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忠玲:为教师的幸福摆渡——通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之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静夜思享 Author 林忠玲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为教师的幸福摆渡!

来源|大厦书系


在一个衣食无忧的时代,很多教师却没有幸福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从教师来说,更多注重“生存”问题,忽视“存在”问题。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即“存在者”对“存在”的遗忘。“生存”问题关涉生命外在的物质和名利,“存在”问题关涉生命内在的意义和价值。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这样的低级需要就是“生存”问题,而自我实现这样的高级需要是“存在”问题。


我们常常关注的是减轻负担、增加待遇、提高地位、专业发展等这样的“生存”问题,而很少认真思考“成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如何在教育职业中体会意义”“此生之意义是什么”这类“存在”问题。


“生存”问题当然也关涉“存在”问题,“生存”问题是“存在”问题的基础或前提,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问题也解决不了,谈何“存在”问题?但满足了“生存”问题并不代表自动解决“存在”问题。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会作用于“生存”问题。与古代的人相比,当代人面临的普遍困境已经不是温饱问题,而是由“存在”问题引发的孤独、无聊、空虚和无意义感。


教师如何通往幸福之路呢?


【大厦书系】11月17日(周四)晚19:30,邀请到了林忠玲(新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原副局长)、新教育旺苍实验区向荣贵(曾任四川省旺苍县教育局局长、现任旺苍中学党委书记)、王荣平(浙江省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教师)两位教师代表来分享新教育网络学习中心执行院长郝晓东《教师成长力》一书的阅读感悟。


扫码观看直播


为教师的幸福摆渡

——《教师成长力》读后有感原创|林忠玲 来源|静夜思享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是所有教育人孜孜以求的“理想国”。这条通往“理想国”的路,走起来并不轻松,甚至荆棘遍布,特别需要穿越的欲望、胆识、智慧和坚守。有的人还没起步,便躺在起点指责、抱怨,无法逃脱被粗俗、浅薄吞噬的厄运;有的人浅尝辄止,凭着经验找到了一点门道,便刀枪入库,如同错把“小雷音寺”当作“灵山圣地”一般;还有的人执念奔赴,且行且歌,凭着信仰之光,完成了对自我灵魂的摆渡。
随着越来越多教师个体生命的觉醒,追求“幸福完整”的人越来越多。也许有人会问,通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之路,有没有一条捷径?如果你读了郝晓东先生的新作《教师成长力》之后,就会发现:捷径没有,但路径可以有。
朱永新:彰显生命的高度——新教育实验理论及教师成长之道


这么多年来,不少组织和有识之士都在试图对教师专业成长开出灵丹妙药,诸如形形色色的名特优教师“打造”工程,表面看甚是热闹,但往往事与愿违。有人说,如果你手上拿的地图是错的,要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你能找到哪个地方,取决于别人想在这个地图上印些什么。
新教育实验作为一项公益性质的民间改革实验,一直把教师发展作为起点,在融合了国际上学术模式、反思模式和生态模式三种主流教师成长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新教育特质的“职业认同+‘三专’发展”的教师成长理论模型。崇尚行动哲学的新教育人,自完成理论模型建构后,一直在以生命叙事等方式为这套理论体系提供例证。
在我看来,《教师成长力》这本书,对新教育教师发展理论模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解释力。这种解释力,源自于这样三个方面:
其一,作者的特殊经历,验证了正念的奇迹。
如果把朝向新教育的路看作是一条朝圣之路的话,郝晓东的追寻之旅,可谓阡陌纵横,柳暗花明。他有过就读“四流师范”时的不甘,有过入职民办高中时的蛮干,有过执教师范院校时萌动,有过相遇新网师后的觉醒。特别是近几年,担纲新网师执行院长、辞职攻读朱永新教授的博士之后,他的新教育之旅进入了“加速跑”阶段。
如果郝晓东没有经历过从新教育的迷茫者、旁观者、欣赏者,到追随者、皈依者的涅槃过程,他对教师成长力的解释与建构有多大信度,真的很难说。正因为该踩的坑他都踩过,该到达的顶峰他都触摸过,所以当他回过身来,像邻家大哥那样,讲述“从教这条的路该怎么走”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真实与真诚。
这一路走来,他离新教育越来越近,离教育的原点越来越近,也由此积攒了洞见教师生存“众生相”、言说教师专业发展力的资本。有时,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一部教科书。他的特殊经历启示我们,在教师成长的路上,只要上路就一定会遇到庆典。
郝晓东: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的校园求学与职业嬗变之旅


其二,作者的背后团队,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在医学界,一种新药或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必须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同样,新教育关于教师发展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广谱性,也需要一个较大的样本来验证。这本书中,“新网师”是一个绝对的高频词,郝晓东先生在论及教师成长的各种操作时,都在试图用亲身经历和“新网师”来说事儿。其实,所谓的“新网师”,就是新教育用以“临床试验”的云上教师发展学校。这所学校开张十多年来,以被业内称为“吉祥三宝”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方式,在4万多名教师身上进行了试验,留下了令人信服的实验数据和生动案例。二十年多年来,新教育之所以能发展成近200个县市级实验区、8300多所实验校、840多万师生参与的燎原之势,“新网师”发挥了探路先锋的作用。
去年,我有幸被“新网师”管理团队邀请入群,成为了这个组织的一个观察员。我仔细打量后发现,“新网师”是纯粹的,秉持公益精神,不求任何回报,是一个汇聚教育理想主义者的部落;“新网师”是专业的,读专业书籍、写专业反思、交专业之友,是一片屏蔽了非专业聒躁的净地;“新网师”又是严苛的,任务发布、学习打卡、作业提交,对叶公好龙者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倒逼着每个成员日日精进,是一方赋能学员自我雕琢的道场。
“新网师”这个充满活力群体的存在,成了新教育教师成长理论最生动的解释,也赋予了作者著述本书足够的底气。
郝晓东:自我进阶的有效途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网络写作,新网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其三,作者的精神导师,锚定了纯正的谱系。
最近,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先生荣获了全球“一丹教育发展奖”,并将3000万港币的奖金全部捐给了苏州大学和新教育事业,由此可见新教育实验的世界影响力和他本人的赤子之心。一丹教育发展奖评审小组主席这样说:“新教育实验鼓励以全方位学习带来个人成长,为此,培养教师及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常言道跟对人才能走对路,与谁为伍你就会成为谁。2020年,郝晓东成为了朱永新先生的博士。他在步入不惑之年后,离开高校教书的舒适区读博,真正的动因是什么?我揣测,是理想的力量,是灵魂的感召,是志在像导师那样为中国教育改革立德立功立言的宏愿。
师从朱永新先生,就意味着不只是成为新教育的拥趸,而是追随着导师的步伐,发展新教育、丰富新教育、创造新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被列为“新教育实验文丛”《教师成长力》一书,是完全带着新教育纯正基因生长出来的教师发展图谱,沿袭了新教育少讲高深理论,多谈行走路径的写作风格。据说,不少的读者都说,这是一本关于教师发展方法论的著述,说得明白,读得进去,也用得起来。《教师成长力》一书,到底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哪些路径选择?读一读,你会获得一种被“点化”的感觉。
朱永新:我是行动的理想主义者——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

路径之一:

认知跃升,换一种方式活下去


“你想获得某样东西,就让自己配得上它。”——查理·芒格
朱永新先生说:“站在讲台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在这个充满变化时代,教师变,学生才会变,学校才会变,教育才会变。这是站在教育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强调教师成长的重要。如果我们把视线聚焦到教师个体身上,也不难发现个人的成长与人生幸福息息相关。
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奔着幸福而来,教师也不例外。一个普遍的事实:超过七成教师并没有感受到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为什么一方面“围城”外那么多人想挤进来从教,引发了“教师热”,另一方面身处“围城”内的众多教师因倦怠而痛苦、麻木?
正如作者所洞见的那样,当下教师队伍中,不乏佛系、躺平、摆烂的,不乏停留在经验层面拿着“旧船票”想登“新客船”的,也不乏有发展愿望但被琐碎事务纠缠得抽不开身的。究其原因,客观上师范院校“出品”粗糙、教师资格证制度门槛过低、非教育力量蛮横打扰等外部因素值得检讨;但主观上教师个人对职业认知模糊、内驱不足、定力不够等内在因素也难辞其咎。
在个人幸福与个人成长之间,存在着这样一个传导关系:不成长会导致不专业,不专业会导致没有尊严,没有尊严会导致没有幸福。由此可见,要想获得幸福,先扪心自问:我成长了吗?
谈起认知与行为的关系,我不禁想到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再大的饼也大不过摊它的锅。这里的锅相当于认知,而饼相当于行动。一个人所有的行动都离不开他的认知,正如作者所言,认知决定职业境界。
那么,教师应该当持有什么的“锅”,才能摊出那张属于自己幸福的“饼”?我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找到了三对概念,若是加以厘清,兴许能够帮助我们破解迷思。一是知识与认知。在作者看来,观念的贫穷比物质的贫穷更隐蔽;在低认知层次,即使你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每过5~7年,要超越自己固有的行为模式、认知方式、思维格局和社会圏层。拥有了知识并不意味着就获得了认知。
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时代,一个教师可能会因为拥有知识而受到学生的膜拜,进而获得满足感、幸福感。当人类开始跨入信息文明、智能文明的门槛后,口耳相传的知识获取模式被打破了。如果哪个教师还在一门心思贩卖知识,试图以一桶水带给学生一杯水,忽视活泼泼的人的成长,那么必然要品尝跌落神坛的痛苦。
认识到人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一个学生都是重要人物、都有无限的可能性;认识到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才是最有意思 、有意义、有可能的学习;认识到教师角色需要从知识统御者,转变为学习教练……也许不断进行这样的认知升级,成长才有可能。
二是生存与存在。获得了从教资格,算是在这个行当里生存下来了,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仅仅满足于生存的教师,幸福指数似乎并不高,常常会被无意义的忙碌、无名的烦躁无聊和精神的空虚等困扰着。越是在生存线上挣扎的老师,越是无法静下心来思考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
作者引用尼采的话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表面上轻松舒适的教育生活,可以带来一时的偷安,但无法达成持续幸福、蓬勃丰盈的人生。我以为,幸福是人存在的本质。教师存在的本质,是让学生幸福、让自己幸福,即作者所推崇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儿童幸福与学校教育》一书认为,所谓幸福就是在充实、有意义、有道德和成功的体验中,实现生命的繁荣兴旺。《持续的幸福》一书认为,所谓幸福就是积极的情绪、专注地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明确的意义和目的以及成就感。这些关于幸福的沉思启示我们,为温饱而生存的教育生活终究让人倦怠,为意义而存在的教育生活会带来澎湃的福流。
三是专业与业余。谈到专业,人们总喜欢把教师与医生放在一起做比较,结论是医生比教师更专业。事实也是如此。医生的处方、病历格式内容都有国家明文规定,而教师的教案、作业可以随心所欲;医生以能医治好疑难杂症为荣,而不少教师总在想方设法把差一点学生踢出自己的教室;医生开出的药方很少被人质疑,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可以说三道四;医生退休后仍然可以成为香饽饽,教师退休后职业生涯基本终结……
说到专业与业余的区别,本书作者提及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比喻:老农民也能种好庄稼,袁隆平种的庄稼收成也不一定都好,但农民是业余的,袁隆平是专业的。专业与业余的本质区别是,业余靠的经验,专业凭的是流程与规范。能不能把一件事情背后隐藏着的道理讲清楚,是专业与业余的分水岭。
对一个教师来说经验固然重要,它可以助其形成娴熟的技艺。但是如果年复一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以为靠早年打拼累积的经验,就可以一往无前,这与在磨坊里蒙着眼睛拉磨的驴没有多少差别。局限的经验,在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教育场景中可以风光一时,而只是凭着经验想驾驭素养导向的新课堂难免不会捉襟见肘。我以为,局限的经验在新的教育语境里救不了你的场,经典兴许可以。
朱永新先生认为教师职业大致有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仅仅把教师当作是职业,可能不一定被学生瞧得起;把教师当作事业,至少可以让自己心安;若是把教师当作志业,就可以到达第三、四两种境界。
在我看来,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种超越物质满足、追求精神愉悦的生命体验,它需要教师通过阅读、写作、反思等,不断累积获取幸福的能力,也就是要换一种活法。
近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推出了名目繁多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试图以外部的力量加持教师成长。然而,由于不少培训理论与现实脱节,往往事与愿违,一些培训沦落成了教师的累赘。新教育认为,参加有效培训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放弃“自我培训”,只要埋头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同样可以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本书作者以新教育教师发展理论作为底层逻辑,从认知、阅读、写作、反思、管理、榜样六个维度,对新教育“三专模式”做了个性化的解构,为一线教师掘开了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可行路径。这六个方面,既可以相互连通、互为因果,又可以独自精进、抵达远方。
成长,就是不断打破认知——人越活越有价值的三种能力


路径之二:

啃读经典,站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在“阅读滋养生命灵气”板块,作者或明或暗地告诉我们为何读、读什么、何时读、如何读、谁来陪等关于教师阅读的基本问题。引领教师专业阅读,如同让他们和书谈一场恋爱,至少需要四个基本条件:一是彼此遇见(有书),二是留出时间(有时),三是经常互动(有活动),四是懂得欣赏(有涌现)。
作者认为,阅读是滋润教师生活的营养剂,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助推剂。是的,教师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随着岁月化作精神的血液和骨骼,成为垫在脚下看见更辽阔世界的基石。我一直认为,很多职业都可以找个理由不读书,唯独教师不可以,因为你不丰富知识背景、更新认知结构,就无法面对不断成长的生命。持续阅读,会让自己的认知结构向着四面八方延展。比如看到“外祖母”这个词,不读书者只能想到自己的祖母,而读过很多书的人,会形成一个由众多外祖母的信息构成的宏大背景墙。
读“根本书籍”,是作者关于读什么的一个执念,他认为有限的生命应该“浪费”在接触人类最伟大的智慧上。读书如同看风景,走不寻常的路,才能领略绝美的风光。止庵先生曾说:“读不好的书,就如同去了一趟垃圾场,还错以为去旅游了一趟。”市面上各种各样的书,其实都是“根本书籍”上长出来的枝叶。“根本书籍”的魅力在于,读一本可以为通一类提供拎得起来的“纲”。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为我们呈现了他生命中的“根本书籍”清单:《人间词话》《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苏菲的世界》《给教师的建议》《高效能人士的7个优秀习惯》《儿童的人格教育》《教育的目的》《教育人类学》《新教育年度主报告》《批判性思维工具》。
不得不承认,“根本书籍”都不太好亲近,容易让一些人产生读不懂、读了没什么用的错觉。郝晓东先生和他带领的新网团队创造了“啃读”策略,提倡如啃硬馒头一样一点一点啃,“向既有的理解力挑战”。由“啃读”这个颇有画面感的词,我们可以想象专业阅读并不轻松,需要像作者和新网师学员那样,有啃的动机、啃的毅力和啃进去的消化力。
指责抱怨教师不读书,以行政手段形式主义推动读书,是不少教育管理者对待教师阅读惯常的运作方式。如果推动教师阅读的方法不当,容易滋生应付、厌倦甚至抵触的现象。作者认为组建读书会、阅读共同体,可以解决“孤读”的问题;站在专业视角,选好共读的书目,可以解决书的营养不充分的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在阅读过程中发言,邀请专家入圈点拨,可以解决不融入不投入的问题;制造阅读成果“高峰涌现”时刻,让教师分享到阅读带来的红利,可以解决无用论的问题。
读了再说,读到为好,读破为本。啃读经典,是一条追寻高尚灵魂的路,这条路上不会拥挤,谁能一条道走到底,谁就能获得“俯视”的能力。
新教育推荐的九大书目——全民阅读造就中国人


路径之三:

以笔为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福拜楼
本书作者和一批新网师优秀学员成长的经历说明了一个问题:专业写作是“卓越教师”与“平庸教师”的分水岭,名教师都是“写”出来的。当然,如果不想成名成家,写作也并不是教育生活的必需品。
在作者看来,写作是提升心智的重要途径,是深度学习的强有力的工具,是塑造品牌的重要能力。对每个生命来说,喜欢写作的最大幸福在于,无论时光怎样走远,他都能够让往事在文字中永存,让生命在词语中重现。写作,会把模糊变成清晰、零碎变成完整、零乱变成条理。写作,是一趟深层的思考之旅。
为什么新教育特别提倡教师要拿起写作这个工具?
其一,教师身份角色的特殊性。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写作是教育研究的应然姿态,可以说无写作不研究。提笔而写,其实一个教师是在寻找丢失的身份认同。从来都不写作的教师,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教师。
其二,教师生存状态的特殊性。“学校—家庭—学校”“上课—改作业—上课”,很多老师都生活在单一、单调的圈子里,容易滑向倦怠。而写作能帮助教师捕捉到鲜活的教育细节,透过现象看到教育的本质,寻找到有意义的教育国度。不断地写作,是对灵魂的不断重组,是教师向教育世界进行抒情和对话的极好通途。
其三,教师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生和教师都是直面生命的职业,二者的区别在于医生重在挽留生命远去,教师重在助力生命成长。陪伴正在成长中的生命,特别需要智慧与爱。能够承载智慧与爱的最好方式,当然是包括写作在内的表达。为儿童生活“立此存照”,能够帮助教师完成从“经师”向“人师”的嬗变。非常赞同作者关于写文章就像生孩子的比喻。这说明孕育的过程异常痛苦,而当孩子出生后,就觉得怎么看都是自家的孩子漂亮。在作者看来,读写是共生的,写不出来就是读得不够、没能读懂;写作是对一个人思维模式的体检,写不清晰就是思维不清晰,写得缺乏逻辑就是思维缺乏逻辑,写得不条理就是思维不条理。有时,我们要读懂一个人,就去读他的文字,文字会泄露他的认知和思维的底牌。在写什么的问题上,作者强调理解与反思,反对表现主义;强调客观呈现,反对追求修辞。他认为随笔、感悟和文学性作品的写作,是不专业的表现。当然,对于已经步入写作之路的教师,可以提出“专业性”的要求,而对于尚在门外徘徊的教师,不妨别急于强调“专业性”,不然会把他们吓跑。王栋生说,哪怕写菜谱,也能写出名气。
新教育年度主报告对教师写作明确了四条原则,即:强调理解与反思,通过“阅读理解—教育实践—写作反思”提升“专业性”;强调与实践相关联,将写作与实践始终编织在一起,彼此促进;强调真实而个性化的呈现,避免千人一面,注重“个性化”;强调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为所有教师处理教育问题提供可供参照的珍贵资源。用追马的时间来种草。作者本人在坚持长期写作并获得了“额外奖赏”后,用如此富有哲思的句子启示我们:如果把作品比作水果,希望收获甜美的水果,不要一心想着水果,而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培植果树,果树繁盛,自然会生长出甜美的水果。
朱永新:新教育写作的实践探索


路径之四:

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


“相聚一堂是开端,共同前进是过程,并肩战斗是成功。” ——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
人的幸福一般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物质生活的满足,二是来自人际关系的满足,三是来自自我内心的满足。一个人如果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受到尊重、受到信任,成为大家欢迎的“人缘儿”,就会感觉很幸福。尽管我们不太提倡教师去做一个社会活动家,但也不提倡封闭自己、孤芳自赏,而应该以帮助自己打开专业视野为目的,时而“积极孤独”,时而“积极融入”,在张弛有度中保持与外部世界的连接。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涸?融入大海。同样,人的思想要想不枯竭,就得融入智慧的海洋。
本书的作者没有用专门篇章对专业交往进行阐释,但还是能够在字里行间找到其对专业交往所秉持的态度。
第一,专业交往,借助专业对话实现。
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永恒展开的对话。海德格尔说,对话和由对话所导致的联系,支撑着我们的存在。对话与教育有着天然的水乳交融,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须臾不能离开对话,甚至有人提出教育即对话。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先生说,学习就是对话的实践。
郝晓东先生认为,人仅仅依靠自己的认知很难突破原有经验的束缚,这就需要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话以及与世界对话,从而多元思考 、反思经验、扩大视野、升级认知。他认为,教师读书会、新网师、反思式校本研修活动这样的共同体,就是提供专业对话的极好通道。
所谓专业对话,就是指马丁布伯在对话分类中提出的“真实对话”和“技术性对话”,追求思想和精神的沟通与交流,在相互理解、相互砥砺、相互温暖过程中,缔结彼此成全的交往关系。而“装扮成对话的独白”,只是善于表达者在重复自己己知的东西,并不能碰撞、孵化出新的思想。
本书作者梳理的办好读书会十个要素,就是关于读书场景中专业对话的理想架构 。这十个要素是:校长支持是前提;学术主持是核心;场地、时间和设备是保障;规则要明晰;现场朗读非常重要;人数要适中;整理文字实录;活动和庆典是点缀;读写结合是要点;文化是灵魂。
第二,专业交往,找到尺码相同的同伴。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居。结交会喝酒的,他总想让你喝醉;结交会打牌的,他总想拉你入局;结交会读书的,他总想劝你看书。看一个人的为人德行、学识学养,就看其融入了一个什么样的圈子。
“寻找相同尺码的人”,这是新教育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郝晓东先生领衔的新网师团队,对新教育人的“尺码”做出了这样的界定:真正热爱学习,能耐得住寂寞,啃读书籍,坚持书写;真正热爱教育,把教育作为此生生命意义之寄托;真正热爱生命,不愿挥霍生命,渴求生命的内在成长,愿意通过专业学习,获得职业尊严,探寻生命价值,努力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常听到一些老师吐槽:自己取得一点成绩,就会受到来自同行的妒忌与嘲讽。出现这种状态,一方面说明他所在的学校组织文化缺少正气;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一个人的专业成长还处在他人能平视的程度,就难免不会听到冷嘲热讽。若是其发展到一般人都够不着的层次,杂音自然就会被屏蔽。
专业交往中,如果讨好、迎合低俗的眼光,就会拉低自己,混迹于平庸;如果择善而交,择善而行,就会在相互搀扶中,不断走向明亮那方。我认为,专业交往中所持“尺码”应该“保底”而不“限高”,这样可以避免同质化发展带来的“萝卜烧萝卜仍是萝卜味”的状况。有时,与专家对话,受高人指点,可以带来“高空喷洒”、幡然醒悟的效果。
第三,专业交往,倚靠充满黏性的团队。
我们常说时代的尘埃落到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大山。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个体无论多么高明或强大,越来越不可能单独解决系统性变革带来的所有问题和困境。融入团队,倚靠团队的肩膀,兴许能够抵御不确定性带来的冲撞。
今天,我们谈论教师专业成长,不得不关注当下教师正在经历的教育转型这个宏大背景。新课标、新课堂、新评价,正在倒逼着教师重新定位新角色。原有教育教学技术体系中的不少部件,需要升级迭代,甚至推倒重构。显然,在教育大变革的浪尖上起舞,以独舞的方式会势单力薄,惟有以团队的方式出场,才可能从“盆景”走向“花园”。
何为团队?团队是共同愿景感召下,一起奔赴的组织,它的重要特征是积极进取。只是在一起工作,而没有“让每个人收获更多”的组织,只能称之为团伙。在团队中,不是拥有职位的一群人,而是聚合在一起的个体,每个人都扮演着相应的角色 ,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成全。
以这样标准看,新网师是一个理想的团队样本。在这里能够听到成员间不同意见和质疑,他们大胆质疑他人的想法,推动着问题探讨的深入,从而使这个组织具有了创造性和创新性。在这个团队中坚持下来的成员,其成长的速度和专业的深度可想而知。
有研究表明,在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关键平台”是其中的重要维度。在某种程度上,平台会左右着个体的发展走向,甚至决定人的命运,就如同一块磁砖一样,贴在厨房和贴在厕所遭遇迥异。当下可供教师交往的平台令人眼花缭乱,何处可以让自己灵魂栖息,获得滋养,需要教师擦亮眼睛,宁缺勿滥。
许新海:登高望远,深耕细作,求真创新——优化实验共同体,创造区域新生态
新网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路径之五:

追慕榜样,向着明亮那方奔赴


“好榜样就像把许多人召集到教堂去的钟声一样。”——丹麦
新教育是一个崇尚榜样、制造榜样的组织,因为它体认到: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这个叙事一定有他特定的范本或者原型,无论是自觉的或者是无意识的。以怎样的人物为英雄,为自己的生命叙事选择怎样的榜样与蓝本,无论对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个体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英雄、榜样会把一个民族和一个生命的未来,带向不同的方向。
为此,新教育在教师专业成长图谱中,特别强调教师要建立职业认同,找到自己的“人生镜像”,弄清“我应该像谁一样活着”的问题。本书作者在《榜样揭示自我镜像》导语中这样写道:“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以谁为榜样;一个人能有多大成就,要看有谁指点。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找榜样,靠近榜样,成为榜样的历程。”
二十多年的探索历程中,新教育的原野上已经长出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榜样,他们如同一个路标,点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后人。在本书中,作者随机抓取了一批活跃在他身边的新网师榜样,用他们的成长故事感染人、启发人、吸引人、召唤人。
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孙静老师长期沉潜于新网师学习共同体,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的故事;可以读到何刚老师冲破安逸生活、冲破傲慢与偏见、冲破固定时空,深度卷入“滚烫”的学习与工作的世界,完成自我锻造的故事;可以读到周娟老师不甘被人到中年的犹豫、痛苦、脆弱所缠绕,一心追逐生命中亮光的故事;可以读到王辉霞老师视课堂为道场,视教学为修行,努力把自己修炼成孩子生命里的佛的故事;可以读到马增信老师在开始步入人生下半场的时刻,以“老马识途”的勇气和智慧,穿越“至暗时刻”,以余生之力避免重复过去的故事;可以读到杨百凌校长以苏霍姆林斯基为“自我镜像”,用更加专业、更加高效的领导力,带领团队一起“做正确的事”的故事……
从郝晓东为我们描摹的新网师“群英谱”中,似乎能提取到一名教师从普遍走向卓越的特质,也是所有优秀教师“公约数”:
内心滚烫,眼中有光。朝向优秀,需要对教育保持宗教般的情结。教育是个温暖人的事业,梦想的种子无法在没有温度的地方发芽,不把自己的内心焐热,无法温暖别人。有句广告语说得特别好:心之所向,未来滚烫。判断一个老师是不是热爱教育这份事业,只要看其谈及教育、学校、学生时,是指责抱怨还是两眼发光。
且行且思,委身课堂。如同坐堂问诊是医生的标志性行为一样,课堂才是老师安身立命的地方。“课比天大”,是教师的精神宇宙里最值得悬挂的四个大字。追求卓越,就当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一百条的建议》中所说的那样:“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堂课。”回到学习的本质,站在儿童的立场,不断进行实践反思,教师才能在触摸理想课堂的实践中完成最有价值的成长。
醉心读写,缠绵书香。捧起书、提起笔,在文字的世界里多做一些逗留,不仅是为自己找到一个精神的避难所,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准备精神突围的武器。这个世界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给那些在读写的世界里盛开的花儿们,以更饱满的果实。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支撑着教师向着未来站立的惟有迷人的书香。
褚清源先生在写给这本书的推荐语中说:“人对了,书注定不会错。”深以为然。
新教育实验的管理铁律——“底线+榜样”
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林忠玲:传统的教案需要作出怎样的改变,才可以和新课标匹配呢?
林忠玲:从五个方面,推进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林忠玲: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手里才有“差生”的标签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