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年级数学上下课程知识精讲+教案课件汇总(文末查看下载)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2-04-10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精讲】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精讲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精讲视频连播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精解汇编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AB卷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各单元复习要点


课件文档下载地址
https://m.1ydt.com/v/box-11_35_43
或扫码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精讲】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精讲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汇编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提纲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复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课件打包下载


课件文档下载地址
https://m.1ydt.com/v/box-11_35_44
或扫码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精讲】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全册知识点精讲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6年级期末试题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6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图片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各单元复习要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精讲】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讲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图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汇编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易错题精选

●苏教版
【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精讲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试卷汇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讲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汇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易错题精选
●青岛版

青岛版小学数学6年级知识点汇编
青岛版小学数学6年级电子课本图片
青岛版小学数学期末试卷试题汇编(上册)

●冀教版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知识点总结汇编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电子课本汇编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汇编+教材分析

●其他版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和几个小技巧
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期末复习必备!
小学数学各类型应用题解答方法公式汇总
小学数学四大类应用题解题方法技巧,你了解多少?
人教版数学小升初、六年级毕业知识要点汇总

常考的10种典型题

一、和差问题


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口诀】: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

  除以2,便是大的;

  和减去差,越减越小;

  除以2,便是小的。


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按口诀,则大数=(10+2)/2=6,小数=(10-2)/2=4。

二、鸡兔同笼问题


【口诀】:

  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

  多了几只脚,少了几只足?

  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


例:鸡免同笼,有头36 ,有脚120,求鸡兔数。


求兔时,假设全是鸡,则免子数=(120-36X2)/(4-2)=24

求鸡时,假设全是兔,则鸡数 =(4X36-120)/(4-2)=12


三、浓度问题


(1)加水稀释


【口诀】:

  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便是加糖量。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


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X15%=3(千克)


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


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


(2)加糖浓化


【口诀】:

  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求出便解题。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20%?


加糖先求水,原来含水为:20X(1-15%)=17(千克)


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17/(1-20%)=21.25(千克)


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21.25-20=1.25(千克)

四、路程问题


(1)相遇问题


【口诀】: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即甲乙走过的路程和恰好是两地的距离120千米。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即甲乙两人的总速度为两人的速度之和40+20=60(千米/小时),所以相遇的时间就为120/60=2(小时)


(2)追及问题


【口诀】:

  慢鸟要先飞,快的随后追。

  先走的路程,除以速度差,

  时间就求对。


例:姐弟二人从家里去镇上,姐姐步行速度为3千米/小时,先走2小时后,弟弟骑自行车出发速度6千米/小时,几时追上?


先走的路程,为3X2=6(千米)


速度的差,为6-3=3(千米/小时)。


所以追上的时间为:6/3=2(小时)。

五、工程问题


【口诀】:

  工程总量设为1,

  1除以时间就是工作效率。

  单独做时工作效率是自己的,

  一齐做时工作效率是众人的效率和。

  1减去已经做的便是没有做的,

  没有做的除以工作效率就是结果。


例:一项工程,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甲乙同时做2天后,由乙单独做,几天完成?


[1-(1/6+1/4)X2]/(1/6)=1(天)

六、盈亏问题


【口诀】:

  全盈全亏,大的减去小的;

  一盈一亏,盈亏加在一起。

  除以分配的差,

  结果就是分配的东西或者是人。


例1: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求有多少小朋友多少桃子?


一盈一亏,则公式为:(9+7)/(10-8)=8(人),相应桃子为8X10-9=71(个)


例2:士兵背子弹。每人45发则多680发;每人50发则多200发,多少士兵多少子弹?


全盈问题。大的减去小的,则公式为:(680-200)/(50-45)=96(人)则子弹为96X50+200=5000(发)。


例3:学生发书。每人10本则差90本;每人8 本则差8本,多少学生多少书?


全亏问题。大的减去小的。则公式为:(90-8)/(10-8)=41(人),相应书为41X10-90=320(本)

七、牛吃草问题


【口诀】: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份数1,

  A头B天的吃草量算出是几?

  M头N天的吃草量又是几?

  大的减去小的,除以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

  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

  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

  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

  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

  有的草量除以剩余的牛数就将需要的天数求知。


例:整个牧场上草长得一样密,一样快。27头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23头牛9天也可以把草吃完。问21头多少天把草吃完。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1,则27头牛6天的吃草量是27X6=162,23头牛9天的吃草量是23X9=207;


大的减去小的,207-162=45;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是9-6=3(天)


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所以草的生长速率是45/3=15(牛/天);

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


所以原有的草量=27X6-6X15=72(牛/天)。


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


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


这就是说将要求的21头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15头牛吃新生的草;

剩下的21-15=6去吃原有的草,


所以所求的天数为:原有的草量/分配剩下的牛=72/6=12(天)

八、年龄问题


【口诀】:

  岁差不会变,同时相加减。

  岁数一改变,倍数也改变。

  抓住这三点,一切都简单。


例1:小军今年8 岁,爸爸今年34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的小军的3倍?


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点34-8=26,到几年后仍然不会变。


已知差及倍数,转化为差比问题。


26/(3-1)=13,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13X3=39岁,小军的年龄是13X1=13岁,所以应该是5年后。


例2: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是多少岁?


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13-9=4几年后也不会改变。


几年后岁数和是40,岁数差是4,转化为和差问题。


则几年后,姐姐的岁数:(40+4)/2=22,弟弟的岁数:(40-4)/2=18,所以答案是9年后。

九、和比问题


已知整体求部分。


【口诀】:

  家要众人合,分家有原则。

  分母比数和,分子自己的。

  和乘以比例,就是该得的。


例:甲乙丙三数和为27,甲;乙:丙=2:3:4,求甲乙丙三数。


分母比数和,即分母为:2+3+4=9;


分子自己的,则甲乙丙三数占和的比例分别为2/9,3/9,4/9。


和乘以比例,所以甲数为27X2/9=6,乙数为:27X3/9=9,丙数为:27X4/9=12。

十、差比问题


【口诀】:

  我的比你多,倍数是因果。

  分子实际差,分母倍数差。

  商是一倍的,

  乘以各自的倍数,

  两数便可求得。


例:甲数比乙数大12,甲:乙=7:4,求两数。


先求一倍的量,12/(7-4)=4,


所以甲数为:4X7=28,乙数为:4X4=16。

------

六年级毕业考试数学必考常考题型

行程问题是小升初考试和小学四大杯赛四大题型之一(计算、数论、几何、行程)。具体题型变化多样,形成10多种题型,都有各自相对独特的解题方法。


一、一般相遇追及问题


包括一人或者二人时(同时、异时)、地(同地、异地)、向(同向、相向)的时间和距离等条件混合出现的行程问题。在杯赛中大量出现,约占80%左右。建议熟练应用标准解法,即s=v×t结合标准线段画图(基本功)解答。由于只用到相遇追及的基本公式即可解决,在解题的时候,一旦出现比较多的情况变化时,结合自己画出的图分段去分析情况。



二、复杂相遇追及问题


(1)多人相遇追及问题。比一般相遇追及问题多了一个运动对象,即一般我们能碰到的是三人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思路完全一样,只是相对复杂点,关键是标准画图的能力能否清楚表明三者的运动状态。


(2)多次相遇追及问题。即两个人在一段路程中同时同地或者同时异地反复相遇和追及,俗称“反复折腾型问题”。分为标准型(如已知两地距离和两者速度,求n次相遇或者追及点距特定地点的距离或者在规定时间内的相遇或追及次数)和纯周期问题(少见,如已知两者速度,求一个周期后,即两者都回到初始点时相遇、追及的次数)。


标准型解法固定,不能从路程入手,将会很繁,最好一开始就用求单位相遇、追及时间的方法,再求距离和次数就容易得多。如果用折线示意图只能大概有个感性认识,无法具体得出答案,除非是非考试时间仔细画标准尺寸图。


一般用到的时间公式是(只列举甲、乙从两端同时出发的情况,从同一端出发的情况少见,所以不赘述):


单程相遇时间:t单程相遇=s/(v甲+v乙)

单程追及时间:t单程追及=s/(v甲-v乙)

第n次相遇时间:tn= t单程相遇×(2n-1)

第m次追及时间:tm= t单程追及×(2m-1)

限定时间内的相遇次数:N相遇次数=[ (tn+ t单程相遇)/2 t单程相遇]

限定时间内的追及次数:M追及次数=[ (tm+ t单程追及)/2 t单程追及]


注:[]是取整符号


之后再选取甲或者乙来研究有关路程的关系,其中涉及到周期问题需要注意,不要把运动方向搞错了。


简单例题: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在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 米。


问(1)第二次迎面相遇后又经过多长时间甲、乙追及相遇?

(2)相遇时距离中点多少千米?(3)50小时内,甲乙两车共迎面相遇多少次?



三、火车问题


特点无非是涉及到车长,相对容易。小题型分为:


1、火车过桥(隧道):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有长度、但没速度,

解法:火车车长+桥(隧道)长度(总路程) =火车速度×通过的时间;



2、火车+树(电线杆):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没长度、没速度,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火车速度×通过时间;



3、火车+人: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没长度、但有速度,

(1)、火车+迎面行走的人:相当于相遇问题,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 =(火车速度+人的速度)×迎面错过的时间;

(2)火车+同向行走的人:相当于追及问题,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 =(火车速度-人的速度) ×追及的时间;

(3)火车+坐在火车上的人:火车与人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 =(火车速度±人的速度) ×迎面错过的时间(追及的时间);



4、火车+火车: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也有长度、有速度,

(1)错车问题:相当于相遇问题,

解法:快车车长+慢车车长(总路程) =(快车速度+慢车速度) ×错车时间;

(2)超车问题:相当于追及问题,

解法:快车车长+慢车车长(总路程) =(快车速度-慢车速度) ×错车时间;


对于火车过桥、火车和人相遇、火车追及人以及火车和火车之间的相遇、追及等等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着图来进行。



四、流水行船问题


理解了相对速度,流水行船问题也就不难了。理解记住1个公式:


顺水船速=静水船速+水流速度,就可以顺势理解和推导出其他公式:

逆水船速=静水船速-水流速度,

静水船速=(顺水船速+逆水船速)÷2,

水流速度=(顺水船速-逆水船 速)÷2。


技巧性结论如下:


(1)相遇追及。水流速度对于相遇追及的时间没有影响,即对无论是同向还是相向的两船的速度差不构成“威胁”,大胆使用为善。


(2)流水落物。漂流物速度=水流速度,t1= t2(t1:从落物到发现的时间段,t2:从发现到拾到的时间段)与船速、水速、顺行逆行无关。此结论所带来的时间等式常常非常容易的解决流水落物问题,其本身也非常容易记忆。


例题:一条河上有甲、乙两个码头,甲码头在乙码头的上游50千米处。一艘客船和一艘货船分别从甲、乙两码头同时出发向上游行驶,两船的静水速度相同。 客船出发时有一物品从船上落入水中,10分钟后此物品距客船5千米。客船在行驶20千米后掉头追赶此物品,追上时恰好和货船相遇。求水流速度。



五、间隔发车问题


空间理解稍显困难,证明过程对快速解题没有帮助。一旦掌握了3个基本公式,一般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1)在班车里。即柳卡问题。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按要求数交点个数即可完成。


例题:A、B是公共汽车的两个车站,从A站到B站是上坡路。每天上午8点到11点从A、B两站每隔30分同时相向发出一辆公共汽车。已知从A站到B站 单程需要105分钟,从B站到A站单程需要80分钟。问8:30、9:00从A站发车的司机分别能看到几辆从B站开来的汽车?


(2)在班车外。联立3个基本公式好使。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


1、2合并理解,即


汽车间距=相对速度×时间间隔


分为2个小题型:


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


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标准方法是: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好使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


例题:小峰在骑自行车去小宝家聚会的路上注意到,每隔9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从后方超越小峰。小峰骑车到半路车坏了,于是只好坐出租车去小宝家。这时小 峰又发现出租车也是每隔9分钟超越一辆公交车,已知出租车的速度是小峰骑车速度的5倍,如果这3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都保持匀速,那么公交车站每隔多少分钟 发一辆车?



六、平均速度问题


相对容易的题型。大公式要牢牢记住: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用s=v×t写出相应的比要比直接写比例式好理解并且规范,形成行程问题的统一解决方案。



七、环形跑道问题


是一类有挑战性和难度的题型,分为“同一路径”、“不同路径”、“真实相遇”、“能否看到”等小题 型。其中涉及到周期问题、几何位置问题(审题不仔细容易漏掉多种位置可能)、不等式问题(针对“能否看到”问题,即问甲能否在线段的拐角处看到乙)。



八、钟表问题


是环形问题的特定引申。基本关系式:v分针= 12v时针


(1)总结记忆:时针每分钟走1/12格,0.5°;分针每分钟走1格,6°。时针和分针“半”天共重合11次,成直线共11次,成直角共22次(都在什么位置需要自己拿表画图总结)。


(2)基本解题思路:路程差思路。即


格或角(分针)=格或角(时针)+格或角(差)


格:x=x/12+(开始时落后时针的格+终止时超过时针的格)


角:6x=x/2+(开始时落后时针的角度+终止时超过时针的角度)


可以解决大部分时针问题的题型,包括重合、成直角、成直线、成任意角度、在哪两个格中间,和哪一个时刻形成多少角度。


例题:在9点23分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从这一时刻开始,经过多少分钟,时针和分针第一次垂直?


(3)坏钟问题。所用到的解决方法已经不是行程问题了,变成比例问题了,有相应的比例公式。



九、自动扶梯问题


仍然用基本关系式s扶梯级数=(v人±v扶梯)×t上或下解决。这里的路程单位全部是“级”,唯一要注意的是t上或下要表示成实际走的级数/人的速度。


例题:商场的自动扶梯以匀速由下往上行驶,两个孩子在行驶的扶梯上上下走动,女孩由下向上走,男孩由上向下走,结果女孩走了40级到达楼上,男孩走了80级到达楼下。如果男孩单位时间内走的扶梯级数是女孩的2倍,则当该扶梯静止时,可看到的扶梯梯级有多少级?



十、十字路口问题


即在不同方向上的行程问题。没有特殊的解题技巧,只要老老实实把图画对,再通过几何分析就可以解决。在正方形或长方形道路上的行程问题。



十一、校车问题


就是这样一类题:队伍多,校车少,校车来回接送,队伍不断步行和坐车,最终同时到达目的地(即到达目的地的最短时间,不要求证明)分4种小题型:根据校车速度(来回不同)、班级速度(不同班不同速)、班数是否变化分类。


(1)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最常见)

(2)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多个

(3)车速不变-班速变-班数2个

(4)车速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


标准解法:画图-列3个式子:


1、总时间=一个队伍坐车的时间+这个队伍步行的时间;

2、班车走的总路程;

3、一个队伍步行的时间=班车同时出发后回 来接它的时间。


最后会得到几个路程段的比值,再根据所求代数即可。


简单例题:甲班与乙班学生同时从学校出发去15千米外的公园游玩,甲、乙两班的步行速度都是每小时4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 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两班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公园,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十二、保证往返类


简单例题:A、B两人要到沙漠中探险,他们每天向沙漠深处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 个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准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其中一个人最远可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两人返回出发点)?这类问题其实属于智能应用题类。建议推 导后记忆结论,以便考试快速作答。每人可以带够t天的食物,最远可以走的时间T


(1)返回类。(保证一个人走的最远,所有人都要活着回来)


1、两人:如果中途不放食物:T=2/3t;如果中途放食物:T=3/4t。


2、多人:


(2)穿沙漠类(保证一个人穿过沙漠不回来了,其他人都要活着回来)共有n人(包括穿沙漠者)即多人助1人穿沙漠类。


1、中途不放食物:T≤[2n/(n+1)]×t。T是穿沙漠需要的天数。

2、中途放食物:T=(1+1/3+1/5+1/7+…+1/(2n-1))×t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