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在定义未来——被垄断的科幻文化与“未来定义权”的提出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谁在定义未来——被垄断的科幻文化与“未来定义权”的提出

吴福仲   张 铮   林天强

摘自《新华文摘》2020年11期


一、幻想的力量:科幻文化的社会功能 

      科幻,即科学幻想,与“奇幻”最大的不同在于,科幻以“科学”和“技术”为主要元素,以科学原理为基本依据展开想象,因此兼具合理性与创造性。本文的研究和阐释的对象为“科幻文化”,而非“科幻作品”。一来是从当下的科幻产业实践出发,笔者试图拓展既有对于科幻载体形式的认知,它不仅仅包含小说、电影、漫画等传统媒介形态,同样囊括了游戏、展览、竞赛、文创产品等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今不可割裂的科幻生态。二来,这一概念也试图超越对具象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描述,从相对抽象的角度来概括由科幻所表征的物质体系与精神体系。具体而言,本文所言的“科幻文化”既包括具象的科幻产品和服务,也包含了与之相关的价值信念及生产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嵌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面向,并发挥着特定的社会功能。 

     (一)科幻文化的技术面向:科技预言 

      工业革命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变革,也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与尺度。科幻文化作为一种未来向度的媒介,触发和引领着科技革新的进程,并发挥着“科技预言”的社会功能。我们现今所熟知的多项科学发明,都能在早期的科幻小说中找寻踪影。试想一下,倘若当下科幻作品中的科技幻想成为公众的关切,并触发科研人员的灵感与持续探索,那么在未来世界中我们有望看到穿梭于地下城市中的胶囊运输器,能够解决能源问题的可控核聚变技术,能实现人脑与机器连接的机械义肢,能自主执行人类自然语言的机器助手……由此展开的社会巨变是不可估量的,而这也正是当前诸多科技前沿工作者的探索路径。诚然,科技的研发与最终应用不能全然归功于科幻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但科幻文化凭借时间尺度上的优势,率先设置了未来世界的“科技议程”——即我们应当关注什么?我们应当在哪些领域倾注努力?由此,科幻文化之于科学进步所发挥的作用具有先决性和前瞻性,其作用绝非止于文化层面的软实力,更深度影响了人类未来的科技硬实力。 

     (二)科幻文化的文艺面向:社会批判 

      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态,科幻文化更为广阔的想象力在于其对现实世界的再现、批判与重构。也正因如此,科幻文学艺术作品才具备超脱现实功利主义的能力,将人类的普遍处境悬置于更高维度进行审视,从而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哲学思辨空间。这一审视既是毁灭性的,又是建设性的——它通过一场场思想实验甚至是文明实验重新拷问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在不断的推翻与重构中向理想世界接近。科幻文化所提出的问题并非局限于特定个体、民族、种族或国家的困境,而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上,揭示作为无差别的“人类”所面对的生存危机、道德挑战与秩序重建等重大议题。而在批判之外,科幻文化也力图构筑出可被感知和共享的“乌托邦”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创作者和阐释者的政治理想与价值观念得以释放和表达,使人们在疏离的故事世界中得以慰藉和获取希冀,并据此作出可能的改变。 





图片来源   百度图片

     (三)科幻文化的产业面向:幻想消费 

      科幻文化的魅力在于其“陌生化”的叙事效果,使受众在一种间离的审美活动中获得快感与享受。此外,科幻作品还通过“仿真”和“虚拟”等多重手段,引领观众在奇观化的未来图景中,重建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尺度和经验。有别于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类型,科幻文化吸引和聚合受众的基本逻辑在于制造这种“媒介奇观”(media spectacle)与“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以获得消费者持续性的猎奇与关注。尽管最初科幻文化被视为一种小众的亚文化类型,但在资本的注入和开发之下,它已然成为大众流行文化消费的新宠。近年来,科幻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方兴未艾。以科幻电影为例,在全球票房排行前10的电影中,科幻和奇幻类的电影就占据7部。美国第52届“科幻和奇幻作者年度星云会议”的统计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8年科幻和奇幻类的纸质书、电子书与有声书销售总额增长近一倍。与其他类型的同样依靠高妙巧思为产业动力的创意产业相比,科幻文化产业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一,身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代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和新生物技术的快速演进不仅激发了受众的科幻兴趣,培养了其更高的科幻消费意愿和素养,更为科幻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场域和原料。其二,科幻文化具有高度的版权生命力与产业延展性。基于此,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陷入同质竞争的困局时,科幻产业有望成为下一片市场的蓝海,并有效聚合受众的注意力资源。 

二、“幻想特许权”:全球科幻文化生产的结构失衡与权力逻辑 

      科幻文化在激发科技创新、彰显社会批判以及促成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带来了科幻文化生产中的激烈角逐与博弈。当下,媒介全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科幻文化的生产主体、传播秩序与全球影响也成了不可回避的要素。由此引发的问题便是:当下,谁参与了科幻文化的生产?形成了怎样的格局?这样的格局何以形成?又将带来怎样的结果?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仅是对全球科幻文化生产格局的梳理,更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科幻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中的权力逻辑进行审视。 

     (一)被西方垄断的“未来想象” 

      长久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占据着科幻文化产业的霸主地位。截至目前,跻身全球电影票房前十的科幻和奇幻电影有七部来自美国,其中,博伟影片发行公司(Buena Vista Pictures)就占据五席(如《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27.96亿美元,《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68亿美元)。除此之外,科幻文化通过虚拟影像建构出“虚拟符号”,这些符号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依托于IP授权的衍生品产业方兴未艾,仅漫威一条线每年的衍生品收入就达10亿美元。从科幻文化评价标准的设立主体来看,科幻小说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奖项“星云奖”(Nebula Award)和“雨果奖”(The Hugo Awards)均设立在美国,所有参选作品必须翻译成英文才能参展,因此英语世界国家的科幻作者在其中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仅有极少数亚洲科幻作家在其中崭露头角。纵观我国百年的电影史,科幻电影这一类型一直未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国国产科幻电影占国内科幻电影整体票房的比例不足10%。相较于美国上千人的科幻小说创作队伍,我国长期从事科幻写作发表的专职作家不过几十人。在市场占有率和全球影响力的层面上,目前全人类共享的“未来想象”实则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是少数私营部门手中,而其他国家与边缘群体则处于弱势和失语的境地。 

     (二)创造力、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力量失衡 

      归根结底,当下科幻文化产业的垄断局面实则缘于各国科幻文化在创造力、传播力与影响力这三个维度上的力量对比失衡,这一格局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背景。首先,东西方在哲学传统和文化资源上的差异,导致了幻想文化作品的不同取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有着特殊的英雄和神话叙事系统以及神秘主义的叙事审美,向历史溯源的电影题材如古装剧、穿越剧、神话奇幻剧等类型片承载了文艺创作者的幻想冲动与现实批判的功能。西方哲学更为强调理性主义、人的实践性和技术进步,加之两次工业革命的催化,其幻想文艺的创作不可避免地承载了对于科技的希冀与焦虑。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新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未来”成为其重要的幻想领地。他们力图通过科幻文艺作品来反映当代科技勃兴背景下人的处境。其次,科幻文化生产在极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与文化工业化程度。作为电影工业体系的塔尖,科幻电影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在于奇观化景象烘托出的震撼效果,因此对剧情创意、视听语言、特效实现以及资金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影市场化和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发达国家拥有更完备的电影产业生态、更高质量的电影技术支撑、更强大的人才队伍储备、更高效的分工协作系统以及更精准的流行复刻能力。而科幻电影又是科幻文化生产、衍生产业开发及其全球流通的核心载体。由此,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幻文化的生产上不仅具备起跑线上的优势,更有着持久强劲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再次,不平等的全球传播格局加剧了各方力量之间的悬殊。“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概述了全球文化产品生产与流通中“核心——边缘”的结构,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通过不平等的传播秩序对别国进行文化渗透,电影便是鲜活的例证。尽管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电影及其他类型的文化产品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呈反向流动的态势,但这种反向流动又加速了西方发达国家科幻电影产业对于外来文化符号的盗用与收编,为进一步的文化输出奠定了接受语境。纵然科幻电影中的非白人面孔与“异文化”元素日益增多,但终究扮演的是西方主流文化的配角。与其说,这是文化交流融合的胜利,不如说它进一步彰显了西方发达国家科幻电影进行市场扩张的企图。 





图片来源   百度图片

     (三)“幻想特许权”与符号操纵 

      凭借着在科幻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的主导性地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垄断了全球科幻产业中“幻想特许权”(fantasy franchise),并借此传递出关于未来的特定信念与价值体系。文化产品向来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在市场争夺之外,科幻文化产品所隐含的政治经济意图与意识形态同样不容忽视。科幻文本的生产者有权对危机进行定义与呈现,对现实进行象征和隐喻、对行动者身份进行赋予、对行动网络进行架构以及对行动结果进行预设,并以此影响现实社会实践。凭借着资本扩张和消费主义的内在逻辑,产业巨头所构建出的“故事世界”奠定了人们想象未来的初始脚本。在这一符号体系之下,全球消费者的科幻品味、认同和信念体系趋向统一。显然,这与科幻文化作为全球“共同文化”的最初立场与问题关照背道而驰,由此而来的文化霸权与符号操纵对我国文化安全所构成的挑战也值得警醒。 

三、“共筑未来”:中国参与科幻文化生产及其现实意义 

      科幻文化愈是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其全球生产格局愈是失衡,就愈会导致不同生产主体之间的“幻想鸿沟”。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科幻文化生产,致力于构建公正平等的“幻想秩序”,使得科幻文化发挥未来“公共领域”的作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使命。 

     (一)科学传播的创新驱动 

      当科幻文艺作品以流行文化的姿态对现代科技进行叙事和想象,实则也完成了对于科学技术的“祛魅”。这使得社会公众以更高的兴趣意愿和更加平等的姿态去接触、讨论甚至是消费科技。由此,科幻文化也助推着科学启蒙、科学传播和科普教育的进程。 

     (二)价值体系的矫正制衡 

      尽管受众对于特定文本内容具有创造性“解码”的能力,但“单个受众的解读终究无法扭转结构性的失衡”。尤其是对未具备完全自主判断能力的青少年而言,科幻文化则更容易造成特定的刻板印象与思维惯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科幻文化生产是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为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提供与中国本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与社会制度相契合的“未来想象”,与现存的科幻文化形态形成制衡的局势。 

     (三)人类命运的中国关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有责任与义务积极投身于全球议题的解决进程,提出人类命运的中国方案,并传达全球南方国家的利益关切与多元声音。此外,我们同样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与思想资源以推动风险议题的解决,如“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以及“和而不同”的政治哲学等。而当下的困局是,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中国在全球科幻文化生产的格局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这一方面凸显了我国文艺作品创作对于全球共同议题关照的不足,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国在科幻文化的全球流通中尚不具有充分的“能见度”。而要真正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立场、中国诉求、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无法缺席,也不能缺席。由此,科幻文化的生产参与即是对全球重大议题的参与,是全球公民义务与责任的践行,是全球治理理想的表达,也是守护人类共同命运的努力。 





图片来源   百度图片

四、结语:“未来定义权”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科幻文化影响的绝非一人、一国或一族,它关乎人类未来的普遍处境,理应汇聚更多群体的思考、智慧与想象。科幻文化不应成为少数国家或少数群体的幻想特权,而应是多元主体能用以表达态度、影响他者和促成对话的工具。它不能成为优势国家和优势阶层的“后花园”,而应该是向所有世界公民敞开的“公共领域”;它也绝不能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结构性不平等的延伸,而应当反过来去矫正这种全面失衡的格局;它不应是各自为营的分散格局,而应当是汇聚共同关切和共同智慧的“幻想共同体”。基于上述立场,笔者试图提出“未来定义权”作为概念框架和分析单位,以阐明科幻文化参与的重要意义、权力逻辑与现实指向。所谓“未来定义权”,就是刻画、书写和预测未来世界图景、生活图式和发明创造的权力/权利。“未来定义权”是经由科幻文化生产参与未来世界建构的平等权利,各民族国家与各类社会群体的“未来定义权”都应得到尊重和保障。“未来定义权”的失衡,实则是由政治经济结构失衡所导致的话语权失衡,也将进一步催化出未来世界不平等的权力体系。“未来定义权”的提出是对科幻文化生产权力逻辑的重要提示,它将启示我们去反抗文化霸权所带来的压迫与不平等。而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和把握“未来定义权”,则是重建幻想秩序、彰显文化主权、共建未来世界的重要路径。唯此,科幻文化方能回归全球“共同文化”的本位,未来世界才是联结人类共同命运的未来世界。

摘自《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

END


新华文摘官方网站:

www.xinhuawz.com

新华文摘官方淘宝店地址:  

http://shop112318323.taobao.com






荟萃时代精品
凝聚人文精华






「2020年 第21期 新华文摘」

新刊出炉! 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往期推荐

仙女都在看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