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根、聚魂与布道:基于“听见” 的学校文化建设

谢翌 丁福军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本文摘要——

以往的学校文化建设更多关注“看见”,关注外显的设计,注重物化的表象,表现为一种成人功利本位。文化即“心声”,文化主要植根于内心,因而文化主要靠“听见”而非只是“看见”。


文化的理解应关注局内人的心声,注重深层的意义,强调儿童成长的立场。由此,学校文化建设应“以听为见”,从“看见”走向“听见”。


基于“听见”的学校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大任务:“寻根”、“聚魂”与“布道”。


“寻根”就是通过听局内人的故事找到学校的“文脉”,了解学校的意义网络;“聚魂”即寻找共享的意义,聚合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作为学校发展的“精气神”;“布道”即基于学校文化之“魂”进行本校的课程规划,让学校文化彰显、扎根于学校的教育实践之中,使课程成为实现学校文化的核心路径和主要通道。

本文关键词——
学校文化;以听为见;寻根;聚魂;布道

本文目录——
一、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反思:重视“看见”,忽视“听见”
二、听见文化:一段文化意义探寻的旅程
三、基于“听见”的学校文化规划路径与框架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 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 财富是有汗水的, 科学是有人性的, 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陶行知。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文化,如何为校园立魂?

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

学校的校园精神,要有“精”也有“神”
今天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校长的领导力
校长的书柜里有着学校的未来
超越“管理”,做“整个儿”的校长
校长能留下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做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校长
当好校长凭的是远见、格局和担当
.....

寻根、聚魂与布道:

基于“听见” 的学校文化建设

作者|谢翌|丁福军 
来源|潘多课程与文化研究

文化是一种“粘合剂”或“离散剂”。当文化成熟了,就可能有一种群体共享的愿景或价值追求将大家紧紧地粘合在一起,聚合成一个共同体;共享的愿景、共享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做事方式构成了学校组织的文化整体,成为一种“合力剂”,引领学校组织朝着组织成员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反之,当文化贫困或者出现文化冲突时,集体也就不复存在,组织也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或出现派别主义的纷争,或群龙无首、混乱无序。文化像病毒一样容易传染,尤其是毒性文化,如果在一个学校里面存在某种“文化病毒”,它对组织的侵蚀和离散作用将非常大。
学校文化犹如“冰山”,看得见的只是冰山一角,主体与基础部分往往是隐而不见的(见图 1)。

基于对众多中小学校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问题反思,我们认为学校文化不只“看见”,更需要用心去“听”见。用心去“聆听”学校的文化,听学校的故事,既包括听有声的故事,如倾听师生的故事;也包括倾听“无声物品”所承载的意义,如学校建筑尽管静默无声,但同样静静地诉说着学校的文化。此外,我们不但要听历史故事,关注当下的意义;同样还要听对未来的期待。用本土的话语去构建意义的网络,用心去品读、理解学校成员心中的声音,去“看见”植根于他们生命中的意义结构和行事修为。“学校文化建设新行动”的使命就是引发学校成员集体的文化自觉,共同寻找和叙说学校文化的故事,寻找学校文化之“根”,找到“聚合”大家为一体的“文化之魂”,通过共同努力将隐藏的主体显现出来,集聚、编织成一张“意义之网”,将学校统摄为一个有魂的整体。



一、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反思:重视“看见”,忽视“听见”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从解释学的视角理解,组织文化是一种主观的经验和个体内心世界的建构。[1]在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只为了看见”的文物装饰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取向只注重浅层的器物形式,忽视了那些真正“看不见”的学校文化主体部分。反思学校文化建设的取径,审视其背后的价值取向与信念,不仅是为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捉虫”,更是为了引领学校文化建设走向立足本土的“生长”。“只为看见”的学校文化建设关注的是外显的设计,体现为一种成人的功利本位,致使学校文化处于“无根” 与“失魂”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问题:
1.停留于显性物理环境的布置。
“只为看见”的学校文化建设容易导向感官的满足,以高端、时髦为目标,追求非教育性的“高大上”。尽管有些学校环境十分现代、时髦,却让人体验不到“学校的味道”。在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一些学校仅仅停留在物理环境布置,将文化建设看成是“圣诞树上挂礼物”,琳琅满目。这样的文化建设方式,往往看不到核心的价值追求,看不到一种作为核心统领的“魂魄”,因而难以植根于学校成员的心灵。到学校调研时当问起学校的“办学愿景”和“三风一训”,不少校长或教师说不上来,十分尴尬,说是在学校墙壁上挂着呢。注重外表装点的文化建设,仍然是把学校文化看作是“物”,只注重“看得见”的外显布置,而非关注那些“看不见”的活跃于心灵的“价值与信念”。于是,关注外显的装点成了主要的“文化作为”,以为挂的东西越多越好。这种并非以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为起点的做法往往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成为学校整体的“粘合剂”,也很难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文化的力量源自群体的认同,尽管很多时候它“看不见”,但却能时刻提醒和规约组织成员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各种行为方式也会受到这种文化的濡染,带上相应的烙印。所以,文化建设应该从“人心”出发,而不是从“物理”出发。不能仅仅停留于“看得见”的物理层面的装点,而应该通过去关注“看不见”的价值观,去定位、聚合学校之“魂”,然后再决定墙面上应该如何彰显和承载这些“意义”。
2. 注重“看得见”的文化产品的购买与装点。
正是把学校文化建设看作是物质装点,部分学校在实践中,仅仅注重文化产品的“购买与布置”。有的学校甚至把文化产品当成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实质上,“文化产品”和“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等同。文化是不能“购买”的,那些“看得见”的所能购买的仅仅是表征文化意义的产品。当人们秉承文化是可以复制的错误假设、把文化等同于“文化商品”进行推销和买卖时,只是把文化作为“看得见”并可以拿来装点门面的物品。基于这一错误的文化假设,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异化为一种文化产品的简单堆积。此外,注重外在文化产品的购买与装点,不仅容易忽视学校成员的本土文化自觉,更是误将校外的 “文化产品生产者”当成了学校文化建设主体。学校文化建设不应该是外来者的事情,而应该是局内人共同的文化自觉,或者是在外来人员帮助下的文化自觉性实践。文化建设应该基于文化自觉,专业外来者只能是“助产式的倾听者”,引导和帮助局内人去表达自己的文化。



3.忽略隐性历史的离土造作。
文化的核心特征会通过决定性的事件、感人的活动、意义深远的成就,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形。[2]每一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发展印记,尽管很多时候它是“看不见”的,但它却滋养着学校文化。因此,我们应以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去对待学校的历史,把文化嫁接到历史之树上,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相关人员的接纳和认可,也因此能够得到不同历史经验的滋养。尊重学校的历史,方能保持学校文化的可持续性,这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应有的态度。然而,有些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忽略历史,离土造作,这一态度值得我们反思。不顾学校的历史意味着“忘根”。有些学校原来的历史不好,新的学校领导或新建学校不愿去面对原来的学校历史,导致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学校历史,不能从历史中去寻找滋养学校文化的文脉,将学校当下与学校历史割裂开来。“去根化现象”是学校成员缺乏本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表现。无论学校历史如何,需要当下人去正视和反思,“教训” 同样是文化成长的营养。让过去的思想活跃在当下,用现实链接过去,从过去的历史上汲取成长的营养,这才是应有的历史态度,也才能让学校文化在适宜学校发展的文化土壤上真正开花结果。
4.无视本土深层根基的文化移植。
在实践中,一些学校重视那些“看得见”的高大上的理想模样,试图在学校中“移植”理想的文化样态和文化实践,重建学校文化。他们假设有一种可操作的理想文化模式适用于相似的学校;文化可以自上而下地移植,可以取代或覆盖已有的学校文化。他们没有认识到,学校文化的种子应该是群体心中的“核心价值认同”,经由心灵的自觉启发,共同寻找、用心哺育、齐受濡染以及共同传承,慢慢地扎根于群体心中,并逐渐外化为一种做事方式和气质修养。可以看出,文化从“心”开始,植根于群体心中,依靠群体的认同来 “滋养”,需要群体参与反思和超越。所以,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要基于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回归自己的文化,用文化自觉的意识去聚合共享的价值信念;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文化进行反思和超越。学校文化一开始就是学校成员生命中的内容,并植根于学校成员的内心;相应地,文化的建设与重建应该立足学校全体成员所共享的新愿景。简单的文化移植难以扎根于群体心中,容易造成“水土不服”,因“无滋养”而“干枯”。
5. 忽视局内人心声的自上而下的强加。
着力于自上而下学校文化推行的假设,借用权力或专家意志,自上而下地推行是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十分普遍的现状。这样的一种方式忽视深藏学校成员内在的心声,缺乏倾听和对话的态度。由于学校文化如此之复杂,学校改革者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微妙的方法重建学校文化,而不同于过去自上而下的方式。[3]文化的追寻应该是“向内的寻找”,是一种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生成过程。学校文化是基于平等对话、共同建构的价值体系和意义网络,这一过程是通过合作行动研究,基于双方多次对话,及时去捕捉埋藏在局内人心中的那些潜概念、潜规则、潜情感,在问题的引领下,用专业的话语帮助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学校局外人应该做一个谦虚的聆听者,因为“局外人” 永远比学校“局内成员”对自己的文化知道的要少得多,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谦恭地倾听”局内人叙说的过程。当然,局内人的文化自觉与叙说并非完全自发,若有局外人的好奇、追问、引领与专业提炼等唤醒,局内人的心声更容易被听到,更有可能找到与老师、学生生命密切相关的共享信念和价值观,进而凝聚成为学校的文化之“魂”。聆听即播种,对话即生成。



二、听见文化:一段文化意义探寻的旅程
文化根植于学校历史。学校文化的重建主要基于两条线索:一是个人或团体文化记忆的唤醒,二是考古学应用于记忆以及有形和无形的记录的重写,提供文化社交能力模型的经验证据,从而使主体的形成得以显现。[4]任何一种学校文化都是以“过去的重大事件”和“现在流行的故事”为核心内容的,[5]“存活”于学校传统和组织成员内心,因而需要我们从学校历史的文脉中去追寻;有时,学校成员并非来自同一所学校,他们心中有着不同的“学校历史”,为此,还需要去听不同文化群体心中的历史故事。学校文化的理解很自然地从各种学校文化表象事物的观照、转向学校意义之网的探寻。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会“看”,更重要的是懂得去“听”,倾听有关学校的故事、倾听学校成员内心的声音、倾听学校成员共享的信念和价值观,去唤醒植根于学校全体成员内心的记忆,以此把捉和彰显学校文化真正的主体内涵。通过学校历史叙事提炼学校文化精神,体会学校故事中所包含的真实感人的文化力量,便成了学校工作者实施文化建构的合适途径。[6]将这些散存的、共享的、“碎片化的”价值取向和信念等聚合在一起,便成了“学校组织之魂”。
(一)聆听“有声”与“无声”:文化是一种内隐与外显关联着的存在
看到的文化产品只是“冰山一角”,其真正的主体是那些大家所共享的信念、价值观和假设,它们埋藏在“水面之下”。所以,不能只用“看”去找文化,更多的需要懂得去“倾听”,因为潜概念、潜规则、信念和价值观等永远藏匿在老师们的心中,需要用一定的工具、方式去捕捉、去听到。学校文化像棵树,根在地下,茎叶在上,用文脉做滋养。“根”是信念、价值观,是需要去寻找的文化主体。因为学校文化隐性的部分是学校文化生命的关键,它需要经过长期的田园调查才能把捉到。合不合学校成员的味道、是不是自己学校组织的文化形象,始终取决于局内人来认定,要求学校成员进行审思。所以,学校文化的“寻根”与“聚魂”的取向就是去倾听,要以听为“见”。
学校文化即群体的“心声”,因而需要从学校成员的“心”中去听到共享的声音:学校是什么样的组织?它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学校成员有哪些做事方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事方式?左右学校成员的做事方式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这样一些根本的信念、价值观就是学校的文化之“根”。我们需要尽量去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并挖掘其外在的文化滋养的“根须”,如国家文化、区域文化、社区文化、学校历史与当下等,寻出与学校文化的关联,从各种关系中理解学校文化,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相互勾联的组织文化整体,进而勾勒出该学校的意义之网。
故事是学校文化的源泉,学校故事传承着学校变革的历史,彰显了学校生命发展的历程。组织故事常常被用来作为收集数据信息的工具,并以此来描述组织文化。[8]积极的故事能为组织文化做许多事情,这些故事能教会人们做什么,能与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灵、思想产生共鸣而激励他们,还能调动起人们做出行动。[9]此外,故事也是文化的载体,将故事告诉他人或自己人是为了支持自己的信念体系。[10]我们不但要听当下的故事,要听历史的故事,也要听未来的期待。聆听各种“有声”的故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主题:学校改革重要性的故事;关于学校团队艰苦创业的故事;关于后进生转化的故事;个别教师成功的故事;教师相互协作,共同改进班级的故事;团队协作和相互学习的故事;优秀教师的故事;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优质教育而努力的故事;丰富学生生活的故事。[11]通过聆听这些有声的故事,去发掘其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信仰和假设。
此外,还需懂得聆听“无声”的故事。学校文化 “寻根”有点像考古,也有点像寻宝,需要从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去挖掘、搜寻和定位核心价值观。如:学校的建筑与客观环境,同样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校文化的承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2]它们也无声地述说着学校的文化。学校的图腾、学校的建筑以及学校的文化符号,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或蕴含着学校的某种价值追求,彰显着学校成员所共享的信念和价值观。作为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应该努力去发现和揭示它们所表达的价值观和信念,去理解这样一张意义之网。



(二)基于听见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法论:自下而上的意义聆听与整合
格尔兹把文化看作这样一些由人类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21]这一定义超越了“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简单相加,那种“机械分裂式”的元素主义文化观,误导人们分别从制度、精神或行为单向度地对待文化,忽视了文化作为一种意义整体的存在。同样,制度也好,物质也好,只不过是文化的载体,其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观才是文化的根本。当文化被看作一种物质的存在,大家容易秉持操作主义的方法论教条,误把环境装点与物质建设错当文化建设,重视外显的成份、“物化的组装”或者 “无魂式的装点”。这样的文化建设方式难以让文化真正植根于学校全体成员的心底,成为全体成员共享的信念和价值观。操作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教条,过去从未在社会科学领域内起过很大的作用,今天,除了少数几个被它完全统治的角落,它很大程度上已经死去了。[22]由此,学校文化建设应超越操作主义机械的外显装饰走向聆听意义的旅程。
学校文化是支撑学校成员生命的意义之网,其建设过程理应是一场“意义之旅”。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其核心同样是植根于组织成员内心共享的信念和价值观。我们的问题不是从没有文化的原生细胞质的状态下重建部落文化,而是考察具有现在功能的各种文化过程。[23]这一过程需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并通过基于本土故事的聆听与凝练的合作叙事,以探听大家共享的信念和价值观。叙事的方式是立足每一所学校的活动事实,使学校文化“成为每个人的感同身受”。[24]因此,学校文化之“寻根”与“聚魂”主要是局内人意义与价值的集体叙事,是一种“噢”的点头认同、一种基于协商的聆听与对话、一种基于理解的合作建构。在此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集体访谈、头脑风暴等“听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透过这些 “碎片化”的资料去听到、去整合他们的声音,达致“哦,是这样,这正是我们的东西”。
总之,基于“听见”的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段“聆听意义”的旅程、一次“意义之网”的勾勒:通过聆听理解,寻找那些滋养学校成员内心信念和价值观的“文脉”,找出学校文化之“根”;基于系统凝练,找到最为核心的“粘合剂”,定位学校文化之“魂”;借助抽象整合,以学校文化之“魂”为核心,勾勒出学校文化的整个图景。



(三)以“听”为“见”:“听”见文化的路径探寻
聆听“无声”与“有声”,以“听”为“见”,方能抵及学校文化之“根”、触及学校文化之“魂”,有“魂”才能有“精、气、神”,学校文化才能真正扎根。结合我们的探究,主要建构了以下几种“文化探听法”:
1.“五方参与的合作叙事”:“把”学校文化之“脉”
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许多传递信息和传播新知识的价值观收集者,也存在不少传承学校历史且知识丰富的演说家,他们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英雄”。[13] 他们通过故事的编造与传播建构与扩散学校文化,所以需要与他们合作,去听见他们“有声”与“无声” 的故事。叙事并不仅仅说明过去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叙述者如何理解这些行动,如何赋予其意义。[14] 文化作为一种意义的存在深藏于生命之中。我们都知道,一种文化的核心特征会通过关键事件、感人的活动、意义深远的成就彰显出来,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成形。[15]
在“听文化”的学校诊断活动中,我们主要通过 “五方合作叙事”去“探听”学校文脉。其中,“五方” 包括“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学校退休人员 - 高校学者”,通过这种多角度的对话方式,以达到对学校情况立体式的观照。合作叙事的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你认为影响学校发展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你最受感动的故事是什么?学校中哪些事物可以作为学校的精神象征?有什么样的故事表征着学校的这种精神?如在和南昌市 F 学校深度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借助合作叙事的方式,听到了一位用了心、尽了力的 W 校长的感人故事。F 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困境儿童较多,为了学生、学校的发展,W 校长到处“化缘”,让各大爱心组织走进学校,为学校的“困境生”搭建起爱心桥梁;与教师共挤一个小办公室,共同度过“带着毛巾上课” 的四年“热板房”的教学生活;还听到了 F 小学所处村的区域文化、F 小学历史变迁的完整故事。其中包括“有声”的故事,也听到了“无声”的故事。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整理、分析,提炼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能代表学校精神的词汇。通过对这些词汇频度进行排名,选出前 20 个,让师生进行投票选择,聚焦出最能代表学校核心精神的价值观。由此,我们可以寻找到 F 小学的三条重要的“文脉”:F 小学所处村积淀的“和善”区域文化;学校长期关爱“困境生”所搭建的“关爱”文化;全体师生同舟共济,和谐互助所营造的“敬业向上”的文化等。学校精神就是共享的潜概念,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就成为了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我们从中可以引申出学校的价值观体系、学校宗旨、使命、理念等。[16]
2.勾联“过去-现在-未来”的问卷调查:“集” 学校利益相关者之“声”
以“听”为“见”,我们不仅要善于听学校历史的故事、现在的故事,也要懂得去聆听学校未来的故事,去聆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于学校有着怎样的期待。学校文化代表学校不成文的使命宣言,它使学生和教职工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现在这里。[17]学校最为核心的使命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既是学校的出发点,也是学校的旨归。观照教师及家长眼中的期待,了解他们对于“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愿景,这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所需观照的核心。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个体发展愿景的一致性要比创造这种愿景的个体更为重要。[18]由此,学校需要发扬民主精神,让全体成员都参与到学校共同的愿景建构活动当中来,让愿景成为大家共享的目标。[19]
我们可以通过勾联“过去-现在-未来”的问卷调查去聆听学校文化之“声”,了解学校所有利益相关者内心的期待。如在合作学校中,通过这个“听诊工具”倾听南昌市 Q 区 N 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内心的期待,倾听的主题包括:您希望未来从 N 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是什么样子?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素养?您希望 N 学校在办学上有什么样的特色?希望她办成一所怎样的学校?通过对几百份问卷的梳理,我们听到了家长及教师对于学校育人的期待:期待从 N 学校走出去的学生能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坚持不懈,有坚强的意志力,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向上、阳光活力;也听到了他们对于 N 学校的期待:期待 N 学校能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品质培养、打造重点名校、彰显学校特色。每一种学校文化都会伴随着学生和教师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出现一些新的元素。[20]聆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关于学校未来的故事,观照他们内心的期待与愿景,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校成员真正成为学校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学校文化才能进一步与学校成员的生命关联,并植根于他们的内心。
3.引导文化自觉的对话访谈:“探”学校文化之“深”
问卷调查十分有助于学校集体愿景的探寻,但对于学校文化深层内容的理解会有局限性。学校文化“根深脉多”,外显的成份往往会干扰对文化的真正理解,需要深层次的追问,引发局内人的文化自觉,方能把握学校文化之根本。由此,文化自觉式的对话访谈作为一种深度访谈的手段,能帮助我们去聆听和探求深隐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
在我们的伙伴学校中,南昌市 Y 校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作为南昌市 Q 区连续九年的“中考第一”,Y 学校在“教学质量”全区第一的“荣誉”下掩盖着许多“文化秘密”,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反思。我们围绕前期合作叙事和问卷调查所得的情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文化自觉式的对话访谈,围绕“学校师生在校现实生活”展开了深度的对话访谈,包括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在访谈中,我们听到了学校教师为求提高分数进行“课间十分钟”的争夺,听到了学校教师 “孩子不幸福,我们很心疼”的心声,也听到了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的“压力”传递,听到了学生可怕的呐喊……。通过这种文化自觉式对话访谈,我们听到了正式场合难以听到的声音,探求到了学校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这些发自学校师生内心的“声音”,让我们看见了一所被“应试教育”文化紧紧捆绑的 Y 校。正是基于此,我们对学校文化重建的定位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捉,以“不唯分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提出了“绿色第一”的目标,重建学校文化框架。真正的声音只有通过对话访谈才可能被听见,只有这样,学校文化建设才能得到认同并生根。



4.愿景板式的头脑风暴:“辨”学校文化之“魂”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寻学校文化之“根”、聚学校文化之“魂”。聚学校文化之“魂”旨在厘清学校文化体系的脉络,找到其中大家所共享的最为核心的信念和价值观,进而“粘合”整个学校为一体,以此缕清学校文化的整体景观。通过愿景板式的头脑风暴,让藏匿于学校成员内心的信念和价值观可视化,凝练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为学校的文化之“魂”,并以此构建根植于本土的学校文化意义之网。如与我们合作的南昌县 C 校,通过多次的“多方愿景板式的头脑风暴”,学校全体成员一起提炼学校文化之“魂”。南昌县 C 校自办学以来,紧紧围绕 “芳草品质”构建了一种充满活力、风貌独特的学校文化雏形。“芳草品质”已经成为学校文化之根,基于此我们多次组织头脑风暴会,探寻到那些真正植根于学校全体成员心中的共享价值观。我们主要围绕以下问题:您认为“芳草”具有怎样的内涵?有哪些寓意,它代表了你心中什么样的期待?从以上“芳草”的众多意蕴中选择您认为最为核心的一个内涵,并说说学校的教育应该怎么体现这个内涵?通过头脑风暴,“高洁君子、抱团发展、顺应自然、生命力强、有韧性、群芳竞艳”等五大核心价值观较为大家所认同。通过讨论分析,大家聚焦于两大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芳草品质”,另一方面是“芳草生命力”,最后一起凝炼出大家所共享的价值观“韧性”,并将其作为核心价值观“粘合”与统领整个学校。“韧性”不仅很好地代表了学校全体成员对 C 学校“芳草”的理解,又囊括了芳草“美好的德行”与“顽强生命力”的喻义。学校全体成员的“愿景板式的头脑风暴”实质上也是一个“共听、共享、共建”的过程。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方式,从一开始就是基于学校成员心中的理念种子的呵护,自然也就扎根于学校成员的内心,进而规约和引领学校全体成员的行为与做事方式。

三、基于“听见”的学校文化规划路径与框架
以“听”为“见”的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寻根和文化规划之旅,需要经历文化反思、文化彰显和文化植根三个主要的历程。无论是文化贫困还是文化多元,都需要经由文化自觉,通过“寻根”和“聚魂”这种方式去寻找、定位和表达,最终通过“布道”来彰显和实现。因此,基于“听”的学校文化建设主要有三大核心任务,即“寻根”、“聚魂”与“布道”。“寻根”是为了更准确地做好文化定位。学校文化的根脉在哪里?哪些文脉滋养了学校文化?这些都是学校文化寻根时所必须探寻的前提性问题。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脉”,这些文脉犹如血脉,传递着学校价值追求并滋养着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理解需要“顺藤摸瓜”,摸清学校的“文脉”,进而锁定学校的文化发展境脉。找到了学校文化的“根系”,进而需要定位学校文化的方向。“聚魂”即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二项重要任务。“无魂”的学校让人看不到方向,有一种“漂浮不定”、“失魂落魄”的感觉,缺乏教育味,缺乏核心的精神统领,显得“魂飞魄散”、杂乱无章,因而需要找到一种“共享的精神”作统领、聚合学校。这种共享的精神就是学校的“魂”,就是学校组织的“精气神”。文脉是文化给养的前提,只有当文化汇聚贯通到同一方向,有一种合力牵引着成员的 “心”,与组织成员的生命发生了实质上的关联,学校才有了“魂”,方才能成为引领学校组织发展的力量。“聚魂”就是要把这些点点滴滴的价值观和信念聚合起来,粘合成学校文化生命的意义网络。接下来,就要进行学校文化的“布道”工作,即以学校文化“为魂”,规划一套课程体系来承载和实现学校的价值愿景。学校文化的“寻根”、“聚魂”与“布道”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探索的生成过程。
此外,学校文化建设包括“探听文脉”—“聚声成魂”—“布道化育”三大任务,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任务与过程。具体内容如下(见图 2):

首先,探听历史与现实中的声音,确定学校的文脉与路向。通过对校史的追溯,寻找学校文化的历史文脉和现实文脉,同时结合学校成员的共同期待,亦即学校文化的未来方向,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方面去定位学校的文化根脉。
其次,梳理各种声音,凝炼、聚合学校文化之 “魂”。通过对学校文脉的梳理,确定文化的核心和各种声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学校境脉进行解读,充分挖掘其内在意蕴,恰当地表述其具体内涵。
再次,围绕学校文化之“魂”确定学校文化框架,确立相应的“三风一训”,使文化得以彰显和表达,以此统领学校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管理文化,成为学校的意义之网,引领和规约全校师生的行为。



复次,用课程体系成就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之“魂”,课程是学校发展的路径。课程是“集体的跑道”,是实现学校文化的载体。用文化去构建与支撑这个跑道,让学校所有成员在这个跑道上历炼和际遇,实现个体生命的成长和学校组织的发展。学校文化是“意义”,课程是“意义生成之道”、“意义实现之道”、“意义表达之道”。用课程成就文化,就是让学校文化真正在学校土壤里有依靠。
最后,学校文化的传播与培育。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培育,靠的是“认同推广”。通过旧成员带新成员,通过群体影响个体,最终根植于学校成员的内心,并彰显为外在的修养和做事方式。
学校的提升与发展之道是基于学校文化的本校课程规划,文化为魂,课程为道,将学生送达理想的教育彼岸,达致学校的教育目的。课程就是生命走向完善的通道,是生命流经的通道。课程作为通道,将学生生命与自然、社会和文化相联结,让文化成为一种“粘合剂”,成为一种无形的领导,使组织和个体生命得到真正意义上成长和升华。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但它却是凝聚整个学校和在学校中建立凝聚力的“粘合剂”。[25]无论是组织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有了文化就有了方向,也就有了力量。积极的学校文化,滋养着良好的学校教育,滋养着学校全体学生、教师。好的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教育场所,让置身其中的学校全体成员能够得到积极文化的滋养和濡染,使他们的日常行为中能够留下学校文化的烙印。教育永远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用文化去聚合,形成合力,才有可能真正让我们的学生有发展、教师有发展、学校有发展、教育有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儿童道德共识建构研究(15BZX114)”的部分成果。本文载于《教育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Connolly M,James C,Beales B. Contrasting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hange in School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2011,12(4).
[2][12][19]Peterson K D, Deal T E. The Shaping School Culture Fieldbook[J]. Jossey-Bass, 2002.[3]Bower H A,Parsons E R C. Teacher Identity and Reform: Intersections Within School Culture[J]. Urban Review,2016.[4]Cristina Yanes-Cabrera, Agustín Escolano Benito. Archaeology of Memory and School Culture: Materialities and“Immaterialities”of School[M].School Memorie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7:263.[5]Deal,Terrence E.Peterson,Kent D. Shaping School Culture: The Heart of Leadership.[J]. 1999(Winter).[6]赵中建. 学校文化(TB)[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74.[7]张释元,谢翌,邱霞燕. 学校文化建设:从“器物本位”到“意义本位”[J]. 教育发展研究,2015,(6).[8]Negisisik A,Gursel M.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a Successful Primary School:An Ethnographic Case Study.[J]. Kuram Ve Uygulamada Egitim Bilimleri,2013,13(1).[9]Fog K,Budtz C,Yakaboylu B. Storytelling:Branding in Practice[J]. South 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5,12(Jul-Sep).[10][21][美]托德·威特克尔,史蒂夫·格鲁奈特.如何定义、评估和改变学校文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39,46.[11]马云鹏等. 优质学校的理解与建设:21 世纪中小学教育改革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0.[13][14][美]格尔兹, 克利福德.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5,6.[15][美]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M]. 钱岗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66.[16]丁钢.编者之语,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 2 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7]Deal T E, Peterson K D. Shaping School Culture: Pitfalls,Paradoxes,and Promises[J]. Jossey-Bass, 2009.[18]陈向明. 教育叙事对教师发展的适切性探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20]周勇. 提炼学校的文化精神:教育叙事与建构学校文化[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3).[22]Turan,Selahattin |Bektas,Fati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Practices [J]. Eur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3,13(52).[23]谢翌,马云鹏. 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兼评介美国加纳多小学的文化建设[J]. 比较教育研究,2005,(8).[24]Bower H A,Parsons E R C. Teacher Identity and Reform: Intersections Within School Culture[J]. Urban Review,2016.[25]Teasley M 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Schools:A Call for Leadership and Collaboration[J]. Children & Schools,2017,39(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