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最喜欢的校长什么样?——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

陈玉琨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置顶关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我们强调校长专业化,实际上就是强调校长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专业化是对校长职业的基本要求。我认为,所谓校长专业化,是在理解专业意义的基础上,提升专业精神,增强自己的专业修养、专业道德、伦理追求,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陈玉琨《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文章附后)(《行走大地的思想者——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的角色》)


教师最喜欢的校长什么样?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一位优秀的校长角色就是对教师科学管理,就是要建立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就是要更加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


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学校教师管理中,校长角色有必要作准确定位。



1、“人师”,要有“博爱之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课改背景下好校长他能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给教育事业,不在于他教什么、管多少,而是在于他能否点燃教师心灵中那支待燃的火把,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留给教师。


他能为教师的整个人生负责,不把教师看成管理的容器,盯住的不只是教师教出的分数,而是用智慧去唤起教师对教育书人的渴望和理想的追求、如何将教师导向教育者之门。


一句话:好校长,他能乐于奉献,有健康的价值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师和影响教师。(《行走大地的思想者——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的角色》)


2、“朋友”,要有“宽容之心”


一个好校长,首先要做个“好教师”。他应是教师易接近的“兄长(大姐)”。教师需要老师,可他们更需要朋友。


课改背景下的“好校长,他不仅仅是教师的良师益友,更是教师的知心大哥或知心大姐。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能创造出民主、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能唤起教师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发展教师有自己的个性,培养教师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师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当好校长的20条“秘诀”——高品质学校的26个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能“师心未老”,把自己真正熔化在教师之中。


3、“赏识者”,要有“信任之心”


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好校长应该多表扬教师,并且表达出对教师的期望。


因为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成为积极的向上的原动力,产生激励效应。(《校长和教师该坚守什么?——如何赢得信任?》)


课改下好校长应该是一位赏识教育者: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一枝花,校长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阳光、空气、水分的空间,让他们迎风展姿,百花争艳。


4、“自律者”,要有“凝聚之心”


作为一个好校长,不仅要注重学问,更重要的还要拓宽胸襟,涵养气象。因此好校长应诚信,正直。言必信,行必果。当然做到是不容易的。


好校长应乐于帮助别人,不要害怕别人超过自己,要承认别人的贡献,要学会欣赏别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做到虚怀若谷,这样形成校长的人格力量,形成校长自身的才智、风度,以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散发出吸引力、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师心的魅力。《照管好你正好拥有的东西,人的自由在于灵魂的自由——斯多葛的人生哲学


5、“引导者”,要有“合作之心”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服务理念对教师管理的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校长从管理的执行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转变。


学校管理是校长—教师之间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检查、指挥式管理,将不断让位于校长—教师“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教育教学共同体”。(《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 就是构造“一方池塘”,点燃“一束火焰”,推开“一扇大门”......》)


校长对教师管理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相互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这样教师教育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6、“发现者”,要有“排难之心”


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教师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校长在教师管理工作中要关注教师的优势,尽可能让教师感到工作学习的愉快。


帮助教师将他的工作、学习建立在他的优势上。这样教师会做得很好,良好的结果会更加强化干劲,教师也就会越干越愉快。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也将使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体现人的价值、体现对人的尊重。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中,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校长真正成为教师创新的发现者、教师开展探索活动的支持者、排难者,成为教师心目中一个值得尊敬、爱戴的仁者加智者。(《紧握世界的手,犁好自己的田——我只想淋漓尽致玩教育》)


7、“包容者”,要有“开放之心”


一刀切、统一要求、统一规格——这是现行教师教育中管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教师“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不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求知欲望和工作积极性。


校长必须研究教师的差异,找到因材施管理的科学依据。根据不同教师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师管理方法。


8、“人师”,要有“博爱之心”


校长要学会过程动态管理艺术,在整个教师绩效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校管理者为教师服务,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的人性化管理理念。


要从教师成长过程来看待评价结果,为教师建立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身的成长阶段和尚需努力的方向。


9、“读书者”,要有“书生之心”


学校首先要依靠教师,教师应该是读书的“永恒者”。校长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这样让自己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促使自己不停地思考,使观点不落后于教师与学生。


校长也会从这世界的时事、体育、娱乐新闻中找到与教师、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


读书,会在无形中提升校长的品位,强化校长的人格魄力,从而影响他的教师与学生。(《带着书香去朝圣》)


10、“教研者”,要有“治学之心”


“人生因写而精彩”。作为一位校长,不能仅仅是一位识文解字的“教书匠”、管理者,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并用“写”来呐喊。


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写来思考,这是校长学习、追求、发展和提升工作快乐的重要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自己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新教育实验的奥秘何在?新教育之光——《教育》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11、“快乐者”,要有“乐观之心”


校长工作快乐与否完全是一种心态。只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工作和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轻松惬意。


尽管校长工作是苦的,单调、繁锁,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和不如意是难免的,但是校长还是应该保持乐观主义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教育!


因为校长在努力营造快乐的环境,让教师、学生快乐,也让校长自己找到快乐的窗口。


12、“开拓者”,要有“创新之心”


校长要时时以自己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去感染、带动教师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幸福”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动力》)


在教学中能自觉地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教师的创新潜能,捕捉教师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3、“实践者”,要有“征服之心”


课改背景下好校长的重要才华表现除了管理之外,当数课堂教学。上好课不应停留在一般意义的好上,要力争体现自己在教学上的独特之处。


因此要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才是校长征服教师心灵、树立好校长尊严的“王牌”。(《卓然独立,越而胜己——如何从优秀到卓越?》)


[本文来源:中国教师报。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

作者|陈玉琨


关于校长专业化的问题,我想,首先,校长是一种职业。如今的各种职业,根据专业化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非专业的职业,如清洁工,不需要进行长期的专门训练就可以胜任的职业;准专业的职业,如文秘、护士,只需要一定程度的专门训练即可胜任的工作;专业化的职业,如医生、律师等,这些职业均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我们强调校长专业化,实际上就是强调校长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专业化是对校长职业的基本要求。(《一流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现在有一种提法叫“校长职业化”,在我看来,“职业化”是对校长工作的贬低。作为一名专业工作者,必然强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但这是非常狭义的理解。


我认为,所谓专业化,是在理解专业意义的基础上,提升专业精神,增强自己的专业修养、专业道德、伦理追求,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


概而言之,专业发展是专业人士提升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造福人类、造福社会,是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结合和统一。



校长的专业精神


这其中包括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校长的专业精神。什么是专业精神?现代校长的专业精神就是使命感、责任感,对社会、对民族、对每个学生发展的强烈追求。对此,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曾经提出校长要“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我认为概括得非常好。(《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学校教育?怎样融入课堂?未来学生该如何抉择,未来教育该何去何从?》)


作为一个校长要“识大势”,就是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对教育有什么需求,同时还要具备战略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学校的发展,把握住教育的发展。


“明大事”,就是要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只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话是不会在学校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什么足迹或脚印的。要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


在“识大势”、“明大事”的基础上,校长要“成大师”,成为大师级的人物,引领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这就是作为校长的专业精神,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社会、对民族、对教育、对每个学生发展的一种使命的追求。


我认为,当前中国最缺少的就是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校长。现在回过头来看校长培训,仅仅关注技术层面,仅仅关注校长专业知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校长培训首先就是要帮助校长提升专业精神。



校长的专业修养和专业伦理


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校长的专业修养和专业伦理。所谓校长的专业修养、专业伦理,就是作为校长,应当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这里我提出一个观念,就是“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果是校长成功或学校成功的标志。”每年高考一结束,很多校长关注有多少学生上北大、清华,关注有多少学生上一本、上重点,说到底这是关注自己的政绩,这样的校长是短视的。关注学生的成长,应当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提高和变化,这与单纯关注学生的成果是不一样的。当然,关注了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果也会出现。我们不是说要排斥成果,不要成果,只是强调这成果应该是学生发展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


如果单纯追求学生的成果,过度关注成果,必然会导致校长的一些错误举措,如歧视教育上的弱势群体、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也必然会有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发生,如学生学习过度,早上六点半到校、晚上十点半回家或就寝。如果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关心学生的身心、态度、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如果学生成长了、发展了,各方面都提高了,他的成果自然而然会产生。我不是反对关注成果,但是反对把成果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上面我讲的是校长专业修养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一个方面也值得关注。我认为,把教师当作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是对一个现代校长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人力资源理论在观念上还是把人当作一种资源,即把人当作工具而不是当作人,所以现在要强调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每个教师视为一个生命体,而每个教师都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要求校长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生命,尊重教师作为人的尊严。因此,我强调一所学校要创造教师共同的愿景,或叫做价值共同体,实现每个教师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结合。通过共同价值来引领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成长。这一点至关重要。讲到底,校长要把教师当作人,而不是人力。这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尊重。



校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第三个层次是校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所谓专业知识,是指作为校长,应该熟悉一门专门的学科,比如物理、化学,还要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等,应该有一个比较宽阔的知识面的积累。但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但有了知识也不一定能做好。”(《一流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我看来,校长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是战略思维能力。即对社会发展态势的判断,对学校现状的判断,对教师、学生的判断,在此基础上确定和把握学校发展的走势。


第二是校长的决策能力。即决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包括确定学校发展目标、选择学校发展的战略措施,等等。


第三是校长的组织领导能力。所谓校长的组织领导能力,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教职工的行动。在这过程中,校长作为一个组织领导者,很重要的一点是正确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基本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民主、集中是两个不同的方面。校长很容易强调集中,拍拍脑袋出个主意,效率很高。但往往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要特别注重民主。民主决策看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是五分钟的事情,可能是五个小时、五天、五个星期甚至五个月。但民主决策有它的优越性,这一优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民主决策可以避免决策失误,从而在根本上保证效率。其次,民主决策本身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认识统一的过程,有了这一过程,实施就会更加顺利,更少阻力,提高实施效率。再次,民主决策的过程使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教师们当家作主,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这样,决策过程就和组织领导过程结合起来,是在集中群众智慧的基础上,再把群众智慧变成教职员工的共同行为,这就是组织、就是引领。


第四是评价和诊断能力。评价和诊断,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即使主意和决策再好,但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情景的变化。社会发展的变化,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一个校长要善于发现学校发展和提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第五就是现代校长要具备学习反思的能力。学习反思的能力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在实践基础上提炼,进行理性的思考。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组织,校长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者就是学习者,管理过程就是学习过程。这个学习就是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对问题的不断反思过程中提升自己、提升学校。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田野草根的实践,生命在场的叙事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新教育,在海门大地上穿行——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