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不要让语言套路我们的感受和思想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日语系18级小千同学来信: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不仅说的是人生不如意是常事,其意思更在于点出人生来孤独,世上难以找到与自己感同身受的人。
 
原因在于,第一,语言本身就是片面的,能说出来的,已经不完全代表说话者真正的感受了。我们常感到语词的发达,使用起来却总觉得言不尽意。
 
第二,语言之所以为语言,就在于它的工具性。作为双方交流的桥梁,语言必须获得公共性,但是能被所有人同样感同身受的词是很少的。人生来不同,每个人所拥有的生命体验也不同。
 
个体真实的想法、感受往往因为语言的大众化而被同化,人的惰性也使得人很难准确把握自己、认识自己,这就会使自己变得平庸化、平面化。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的好:“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参差多态”指的应该是人、人生的参差多态。如若承担表达功能的语言都变得千篇一律,又何来人的个性化与文化的多样性呢?

 
小千同学的体会,让我想起用语言学解释精神分析学的雅克·拉康。据说拉康不爱说话,说话让他感到累。每当他要和别人说什么,就得努力让对方能听懂,于是说话的过程,成了寻找彼此共性的过程,而非表达自我的过程。所以拉康懒得说话。

拉康说话之累,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自我。而语言是公共的符号,它“格式化”了一切观念范畴,使我们一开口就“滑”入现成的思想格式。有趣的是,许多人很享受这样一个过程,一步一个语言套路,渐渐习惯成自然,成了一个标准人。
 
语言在使用中自身形成了对现实的一种表述,这种表述为我们替换了对自身、对现实的感受,这使我们活在虚假的现实中、虚假的自我中,造成人性的极大的遮蔽。
 
海德格尔说:“一种关于语言的说几乎不可避免地把语言弄成一个对象。于是语言的本质就消失了。”他所讲的道理与数千年前中国思想家老庄对语言的观点相同。

 
年轻人是网络语言的弄潮儿,大家一定觉得在网络语言中自己才有个性。可是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即使网络语言也处处是“套路”。很多年前就有网友尖锐点评网络语言的套路:
 
×××,一定要幸福哦    (你要是发自内心的,会厚着脸皮说出来吗)
 
好吧,我承认我……   (谁要你承认,自我感觉太良好了吧)
 
我们都是好孩子 最最善良的孩子……  (鸡皮疙瘩掉一地,孩子孩子,你都孩他娘了)
 
没心没肺地大笑   (装什么纯情)
 
我依然是骄傲的公主~    (这句雷死,去好多女性朋友的空间或博客,都能看到这句话或者带这句话的图,真不知道怎么那么多人想做公主,这年头公主满大街都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   (真是红烧大排人生初见呀!多好的纳兰词,就这么毁了,同理还有 “当时只道是寻常”)
 
他不是/是我想要的那杯茶……    (小资得令人作呕)
 
传说每个女生都是天使,为了某个男生所以折断翅膀来到人间,男生一定好好对待这个女生,因为她再也回不到天堂……    (明明都是大凡人,装哪门子的天使)
 
我喜欢抬起头成45度角仰望天空,我的泪才不会流那么多…… (直接90度不就完了,费个什么劲啊)
 
男子,女子,忧郁,忧伤,态度,帆布鞋,海藻般的长发,干净的白衬衫,轻轻的搅动着那一杯卡—布—奇—诺!(最烦卡布奇诺,你也就知道个卡布奇诺!尤其讨厌小说里那些海藻的头发、某品牌的帆布鞋、麻质的过膝裙子、苍白的脸庞惹人心疼…)
 
唯美 尊贵 风情 品牌 强势高档 奢华 地中海 碧水蓝天 简约生活……(回家盖房子去吧) 
 
你是我的伤……心上的伤……我很伤…… (吃药去吃药去吃药去!)

 
此外如:
 
不说“这时”,说“彼时”;
 
不说“也”,说“亦”;
 
不说“这样”,说“如此”;
 
不说“然而”,说“然”。
 
写签名这样的:
 
××(自己的名字)不要哭
 
××要坚强
 
××要勇敢
 
××今天好乖。。。

 

写到这里,给大家读一首德国诗人埃里希·傅立特的诗吧:

 

有人替代我们思想

只要读他的文章

时而还点头称是

这就够了 不必多动脑筋

 

有人替代我们感觉

他的诗歌

多次获得奖励

并且经常被人引用

 

有人替代我们

为重大事情做出决定

比如战争与和平

我们总是选择他们代表我们

 

我们只要完全信赖

十到十二个名字

他们就会替代我们

度过整个一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