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扩散!就在今晚


今天我市上空云量将开始积聚增多起来,
天气晴转多云夜间转阴,
有阵雨或雷阵雨上演,有雾,
主要降水时段发生在今天夜间,
期间不排除局部有强对流天气出现的可能。
风力不大,东南风转偏东风4到5级,
市区全天气温在24~29℃之间。

明天我市天气多云,
白天还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
4到5级的偏东风不变,
市区全天气温略升至25~30℃。

经过短暂休整之后,
周日到下周一又会有降水系统造访滨城,
给我市带来新一轮降雨天气,
届时极可能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请大家关注临近预报、注意防范,
当有短时强降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发生时,
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另外,
降水对气温影响有限,
周日、下周一市区最高气温仍有29—30℃,
大家的防暑降温工作还不能松懈。

8月12日,农历七月十五,迎来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是日,年度第三大满月将现身天宇。“练练飞明镜,亭亭转玉盘”,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我国各地公众均可在当晚欣赏到这轮珠圆玉润的大满月
当月亮和太阳处于地球两侧,并且月亮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时,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最圆,被称为“满月”,亦称为“望”。农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满月可能出现的时段。

这是2022年7月13日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拍摄的年度最大满月。新华社发(徐雪摄)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修立鹏介绍,一个公历年中,通常会有12次或13次满月。2022年是公历平年,年长365天,共出现12次满月。如果给这12次满月排排座,8月12日的这次满月排第三。年度最大和第二大满月已分别出现在7月14日和6月14日。

这是北京市天文爱好者王俊峰2022年6月14日在北京房山拍摄的年度第二大满月。(本人供图)

根据天文精确推算,8月12日出现的这次满月,最圆时刻出现在12日9时36分,而8月11日1时09分月球过近地点,最圆的时间与过近地点的时间相差32个多小时。
“满月时,月球距离地球约为36.1412万公里,月面视直径33.05角分,虽比6月14日(满月时,月球距离地球约为35.7656万公里,月面视直径33.40角分)及7月14日(满月时,月球距离地球约为35.7418万公里,月面视直径33.42角分)略小,但这次满月的月面视觉上也会感觉比较大。”修立鹏说。

2022年6月1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架飞机飞过年度第二大满月。(新华社记者沙达提 摄)

作为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我国民间有放河灯、祭祀的习俗。每到此时,不少人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逝去亲人,寄托无限哀思。

“古往今来,月亮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中元节之夜,如果天气晴好,有心人不妨举头遥望,寄情那一轮圆月,怀念逝去亲人,倾诉绵绵思念。”修立鹏说。

如何欣赏这轮年度第三大满月?“‘望’的时刻发生在上午,我们无缘得见,不过,可以等到12日傍晚观赏和拍摄,此时月亮刚刚升起,高度角低,显得很大,不仅适合裸眼欣赏,也非常适合与地景‘合照’。”修立鹏说。

“秋老虎”来了,做好这6点!


1、尽量不要空腹锻炼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体检中心主治医师卓楠在8月10日接受厦门晚报采访时表示,盛夏的余威还在,仍需提防“秋老虎”。特别是老年人要警惕心脑血管的疾病风险。

一些老人天不亮就出门锻炼,经过夜间长时间的睡眠,早晨人体失水较多、血液较黏稠,再加上天热、空腹,体内的水分蒸发较多,过早晨练容易引发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2、穿衣要防寒凉侵袭

立秋后,早晚比较凉快。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

3、空调温度不要太低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田乃亮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最好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与室外的温差以8摄氏度为宜;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换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4、不要睡得太晚

“秋老虎”期间,午后高温暴晒,气温仍较高,伴随着秋燥,睡眠极易受影响。如果长期熬夜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5、凉席适时该撤下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朱庆军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怕冬天里的寒邪侵袭。

我们后背上的督脉有温阳的作用,因此,养护阳气就要让后背暖一暖。睡觉还铺着凉席的,是时候应该撤下来了。在睡觉时还要关上窗户,躲避贼风侵袭人体。

6、要适当补充水分

立秋后,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身体水分大量蒸发,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饮水量1200毫升。

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

入秋养生,做好这几点


1、吃点丝瓜,清热润燥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有一种说法“秋后吃三瓜,虫草都不如它”,秋丝瓜就在其中,秋丝瓜指的是在夏季种植、秋季收获的丝瓜。

中医认为丝瓜性寒凉味甘甜,其翠绿鲜嫩,清香脆甜,具有清热润燥的作用,最为合适“秋老虎”的天气润燥清热食用。

2、喝点麦冬饮,润肺利咽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唐梁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夏末秋初,人常常会感觉心烦失眠,燥热便秘,建议可以试试煲点麦冬吃,滋阴清热,降住“秋老虎”。

取玄参10克、麦冬10克、桔梗10克、甘草3克、冰糖适量。熬水当茶饮。有滋阴清热,润肺利咽的功效。

3、红花泡脚,解乏助眠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来要水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秋季感到疲乏的话,可用红花、当归煎水,然后加些热水来泡脚,舒筋活血效果好,入睡前泡一下,能消除疲劳,有助睡眠。

4、按足三里,强身败火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戴奇斌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不少人头伏、中伏都没有被暑热击倒,但末伏时却撑不住了,主要和前段时间抵抗力透支过多,近期疏于保健有关。“足三里”是强身健体、养胃败火的黄金穴。


方法:可以常揉,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在穴位上绕圈按揉即可。

5、保证睡眠,适当锻炼

气温高,人就容易烦躁,因此更应该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间。一般来讲,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较为适宜。

同时,调整心态,多进行一些修身养性的活动,适当锻炼。

来源:半岛老友乐综合自新华社、@大连气象、健康时报

编辑:吴涛

投稿邮箱:laoyoule@163.com


更多内容

国家卫健委最新判断!大连市疾控中心紧急提醒

知名女演员车祸身亡!他被判了

大连调整常态化核酸筛查机制

大连疾控中心最新提醒

就在20时29分!还需要注意的是...

传染性更强,国内首次检出!

大连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

大连疾控发布最新提醒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