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周刊·特刊|沉痛哀悼张公瑾先生

微周刊|关注微周刊,知晓民大事



编 / 敏筱臣


 / 微 / 头 / 条 / 



  张公瑾先生辞世 社会各界沉痛送别


我国著名民族语言学家、民族古籍和文化学家、我校荣誉资深教授张公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4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52日上午,张公瑾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行,社会各界沉痛送别。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文喜,校党委副书记刀波,副校长宋敏、曲木铁西,总会计师张艳丽,原副校长严玉明,以及张公瑾先生亲属、生前好友、学生、民大师生代表等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八宝山殡仪馆竹厅庄严肃穆,门上方横幅写着沉痛悼念张公瑾先生,两侧的挽联写着古籍巨著学术文章彪炳后世堪称不朽,民族同胞亲朋弟子长铭恩泽即是永生。厅内哀乐低回,先生遗体安卧于鲜花翠柏丛中。上午10时许,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大家佩戴白花,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缓步来到先生遗体前鞠躬致敬,作最后送别,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张公瑾教授病重期间,校党委书记张京泽前去探望。先生逝世后,宋敏代表学校前往慰问家属;国家图书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秘书处、云南大学文学院、福建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分别发来唁电、敬献挽联和花圈表示哀悼,并向张公瑾先生亲属表示慰问。


关雎 摄


张公瑾教授毕生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和语言学理论教学研究,致力于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整理和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生前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壮侗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古籍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主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顾问等职。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文、图/袁海琴)


 / 微 / 人 / 物 / 



   张公瑾先生生平


张公瑾教授19331031日生于浙江温州,自幼聪颖好学。1951年他曾就读于东吴大学和复旦大学社会系,同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自愿报名到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学习民族语文。因成绩优异,加之民族语文教学人才奇缺,1952 年他提前毕业,年仅19岁就留校任教,担任傣族语文教师,自此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古籍教学科研结缘65载,把最美好的年华和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的傣族人民,献给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事业。201742603时,张公瑾教授在家中安详辞世,享年84岁。


张公瑾教授是著名的民族语言学家、民族古文字学家、民族文献学家,在民族文化研究上也有精深造诣。他通过将语言、文字、文化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视野,使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属性得到充分展现,也使得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层面。


汤其燕 

张公瑾教授著述等身,并牵头承担众多国家重大学术研究项目,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古籍整理和文化建设工作中做出了基础性、开拓性、系统性的重大贡献。生前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壮侗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古籍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主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顾问等职。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016年为中央民族大学荣誉资深教授。


来自微博@南岭樵夫A


张公瑾先生满怀着对傣族语言和文化的挚爱和责任感,发自内心地为之执着追求和努力奋斗,并将取得的成果归功傣族人民的帮助和支持,赢得了傣族人民的高度认可和衷心敬爱。对傣族文化的挚爱和潜心研究,使得傣族文化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他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的一部分。在庆祝张公瑾教授80华诞时,来自云南德宏的第一个傣族研究生虎月放代表傣族人民问候他,为他戴上傣族包头,挎上傣族筒帕,此时的张公瑾教授,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儒雅谦和的傣族人。傣族人民的认同和敬爱,对张公瑾先生来说,这是最高的人生褒奖,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幸福和自豪的事情。


在民族文字文献研究方面,张公瑾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他穷数十年研究之功,系统梳理了号称有八万四千部之多的属于印度婆罗米字母体系的傣文经典文献,其中,属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系的傣文大藏经,保存了佛教经典的早期面貌,其中几近半数经籍为汉文佛典所无,堪称我国佛教文献的一颗璀璨明珠。特别是他牵头主编的跨世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历经20年编纂,共60 卷,字数超过千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全貌及珍品的首次系统展示,也是少数民族古籍学科建设的奠基工程,意义极其深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对语言和文化的深刻洞察,张公瑾教授致力于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建设。经过长期的深入思考,他提出了兼具深刻内涵和高度概括力的文化新定义:文化是各民族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适应成果的总和,这一定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他从语言、文化、思维发展的高度,在中国较早提出语言的文化生态母语危机概念,为后来的濒危语言研究及保护奠定了思想基础。


汤其燕 摄


张公瑾教授治学严谨,孜孜不倦,他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宏观研究高屋建瓴,广泛联系;微观研究严格论证,思辨精深,在民族语言文化事业上不断开拓新境。在他卓有建树的几个研究领域,很多工作都是白手起家,开创之功值得后人铭记。他精益求精,以最大的专注和热情投身民族语言文化教学研究事业。理论创新是张公瑾教授毕生的学术追求。他坚定地认为,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他说:文化语言学作为语言学发展的新阶段,最需要坚持的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张公瑾先生一生历经坎坷,他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代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文革中又下放干校,学习、生活、事业备受各种压制和打击。但先生不改初心,不改对生活的乐观和热爱,始终以昂扬的斗志面对困难和厄运,矢志追求真理和学术。他曾说过:我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虽身处逆境,但丝毫不失忧国忧民之心,生活虽然艰辛,但从来不辍治学之志。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张公瑾先生对前辈敬重谦恭,对同侪真诚相待,对后学无私奖掖,对荣誉和利益避而不争,体现了与人为善、温润如玉的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他秉持谦和淡泊的为人风范、克己厚人的处事原则、严谨包容的学术风骨,以儒雅的气质、睿智的思想、宽厚的胸怀,如春风化雨,如甘泉泽地,鼓舞着学生勇于求知、乐于求知、善于求知。2005年,张公瑾先生被评为中央民族大学十佳教师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他总是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后人总比前人强。对老师的最大的回报和鼓舞,就是能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我满怀信心地期待着。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张公瑾先生的学术文章和人格魅力,影响、塑造着一批批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勇于进取的各民族学子。作为一位当之无愧的民族教育家,他培养的各民族人才已经遍及全国各地,成为祖国和各民族各项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来自微博@南岭樵夫A


张公瑾先生对家人有无限的爱与责任。他与夫人杨甲荣老师近60年携手相伴,并肩经受人生风雨,共同从事民族语言文化事业,相濡以沫,相互扶持,恩爱一生,令人称羡,成后辈楷模。二老持家严谨,以正立身,以俭养德,以书育人,言传身教,在艰难的生活中将子女养育成人,儿子张颐武、女儿张颐雯都品学兼优,业有所成,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深慰先生所望。孙辈聪明可爱,阖家和谐安乐。先生教导有方,于内于外,庶几无憾。



春风化雨,立德立言,先生之功也;谦谦君子,厚德载物,先生之谓也。

古籍巨著学术文章彪炳后世堪称不朽,民族同胞亲朋弟子长铭恩泽即是永生。

张公瑾教授千古!


 / 微 / 语 / 录 / 



  张公瑾先生语录节选



张公瑾先生在回忆自己上世纪50年代在西双版纳与傣族群众一边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边学习傣语文的岁月时,仍抑制不住激动地说:


“作为一个熟悉当地民族语言的汉族人,与当地傣族同胞亲密相处,真是自由自在,如鱼得水。那是我意气风发、发挥才华的一段美好时光。回想起来,如果没有那一段经历,我的青年时代会是多么的黯淡。”


理论探索和创新之路是艰辛的,对此,张公瑾先生说:


“文化语言学作为语言学发展的新阶段,最需要坚持的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张公瑾先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并身体力行。他在谈到自己的学术方法时说:


“我的语言学理论研究常常带有跨学科的性质,文化与语言的结合是跨学科的,混沌学与语言学的结合也是跨学科的。我常常要求我的学生在看非语言学的书的时候想语言学问题,在看语言学的书的时候想非语言学的问题,这才有可能借鉴别的学科的成就来刺激本学科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理论兴趣。培养自己的理论爱好,这是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



 / 微 / 博 / 客 / 


除了学校统一举行的张公瑾先生追悼会,官博也为先生送上最诚挚的哀悼: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张先生千古。



张公瑾先生之子、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也通过微博对父亲的离世表示哀悼。



来自微博@南岭樵夫A


 / 微 / 悼 / 词 / 



  张公瑾先生家人挽联摘录


风雨同舟爱为伴,两界相隔长相忆。

 

  ——妻 甲荣 痛挽



父厚爱,永记心中。


  ——女儿 张颐雯 女婿蔡立 叩挽



父亲走好,慈爱永存。


  ——儿子 张颐武 儿媳 戴蔚然 叩挽



封面 / 王博斐

排版 /石箫

责编 / 娜荷芽

主编 / 李红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