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詹恂 祝丹文 | 数字新闻学视域下主流媒体融合新闻的情感话语建构——基于第 28-31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的叙事研究

詹恂 祝丹文 新闻界 2023-03-28

摘要 2018 年中国新闻奖首设并持续优化媒体融合奖, 四年来194 篇获奖作品展现出当前媒介融合最新成果。媒介融合为情感因素的释放提供了载体和场域, 融合新闻注重新闻情感话语的建构。分析获奖作品发现,获奖作品从地质空间中运用 “沉浸式” 情感叙事、时空体空间中拓展 “情感想象” 以及文本空间中搭建 “情感框架” 三个方面进行情感叙事。进一步归纳分析得出, 获奖作品叙事情感因素的运用对于社会公众具有的情感动员效能, 能够进一步驱动公众对社会发展进行建设性参与;能够引发共同情感,在塑造人类沟通的意义共享空间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对于新闻学话语体系的介入与更新,成为数字新闻学理论和方法建立的推动力。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媒介融合;情感;情感叙事

一、引言 

2018 年,中国新闻奖首设并持续优化媒体融合奖,这不仅是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也反映了中国新闻界在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信息采集加工、表现形式、创新能力、传播效果等多个层面的最新成果。四年来,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语境下,总共194 篇融合新闻作品获奖。媒介融合为情感因素的释放提供了载体和场域,情感话语的建构在传播实践中愈发受到重视,获奖融合新闻作品呈现出“情感特征”,这也代表着新闻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

情感因素影响传播对象对媒介信息的感知、解释、思考与评价,并对个体的情感发展和互动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传播目标情感需求的把握在新闻作品传播效果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伴随着“技术可供性”带来的媒介深度融合的实践变革,情感因素与新闻客观性原则之间的边界被打破,“情感” 逐渐以合法的身份“契合”(articulation)了新闻专业理念。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转向关注受众的心理情感机制,拉近双方心理距离,为新闻作品获得良好传播效果提供了创新性策略建构。因此,本文以第 28-31 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融合新闻的特征和其文本的情感因素的具体实践,剖析融合新闻在生产、流通和接受中的情感机制,为融合新闻实践研究提供经验支持。 

二、第 28-31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分析 

通过对 194 篇获奖作品进行梳理,本文将作品分为设奖类别及数量、主题、刊发单位、新媒体技术运用四类进行纵横分析研究,具体分析与结果如下。 

(一) 奖项类别及获奖数量分析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有着严格的评选标准以及数量要求。每届新闻奖的评选不超过 50 件,后续作品如果出现违规等问题,会被撤销获奖资格。根据中国记协网最新获奖名单,第 28-31 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体奖项获奖作品共有 194 件。具体分布如表 1 所示。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的奖项类别设置发生了变化,从第 28 届、29 届所设置的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融合创新、新媒体报道界面、新媒体创意互动、新媒体品牌栏目等 6 类奖项,第 30 届、31 届的调整为短视频现场新闻、移动直播、创意互动、融合创新、短视频专题报道等 5 类奖项。媒介融合发展并不是一个有着清晰外延边界与内涵界定的确定目标,它是媒介技术发展推动下信息传播理想境界塑造的一个动态过程。奖项类别的调整反映出这一点。以“技术可供性”为基础,新闻媒体构建全媒体体系还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在这一过程当中, 媒介融合的深化将推动融合新闻形态更加多样化, 反过来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也将不断推动媒介融合的进程。此外,将每一获奖类别的数量进行统计,可以得到下图:

图 1 的数据显示,第 28-31 届总共 7 种设奖类别当中,短视频和融合创新两类作品获奖数量最多,第 30 届增设的短视频专题报道也后来居上,可以看出当下媒体融合转型主流媒体积极适应移动端传播视频化、碎片化的现状。短视频新闻形态的塑造以视觉和听觉符号为基础,这两者在人类社会符号传播系统中具有贴合性高、传播形态丰富以及社会化程度深的特点,能够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容易在移动社交平台上进行裂变式传播。同时,获奖的短视频作品展现出媒体行业丰富的创造力,微纪录片、手绘、vlog、动画等形式百花齐放。可以预见,短视频新闻依旧是媒体融合转型的“风口”,新闻媒体还将继续深耕这 一领域,释放其巨大的创新潜力。 

(二) 获奖作品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与作品能够传达的价值取向与形成 的社会影响息息相关。通过对中国新闻奖融媒体奖项获奖作品进行分析,本文对作品主题进行简要归纳,分为时政新闻 (两会报道、改革开放40 年、新中国成立 70 年、脱贫攻坚等)、社会民生 (抗疫、自然灾难、共享单车等)、典型人物(张伯礼、抗疫战士、黄大发等) 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抓捕盗鸟者等),具体数量分布如表2 所示。

如表 2 所示,时政新闻在获奖作品主题中占比最高,其次是社会民生、典型人物。自十九大之后,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成为融媒体报道的新面孔。其中时政新闻呈现出下降趋势, 社会民生展现出上升势头,两者齐头并进,是获奖作品的主要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谋求发展的最终诉求就是要增进民生福 祉,这类主题也是社会价值观、公共舆论的具体体现。获奖作品主题体现出我国媒体在关注国家重大主题,紧靠国家重大政策方针的同时,做到了聚焦民生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三) 获奖作品刊发单位分析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明确要求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必须按照资源集约、 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在此背景下,本文对获奖作品刊发单位的行政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中可以窥见当前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现状。具体分析如表 3 所示。

表 3 的数据显示,中央级媒体在获奖数目中的占比最高,依次是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从整体趋势来看,中央级媒体获奖数目呈下降趋势,省级、市级获奖数量稳步上升, 第 31 届县级融媒体开始展露头角,地方媒体发展和创新事态良好。由此可见,在打造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过程中,中央媒体依旧发挥领头作用,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持续领跑,在选题价值、报道规模、理念视野和技术运用等方面都立起标杆。随着媒体融合向区域下沉与整体推进,从第 29 届开始,地方媒体获奖数量上逐渐超越了中央级媒体,融合新闻在全国遍地开花,通过各级媒体的糅合打造出的全媒体新格局已经初见成效。
(四) 获奖作品新媒体技术运用分析
技术是媒介融合的驱动力,并为融合新闻建立多模态话语体系的提供基础语境。通过对获奖作品及其评语、推荐理由的梳理,本文发现获奖作品在短视频、H5 技术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强创新技术运用。部分所运用的新媒体技术梳理形成表4。

表 4 的数据显示,VR(虚拟现实)技术、AI(人工智能) 技术、直播、三维投射建模技术成为融合新闻技术创新运用的主要发力点,其运用形式也相当多样,如人工智能剪辑、人脸识别等等。此外,SVG 技术、CG 技术等的加入彰显出融合新闻报道创新的技术性潜力。在这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可供性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赋予了新闻 和新闻业包括“新闻内容的跨媒介性”“新闻形态的互动性”以及“新闻生产机制的情感性”等在内的特征,这些特征成为融合新闻发展的驱动力,主流媒体不断加快其内容建设基础之上的技术赋能,融入新技术新手段,持续扩展融合、可视、交互、移动、垂直、场景等产品体验,更重视更贴近用户需求。当下的新技术已经打造出一个丰富多元的技术体系,成为媒介融合的巨大引擎。

三、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的情感叙事分析 
在媒体融合奖项的评选过程当中,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是重要的评选标准之一,每一件获奖作品在发出之始都能够迅速抓住受众注意力,经过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发展成为现象级的 “爆款”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情感因素则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用户往往被能够引发共情的新闻信息所吸引,进而由情感心理驱动转发、分享等行动。媒介融合的深度发展则促进新闻媒体情感话语建构的速度,并使得融合新闻呈现出多元化、 内在化、网络化的情感、互动实践,对于融媒体获奖作品中情感话语建构特征的探讨,将有利于为各级媒体融合新闻的生产和制作积累经验,为新闻作品能够适应融合媒介生态,并获得良好传播效果提供路径参考。 
考虑到“融合新闻”这一特殊的文本形态, 本文将借鉴佐伦的“叙事空间”理论框架,从地理空间、时空体空间、文本空间三个方面,并结合后经典叙事学中的读者叙事、互动叙事等视角,考察获奖作品的情感叙事。 
(一) 地理空间中运用“沉浸式”情感叙事
传统的新闻叙事中,对于地理空间的建构主要是通过文字和图片的渲染。在融合新闻当中,多种技术为叙事者提供还原真实空间的能力。一方面,融合新闻文本的生成方式是“多媒融合”, 即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媒介打破技术壁垒, 使得作为新闻故事容器的地理空间更具真实性,为情感叙事营造出客观叙事基础。同时,基于增 强现实技术而形成的“沉浸式”新闻将听觉、视觉等真实官感,通过“技术可供性”,叠加到地理空间被人类再次感知,从而使用户形成一种洞悉周围环境、超越人类感官局限的“在场效应”,促发用户情感唤醒机制,传达情感体验。例如,第 29 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体奖项获奖作品 H5 《海拔四千米之上》 运用 4 段精美的视频、9 个 360 度全景视频、9 个小环境展示视频还原出真实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公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能够听到嘹亮的鸟鸣,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些元素所重构的地理空间,让用户超越了“旁观者”的身份限制, 成为“当事人”获得沉浸式体验,用户在兴味盎然中个体情感被充分调动。同时,作品中包含的 360 度全景视频,让用户能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入空间并展开行动,用户获取信息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与想象力,场景的代入使用户在感受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美丽风景的同时,加深对于党中央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理解,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 用户与新闻当事人之间,用户与传者之间的共情与共振。 
(二) 时空体空间中拓展“情感想象” 
时空体空间通常在新闻作品中表现为新闻叙事的线性结构。传统新闻的时间叙事通常较为单一。而融合新闻依靠其多媒体融合的特点,可以在新闻叙事的时间线上设置一定的触发或响应机制,以此打开更为丰富的叙事空间,展现更为多样的层级关系,呈现更为多元的叙事内容。也就是说,融合新闻将叙事时间线看作一个嵌套叙事序列装置,一个基本序列由三种逻辑关系的功能组成,体现出任何变化过程的必然阶段:可能性的出现→实现可能性的过程→由此产生的结果,融合新闻中,一个序列的打开就意味着一个叙事空间的跳转与展开。依托于界面设计,空间跳转的操作过程让用户具有了一种实际可察可触的 “仪式感”,继而使得用户情感被唤起。同时,每一个叙事空间蕴含着不同的“可能性”,空间中叙事的结果对于用户来说是未知的,这种新鲜感的 营造,也在不断拓宽用户的情感想象。以第 31 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体奖项获奖作品 H5 《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 为例,该作品从一张 7 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与湘西十八洞村村民的一张合影入手,用户通过点击照片中的人物序列,跳转进入不同村民这 7 年生活变迁的具体讲述。老照片所创设的故事语境隐喻了强烈的“怀念”“变迁”等正面的情感表达,能够唤起用户对于照片的时代回忆,拓宽用户对于照片背后的情感想象, 激发用户兴趣。随着用户互动深入,多元叙事空间逐渐展开,用户作为“隐含叙事者”被整合到作品的情感叙事链条之中,同步感受到“叙事者” 的幸福兴旺,强化其情感认同。同时,用户对于故事情节推进节奏的自主拿捏和控制,可以进一步强化用户的故事参与感,让用户能够在简单的互动之中,体会“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给十八洞村脱贫工作,乃至整个中国扶贫事业带来的巨大指引作用。 
(三) 文本空间中搭建“情感框架” 
文本的空间,即文本所表现的空间,它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语言的选择性。叙述的详略和语言的选择性决定了叙事中空间重现的效果;第二是文本的线性时序,语言及其传达的信息在叙述过程中的先后次序影响了空间运动与变化的方向和轨迹;第三是视角结构,文本的视点会影响叙事中空间的重构。由于文本空间的线性时序与时空体空间时间线结构相似,本部分将不再赘述。 
1.“声音景观”强化“情感认同”。
声音叙事在新闻叙事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从传统的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到如今的融合新闻,声音叙事也相应地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简单来说,传统的新闻叙事是单一的、平面的、线性的,而融合新闻中的声音叙事是在与其他媒介元素的融合结构中参与新闻故事与情感的编织,从而形成独有的 “声音景观”。“声音景观”是一种具身性的叙事语言,它与人类的感官知觉相关,跳出平面性的视觉观感,打开了身体感官系统的空间维度。通过刺激用户的听觉,“声音景观”不仅能够唤起用户的心理感知,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而且还能为新闻叙事的展开烘托情绪,营造出一种充满故事性和戏剧化的感知“景观”,强化用户的心理认知与情感认同。 
第 30 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体奖项短视频现场新闻获奖作品 《惊险!陕西警方现场抓捕制毒嫌犯查获冰毒 107.52 公斤原料 88 公斤》 中的声音叙事就极具代表性。这一作品的声音叙事沿着两个纬度展开:一是当事人讲述事件始末的采访,它提供着事实真相,完整新闻叙事结构。二是点开视频就冲入耳帘的现场声音,如警察嘶吼“站住”、 枪声、踹门声、逃跑与追逐的脚步声,配以第一视角晃动的镜头,营造出一种紧张刺激、惊险万分的故事景观。这一语境空间的营造,打造出视觉和听觉双重冲击之下的现场氛围,刺激用户形成心理幻觉和心理幻景,并与陕西警方产生共情,形成强烈的真实感与代入感,在“屏住呼吸”中真切感受公安干警不畏艰险、英勇果敢的形象。 
2.角色扮演与互动视角加强“情感卷入”。随着媒介融合向纵深开进,不同的新闻叙事形态突破技术和体裁的界限实现跨界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新闻叙事文本,“新闻游戏”就是其中一种。“新闻游戏”(news game) 以新闻事件为叙事内核, 以游戏为外在形态。通过对游戏场景的搭建,“新闻游戏”实现了新闻情节对用户的“情感卷入”, 使得用户与新闻文本发生对话与互动,这种新闻模式进一步优化了新闻的表达力和感染力,玩家对故事情感的体验更加“沉浸”。其中,角色扮演类的新闻游戏打破了传统新闻叙事的封闭性视角,用户通过扮演特定的角色推动情节发展,以不同视角获取新闻信息,实现双向的情感沟通, 获得深度的交互体验的同时理解角色的情感内涵, 实现对新闻作品的“情感卷入”。以第 28 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体奖项获奖作品 H5 《我为港珠澳大桥完成了“深海穿针”》 为例,这一新闻以游戏的形式通过互动,模拟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对接安装的过程,用户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接头安装的工程师,通过三个小游戏直观感受最终接头安装的严苛。通过这一交互性、 娱乐性游戏的形式,作品实现了对于严肃宏大主题的“软着陆”,从而激发用户兴趣。用户在游戏过程中与新闻事件进行了一场基于经验意义理解的对话,在加深对港珠澳大桥对接安装的沉浸式体验的同时,直观感受祖国的繁荣强大,从而得到某种情感满足。 
四、结论与思考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的上述文本特征折射出我国媒介融合发展的生产实践转型过程。在数字时代,高质量且传播力强的新闻报道始终将情感视作其核心生产要素,其展现出的 “情感特征”为观察数字技术驱动之下的新闻新生态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阐释空间。对于融媒体获奖作品中的情感叙事因素,不仅要从实践角度去分析其对于社会公众所具有的情感动员 (effective mobilization) 效能,进一步驱动公众对社会发展进行建设性参与;还要进一步分析其引发共同情感,塑造人类沟通的意义共享空间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要注意到其对于新闻学话语体系的介入与更新,以及对数字新闻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的推动力。 
(一)“情感动员”驱动“建设性干预” 
新闻媒介承载着为受众提供对特定社会事实情感确认的功能,受众在持续不断的新闻信息接受中获得情感体验,作用于其自身的“情感认知 结构”,伊扎德提出了这一结构,认为内驱力、情感、认知与行为间有着相互作用。他认为情感具有一种个体在主观上可以体验到的感情色调。这种主观体验色彩不尽相同,给人们以欢快、沉闷、紧张或激动、痛苦等感受,并使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的意识和行为。这种主观体验的产生和消失、起伏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从而对人的行动起着驱动或阻碍、组织或破坏、促使或延缓作用。也就是说,受众对于事件的主观情感能够在适宜的外部环境刺激下演变成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行动。而新闻媒介则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塑造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情感,而受众对这种社会情感的认同能够成为其发生社会行为的驱动力。如何将情感作为核心要素纳入新闻生产,并使其在公共事件当中发挥积极的动员作用这一问题日渐获得新闻界的关注,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则为情感动员在新闻中的具体实现提供了新的场景与可能,新闻的情感纬度不断加深。
从以上对于获奖作品的情感叙事分析可以窥见这种变化,以融合新闻为代表的数字新闻激发情感动员的叙事策略指向两种。第一,相较于传统报道,融合新闻在主题报道中会通过缩小视角, 以小切口来反映大主题,实现新闻的软化。融合新闻的“软”要求其精准凝练主题,切中情感高潮点,找准情节故事点,谋求与传播对象的情感共鸣,以“技术可供性”推动新闻的多媒体融合, 进而对时政报道等硬新闻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除此之外,叙事结构故事化成为融合新闻情感叙事的常用方式之一,新闻叙事更加注重展现故事情节,挖掘事件中的情感因素,采用能够迅速唤起、激发受众感情力量的叙事模式,以吸引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与参与。第二,充分利用技术可供性赋能新闻的“情感唤醒”。例如,在获奖作品中多频使用虚拟现实 (VR) 技术、增强现实 (AR) 技术,虚拟现实、沉浸式等新闻类型在创造同理心、唤起共鸣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总的来说,数字技术引发新闻业的变化是生态性的, 新的新闻生态在支持和培育新闻的情感表达。
因此,以融合新闻为代表的数字新闻在发展实践的过程当中日益强调对于“积极情感”的追求,并在这一逻辑支配下更加强调建立新闻与用户社会生活之间的情感连接。建设性新闻理念指出,新闻作品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成果, 在新闻叙事中有意识地融入建设性元素,唤醒用户积极情绪,发挥“情感动员”效能,以此实现新闻对于社会进程的介入,促进受众对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参与。 
(二) 共同情感引发“符号共振” 
情感作为一种高度私密化的个人情感体验, 其也受制于人类共同相似经历与社会文化的形塑而产生公共性。这种公共性在人类移情能力的激发下能够产生一种“共同情感”,这成为不同个人与群体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之一。“共同情感”是人们基于相似情感体验,感受他人情感意义而唤起的具有共通性特质的情感,其为识别、阐释和理解相互间情感表达与情感意义提供背景,也使得更具深度及广度的互动活动成为可能。“共同情感”对于建构全人类沟通的意义共享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人类产生情感的心理机制具有普遍性,即便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对于共同情感表达也具有相似的解码能力, 这种基于“共同情感”的解码能够赋予给予情感表达相似的意义内涵,从而能够唤起不同个体与群体的情感共鸣,激发情感联接的建立,从而为人类沟通提供意义共享空间。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同情感”与传播媒介的结合,更能激发“符号共振”,实现超越个体沟通边界的“全人类的意义共享”,这也为跨文化传播建构了新的策略路径。媒介融合的变革将情感因素更加广泛地纳入了新闻传播的实践过程,其效能在媒介社会中处处体现。一方面,公众作为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主要用户,往往在媒介参与的过程中倾向于表达大量的情感信息, 情感成为当下网络舆论的主要话语形态。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将情感因素已经视为其谋求传播效果的重要角色,并进一步聚焦“共同情感”的建立,适应全球化趋势。中国新闻奖作为中国名片, 其获奖作品肩负着跨文化传播的职能。获奖作品通过对情感因素的运用,有效运行情感唤醒、情 感交流、情感体验等机制,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对象对新闻符号产生“符号共振”,由此产生情感认同并搭建情感链接。其也为新闻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新的策略转向:有效运用情感唤醒机制,例如通过营造在场感触发沉浸式情感;把握双向情感沟通,新闻游戏类作品通过角色扮演达到这一目的;以及设置正向情感议题,这一点在新闻作品的选题上着重体现。 
(三) 情感叙事因素对客观性理论的改造 
主流媒体融合新闻情感话语的背后是媒介融合的深度转型,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对于新闻业生态性的改造之上的。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培育了新的新闻业态,也通过构建多元场景的方式重构了新闻生产和接受的网络,并以此为支点重塑乃至颠覆了传统新闻学体系中一系列重要概念与基础性命题。一方面,传统新闻学概念体系的解释力在数字信息时代不断衰落,围绕 “真实”“客观”“社会责任”等元话语形成的新闻 学宏大叙事难以为各种新形式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另一方面,数字新闻样态的创新加速、社交媒体时代自媒体的繁荣发展和专业机构媒体的相对式微,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在新闻业适应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数字生态实践对于新闻学理论发展革新的呼唤显得十分迫切。
以新闻的情感特征作为切入口,以融合新闻为代表的数字新闻的情感实践为逐渐处于式微状态的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理论的改造提供了可能路径,这一过程是从新闻生产、新闻文本以及新闻受众三个维度来实现的:新闻生产维度指向新闻工作者的情感及情感劳动 (Affective labor),记者的个人生活经历、新闻事件共情以及受众反应预期作为影响因素参与到记者的新闻生产实践中,记者的情感劳动要求其具有对“呈现事实”和 “挖掘情感”的能力。新闻记者身份边界被打破, 除社会观察者之外,其拥有了多元的身份指向。新闻文本维度体现在对“情感性策略原则”(strategic ritual of emotionality) 的运用。这种情感性的原则与客观性的原则并驾齐驱,将轶事、个人叙事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引介至新闻叙事之中。通过精巧地设计信源的情感呈现方式,那些屡获殊荣的优质新闻将情感“外包”给了信源,这就使得这些新闻也符合“客观新闻”的要求。新闻受众维度方面,UGC 新闻出现使得受众从新闻生产环节改变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而受众获得情感体验与其思考、价值等理性因素密切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情感与理性二元对立的观点。
中国新闻奖设立媒体融合奖项是顺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它体现着我国媒体在技术路径、生产方式、理念创新、表现手段以及机制体制等方面融合转型的发展进步,获奖作品也成为各级媒体融合发展的标杆。情感话语建构只是从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切入转型现状的研究维度之一,这背后是数字技术对于新闻业的生态性颠覆,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实践尝试以及传统新闻理论体系的重构。这也引导着新闻界一方面加强对于融合新闻情感叙事的研究,促进新闻形态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也对数字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情感劳动提出新要求,并不断呼吁以一种新的参与与互动的方式去拓宽新闻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边界。


作者: 詹恂,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四川成都 610000;祝丹文,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四川成都 610000

原文刊载于《新闻界》杂志2022年第4期,参考文献详见原文

往期精彩回顾李玉媛 佘文斌 | 数字新闻学研究的科学技术学路径——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和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视角
谢宜璋 | 论数字网络空间中发行权用尽原则的突破与适用——兼评我国NFT作品侵权第一案
要欣委 李明伟 | 遁入“洞穴”?——对元宇宙迷思的三重否思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征文启事
蒋晓丽 夏晓非 | 文本、语境与价值:策展新闻的融合叙事表达
专题推介 |《新闻界》刊发元宇宙相关文章摘选
喻国明等 | 具身方式、空间方式与社交方式:元宇宙的三大入口研究——基于传播学逻辑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分析
《新闻界》2022年第9期目录
建议收藏||70家新闻传播学期刊准确投稿渠道与联系方式,从此远离钓鱼网站专题推介 |《新闻界》近年刊发县级融媒体建设相关文章摘选董子铭 | 超越心物二元论:技术意向性与环境可供性在新媒介研究中的源流交汇何塞·范·迪克 张志安等 | 平台社会中的新闻业:算法透明性与公共价值——对话荷兰乌德勒支大学杰出教授何塞·范·迪克教授李拓 白红义 | 新闻权威:一个经典概念的形成、逻辑与议程

编辑: 文颖   校对: 李韵奕  审核: 段吉平  邓树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