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遇美好,创造美好——推进新教育实验,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孙建通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让思考为行动导航》)


高新区素质教育以“新教育”理念入手,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十大行动为途径,师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学校的教学教研等发生了巨大变化,课程丰富了,课堂生动了,特色鲜明了,较好地推动了全区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老城区、伊川县、洛宁县、偃师市、吉利区等县区也先后加入“新教育”试验区行列,广泛开展“新教育”各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各地各学校要以现场会为契机,抓紧进行顶层设计,制订新教育实验方案。要成立专门机构,组成专班专人进行推动。重点选择一批实验学校进行先行先试,邀请新教育领军人物朱永新教授等专家老师对全市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走出去,实地观摩学习兄弟试验区、实验学校的好经验好做法,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让新教育实验模式在洛阳成为一种教育名片。——洛阳市副市长陈淑欣在全市素质教育高新区现场会上的讲话(文章附后)


推进新教育实验,落实素质教育

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洛阳高新区文教体局局长孙建通

在全市素质教育高新区现场会上的发言

文章来源|洛阳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重视支持下,高新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改变区域教育落后面貌。特别是2014年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以后,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信任感、满意度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走上了一条优质特色发展之路。(《享受教育的幸福——幸福的路,我们一起走》)



1、 高新区教育概况


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现辖3个乡镇,1个办事处,人口20多万。有成建制中小学31所,教学区45个,绝大多数为农村学校,其中2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教学点)19个,学生14228人,在职在岗教师900余人,其中在编698人。



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高新区社会事业功能薄弱,教育发展比较落后。2011年度,曾被市委、市政府考评为民生改善落后县区。当时,全区22所中小学,校舍普遍老旧,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严重缺乏。孙旗屯乡、辛店镇所属中小学各自管理。教师很少参加学习培训和教研活动,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大多缺乏目标和动力,职业倦怠严重。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流失,辖区群众对教育意见很大。2012年,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教育质量,在落后中奋起直追、努力赶超。经过深入学习、实地考察和反复比较,2014年选择开展新教育实验。



2、 推进新教育实验的主要作法及成效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由朱永新教授发起、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的教育实验。始于2000年。其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把人(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学生父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其基本观点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强调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其目标、愿景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帮助师生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之新:基于未来更新生活》)



新教育实验的理念与素质教育的思想、立德树人的要求高度一致,都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其倡导开展的十大行动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12项标志性成果,把素质教育思想行动化、具体化、系列化、大众化。


新教育实验历经18年发展,目前参加实验的学校4148所,县级以上实验区142个,参与师生470多万人。实验先后入围2014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项目奖15强,成为第二个入围该奖项的中国项目;最近还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实践证明,新教育实验丰富和拓展着素质教育的内涵, “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语)



(1) 坚持把教师成长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力促进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新教育认为: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教师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为此,把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成长的两翼,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


我们高度重视教师成长,持续大力倡导教师读书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专家讲学、外出观摩、共读教育名著、写作教育随笔、集体教研、分享交流、评课议课、组建读书会、学科项目小组等多种方式,不断唤醒和启发教师,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帮助教师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提高能力。一批又一批教师相继被点燃和激发,有了梦想和激情,有了方向和目标,有了自信和幸福,有了成就和荣誉。


在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过去我区教师获得一等奖的屈指可数,近年来集群式涌现。2016年,22名教师参加,18名获得一等奖且名列前茅。2017年,25位教师获一等奖、40位教师获二等奖。2018年,24位教师获一等奖、43位教师获二等奖,获奖人数占比在全市保持领先。(《新教育,让我看到了素质教育的美好模样——洛阳高新区新教育追梦人之星语心愿(第一期)》)


在省级优质课比赛中,过去我区教师很少有资格参与。2017年12位老师参加并获奖,其中一等奖3人。2018年16位老师参加并获奖,其中一等奖4人。



在教育部、省、市举行的“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近三年我区教师获奖人数和级别占比,在全市跻身前列。


在《教育时报》举行的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最具成长力教师”和“最具智慧力班主任”评选中,我区2013年以来有9名教师入选,其中4名为全省十佳。这在全省非常少见。


2015--2016年,我区4位农村教师在全省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接连获得一等奖。2016--2018年, 3位老师先后获评洛阳市十大最美教师。3位校长,相继荣获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十大智慧校长荣誉称号和提名。5名教师获全国新教育榜样教师, 18名教师获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2018年, 29位教师的感人事迹被《中国好教师》杂志、中国网,向全国推介报道。经过全国层层推选,其中2人获评年度中国好校长, 4人获评中国好教师。另有11位教师荣获全国互加美丽乡村计划评选的“小狮子奖”。在我市第三届名师评选结果公示中,我区13位教师入选(特级名师2人,优秀名师7人,名师4人),其中6位第一次入选。(《课程之新:朝向丰富,朝向卓越——教室之新:形成班级特有的文化》)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了教师的觉醒和成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有了支持和依靠,教育发展就有了基础和保障。



2) 坚持落实“十大行动”,大力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


新教育实验强调行动,力主用行动来改良教育。先后提出了“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我们积极落实,并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有所侧重,坚持不懈。


1.营造书香校园。


这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为之首和基石。也是规定的必选项目。朱永新教授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我们一是为各个学校精心选配适合师生阅读的足量图书;二是营造阅读环境,学校里班班设有图书角,每层楼道设置图书柜,让处处有书可读;三是全区学校每周至少三次实施“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低段年级开展绘本阅读、童诗儿歌故事阅读以及读写绘课程,高段年级开展整本书阅读。老师带头读书并指导学生读书。四是举行多彩的读书活动,将每年4月和9月定为读书月,开展经常性的荐书、赠书、班级图书漂流等;五是开展局长、校长领读、师生、亲子共读,线上线下分享、促进读书活动向社会和家庭延伸;六是印制阅读存折、阅读记录卡,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读书明星和书香家庭等。坚持不懈的倡导和推动,使阅读逐渐成为常态,成为大多数师生的生活方式。(《四季当歌,且以永日》)


2.师生共写随笔。


倡导教师们基于自己的教育生活写教育日记、教育故事、课堂反思和读书心得;同学们写日记、读书笔记,记录、反思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慢慢养成阅读、思考、写作的习惯,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文教体局每年从教师的随笔中选择优秀篇章,结集印发。先后编印了《追梦》、《筑梦》、《拔节的声音》《筑梦人》等集子,公开出版了《享受教育》一书,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3.培养卓越口才。鼓励同学们在课堂大胆发言、在班上做小老师、在国旗下演讲、做小小解说员、演说家、开展读书分享等。有的学校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举行师生同台故事会、编演儿童剧,有的学校开设英语剧社、口才班等,利用多种形式锻炼孩子们,让孩子们多说、敢说、愿说、会说。文教体局则定期举行诗文朗诵会、主题演讲、讲故事比赛等促进活动深入。


4.构建理想课堂。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新教育理想课堂框架(“六纬度”和“三境界”),组织全区优秀教师编写了各学段学科课堂教学一般规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同时,持续开展听课评课、课堂教研,促进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努力在课堂上实现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孙旗屯小学的“阳光·成长课堂”、三山学校的“和智”课堂、实验小学的生命课堂、第二实验学校的本真课堂等,各具特色。


5.研发卓越课程。课程为育人服务。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我们相继引进了新教育的“晨诵、午读、暮省”儿童课程、读写绘课程、电影课程、儿童剧课程等,同时,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和各学校资源,相继开发了洛阳牡丹、河洛大鼓、民俗文化课程,开学课程、毕业课程、季节课程、节日课程、花木课程、种植课程、饮食课程,还整合国家课程,延伸开发了童声合唱、葫芦丝、古筝、竖笛、瓷笛、书法、剪纸、衍纸、纸雕、石头画、树叶画以及少儿武术、跆拳道、舞龙、抖空竹、拉丁舞等特色课程,让学生的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基于洛阳开发的牡丹课程,通过识牡丹形状、诵牡丹诗词、讲牡丹故事、画牡丹画(各种画法)、唱牡丹歌、跳牡丹舞、剪(刻、折、衍)纸牡丹以及培植牡丹等,把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生命教育、艺术教育等融入其中,让师生一起感知和体验美好,热爱家乡和生活。


6.缔造完美教室。师生合作、家长参与,最大限度的挖掘“教室”的教育意义。共同商定班名、班识(班徽、班旗、班级吉祥物等)、班训、班级公约、班级愿景、班级歌曲、班级活动和庆典等,努力让每间教室有温度、有故事、有幸福、会成长。小荷班、璞玉班、向日葵班、火箭班、腾飞班、树德班、蜗牛班、毛虫班、海燕班等一间间班级元素齐全、视觉形象美观、文化气息浓郁、个性鲜明突出的教室,在各学校竞争绽放。(《教育之新:基于未来更新生活》)


7.推进每月一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节律,各个学校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等方式,实施不同的主题内容:从吃饭开始,学会节俭;从微笑开始,学会交往;从唱歌开始,热爱艺术……从一件件小事开始做起,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8.聆听窗外声音。经常邀请社会各界成功人士走进学校,让师生亲近名家名师、有识之士。同时组织学生走出学校,野外踏青、赏花,为烈士扫墓,到农田里采摘、收割,到敬老院做义工,去参观博物馆、科技馆、高科技企业,去参加社区活动等。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教育资源,开门办教育。 


9.家校合作共育。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开设新父母学校或新父母课堂,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定期举行开放日活动,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推动亲子共读,邀请“故事妈妈”进课堂,父母志愿者带社团,密切家校合作。联系市妇联专家团队,在全区开展家庭教育大巡讲,深化扩大家、校、社合作共育。


10.建设数码社区。整合学校内外网络资源,引导师生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和交流。引进了沪江网“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让全国名师、优课“走”进村小;引入了宜格思英语远程教学课程,让师生足不出户直接跟着英语国家教师学习。



(3) 坚持专家引领、试点先行、榜样带动、底线保证,着力促进新教育实验与日常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104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朱永新、李镇西、张硕果等一大批专家、老师走进我区,开展新教育通识培训和专题培训,帮助大家认识和理解新教育,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积极组织老师们走出去,参加新教育培训和会议活动,实地观摩学习先进实验区、校,开阔眼界,汲取经验,追踪榜样,进一步增强认同感和道路自信。同时,成立领导小组,设立新教育实验推进办公室,选拔名师负责具体实验督导。区里每年制定实验推进计划。第一年选择6所小学为实验校,试点先行。第二年增加了5个实验校,第三年全面铺开,幼儿园也参与进来。在实验中,要求全区学校,包括教学点,至少选择一个实验项目,量力而行,积极行动,坚持不懈。要求全区所有教师,每个学期必须读一本书,写一篇教育随笔,上一节公开课。《新教育》一书为必读书。外出学习归来,必须在校内分享,扩大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发现先进,树立榜样。首批选择28名有理想激情、学习力强的教师作为种子教师,优先为她们提供学习培训和成长锻炼机会。让她们积极承担实验项目,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还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榜样言说、出彩,以此激励更多的人。武艳艳和徐良惠2个名师工作室的老师,3年来坚持每两周到洛阳市少儿图书馆,开展公益阅读讲座,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亲近阅读、学会阅读。


新教育实验不是另搞一套,其研发的课程和提炼的行动,都是教育应有的内容。在实验中,我们强调结合,推动融合,努力使其与学校所拥有的资源条件相结合,与教学、教研活动相结合,尽量不给老师们增负,努力让新教育成为教育的常态,让实验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幸福的路我们一起走》)



(4) 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全面促进质量提升、师生幸福。


新教育实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我们在面向全体、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学校发展特色。实验小学实施新生命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幸福人生,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孙旗屯小学实行阳光教育,努力让学校成为师生的学园、乐园和家园。三山小学实行和美教育,以“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为校训,努力办一所有故事的学校。第二实验学校实行本真教育,以“学做真人”为校训,致力于培养有真知灼见、真才实学、真情实感的“真正的人”。东马沟小学的体验教育,高新一中、辛店小学、青城路小学的树人教育,泰和小学的“三香”文化等,有载体有内容,初步形成了“一校一色一品”、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格局。全区校园里书香气和文化味越来越浓。


在全市中小学星级创建评定中,3所小学先后被评为示范性特色学校和单项示范性特色学校。4所学校获评单项特色学校。星级学校数量占比在全市县区中处于前列。在教育部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网球特色学校中,我区有6所学校入选。在全国4000多所新教育实验校中, 3所小学相继荣获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10所小学荣获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



全区广大中小学生自信、阳光、喜读、乐学,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生命状态。众多学生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读书征文、经典诵读、书画征稿、艺术展演、体育竞赛、航模、海模、建模、人工智能竞赛等,屡屡获奖。去年,三山小学童梦合唱团在第九届全国魅力校园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实验小学代表队在第27届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中,荣获人工智能挑战赛国家级二等奖。高新一中的同学们在河南省第13届运动会学生组航海模型竞赛中,获得2金3银4铜的佳绩。孙辛学区原有3所初中中招通过省市示范高中录取线的学生数逐年增长。中小学在读学生由2012年时的7000多名,增长到2016年秋学季时的近万名。辖区中小学就近入学、回流就读学生逐年持续增多,2018年又增了600多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幼儿园数量也由2012年时的9家增加到目前35家,在园幼儿人数由1500多名增长到6600多名。


我区曾是一个薄弱落后的教育小区,借助新教育实验,发展素质教育,师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学校的教学教研,发生了巨大变化,质量提升了,教师乐教了,学生乐学了,群众认可了,在省内外教育界产生了良好影响。近两年,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前来我区观摩交流的络绎不绝。去年5月,河南教育时报授予我区 “河南课改先锋”荣誉称号。11月,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中国好教师》杂志联合授予我区全国“区域教育特色发展奖”。


 

我区新教育实验虽然先行一步,初见成效,但目前还做得比较粗浅,与先进水平、与素质教育标准,还有不小差距。诚恳欢迎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指导帮助。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把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落实、落细、落小,努力让更多人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幸福的路我们一起走》)


延伸阅读——


洛阳市副市长陈淑欣:

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

让新教育实验模式在洛阳成为一种教育名片。



2019年洛阳市义务教育工作会议

暨素质教育现场会在高新区召开!

文章来源|洛阳教育


今天上午,全市义务教育工作会议暨素质教育工作现场会在高新区火矩大厦举行,会议主要是总结2017-2018学年全市义务教育暨素质教育工作,安排部署2018-2019学年全市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会上,高新区文教体局作了交流发言,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义林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淑欣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开始前,与会代表分别到高新区青城路小学和高新区实验小学现场观摩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实地观看和倾听了孩子们精彩的文艺表演和制作的手工艺品。


宋义林同志在讲话中首先强调了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性,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深学细悟、加深理解,全面准确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坚持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领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领办学方向、统领办学行为、统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

 

他指出,目前全市有义务教育学校1209所,在校生88万,义务教育呈现出在读学生数量多、时间长,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2017—2018学年,我市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

 

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大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加快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步伐,缩小了城乡、区域、校际的差距。全市投入资金约11亿元,优先在教学点比较集中的乡镇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13所。2018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净入学率达99.83%,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科学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入学率达100%。

 

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全面改薄”工程实施以来,我市规划项目学校1368所,规划投资19.88亿元,计划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92.99万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49611.33万元。投入5400万元,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12所。“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投资约23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87所。2018年,全市发放各项资助资金5.55亿元,累计资助学生49.3万人次,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发放0.76亿元,资助学生14.5万人次。

 

办学行为更加规范。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共招生19.7万人(初中9.4万人,小学10.3万人),其中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5.5万人,4.6万名初中毕业生考入普通高中。

 

师资队伍持续加强。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工作,2018年,市直学校共招聘教师204名,全市招聘特岗教师1221名、小学全科教师352名。组织13300余人次农村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计划相关培训,委托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组织名师、优秀班主任等9期1200余名各层次教师参加外出集中培训,并取得良好培训效果。评选出63名省市级“李芳式”好老师,10名洛阳“最美教师”。


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探索实施学校融合式发展、强校带弱校和地方结对帮带等办学模式,对市50中和市34中、市2中和22中等进行了整合,实行一校两区管理,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水平。

 

教育影响力不断加大。2018年,全国“两个有影响力”的活动首站均选在洛阳进行:5月,教育部2018“奋进之笔”“1+1”(1场发布会+1路采访团)首场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在我市进行;1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一套节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学校篇》摄制组首选洛阳,记者走进洛阳乡村学校,通过走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分享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较好展现了洛阳改革开放40周年来,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发生的沧桑巨变。


在下一步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上,他指出:要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步伐,推动优质均衡发展;要规范招生行为,提高管理水平;要抓好特殊群体入学,推进教育公平;持续开展星级创建,打造特色学校;加强民办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在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新教育的发展上,他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着力抓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健全德育工作体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创新学校德育。二是着力抓好新教育实验。要深化认识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目的是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十大行动,改变学生生存状态,改变教师工作状态,改变育人模式,改革教科研范式;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的洛阳模式;要认真总结工作成果,发现典型,交流分享。三是着力抓好校园减负。认真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要进一步优化校外培训环境,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从严控制、严格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活动,坚决治理各类违规竞赛活动。


陈淑欣同志围绕新教育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她指出,新教育实验理念的核心是把人作为教育之根本,目的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家长等教育共同体成员。其基本观点是: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之潜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强调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模式是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始终,帮助师生共同成长,体现了以人为本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她强调,近年来,我市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西工区的“心教育”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课外社团、课程改革精彩纷呈,全区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了“零择校”,被《中国教师报》及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誉为“真正的素质教育”。高新区素质教育以“新教育”理念入手,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十大行动为途径,师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学校的教学教研等发生了巨大变化,课程丰富了,课堂生动了,特色鲜明了,较好地推动了全区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老城区、伊川县、洛宁县、偃师市、吉利区等县区也先后加入“新教育”试验区行列,广泛开展“新教育”各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她要求,各地各学校要以现场会为契机,抓紧进行顶层设计,制订新教育实验方案。要成立专门机构,组成专班专人进行推动。重点选择一批实验学校进行先行先试,邀请新教育领军人物朱永新教授等专家老师对全市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走出去,实地观摩学习兄弟试验区、实验学校的好经验好做法,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让新教育实验模式在洛阳成为一种教育名片。

 

各县(市、区)主管教育的副(市、区)长、教育局局长、主管副局长、基础教育科(股)长、教研室主任,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校长,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政府副秘书长高丽萍同志主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在行动中研究,在坚守中创新——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