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现实生活中说话不能用表情包,我就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表情符号对表情的反噬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今天和同学们再谈谈表情符号。
 
1. 符号约定:表情符号的涵义初心何在?
 
新闻学院17级小吴同学说:
 
表情的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使用者对这个表情的意图,往往不同:
 
官方定义:破涕为笑;实际含义:艾玛太好笑了,老子都笑哭了

官方定义:咧嘴露齿笑;实际含义:不好意思麻烦你帮个忙

官方定义;doge;实际含义:呵呵,精神污染,我最屌

官方定义:露齿大笑;实际含义:你懂的,坏笑

官方定义:微笑;实际定义:呵呵。。。

官方定义:一脸不开心;实际定义:你他妈逗我?

官方定义:再见;实际含义:友尽。。。

官方定义:非礼勿视;实际含义:我特么搞砸了没脸见人

官方定义:有点失望;实际含义:热成狗了

 
小吴同学问:这些表情衍伸出来的不同使用方法,是不是跟一些词语含义的变迁是一样的呢?又或者说这就像是一幅画,作者画的时候所想的,和观者所领会的会有差别?

小吴同学的比喻没错,表情符号如果没有文字,的确具有图画的性质,因而有了不同想象和感受的可能。
 
但表情符号同时又是一种书面语现象。它就像发明了一个新词,要经过约定俗成才能将音义的结合稳定下来。
 
所以发明者的原意不重要,约定俗成后的意思才是真正的符号本义。


2. 符号引申:新旧媒体的语境异趣
 
我们观察小吴同学举的这些例子,可以发现与日常语言生活中词义的引申不同。有不少同学告诉我表情符号意义在变化:
 
微笑脸——呵呵→皮笑肉不笑→不以为然(例如“我一定会好好干的(微笑脸)”,意思是你的要求太高了)
 
再见——我不想和你说话→你开心就好→友尽,从此不再见面
 
柠檬——嫉妒→吃醋→嫉妒(动词)→吃醋(动词)
 
吃西瓜——吃西瓜→围观
 
狗头——表示说的是反话,又称“狗头保命”。(例如“英国的群体免疫政策实在是太先进了(狗头)”)

双手合十——击掌庆祝→祈祷

 
这些例子让我们看到,网络语言生活中词义的引申往往从正经走向不正经,从积极走向消极,从中性义走向贬义(包括自贬和自嘲),同时也从直面人生走向强烈的求生欲。表情符号的含义也是如此。
 
这样的语义走向,是网络语言宣泄、解构、解压功能的一部分。
 
由此当我们在旧媒体(报刊书籍)和新媒体之间转换时,我们的语境预设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微博、微信、游戏、电商、直播语言中,我们的语言更无忌,更惊暄,更有趣,也更有求生欲。

 
3.符号反噬:线上表情符号抑制线下肢体语言
 
小吴同学告诉我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说话不能用到表情包我就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比如“摊手状”,摊手的幅度还代表了不一样的意思。比如小幅度的表示我也很无奈啊,幅度大点的表示我也很绝望啊。
 
小吴同学的文字让我不禁笑了起来。

我们都知道表情包是弥补书面语缺乏情感信息而产生的,结果现在反过来表情包替代了人的丰富的感情表达,以至于在口语交流中面瘫了。此时我也很想小幅度摊手——
 
难道不应该是在网络上我们没有神态和肢体语言了才使用表情包的吗?

 
我多次说过,语言一旦产生,它在代言人类思想感情的同时,自己成了一个对象化的东西。

它在不断告诉我们:“我已经代言了,你们不用管真实的思想情感,只要看我就可以了”。

人类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成了语言的俘虏。

语言在自己对现实的代言中逐渐实现了对现实的僭越。它代言一切,又遮蔽一切。

在习惯了语言的代言后,人们甚至忘了语言后面的真情实感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了——随意说出一个词,内心波澜不惊。

 
表情符号的功能也是代言,同时也具有了遮蔽性。

人们习惯了表情符号后,习惯成自然,在线下真实生活的情感下意识中竟也想到了表情包。

而人类的神态和肢体语言,这个人类表情之源,反而变成了表情符号的代言!

这就是小吴同学说的“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说话不能用到表情包,我就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日益形式化的现代社会,符号在其中如鱼得水,乐哉悠哉。
 
它们为人类代言现实,

同时遮蔽现实,

接下来反噬现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