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和朋友在一起,我25岁;和下属在一起,我35岁;和女儿在一起,我5岁”——双性化人格的意义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中文系17级小沈同学来信:
 
老师您上节课说双性的人格是完美的人格,但是,我不禁思考,人的性格是否生来有偏向性?也就是说,就像不存在双语人一样,不存在真正的男性化与女性化比例相当的人。
 
x染色体本身就是女性特征。如有双y染色体,男性会更加狂暴(或许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他们为男性)。
 
如果说以前的社会逼迫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强迫她们为“奴”,那现在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也是逼迫女性自强自立,不能输于男性吗?

 
我认为个体最能表现自己本质特征(即由基因所携带的特征)的情况,应该是完全脱离社会进行个人发展,这样才不会受到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是,这很显然是无法达成的。也就是说,无论处于怎样的社会,都不可能达到人性的解放,不过就是换了一种受控形式罢了。
 
这是我的一点不成体系并且可能比较激进的想法。

 
小沈同学的提问中关于人总是受控于社会的想法,应该反过来认识:社会是人的诞生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没有了社会,也就没有了个人。
 
我们多次说过,人的根本属性是其语言性。而语言正是社会的交流媒介,同时也是社会的文化认同。在人超越动物的过程中,正是人的社会联结给了人认识世界、应对环境挑战的的动力和力量。语言的符号性,正是建立在社会性基础上的。

 
小沈同学提到以前的社会女性被逼成“奴”,想以此证明人受社会的控制,无法真正实现“双性化”。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作者把女性的成长分为三个不同的时代:
 
1.以血缘关系为主的母系社会,这是“女神”的时代。
 
2.以物缘关系为主的物资生产社会,男性具有体能优势,这是“女奴”的时代。
 
3.以信缘关系为主的信息社会,两性的体能差异已经不重要,有可能真正形成和谐互补的关系,这是“女人”诞生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两性的和谐互补有可能逐渐实现人的双性化特征。

 
双性化不是两性都不明显的“中性化”,也不是两性性别特征的“未分化”,更不是两性的混乱、错位、异性癖。

双性化是在一个个体身上,男性和女性特征都可以很明显,即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的能力、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等。
 
也就是说,双性化人格在心理上兼备两性的优点和长处。
 
小沈同学觉得不存在双性化人格的个体,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总是有性偏向的。我在课堂上曾做过一个《贝姆量表》的测试。表格上列出60项人格特征,请同学们在各项特征上注明自己的符合程度(1-7递加)。


经过两个公式计算,第一个数字在4.9以上的就是男性化特征突出,第二个数字在4.9以上的就是女性化突出,两个数字都在4.9以上的就是双性化人格。而数字达不到4.9的,就是不突出。
 
我自己先做过一个自测,第一个数字是5.85,第二个数字是5.952001年上半年上课的同学测试结果:女生20%有男性化倾向,男生37%有女性化倾向,15%的男生、5%的女生,有双性化特征,30%的同学不具备性别突出特征(即两个数字都在4.9以下)。
 
这个量表网上可以搜索到,并可以自测,同学们可以试一试。当然,这个数字只是一个参考,人格是非常复杂的,无法简单量化的。

 
其实,提出双性化人格的本意,不在人有平衡的两性特征,而在人有自由发展性别特征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两性生来都具有双性化的可能,只不过在成长过程中经过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塑造,抑制了某些性别特征的倾向,使一个人很容易按既定性别模式发展。
 
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一个人勇敢、坚强、自信、独立,和重感情、敏感、温柔、腼腆等,真的是不可能共存的吗?
 
一个人自由表现出这些不同的特征,不压抑自己性格的发展,就具有了健康的人格。这样的人,能够灵活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

 
双性化理论提出的意义在于,应该允许个体自由选择性别特征,包括不同程度的性别偏向。既不强迫女性和男性不一样,也不强迫女性和男性一样。双性化人格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供了新的方式。
 
就像一则广告说的:“和朋友在一起,我25岁;和下属在一起,我35岁;和女儿在一起,我5岁。
 
也像语言与文化课一位中文系女生说的:“今天真正能让我喊出一声‘强’和‘结棍’的女性就是‘两栖类’:身居高位,而小家、孩子都安顿得服服帖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