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新教育写作的实践探索

朱永新 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朱永新:写作创造美好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写作的意义与价值


新教育写作的实践探索作者|朱永新
新教育研究院

巴金先生说:“只有写,才会写。”新教育写作的内容与方法也只有在新教育写作的行动中丰富和完善。

(一)学生写作:用文字搭建成长的阶梯
一直以来,作文是很多学生最怕写、写不好甚至写不出来的“作业”。“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调侃下的学生写作,装载着满腹的辛酸和满腔的无奈。同时,学生习作普遍存在的“假大空”泛滥、模式化表达、思想苍白等问题,这与习作课程定位不准、目标模糊、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诸多做法有很大关系。当前学生写作的种种流弊,急切呼唤来一场深层次的变革,实现作文与做人的有机结合。
新教育学生写作是以学生为写作主体,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它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写作方式,更指向以写作为载体的生活方式、成长形态和创造方法。
管建刚:20年20本书——什么都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你准备开始写了吗?


1.习作课程
习作课程属于最值得我们深耕细作的国家课程。习作课程的实施,需要紧扣新课程标准,通过由易到难、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的方式,引领学生渐入佳境,甚至写作成瘾。结合古今写作思想与实践的成果,我们认为,新教育在实施中小学习作课程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是先说后写,说写相长。儿童对语言的驯服,并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从口语到书面语的定型、整理、丰富、深化过程。我们之所以把“培养卓越口才”列为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就是要以造句、属对、对话、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说写良性互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是先放后收,收放自如。写作是人感知、探索、表达世界的独特方式,必然要经历从感性积累到理性梳理的过程,是一个从浪漫到精确的阶梯。“先放”是对儿童天性的解放,“后收”是对科学、艺术的理性回归。“先放后收”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意蕴。学生习作应当遵循“先放后收,以放为主,放中渐收”的客观规律,走出纯技术、套路化的写作误区,追求收放自如的更高境界。
三是先实后虚,虚实相间。习作离不开生活,要让学生基于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对现实世界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丰富情感体验,涵养写作灵气。具体操作中,可先进行实用文训练,写好“工作与生活中使用的文章”,再进行文学文训练;先描摹客观现实,描绘、建构一个可见可触的外部“世界”,然后通过插叙回忆、联想想象、心理活动、比喻拟人等,用不在眼前的事物,创造出想象的世界。
四是先俗后雅,雅俗共赏。儿童学习语言是从模仿身边人的口语、方言开始的,他们对日常叙事、谣谚俚语有天然的亲近感。从俗语化写作起步,提倡“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可以避免写作中的畏难心理。当然,随着学生语感的提升,可以相机进行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富有意蕴方面的训练,赋予文章雅致含蓄、清丽脱俗的品质,最终达到俗中含雅、雅中有俗、雅俗共赏的境界。
张菊荣:一个人与一群人——思想长跑的精神意义

2.日记课程
日记写作是引领儿童开启写作之门的一把钥匙。一直以来,新教育特别提倡师生以写“暮省日记”的方式,抚慰心灵,激励自己,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新教育日记课程在“五有”上下功夫,以提高儿童日记的质量:
第一,时间有保障。中小学实行延时服务后,更有利于每天拿出整块时间用于暮省。
第二,素材有积累。新教育倡导“聆听窗外的声音”,目的在于倡导学校把校园向四面八方打开,让学生拥抱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为包括日记在内的儿童写作储存鲜活的生活画面。
第三,样式有扩展。日记的内容可以是生活日记、学科日记、项目日记、观察日记;日记的类型可以是绘画日记、口述日记、文字日记、视频日记等。
第四,方法有指导。方法指导的重点不在于谋篇布局技巧,而在于指导学生选择独特的角度,留心发现、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日常生活中有意思有意义的一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写作之前讨论交流写什么、怎样写、用什么方式方法写。
第五,作品有展评。在尊重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日记赏评,展示学生日记,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激励,体会写日记的轻松与快乐。
卢振芳:让每间教室都是童话,让每个日子都是芳华——情满心怀,花开笔尖


3.听读绘说课程
2006年,新教育启动了“读写绘”项目,后来经过改良又升级为“听读绘说”项目,形成了面向低龄段儿童的德智兼育、寓教于乐的儿童写作启蒙课程。“听读绘说”去掉了原来的“写”,强调了符合儿童年龄的“听”“绘”与“说”,更加吻合儿童身心成长的节律。
“听”,是孩子专注倾听父母或老师讲述图画书等故事,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旨在提升专注力和理解力;“读”,是孩子独立阅读,独自深入故事情境,旨在提升观察力和阅读力;“绘”,是孩子把听过的故事涂鸦出来,旨在提升思考力和想象力;“说”,是孩子以涂鸦的作品为提纲,进行丰富而完整的口头表达,旨在提升表达力和创造力。父母和老师可以把孩子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文字。
有研究表明,“听读绘说”项目不仅是低龄段儿童读写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而且对其他学龄段读写能力较差的特困生也有显著的“疗愈作用”。
季红梅:图说眼里的世界写画心中的天地


4.说写课程
新教育义工、作家童喜喜带领新教育一线团队探索开发的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说写,是以书面语言进行有逻辑体系的口头表达,介乎说与写之间,它的形式是说话,本质是写作。说写的方法首先是提出有逻辑、成体系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写出每个问题的关键词或者绘出自己思考的思维导图,最后以此为基础用书面语言说出自己思考的内容。
说写课程对儿童读写素养发展,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作用:
一是以说促想。说写课程特别强调让儿童在轻松氛围里先想后说,边说边想,敢想敢说,然后进阶到会想会说。
二是以说练听。说写课程因为规范了“说”,强调说书面语言,因此表达相对更完整、简洁、有效。训练了说写,就降低了听的难度,同时因为增加了对儿童彼此倾听训练,促进了儿童相互了解。
三是以说带读。最简单的以说带读,莫过于讲故事。无论是阅读前的激发兴趣、阅读中的深入思考、阅读后的及时评价、孩子彼此推荐图书等等,都可以用以说带读的方式深化。儿童在阅读中所读到的规范的书面语言,是孩子们最好的写作表达。
四是以说助写。说写,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写。写作的关键就是多读多练。说写课程强调以书面语言,进行口头表达,以达到强化练习写作的效果。
近年来,说写课程先后在许多学校落地开花,成绩非凡。海南有一位叫库亚鸽的初中语文老师,刚接手初一时,全班54名学生中有27人语文不及格、十几个作文交了白卷。库亚鸽老师带着这群孩子实施说写课程,仅用一学期的时间全班语文均分就达到92.31分,每一个学生都在写作上有如神助,还有很多学生觉得试卷作文格子不够用!
茅雅琳 :诗意可抵岁月长,静待“数学”绽芬芳


5.学科写作课程
新教育学科写作是指围绕着学科学习生活而进行的形式多样的写作,它从生活实际出发,立足学科知识背景,结合即时、共在、多样的教育生活形态,多角度、多侧面、多维度、多形式地记录学科学习中的心得、感悟、体验、收获和见闻,实现“以学促写”和“以写促学”的双重目标。
学科写作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题材多元。学科写作可写的内容非常多,可以记录一次有趣的小组合作,可以记录印象深刻的解题过程,可以记录收获颇深的阅读感悟……所有学科的学习和学习生活都为写作提供多方面、多方位的素材,能够解决多年来难以解决的“写什么”的问题。
第二,形式多样。可以是摘要式,记录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收获、整理知识要点;可以是图表式,梳理学习所得,建构知识框架;可以是叙述式,记录课堂生活情境以及和课堂相关的生活及学习背景内容;可以是说明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揭示本质和规律;可以是童话式,让各知识点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自己;可以是联想式,让课堂学习联系现实生活,让书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把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内容多变。学科写作的内容,可以是课堂实录型,通过拍摄课堂画面,再现课堂情境,回顾教学流程,或者回顾学习过程;可以是内容整合型,由老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完成跨学科的整合写作;可以是学科主导型,如音乐学科写作、美术学科写作、体育学科写作、数学学科写作、科学学科写作等等;可以是项目研究型,让学生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以写作的方式及时梳理总结、积累资料、思考反馈、物化成果、巩固学习,为研究寻找更多外援、宣传项目成果等。
学科写作课程的实施没有一个“快速解决方案”,不仅需要学科师生之间持续对话、研讨与合作,也需要行政的力量在考核评价等方面加持。今年刚刚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了“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对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一线老师普遍感到迷茫。我们认为,跨学科写作完全可以成为跨学科学习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不少新教育实验学校,深度研发学科写作课程,为新教育学生写作蹚出了一条新路。河南开封贞元学校自2019年创校以来,持续开展学科写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比如他们把历史学科学习分成提取核心问题、辩论建构认知识、写作表达思考三步。其中七上历史就安排了9次写作,刚开始学生人均只能写出1500字的思考材料。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人均字数就能达到2500字,写3000字以上的“论文”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已是常态。因为学科写作训练经常化,这所学校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同龄人相比,明显高出了很多。昨天石星星老师的讲述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在学科写作方面探索的冰山一角。
在语文学科写作方面,青少年文学兴趣的培养与素养的形成,校园文学社团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外很多文学巨匠的创作之路都是从校园文学社起步的。面对当下校园文学社日渐式微的实际,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常态化开展文学讲座、征文评比、写作经验分享等活动,编辑出版文学社团期刊,为有文学梦想的学生营造诗意栖居的空间。
石星星:一场关于生命的超越之旅


6.学生写作评价的科学化探索
新教育研究团队也在以“学生写作”为对象的两种科学评价方法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真实性写作评价。它借鉴美国的真实性写作评价,采用“评价量规”为评价工具,目的是在实际情境中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审辨性思维的培养,并通过多种途径来展示学习成果,获得学生发展的最直接证据。写作评价量规的最佳设定方式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初步设定,告知学生,结合学生意见对量规进行修订,最终确定一个教学阶段的评价量规。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依据评价量规对学生写作作品打分或评定等级,及时给学生反馈并进行写作指导。因写作本身的复杂性,写作内容、文体、类型的多样性,写作评价量规也多种多样。新评价与考试研究中心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参考国内外知名评价量规,先期研发了“通用”写作评价量规,供教师们参考使用。该通用写作评价量规从主题、情感、结构、表达、语法规范、书写与字数六个方面设定评价标准,每个方面下设多个评分点及等级分值。
二是三维解析的写作评价。三维解析的写作评价以认知诊断理论为理论根基,将测评方法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从写作作品的行为表象中探寻学生写作时的思考过程,并将其数据化地呈现出来。该方法依据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课程内容与目标、学业质量等要求,参考多元智能、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形成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基于三维解析框架对写作“评价量规”的内容进行指标解析,以得到多元化数据,运用认知诊断统计模型进行分析与处理,形成多层级诊断报告,为学生个人发展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素养提高、学校与区域教研教管提供直接指导及参考依据,发挥其甄别、诊断、改进、导向功能。例如,根据学生相近两次写作评价结果形成发展性评价报告,通过“写作能力、写作技能、写作内容”三个维度13个指标,呈现学生写作的整体情况和各指标表现及其增值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内的努力程度及需要调整的方向,帮助学生做阶段性总结、设定下阶段写作目标,同时帮助教师、家长把握学生情况。
李庆明:为全民写作探路——写作的四大“法宝”

(二)教师写作:书写自己的教育史
教师写作一般也称“教育写作”,我们之所以不用这个概念,是因为它指称的写作主体不太明晰,容易引起误解,新教育教师写作是教师的专业写作。不过,教师专业写作不是要让教师成为专业作家,而是结合教育这个“专业”,以学科知识、教学实践为原料来写作,以此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新教育教师写作的类型,根据李镇西博士的总结,大致可以分为教育备忘、教育杂感、教育故事、教育案例、教学实录、教育论文、教育书信、教育文学等八种类型。新教育教师写作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1.强调理解与反思
教师写作必须对教育教学现象,比如发生在课堂里的故事、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教师自身的遭遇等等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是经过教师自身的观察和思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科理论进行的反思研究。因此,调动专业积累、理解教育教学现象非常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大量阅读以后的写作才会有深度、有高度。教师的写作也会进一步推动教师的教育阅读,促使教师丰富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科理论的专业积累。“阅读理解——教育实践——写作反思”能让教师的“专业性”得到较快提升。
2.强调与实践相关联
教师写作建立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教育实践决定着教师写作的内容和水平。教师写作离不开对日常教育教学的观察、记录与反思,同时要服务教育实践、改进教育实践,写作与实践始终编织在一起,彼此促进,一起向前。
3.强调真实而个性化的呈现
新教育主张教师写作要恢复最纯真的目的和最本真的样貌。教师写作需要注重学理、事实和逻辑,但应该避免千人一面,注重“个性化”。新教育教师写作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逻辑性,表达的真实性、简洁性和思考性,尽可能客观呈现,不必过分依赖文学性的语言修辞技巧。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针对教师写作的程式化、“八股化”,新教育写作倡导写自己独特的故事,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创新的追求。吕型伟先生说:老生常谈我不谈,人云亦云我不云。个性化写作不仅仅是对学生写作的要求,也是新教育写作的根本遵循。
4.强调教育教学案例研究
近年来,以案例为主的质性研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质性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如讲述“现实主义的故事”“忏悔的故事”“印象的故事”“批判的故事”“规范的故事”“文学的故事”“联合讲述的故事”“现代主义民族志的手法(如对话、超现实主义文本、诗歌、戏剧、小说、电影等)等,也越来越受教师青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遭遇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有很大的相似性,在一间教室里发生过的事情,在其他教室里往往也发生过,甚至在同一个教室里还会继续发生。教育实践的问题很多都是普遍性问题,问题的类型也是有限的,比如早恋问题、作弊问题、上课开小差问题、教育惩罚问题、学生竞争问题等。如果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的案例研究,可以为所有教师处理教育问题提供可供参照的珍贵资源。
黄华斌 :以笔为马,奔赴教育的诗和远方


(三)共同体写作:在写作大家庭绽放自我
1.家庭写作
家庭写作能够提升家庭的觉察力,让家庭成员的情感因为写作而敏感和细腻,从而改变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乃至依恋关系;家庭写作能够提升家庭的沟通力,借助写作这个爱与自由、和善而坚定的陪伴方式,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家庭写作能够提升家庭的成长力,父母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知识的缺乏、表达的欠缺、心灵的疏忽、思考的浅陋,从而倒逼自己坚持阅读学习;家庭写作能够提升家庭的文化力,父母发挥写作的示范作用,会让孩子践行、模仿,并对父母产生更深的尊重和信任。
新教育家庭写作具有陪伴性、示范性、教育性、及时性等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父母日记。父母作为记录主体,以儿女作为观察对象,记录陪伴成长的历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状况。家庭日记的价值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不只是家庭教育研究的起点,甚至可以成为教育研究的起点。
二是亲子通信。亲子信尤其适合出差时间多、跟孩子见面时间少,以及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跟孩子进行心与心交流的家长。家庭的亲子家书,让人体味到见字如面、纸短情长的挚爱亲情。
三是家庭月报。家庭月报是以家庭(家族)为单位,每月出版文化报的家庭活动。在信息和交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家庭(家族)成员聚在一起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得到的家庭(家族)信息也往往越来越碎片化。亲人之间、家族之间有温暖、有计划、有内涵的交流显得弥足珍贵。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写作、编辑家族月报,每月发表家庭趣事、糗事、好事,有利于形成彼此关心、增进理解、共同成长的家庭(家族)氛围。家庭月报可以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呈现。
陈冬梅:用“发表”的力量生长小作家


2.家校共写
新教育家校共写主要指师生之间、教师与父母之间通过交互书信、便签等,让教师、孩子与父母共处一个生命场中,共同创造意义与价值。它具有平等性、合作性、理解性、坚持性、发展性等特点。家校共写可以没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预设,但一定要把促进生命成长作为内隐的价值和意义的期待。
一般来说,新教育家校共写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是家校信。通常每周一封,具体频率和发起主体由教师与父母共同协商。可以由教师向全班父母分享日常教育生活,或由教师与一些特殊家庭、特殊学生的父母发起“点对点”沟通,也可以由父母总结孩子在家表现、提出教育上的困惑等。
二是家校便签。由教师把班上突发的事情用便签的方式和某些父母进行“点对点”交流。家校便签以手写为佳,也可以打印后由教师签上自己的手写名字。
三是随笔(日记)接龙。由学生每天完成学业后,用随笔、日记等形式记录一天的学习生活,父母和老师跟随其后写下对话或评点。既可以班级为单位接龙,也可针对一两个特殊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接龙。
四是家校共育单。主要针对重点学生,由父母、教师和学生一起记录家务、阅读、礼仪等完成情况。可以是随记式的,也可以是主题式的;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
胡艳:在文字的世界里无尽地延伸


3.师生共写
最好的教育教学本该是充满着魅力的师生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包括口头和书面形式。“师生共写随笔”就是新教育师生对话的一项重要行动,也是新教育写作的一大特色,它通过教育日记、教育书信、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自主发展。在新教育的网络平台上,无数师生的“共写”改变了以前的作业生态和写作生态,写作生机勃勃,硕果累累。在共写的师生互动中,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让师生共同编织有意义的人生,这样的交互写作,对于师生之间增进理解,加深认同,消除隔阂,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未来。
4.教师共写
实践表明,抱团成长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一个有生命力的教师写作坊,应该取一个诗意的名字,找到一两个灵魂人物,招募一群尺码相同的人,策划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写出一批有质量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写作文化磁场。昨天南京栖霞的赵仁菊校长讲述的“百分论坛”就是颇为典型的教师共写。
苏州吴江的张菊荣校长在汾湖实验小学工作期间,亲自带领老师们每天用文字记录生活,让老师们把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做“探索者”“思考者”“写作者”。由于暂时达不到出版的要求,他们就把这些书称之为“土书”。为了体现仪式感,他们每年放暑假都会举行“土书发行仪式”。8年间形成了400多本“土书”,“土书”中的不少篇章还得以公开发表。因为共同体写作,这所学校的老师找到了“诗意和远方”。
陈慧君:书写我们的生命传奇



5.网络写作
网络写作包括朋友圈写作和微信公众号写作,以及小打卡写作、简书、美篇、QQ空间、抖音视频类写作等。
网络写作流行以来,经过多年的淬炼,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表达风格。一是高度散文化、小型化。二是口语表达,雅俗共赏。三是跨文体表达,表达样式多元。新教育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网络写作,“教育在线”的博客写作曾催生了漫卷全国的教育阅读潮和写作潮。随后的“新网师”继续鼓励和发动广大教师利用网络从事专业写作,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郝晓东:自我进阶的有效途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网络写作,新网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在网络写作方面,关键是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找到适合的网络写作平台。参与网络写作,选择平台十分重要。目前适合学校师生、父母写作的平台主要有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简书、微博等。入驻一个平台,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空间,就是为自己找到了一片理想栖居地。
第二,坚持在频繁更新中培养习惯。坚持频繁更新,可以倒逼自己养成的思考习惯。经常记录,长时间积累,会提高我们对生活的敏感度、思想的深刻性,能够看见自己拔节生长的过程。
第三,增强网络写作的读者意识。面对网络读者阅读欲望、理解水平、价值判断复杂多元的实际,写作中既要坚守教育人不媚俗的写作风骨,也要学会利用网络写作超文本链接的优势,采取更加灵活的表达方式,以吸引更多读者逗留,达成把自己的认识、思想和情感传达给更多的人的目的。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旺苍宣言》——写作创造美好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写作的意义与价值

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