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中国学生句子标点的一致性,母语还不如英语?——说“散点视”和“焦点视”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语言与文化课的英文系小钱同学来信:
 
今天您讲到,儿童学习第二语言,在文化认同上不必担心。但我认为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影响,不仅是对语言本身的影响,而涉及认知、甚至是文化。
 
外文学院的一个教授曾经和我说过,现在外文学院招收的老师大多有留学背景。他发现,有留学背景的老师在说话时常常说 “我觉得......因为......”而不是 “因为....所以....”。在英语中,一般先说出现象再说出原因,而不是像中文那样,先说原因,再说结果。成年之后再出国学习的教授们都难以避免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影响,儿童们就难免会被影响更深。
 
这样的影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语言结构上的影响,而且是思维模式上的影响。英语中先说现象再说原因,我们会倾向于思考现象;汉语中先说原因再说结果,我们就更倾向于思考原因。根据地理决定论,作为文化根基的思维方式是不会变的。那如果一个民族广泛地学习某种特定的第二语言,思维方式产生了改变,那文化根基还是会不变吗?


小钱同学的问题,应该是一个需要实证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这里先在理论上谈一谈。
 
学习第二语言,丰富了我们的认知视角,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但要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很难。例如下面这个句子,我们怎么翻译?
 
请坐下,系好安全带。  
 
第一种翻译是:Please sit down and secure your safety belt. 
 
第二种翻译是:Please secure your safety belt when you sit down.
 
大部分中文译者会很自然地选择第一种译法,被汉语带着跑。

 
在汉译英中,明明知道需要转换成英语表达,实现英语思维却很难。为什么很难呢?这里涉及思维方式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散点视呢,还是焦点视?
 
这又牵涉到小钱同学提问中暗含的另一个问题:
 
有留学背景的老师说:“我觉得……因为……”,这和中文的“因为……所以……”,是语序先后的差异吗?
 
表面上看是先后,其实不是。“我觉得……因为……”前后是主次关系,“因为……所以……”前后是时间关系。二者的区别依然是西文思维的焦点透视,中文思维的散点透视。

 
焦点透视必然分主次,主要的内容在前,这是一种空间性思维;
 
散点透视必然重过程,按时序铺排,这是一种时间性思维。

西方语言的句子是一种焦点视语言。这从句子的形态变化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一般说来,西方语言句子的谓语必然是由限定动词来充当的。这个限定动词又在人称和数上与主语保持一致关系。句子中如果出现其他动词,那一定采用非限定形式以示它与谓语动词的区别。
 
因此,抓住句中的限定动词,就是抓住句子的骨干,整个句子格局也就纲举目张。

 
西方句子的这种样态,就像西方的油画一样,采用的是严格的几何形的焦点透视法。句中的主语是通过一致关系与谓语动词联系的。句中的其他成分往往是通过格位显示与关系词显示来明确它们与谓语动词的关系的。
 
法国语言学家特斯尼埃尔在对古希腊语、古罗马语、罗曼语、斯拉夫语、匈牙利语、土耳其语、巴斯克语进行比较研究之后证实,句法结构中所谓“主语”“谓语”之分,掩盖了主语和宾语之间很多结构上的平行现象。动词是句子的核心。它支配别的成分,而它本身不受任何成分的支配。主语则和宾语一样,是动词的补足语。特斯尼埃尔为此建立了“从属关系句法”。

 
其实,细察西方各种语法,包括当代语法的众多流派,本质上都是一种“从属关系句法”。如格语法认为一个句子里动词居中心。根据名词和动词的关系,决定名词的格。切夫语法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动词部分和名词部分。动词部分居中心地位。名词部分处于外围地位。动词的性质决定了句子的其他部分。

因此理解和把握西方语言的句子,只要抓住动词就抓住了全句的灵魂。这在认知心理上是一种焦点视。中国现代语法学所采用的英语的成分分析法,在语言心理上也是一种焦点视。

 
汉语的句子思维不是采用焦点透视的方法,而是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形成独特的流水句的格局。
 
西方形态语言的句子由于要求主语和限定动词形态上一致,所以句界总是清楚的。
 
叶斯柏森在《语法哲学》中曾指出,对于英语的句子概念,语言学者虽然在理论上看法不一,但在实际分析上却趋于一致。他们可以不假思索地断定一个组合是否为一个句子。

 
汉语却没有如此客观、一致的“句感”。根据台湾学者曹逢甫对英语系18位中国学生的实验,尽管他们的母语是汉语,他们对两段汉语文章的标点只有1人与原文标点相同。原文句数与18人的平均断句数之比是1:2.53和2:3.82。
 
而尽管他们的英语水平肯定不如汉语水平,他们对两段英语文章的断句却与原文十分接近。原文句数与18人平均断句数之比是6:5.49和5:4.94。
 
这说明汉语由于句读段散点铺排,因而句界不严。同时也说明汉语句界的理解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即以语义关联和表达功能为依据。这也就是吕叔湘说的“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

 
其实“流水句”不是汉语口语的特例,而是汉语书面语和口语共同的文化特征。这一特征鲜明划分了中西句法思维的根本区别:
 
散点透视vs焦点透视;
 
时间性思维vs空间性思维;

动态思维vs静态思维;

综合思维vs分析思维。

外语学习要动摇这样根本性的文化模式,绝无可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