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建文:创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张建文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实验主题歌——

创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原创|张建文

运城南风学校教学校长

来源|河东新教育研究

我们今天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理解了背景,我们才可以确定它的含义。如果我们善于分析,从近年来的一些热点事件中是可以看出端倪的。
底线守住了,就要为学校的发展绘制愿景了,这也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我们的愿景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共读共写共研的生活方式,是从教师层面来讲的,如果落实到学生层面,有三条路径,一是开发卓越课程,二是构筑理想课堂,三是缔造完美教室。
我们如何带着孩子们抵达完美教室的卓越境界?在新教育的话语系统中,有一句与“缔造完美教室”相对应的话,这句话就是“开发卓越课程”。一句话,卓越课程,是我们抵达完美教室的必由之路。——张建文

张建文:构建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为学生幸福完整的人生奠基

张建文:白首依然书青云之志——聂明智校长教育侧影




跨山越河同心教研,东辰南风共谋发展——
尊敬的何校长、潘校长、东辰学校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上午,在何校长对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的简短介绍中,我意识到,咱们汉中东辰只经过短短三年的发展就在当地迅速崛起,其秘诀取决于一个“硬”字,即基础设施硬,学校管理硬,教学模式硬,学生成绩硬,学校品牌硬。而曹晓丽院长对运城南风学校的介绍,则聚焦于一个“软”字,这个“软”体现在哪里呢?下面我就结合今天下午两校高峰论坛的主题“学校高质量发展”来展开。
“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是高质量。任何一个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其内涵就不同。因此,不同的时代,对高质量的理解必然是不同的。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理解了背景,我们才可以确定它的含义。如果我们善于分析,从近年来的一些热点事件中是可以看出端倪的。

第一个事件,就是中美之间的芯片战争。我们在芯片制造上被卡脖子,为什么?直接原因是商业模式,我们的商业重视复制应用,而不重视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什么关系,可以这样来比喻,基础研究是1,应用研究是0,有了基础研究这个1,应用研究的发展会突飞猛进,就是不断加0而已。相反,没有基础研究,加再多了0都没用,这就是我们被卡脖子的原因。商业模式的根源在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是既不重视基础研究,也不重视应用研究,我们的教材太过老旧,最新的发现根本无法及时纳入教材,关键是,科学史上的经典理论也没有进入教材,所以,我们学生并不具备基础研究的能力。要说应用研究,教材也没有提供这样的内容,商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帮我们教育补上了这个欠缺。我们的学生,既不能进行基础研究,也没有能力进行应用研究,成了一群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必然性的热点事件。
第二个事件是孔乙己那脱不下的长衫。我们十几年辛苦教育的结果,却只是给学生们穿上了一件无用却又舍不得脱下的长衫,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件长衫上的材料,是由我们教学中哪些东西构成的?是价值观出了问题,比如好好学习是为了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还是教学内容出了问题?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僵死的过时的只是用来应付考试的知识。可以说,孔乙己的长衫就是一张没有用处的文凭,既没有基础研究的能力,学到的课本知识也无法转换成应用能力,所以只好失业,只好摆烂,只好啃老。
第三个事件,Chatgpt的出现,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Chatgpt的功能非常强大,让人瞠目结舌。常常有家长向我咨询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前,我思考很久,很多时候还要查阅相关资料才能够回应。但现在不需要,我只要输入家长的问题,一套专业的解决方案就出来,我稍加修改,发出去,家长很满意。我修改了哪些地方,主要是对家长同情性理解,语言变得有人情味儿,而不是完全的科学语言。昨天,我将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个问题抛给Chatgpt,它做了详细的回应,无论是义务阶段的,还是高中阶段的,都非常专业。我就想,如果人工智能具有了执行力,我们这些教育人是不是也要失业了。回到主题,我想说的是,Chatgpt能做的,我们还要不要教给学生?有哪些是Chatgpt做不到的?一言以蔽之,凡是Chatgpt能做到的教育,一定不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那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引导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校的管理者只需要考虑两件事,一是学校的愿景,即我们要去哪里?一是教育的底线,哪些事情不能做?做好了这两件事,我觉得就可以引导学校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坚守教育底线
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我们搜索信息,提供技术,但无法判断善恶,判断善恶是我们人才有的德性。坚守教育底线,是我们教育人在对善恶做出判断之后提出来的。

我们的底线是,不得收受家长的宴请和礼金,不得侮辱和体罚学生。为什么非要坚守这两条底线?因为只有不接受家长的宴请和礼金,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不侮辱和体罚学生才能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教育原理教育学生,而不是从本能出发,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这两条看似很简单,却很难做到,能够坚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虽然增加了教育的成本,但我们认为是值得的,因为这样的教育不仅能够成就有尊严的学生,还能促使教师不断成长,变成专家型教师。
我们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们虽然觉得这句话对老师很不友好,但我却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体罚和辱骂学生是行为主义的方式,我承认行为主义是很有效的,但是,这是对待动物的方式,而不是针对人的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动物,因此,不能使用行为主义的方法。
上周我们开班主任会,小学教师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总是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扔别人的东西,把餐盘扔垃圾桶,推别人,一天被小朋友告十几次,其它家长联名要求学校开除这个学生。学校没有同意。因为如果我们开除了这个学生,这个学生到了别的学校,他的一生可能就毁了。所以,我们要接纳他,一起来想解决办法,要忽略他的缺点,放大他的优点,通过正向激励,强化他好的行为。坏的习惯不是通过惩罚戒除的,而是用好的行为替代掉的,去除杂草的最好方法是播种庄稼。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很多家长给教师送花,被学校全部挡在了校门外,并且还给家长写了一封公开信,重申学校的底线文化。后来,我们又修改了底线,就是当学生从南风学校毕业了,教师才可以接受家长送的礼品,因为这时候已经解除了利害关系,是纯粹的师生情感,这是我们所提倡的。
今天,我参观了东辰学校的校园,听了两节课,我更进一步明白了咱们东辰迅速崛起的原因,我总结为两句话:学生上课训练有素,教师教学严守程序。所以,我们回去之后,会在文化底线之上再加两条底线,一是学生的行为底线,一是教师的教学底线。
新教育实验的管理铁律——“底线+榜样”
卢志文:学校管理到底谁是第一?——底线有守,创造无限

二、朝向共同愿景
底线守住了,就要为学校的发展绘制愿景了,这也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我们的愿景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所谓幸福,就是建立一种关系,一种基于热爱、卓越、担当、尊重、信任、自由的关系。
热爱、卓越、担当这三个关键词,是针对集团内部的每一个成员而言的,我们在招聘教师的时候,有一句话始终不变,就是“寻找尺码相同的人”。所谓尺码相同,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追求卓越,从而有能力担当重任,成为对团队发展有影响力的人。我们认为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是不断发展的人,人一旦停止发展,幸福感就会降低。幸福是一种状态,一种持续进化的状态,进化停止,幸福感也就消失了。教师发展的所谓高原区、倦怠期,都是发展停止带来的。所以,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就是一个能够激发教师主动成长,并能够带领教师成长的人。无论是我们南风学校的前两任校长,还是现任校长,他们都是教育专家,他们不停地读书教研。现任校长聂明智将近70岁了,读书比我们快,教研比我们深,精力比我们盛,他往那里一站,你自然就会感到一种向上的力量。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南风待三年,比上一个名牌大学成长还要快。
尊重、信任、自由这三个关键词,指的是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处理关系的原则,无论是师生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还是家校之间,首先要尊重彼此。有了尊重,人们之间的对立感就消解了。因为每个人都是热爱自己的专业的,加上相互尊重的关系,信任也就产生了。因为信任,所以取消考核,让每个人自由去创造。我们的原则是底线之上,自由创造。教师只要不触碰底线,都不会被批评,获得的只有帮助和支持。
所谓完整,包括生活有保障,心理有安全,工作有奔头,休闲有品位。生活有保障,指的是学校为每个教师提供免费的食宿,解决教师子女的上学问题,每半个月发一次福利,每学年有四百元的购书补助等等。心理有安全指的是,只要坚守学校底线,就有免于被开除、被侮辱性批评的权利;就要随时就学校公共问题发表意见、进行批评而不被报复的权利。工作有奔头,指的是学校的培训系统,共读共写共研,能够保持教师的成长,让教师的职业生命增值。我们的教师从运城南风学校离开后,不仅不会为工作发愁,还会获得更好的职位和更好的收入。
休闲有品位,这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这几年做得不太好。疫情之前,我们每周都有户外,老师们一起去登山,带着吉他,唱着歌。我们还有一个传说中的417,那里有茶,有酒,每天晚上,教师们不期而遇,喝喝酒、聊聊天,读读书,不亦乐乎。早晨一起晨跑,课间一起合唱。艺术的最大功能,就是让疲惫的灵魂得到高质量地休息。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的愿景使命——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三、创造一种生活
在底线和愿景之间,是一个个庸常的生活,如何让每一个教师的每一天都获得充实、有价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什么样子?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回答的,我们运城新教育的回答是“共读共写共研共生活”。在共读共写共研中,形成共同的语言密码,减少交际成本,增加默契度,从而提供工作的效率。有一个概念叫沟通成本,所谓沟通成本是指为了使交流对象处于同一思维频率而付出的代价。如果一个团体,其组成成员的思维不在一个思维频率上,沟通成本就会增大。反之,沟通成本就会降低。

1、共读是基础
为了让教师处于同一个思维频率上,新教育倡导教师共读。我们的共读有不同的层面。有校级共读、教研组长共读、班主任共读、学科共读、后勤服务人员共读、师生共读、生生共读、家校共读等层次和形式。

共读是为了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有了共同的教育理念,再推动教育改革,进行教学研究,沟通成本就会降低。不然,就会形成巨大阻力,很多改革的失败,都源自于观念的冲突,源于沟通的低效,甚至无效。去年,运城教育系统大力推行大单元教学,去年年底,区教育局让各学校提交设计案例,我们南风学校每个学科都作为典型案例的代表进行分享,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在于在国家提出和推广大单元教学之前,我们就开始共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书,大家认同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我们只教研了一天,就设计出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统一框架,各学科根据这个框架和学科实际进行调整。这就是共读的作用。
我们本学期在师生共读上进行了改革,在原来全科阅读的基础上,开启了阅读跑班。第一期由教师开发并导读了包括各学科的九本书,第二期有一位同学申请导读,第三期申请导读的学生更多,从科学史到历史学、心理学,五花八门,真是五花八门,有百花齐放的态势。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2007年新教育实验年度报告

2、共写是深化
共写既是自我的反思与整合,又是共同体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共写的层次与形式与共读一样多。有班主任的学生教育案例写作、教研组长的教学研究写作、教师的教学反思写作,以及师生共写、家校共写等。共写是用共读中所获得的观念,分析解释教育教学事件,形成可供探讨的案例。这样的探讨,大家的思维才能在一个频率上,才能将认识推进一步,形成共同的行动方案。
 记得2018年暑假刚加入运城南风学校的时候,报到后即跑到安徽休宁跟着干老师共读共研。上午教师们每人找一个角落,自读共读书的相关章节;下午干老师导读,大家讨论,中间会有茶点;晚饭后,沿着夹溪江散步,分享自己的收获;散步回来,各自回到房间,开始灯下漫笔;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伴着悦耳的鸟叫,互相阅读教师们深夜笔耕的文字,进行点评交流。必读的当然是干老师的童诗,诗歌写得活泼有趣,一片天真烂漫,但背后却是昨天共读时产生的深邃思想。诗与思如此密合,第一次体验到。
共读完毕,大家又拿出经典文本进行解读,并且进行教学设计,讨论修改。从理论到实战,获得了专业上的巨大突破。
从休宁回来,我们组建了一个自由组织叫“指尖渡”,每天读书打卡,每周写一篇命题文章。题目根据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由指尖渡的成员轮流命制。每周就共同话题用文章的形式展开讨论,如果对对方的观点有不同的意见,会见面交流,如果无法说法对方,再写文章进行深度阐释。这样共读共写的生活,不仅加速了各自的发展,更促进了共同体的形成。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共同体,在我们系统内有很多。正是这些自由组合的小共同体,组成了大共同体,形成了团队的凝聚力。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旺苍宣言》——写作创造美好生活

3、共研是日常
在教研中,我们有四字共研文化,即“绝不要脸”。所谓绝不要脸不是彼此进行侮辱性批评,而是各自卸下防卫面具,减少用于沟通的多余性铺垫,直接面对问题,减少沟通成本。
面对同一个主题,每个人的看法是不同的,就像盲人摸象,只有综合所有的人的见解,才能形成对主题的全面性、本质性认识。所以,我们应该营造一种氛围,每个人能够直接讲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而不顾及所谓的面子。对于别人的见解,听者先要悬置自我的偏见,考虑对方见解的合理性,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综合性一致性见解,以指导共同的教学活动。
我们的教研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集团的假期教研,暑假是放假开始的前两周,这两周主要用来备下一学期的课程;和新学期开始前一周,主要重新审定已经备好的课程。寒假是放假后一周,开学前三天,内容是一样的。除了备课,会有一些学术性讲座,主要是方向性的,比如项目化学习、大单元备课、合作课堂、作业设计等等,这些都是在新学期进行突破的方向。我们的学术讲座都是内部人员在讲,很少请外面的专家,这一块主要由研究院负责。二是集团的主题教研,每个月一次,集团四校轮流主持,研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享好的教学案例。三是教研组长教研,在周二下午,教研组长通过教研,明确学校的改革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四是每周周日下午的教研,主要是过课,虽然课都备好了,但时间久了难免生疏,需要重新以说课的方式过一遍,根据具体学情及时修正。五是各教研组组内的教研课,先上课后教研,教研上课的效果,及时修改调整。
从集团大教研,到学科小教研,层层推进,是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升的保障。
尹后庆:教研是怎么一回事?——教研的新发展、新任务
教研集:新学期,如何教研与备课?——卓越的教研,造就卓越的教师

四、抵达愿景的三条路径
共读共写共研的生活方式,是从教师层面来讲的,如果落实到学生层面,有三条路径,一是开发卓越课程,二是构筑理想课堂,三是缔造完美教室。

一、研发卓越课程
我们的卓越课程系统原本包括四大支柱,即身体课程、艺术课程、智慧课程和道德人格课程。
身体课程是基于哲学上的身心互动理论和脑科学中的运动改造大脑理论设计的。野蛮其身体,才能强大其精神。坚强的意志力,来自于强健的身体。
艺术课程目的在于提高人们休闲娱乐的品位,而不仅仅为了谋生而进行的技能训练,当然,如果最终能以艺术为生,那只是额外的奖赏。人与人生活品质的差别,决定于艺术的修养。有了艺术修养,人在孤独时会激发创造的力量;缺乏艺术修养,人在寂寞时会诱导出沉沦的可能。
智慧课程,既包括我们的校本课程,诸如语文、英语的大课程,如语文的《世说新语》《史记》《论语》《孟子》《诗经》《古诗十九首》《先知》《人间词话》等;也包括我们根据根据语文教材设计的课程。我们所谓的大单元教学,就是教材课程化的桥梁,单篇教学构不成课程,课程是有长度、有结构、有成果、有评估的学习过程。
道德人格课程渗透在每一个课程中,所有课程都肩负着育人功能,比如《孟子课程》学完之后,他们的言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用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当然,我们还有单独的人格课程,一是暮省课,对自己一天学习生活进行反省。这学期,我们开设了劳动实践课,每个学生负责一项班级事务,每天要对自己的履职情况进行反思。二是我们思维实验课,通过对各种思维难题的思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三是儿童哲学课程,从认知、审美、实践三个层次,螺旋上升地塑造学生的品格。从哲学角度讲,道德的前提是认知和审美,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无知即罪恶”。思维实验课聚焦思维提升,儿童哲学课还有专门的伦理板块。
现在我们在四大课程支柱之上,又增加了劳动实践课程。为什么要增加劳动实践课?一方面是与国家的政策要求,一方面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最近,我在推进劳动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思维实验课等课程的作用,学生的思维非常好,这个给教师和家长都带来了教育的难度,因为教师和家长发现说服学生的难度增大了。这是好事,会反向推动教师和家长的进步。但问题在于,当学生进入做事情境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出现了言行不一致,无法知行合一的情况。他们演讲时说得头头是道,做事时却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担当精神。于是我们开启了劳动实践课。在班级层面,每个人都必须有一项班级事务,有具体的职责,或者浇花、或者关灯、或者擦黑板等等。在家庭层面,每周有劳动任务,做一道菜、打扫卫生等等,家长监督完成。这是生活化的课程,另一个是专门的劳动技能课,比如木工、设计、编程、航模等。
新教育实验的卓越课程——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
一线教师如何研发卓越课程?

二、构筑理想课堂

理想课程包括三个维度,1、文化层面。课堂必须是安全的,师生关系是润泽的,在安全润泽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最强的学习动机。他们才敢于去探索,去试错,是表达。课堂文化的建构可以参考佐藤学的《教师的挑战》。2、素养层面。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聚焦于概念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选择适切的学习内容,设计合理的学习程序,提供充足的学习支架,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理想课程的打造,我们可以参考《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培育智慧才能》《思维教学》等书。3、学生层面。我们应该以学习为核心,站在学生视角设计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这学期开始,我们共读了《道尔顿教育计划》,道尔顿是一所学校,创办于1919年,这所学校创造了一个奇迹,其毕业生连续30多年被哈佛、耶鲁等名校录取。道尔顿教育计划的中国模型是北大附中。道尔顿教育计划的关键要素是学科实验室、合同作业和专家型教师。核心是合同作业,教师完整设计出一个学期的作业,教师和学生签订作业合同。作业任务按月推进,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自由选择进哪个学科实验室、学习多久、和哪些人组成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经验。
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课堂——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三、缔造完美教室

《我们如何学习》一书中讲,影响学习的三个关键要素是,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巨大。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室、社会,构成了孩子学习的三个主要环境。家庭的核心是安全,社会的核心是自由,作为家庭与社会的桥梁,教室的核心特征是什么?它是安全的庇护所,是自由的训练场!
那问题来了,谁来提供庇护,谁来负责训练?当然是每一间教室的缔造者——班主任。班主任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是一所学校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核心精神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局限,抵达卓越境界。
我们如何带着孩子们抵达完美教室的卓越境界?在新教育的话语系统中,有一句与“缔造完美教室”相对应的话,这句话就是“开发卓越课程”。一句话,卓越课程,是我们抵达完美教室的必由之路。
新教育实验的完美教室——汇聚伟大事物,呵护每个生命,擦亮每个日子

我们的课程有哪些?
第一个是仪式课程。在一个学期、一年、三年、六年、甚至十二年的长度中,师生一起为教室命名,设计制作班徽班旗、创作班歌、创作特殊日子里的故事,举行浓重的开班典礼、感人的期末叙事,进行和神圣的生命颁奖。在这些仪式中,师生共同编织了一个有长度的一群年轻生命的成长故事。
第二是一日的生活课程,包括晨诵、午读、暮省,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共同构建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三是学科课程,包括身体、艺术、智慧、道德人格和劳动实践课程。舒展的身体、优雅的举止、智慧的大脑、高尚的人格,在课程中得以训练,在劳动实践中得以展现。
一个教室的灵魂是文化,而文化则是在习俗与生命、传统与自由的冲突和抉择中构建的。如何构建?就是在师生对话中,用民主平等的方式,革新传统与习俗,最终形成教室里所有成员认同与遵守的契约。
每一个生命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三种境界,人一出生就进入了自然功利境界,而人的理想境界是道德仁爱境界,处于这两个境界之中的是习俗规则境界。我们构建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里都能够得到发展,从自然功利境界,进入习俗规则境界,最后抵达道德仁爱境界。
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学生样子,是已经抵达了习俗规则境界,不断朝向道德仁爱境界中的不断发展中的人。
新教育实验的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曹晓丽:晨诵诗赋、午读典章、入暮思省——这所学校用阅读课程培养学生文质兼美的君子人格
新教育实验的仪式课程——擦亮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日子

五、成就未来学生

我们的办学目标只有六个字,“高素养,好成绩”。每个人教育者都必须平衡成绩和素养之间的关系,关于素养与成绩的关系,存在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是绝对素养主义者,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坚持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不进行应试的训练。但最终他们的考试成绩都不会差,甚至都可以抵达卓越的水平。这是一种最理想的设计,因为有了素养,成绩从来都不是问题。
第二种是素养为主,兼顾阶段性成绩。所谓阶段性成绩,就是只在小学六年级、初三、高三进行科学高效的应试训练,其它时间,必须坚决通过好的课程发展学生的素养。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学生未来发展的素养,又能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门票。
第三种是素养与成绩兼顾,认为高素养是经得起考试的,只要素养高,就不怕考试,但这需要科学设计,我们如何在继续丰富校本课程提高素养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托,运用大单元设计的理念,设计出学习手册,兼顾素养与成绩。我们认为这是可行的,这也是《道尔顿教育计划》 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学生的素养,我们设计了三维九面素养体系:小学是想象力、幸福感、好奇心。初中是意志力、认同感、同情心。高中是批判力、责任感、天下心。

在小学阶段,幸福感(安全感)是基础,在安全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去探索,好奇心才能得以满足,进而发展出想象力。
在初中阶段,认同感是基础,唯有认同,学生才会自主去完成一项又一项挑战性任务,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力,这里会形成竞争,能够调和竞争的是同情心,所以同情心在初中阶段很重要。
在高中阶段,责任感是基础,但我们所说的责任感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外在强加的,因此批判力很重要,在责任与批判的权衡中,形成一颗心怀天下的天下心。

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发展素养体系,我相信,拥有这样的素养,是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也不会遭遇穿长衫的孔乙己的尴尬,也才能助力国家赢得芯片战争。
我相信,在东辰的“硬”与南风的“软”的结合下,我们“软硬兼施”,一定能够解决素养与成绩的平衡问题,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出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生命叙事集锦|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向上成长,向新而行,向世界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营造书香校园|美文案例集锦——阅读改变人生,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教师生命成长与专业发展美文案例合集——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特别推荐:新课标、新课改、新教法学习资料合集——仰望星空,守望田野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