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他好像真的想我,但是有点油腻”——一个旧词的拔新领异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中文系17级小陈同学的一点小感想:
 
上节课同学在报告中分享了饭圈语言,讲到“diss”这个词的来源,是英文Disrespect (不尊重) 或Disparage (轻视) 的简写。我觉得“diss”这个词其实很难懂,和来源相差很大。但是我现在回想我对于这个词的接受和理解,似乎也没出现什么障碍,很自然地理解了这个新词并且会使用了。
 
我觉得新词成为一个新词,甚至流行语,这个过程实在是很神奇。明明就是不懂的词,却能够在不知道其来龙去脉的的同时很快领会其含义。也许小孩学说话时也是这样,父母并不会对小孩解释每个词的意思,小孩子却能够在听父母的话中学会大多数词,包括词义和使用的语法。所以我想能够理解新词的外部原因就是因为语境。
 
当然,也有一些流行语很难理解,比如“蓝瘦香菇”,我是自己上网百度后才明白的。但也有一些流行语,看第一眼就恍然大悟,比如“心累”“发呆ing”。所以我认为新词能否被人们理解、理解的速度如何、能在社会范围内被多少人理解,还有内部原因,就是新词构成的方法,“发呆ing”是中文和简单英文的杂糅,就很好理解,而“蓝瘦香菇”是来自方言,其他方言区的人就会不明所以。
 
以上是我的一点点小感想,不太成熟。但我确实对新词的传播,尤其是不假思索地被理解这一现象很好奇,老师能否给出一些理论上的解释呢?



小陈同学的好奇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共鸣。
 
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的生命在于社会的运用。社会总是在发展,发展就意味着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新的观念新的感受随之层出不穷。这些新的意义的表达必然要求新的语言形式。

所以我们说,语言是时时刻刻都在创新的状态中。无数的新形式在人们的笔下、口中创造出来。当初的diss、“蓝瘦香菇”都是这样的原生态表达。
 
语言的创新一开始表达的都是个人的感觉,如果这一表达唤起了人们的共鸣,也就是说,它们说出了人们共同的感觉,它就会迅速传播开来,进而约定俗成为新的语言符号。而在约定俗成之后,新的词语还会继续变化。

 
至于新词语的形式,一方面,许多新词语是旧瓶装新酒,用的是旧词的形式;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词语创造了新的字组,例如:

网红、赋能、尬舞,迷妹、鄙视链、佛系、杠精、心累
 
但新词语之所以能够让人产生共鸣,首先是因为它们的内容,它们提炼的鲜活的概念。

当然新词语创造性的形式也会给人强烈的新鲜感,幽默感,富有吸引力。


我们看周围的新词语,它们的形式都很普通,许多甚至采用旧的词语装新酒:
 
硬核、打卡、退群、备胎、套路、对表、

走心、流量、打脸、霸凌、种草、油腻
   
这些词语之所以被人们不假思索地理解,是因为它的新的意思击中了人们普遍的感觉。



例如2017年有人在微博谈“中年男性去油腻步骤”,那是“油腻”一词的意义创新。后来作家冯唐写《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油腻”的这个新义进一步流行开来。我们看到对中年人的这个要求还是挺严的:
 
不戴各种串,
 
没有大肚子,
 
不穿得老来俏,
 
不灌别人酒,
 
不要聚会时朗诵诗歌然后开始哭,
 
不群发微信,
 
不留长发胡须,
 
不定位餐厅地址拍照发微博朋友圈,
 
远离中医养生文化,
 
说话注意保持距离,
 
衣服领子记得整理好,
 
不要夏天穿短裤,下面穿一双商务尖头皮鞋,白袜子还老长,
 
少在家屯什么珍藏多少年的普洱茶饼,
 
渴了多喝开水!
 
polo衫不要立领,
 
钥匙不要挂腰上,
 
坐飞机不要撒娇,反复不停的喊空姐要这要那,一会儿嫌空调冷了,一会儿说飞机餐需要改进了。。。
 
这些都从反面表现了“油腻”一词的新的意涵。


 
但这次我在同学们的作业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和男朋友网络聊天:
 
他:你是真不知道晚上我多想和你一起/不想走来走去只想一起坐在一个地方/我晚上唯一想做的事情
 
我:我!允!了!/明天!
 
他:草?还能不允的(马的表情)/又没干什么
 
我:(三个呲牙表情)
 
我聊天时的心情变化:听他的描述还蛮甜的,他好像真的想我,但是有点油腻,我要用“我允了”假装“皇帝口吻”来缓解一下气氛。


 

这位女生说的“油腻”这个词已经不同于过去的理解了。她的男朋友不是中年人,这里说的“油腻”类似油滑圆滑。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新词语产生后,继续从个人的创新到社会方言的认同,再到全民认同的过程。

只要这个创新“戳中”人们的心理,说出大家的感受,就会产生强大的共鸣。
 
符号就是这样不断由拔新领异到约定俗成,逐渐“油腻”起来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