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女性写作语言的优势和弱势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中文系17级小陈同学课后来信:
 
您今天讲到“一看就能看出来论文是男生写的还是女生写的”,我反思了一下,感觉我自己写论文确实是特备容易引申一些相关的话题,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包括刚刚发给您的那个报告提纲。理性和逻辑,在现在范式下的论文写作中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我一个初学写论文的学生来说,确实让我挺头疼的。我常常觉得摆逻辑有些刻意,会超出现实所能反映出来的。也许您可以在这点上给我一点建议吗?或者说,我怎么才能更好地从引申回到主干上呢?
 
小陈同学的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回应。一个是女性写作的问题,一个是举三反一的问题。我们已经谈过后一个问题,再谈谈前一个问题——女性写作。

 
1.优势和弱势
 
女性写作有两个优势:
 
一个是具象,具象的写作往往让抽象的形式成了有意味的形式,这是阅读的一大快感;
 
一个是联想,女性擅长从一个点联系到到其他的点,展开事物和事象的丰富的关联,相互印证,让人赏心悦目。
 
这两个优势,使得女性写作总体上倾向于有感而发,生动可感,保持着文字的温度,这是非常可贵的一点。
 
女性写作的这个特点,又天然具有两个弱势:
 
一个是逻辑。要通过清晰的逻辑层次严密地说理,让整篇文章思路和结构很紧,表现出专注和集中,女性语言不太容易做到这一点。
 
一个是抽象。这里说的抽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概括,而是找到各种关联的深层次的共性,也就是“举一反三”中的“一”。能够在各种关联中找到深层次的共性,这是一种科研能力,也是一种感悟能力。

 
2.大道至简
 
女性写作的这两个弱势,归根到底就是难以做到“简”,而“大道至简”,“简为文章至境”。
 
我们的论文可以洋洋洒洒,汪洋恣肆,甚至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但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事象的深层的共性,做到形散神不散。
 
这个深层共性,其实就是学术研究的“道”。
 
古人说“文以载道”。学术论文的初心,学术论文的动力,学术论文的终极目标,都是这个“道”。
 
人文科学的研究,就是要在文化认同、文化通约中真正找到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位17级的同学在《语言论》精读课上写了这样的心得,我觉得她说得很好:
 
“作为一个当代的读语言学的学生,而不是作为一个语言学研究者来说,对于小主题的探讨,一个具体词汇的演变和分析让我写论文时有时候会想:写出来这个又怎么样呢?对于我的成长有帮助吗?对于这个世界会产生什么影响吗?
 
“如何在这种虚妄中寻找意义,对于自己所研究的学问产生信任感,而非使其附庸于另一种主义?
 
“也许将语言视为本体,寻找事象的共有价值,回归文化又在这种价值中体认自身,是语言研究的意义所在。”

 
3.举三反一
 
在谈女性语言特点的时候,有的女生说我就不唠叨,我没有女性的特点,而这位女生喜欢网上深度聊天。如果我们看到这两种现象的深层共性——注重交流,就能把看上去发散、甚至不相干的现象(唠叨是简陋的口语,网络深度聊天是优雅的书面语),紧紧联系在一起,让人豁然开朗。如果看不到“注重交流”这个“一”,发散开就回不来了。
 
再拿“关联”来说,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女性博士生再“逻辑理性”,只要她真正有感而发,她的话语的关联度,是男性博士生不可能有的。
 
男性思维专注而集中,结构很紧。即使通到其他方面,也会很快回来,并显示清晰的逻辑,还是很紧(当然这种紧常常很乏味,甚至只是在掩饰无感)。女性在论述的时候会联系到别的看上去不相干的地方去,感受多,理性的内在联系少。
 
这其实是优点,我一直很主张学生要发展这一点,思维不要机械化,要能举一反三。但发散后要回来,依然显示出“紧”,不容易,所以从语言上很容易看出女性写作。

 

4.层层推进

 

有感而发之后,要学习梳理自己的感受。梳理是一种分析能力,就是把表面上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来。

 

经常有同学发来自己的感受,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混合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东西,所以想不明白了。

 

要分开来说。一分开,思路就清楚了,答案也清楚了。我在语言与文化课上回答同学问题时常说“这个问题要分开来说”。

 

当然,分析的能力是在长期思考和梳理中慢慢提高的。

 

另外,文字上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一层一层说清楚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不妨把每一层(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在句法上对应起来。这样可以从语言结构上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

 

当一个思路层层推进的时候,语言结构上的对应齐整,是思维建构和畅达的重要条件。

 

所以我常对研究生说:小标题很重要。小标题的语言要前后呼应,共同带节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