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级新生 | 民大是家,“园”你梦想

文|毛嫣然、徐凡

采访|毛嫣然

图|王富饶

部分内容来自学生艺术团公众号

 

如果说,大学军训是大学给你上的第一堂课,那么,《家园》晚会则是民大为你准备的第一件礼物。训练场上,军姿、齐步、正步,军训通过教官们的严格训练带给你们汗水,教会你们坚强;大礼堂里,朗诵、话剧、歌舞,《家园》通过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带给你们不一样的视觉盛宴,送给你们家的温情!



舞台上,主持人气质优雅,演员们光鲜靓丽;舞台下,主持人苦练发音,演员们反复排练。舞台上几个小时的精彩演出,是所有演出及工作人员数天乃至数周夜以继日地训练所换来的,他们的坚持,只为让初进民大的你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体验一次最好的《家园》。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就在晚会正式开始的前一天,我们的记者来到大学生活动中心采访正在彩排的参演人员。我们了解到许多参演人员早在暑假就提前到校,在老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强度集训以保证演出的高质量。



“为了顺利完成《家园》晚会,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分团从8月18日下午两点开始,在理工楼负二层排练厅开始了暑期集训。集训的第一天,徐亮老师为了让乐团的音乐水平进一步提升,便准备了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视唱练耳训练。下午主要针对音乐理论知识进行了讲解并提问,使团员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透彻。之后进行了视唱练耳,从单音到和弦到节拍,并轮流提问。在日常训练中,熊天瑜指挥带着我们进行有针对性且丰富多样的开声练习,然后重温学过的曲目,并找出瑕疵进行改正,随后学习新曲子。排练过程大家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拗口的词、重音的位置以及陌生的节奏,但是经过不断地练习,最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徐亮老师的音乐基础和视唱练耳课也在不断充实着我们的暑训,而且偶尔还会邀请民乐团一起来上课。徐亮老师还会带我们欣赏古典音乐和爵士乐,使我们开阔视野,在合唱领域之外更加了解音乐,提高了我们的音乐素养。”


  ——合唱团成员  孜民江·克力木



“暑期训练从8月20号开始,各团员特别是参与《家园》演出的同学积极参与,每天除了认真练习《家园》曲目外,还参加了指导老师开展的暑期乐理课。大家学习了西方调式和民族调式,了解了和弦的知识,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视唱练耳的相关训练,这让参训的同学在音乐理论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也为《家园》更好地上演奠定基础。”


——民乐团  李国创(团长)



“8月28日下午2点,集训正式开始。训练的安排为上午及晚间全体合练以及室内乐的管线乐练习。此次训练中,团员们除了进行乐理知识的讲解及节奏训练以外,还着重强调和弦与音色的练习,收效明显。室内乐练习时,团员之间用心聆听个人与其他声部音色是否和谐,为使整体感更强,分别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与改正,效果颇佳。”

——交响乐团  黄舒婷(团长)


“暑假的8月24日,在团长周孟涛的带领,大家积极配合下,团员们提前到校,收拾好行李后主动打扫理工楼地下排练厅。第一课,本次暑训的内容主要分为老师授课和排练节目两个部分,时长为10天。按照排课计划,主持团指导老师王超月为大家准备了语言表达、口语表达、稿件训练几个部分。其中带领大家借助古诗文锻炼气息控制能力,利用通讯稿播读训练字音断句,以及布置作业进行新闻评述和编排节目。在认真地学习中,大家的语音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稿件的处理也有更为专业的认识。同时,也在不断地纠错中学习进步。每天早晨例行早功,在学校操场上联系气息、发音、口腔、绕口令和情景朗诵。”


——主持团  田佳文(副团长)



“能向学弟学妹展现民大的多彩,

很感动也很骄傲”


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众多参演人员中,除了有着丰富参演经验的学长学姐,其中不乏刚刚升入大二的学长学姐。去年坐在台下看演出,今年自己在台上参演,这是大学经历中很特殊的一笔!



“大一的时候,我坐在台下看她们演《家园》,很激动也很羡慕,今天我有机会用舞蹈的形式向学弟学妹们展示民大的多彩,很感动也很骄傲。”


——舞蹈团  罗婷藐


 “我是第一次参加《家园》晚会,非常感谢民大,能给一群热爱艺术的同学提供这么好的平台,我非常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当不同学院不同民族的同学在一起为同一台晚会上齐心协力的时候,这种感受是难以言表的。”


——合唱团  曹灿



“青春、热爱、归属感”


当谈及《家园》能为大家带来什么时,演出人员们谈及最多的就是“青春”、“热爱”、“归属感”,前两者更多的是带给自己的,后者更多的是带给学弟学妹们的。



“我希望我们的节目能让新生学弟学妹们产生归属感,用一场晚会让他们初步认识民大,真正喜欢上民大!”


——话剧团  浣发祥 (团长)


“我是第二次参加《家园》晚会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从观众到演员,每一步都感恩并且感动。台上的演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台下的观众也年年不同,但不变的,是我们青春与热爱的心。”

      

  ——话剧团  周逸泽 (团长)


“这是一个给人带来欢乐的角色,一个角色必定能传递出一种价值,很高兴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件事,一起迎接新生,《家园》真的带给我很多。”


——话剧团  王浩 



“致敬前辈——我们的优秀传统”

节目《民大记忆——一代人的青春纪念册》是由主持团带来的朗诵节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是每一年的《家园》都固定有的节目,是我们民大的一个传统!



 “我觉得我们的节目是有情怀的,我们迎接的是新生,而这个节目是用来致敬许许多多往届从民大毕业的前辈们,这是民大人的优秀传统。我们开始熟悉家园朗诵稿件《民大记忆—一代人的青春纪念册》,每一人都认真地准备着,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或辗转抒情,或潸然泪下,希望能让大家感动。”


——主持团  周孟涛(团长)



“从今天开始,这里是我们的家”

白天军训,累也快乐着,认识到了很多新同学,教官严厉也很照顾我们,我对军训就觉得很满意也很开心。今天晚上的《家园》更是让我难以忘怀,舞台效果和剧目设计都震撼到了我,看了《家园》,有欢笑也有泪水。看到父亲给女儿的一封信,我突然想到了我的父母,看了《阿拉丁神灯》也带来了欢笑,因为一台晚会,更有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2017级经济学院薛家桐



最后,记者采访到了话剧团的指导老师郎晓尧和徐琳琳老师。当被问及对演员们的看法时,他们欣慰地说到,在本次集训中,各艺术分团的团员们牺牲自己假期的休息时间,提前返校,按时参加排练,高效率地完成排练任务。话剧团的成员们从朗读剧本中深刻分析体会不同角色的表演技巧和人物心理,把对校园的感情传达给刚刚踏入这所校园的新新力量!



一届届的《家园》晚会,变化的,是节目的内容,不变的是民大带给大家的温情;

一届届的新生,变化的,是大家的面孔,不变的是大家对民大的热爱;

一届届的演员,变化的,是大家的身影,不变的是前辈们对新生的关怀!

感谢民大,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

感谢所有的演出与工作人员,让我们感受到这么好的《家园》!



往期回顾

@2017级新生|“孝通班”选拔方案新鲜出炉



排版 | 周 月

责编 | 徐 凡

主编 | 李红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