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像外星人那样写出“一团环形墨水”?——人类语言的另辟蹊径就在中文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中文系17级小张同学来信:

 

之前您讲解了“语言在说我”的问题,提出了人的观点总是被语言概括,语言限制了人。我认为“语言限制”还有另一种类型:

 

我最近看了电影《降临》。电影中,有七个脚的外星人用一团喷出的环形墨水瞬间形成一句话或一篇文章。他们的文字不需要从左至右、更不需要一笔一画地写。女主人公在学习了外星人语言后改变了思维方式,甚至获得了预知未来的能力。

 

受到电影的启发, 我产生了这个疑问:有些时候我发现自己脑海中的一团完整的概念,但当我想要表达的时候,这一团完整的概念变得扁平,我要么按照时间顺序记述,要么按照空间顺序描写,要么按照逻辑顺序解释。如果我要表达出来,无论是写下来还是说出来,我不得不用语言“一一”表达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语言限制了我的思维吗?还是说这是客观条件的限制,人发出声音不得不是线性发出的,人打字或写字不得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写的。我猜测,如果有一种高级方式,使人类不受时间限制,可以瞬间表达宏大的概念,人类的智力会得到大幅度的开发


 

小张同学说“脑海中的一团完整的概念”,如果说是“概念”的话,就已经是语词。人的思维状态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模式思维等感性思维,都是非语词的。理性思维,或者说抽象思维,则是语言的。

 

所以,小张同学的问题可以理解为:人的理性思维为什么离不开语言?可不可以“有一种高级方式,使人类不受时间限制,瞬间表达宏大的概念”?我们一点一点来谈:


 

1.认知就是声音和意义的分节

 

索绪尔告诉我们,语言说到底是声音链和意义链的“分节”,即把声音分成一个个音节单位,把意义分成一个个意义单位。这种分节,本质上不是人的生理的功能,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天生的东西,是我们发音器官的安排”,而是人的符号化认知功能。

 

17世纪的普遍唯理语法告诉我们,“创造词的目的是为了使别人了解我们的思想”。其实不仅如此,创造词更是为了形成范畴化的认知。人在认识世界中形成的范畴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如此多的范畴,依靠什么载体才能成形呢?这些载体必须能够相互区别。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唯有分节音。


正如《普遍唯理语法》说的:我们用25个或30个音组成数量无限的词,用这种神妙的词揭示我们思维过程中的秘密。


 

2. 人的精神本性是分节

 

洪堡特告诉我们,在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分节音之间,存在着一条根本的界限,就是精神本性的积极作用。

 

“分节音是心灵有意识地发出语音的行为”。而“它之所以有物质实体,似乎完全是出于外部感知的需要”。


这种物质形式对于分节音来说是非本质的。本质的是“心灵驱动”。分节是人的精神本性。


 

3. 人的思维本质是分节

 

洪堡特认为:“思维的本质在于反思”,而“为了进行反思,精神在其连续不断的活动中必须作一短暂的停顿,将此时此刻展现在眼前的东西把握为一个单位,并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确立起对象。”也就是说,“思维的本质在于把自身的进程分为若干片段”


这种知性区分的过程是一个概念化、符号化的过程。人“要构造出一些并非由真实的事物组成,而是由概念组成的整体;即,他可以进行自由的处理,再度加以分解,重新建立联系。”

 

在人建立的这个认识世界的“精神中间世界”中,“思维的某些部分统一起来,构成一些单位;而这些单位本身又作为要素区别于一个更大整体的其他要素,以便成为对立于主体的客体。


 

4. 分节的语言具有巨大的精神价值

 

洪堡特告诉我们,词是人给予自身的第一个推动,它使人“突然静下心来,环顾四周,自我定向。”唯有分节才使环境成为一种分类体系和世界格局。

 

索绪尔指出,分节这种更一般化的功能存在于人的各种器官的功能之上。它是自然的,即“这种机能首先是由器官赋予我们的”;它更是社会的,即它“是通过我们使用器官所进行的活动获得的”。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人的表达之线性和扁平化,其根本原因表面上看是工具性的,即因为语言是线性的。语言受制于人的发音器官,发音只能一个接一个发出来;语言还受制于声音的分节,只有分节才能造就一个个符号;而分节音造就的符号,只有在横向组合中才显示出相互关系和价值来。

 

实质上,人的表达之所以是线性的,其根本的原因是本质性的,即人的精神的开发,思维的抽象,都需要分节。分节自然就需要组织。


 

回到小张同学的问题,那为什么外星人可以“用一团喷出的环形墨水瞬间形成一句话或一篇文章”?

 

如果同学们细看那些“环形墨水”,它们依然有自己的点触、纹理和脉络。也就是说,它依然是“分节”的,否则它无法形成组织。

 

其实,中文的基本单位——方块字,本身也是“一团墨水”。这样的意象分节,比拼音文字的音象分节,内涵更丰富,充满了声音和意义的张力。


 

《降临》中外星人的“一团墨水”正是向汉字学来的。这样的图像胜景,中国古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知道它们说了些什么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