澎湃把该点的火点了,

警方也被迫处在了风口浪尖上。


我希望警方在综合大众的焦点质疑后,

能再就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做出些专业回答。

唯有如此,才能尽可能地降低当下火热的舆情,

并尽可能地让更多人相信。


这种态度很严谨,媒体不能代替警方干警方该干的事儿


十月十四日。

☑ 话我撂这了,抹黑申纪兰的全是畜生!
☑ 李开复的“投名状”
☑ 今天,我们为何还要纪念毛泽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