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人类语言的词,每一个都是神奇的“胶囊”——在灯火阑珊处重新发现母语的惊艳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09

中文系16级小谈同学来信:
 
最近我看到一篇杂志上的文章,它盘点了日语中的一些特别“美”的形容细小精微事物的词汇,如:
 
【朧月】 おぼろづき :若隐若现的春天的月亮。
 
【木漏れ日】(こもれび) :树叶的缝隙间漏进的阳光。
 
这些在现代汉语中需要用一个短语才能表达清楚的事物,在日语里用一个单词便能表达。而这些加上诸多修饰限定的细微事物多半是美好的,单纯的“月亮”不够美,“若隐若现的春天的月亮”给人的美感便非常强烈。
 
这便让我产生了困惑,想知道其他语言里有没有这样的现象。查阅相关资料后,在其他语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例子。
 
譬如法语中的lucernaire,意为“灯下夜祷”;
 
西班牙语中的limerencia,意为“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精神状态”,等等。
 
它们同样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对等的词汇,只有通过短语加以阐明。

 
这样的现象让我困惑,很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同样,我也基于所学,做了一些推测,但才疏学浅,同样不知道是对是错:
 
第一,我猜测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构词规则的差异使然。例如欧洲语言通过添加词缀便能在词汇中添加含义,但是汉语不行。奈何我对构词/造词知之甚少,想研究下去就很困难。
 
第二,我也好奇这种现象背后是不是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差异。譬如,日本文化中独有的纤细感性、“物哀”美学,是否推动着日本人专门为“若隐若现的春天的月亮”造个词呢?
 
我曾听说某个终年飘雪的地区,其语言中便有许多词汇来指称不同状态的雪,是不是也是一样的道理呢?
 
抱歉,我的思路比较乱,还没有成功完成从现象到本质的概括……望老师赐教!

 
小谈同学谈的现象,其实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而小谈同学举的例子,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作理论思考。
 
1.每一种文化都有独特的“思维胶囊”
 
小谈同学说的法语词lucernaire,没有相应的汉语词,其实也同样无法翻译成西班牙语词。反过来西班牙语词limerencia,没有对应的汉语词,也同样无法翻译成法语词。
 
为什么无法翻译呢?
 
我们看lucernaire这个词,小谈同学告诉我们,它的意思是“灯下夜祷”。“灯下夜祷”这四个字,我们都能理解,汉语里也有这四个“语素”,但要把这四个“语素”合成在一起,成为一个概念,汉语没有这样做。
 
同样,西班牙语中的limerencia,小谈同学告诉我们,它的意思是“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精神状态”。这个意思中“一个人”“爱”“另一个人”“不由自主”“产生”“精神状态”这些“语素”,汉语里也都有,但要把这些“语素”合成为一个概念,汉语没有这样做。

 
也就是说,相对于lucernaire、limerencia这些概念,它们的组合要素,即概念的质料,是具有普遍性的;而把哪些质料通过何种关联组合为一个新的概念,这是特殊性的。
 
这就是萨丕尔说的:
 
“词只是一个形式,一个有一定模型的东西,按照本语言的特性所能容许的程度,把完整思维的概念质料包括得多一点或少一点。”

萨丕尔说的“概念质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语素”(打上引号是为了区别于语法研究中的语素)。不同的语言之间,“概念质料”是可以相互通约的,而“概念”是不可通约的。
 
萨丕尔把“概念”比喻为一粒胶囊。胶囊中包含的思维质料是各民族都可以理解的,但是,选择哪些质料,在它们相互之间建立起联系,然后把它们包起来成为一个符号,一粒具有独特功效的胶囊,这是各民族互不相同的。

 
所以,lucernaire和limerencia这些异语言的胶囊,没有汉语对应的胶囊,很自然。

反之亦然。汉语中的“紫酱”和“酱紫”,是两种颜色。紫酱是浑浊的紫色,酱紫是紫中略带红的颜色。这两个具有独特功效的“胶囊”,英语都不可能有,虽然英语也有“浑浊”“紫色”“略”“颜色”这些“思维质料”。
 
我评审过一篇华东师大翻译专业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论冲淡》。“冲淡”在日常语言中是一个动词,然而它又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指冲和淡泊。其中“淡”已经很难翻译,“冲淡”则完全无法译。作者就这个词写了一篇博士论文。

 
我们可以说“冲淡”这个胶囊中包含了丰富的质料,把它们一个一个“解释”出来,写成一个长长的符号串,外国人是能够理解一二的。
 
但一旦它们合成了一个胶囊,这些质料相互之间就发生了奇妙的关系。词就成了一个萨丕尔说的“适应人的实际经验的单位”“历史的单位”“艺术的单位”,具有了相对于其他语言的“不可比拟性”,也就是不可译性。

 
2.思维质料相互关系的陌生度与可译性成反比
 
从本质上说,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胶囊”(词)都具有其他语言的不可比拟性,因为没有一粒“胶囊”的思维质料及其相互关系是和其他语言中的“胶囊”相等的。但我们的直感上总是觉得许多词都是可以比拟的,是可译的。其实那只是因为这些“胶囊”中质料的相互关系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如:
 
(1)类和属的关系
 
汉语中的“笔”“车”“牛”“皮”“果品”都是类属中的类名。直感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在英语中也存在,因而是可译的。但诸如“铅笔盒里有五支笔”这样的汉语表达,英语无法复制,因为英语没有“笔”这样一个类名,只有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属名。翻译的时候,汉语的“笔”必须换成“pen”“pencil”等。

 
同样,英语中有一个类名cousin,汉语没有这样的亲属类别。汉语只有“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
 
而英语中长一辈男性和女性亲戚,除了父亲母亲,都是uncle或aunt。汉语也没有这样两个“胶囊”。翻译的时候,必须说出属名来。
 
无论是汉语的“笔”,还是英语的“uncle”,它们的“思维质料”都可以通过类属的转换在其他语言中找到比拟物,质料间的相互关系是我们熟悉的,所以我们觉得它们是可译的。

 
(2)动作及其搭配的关系
 
汉语中的“切”“割”“截”“刻”“剁”“斩”“剪”“裁”等都可以用英语cut翻译,类似的还有“砍”“劈”“剖”等。
 
如果需要区分这些不同的动作,可以为cut搭配介词短语表示工具,如“剪”是cut with scissors;或加上补语表示结果,如“剁”是cut into mincemeat
 
汉语中的“拿”“提”“背”“扛”“担”“挑”“抬”“握”等也都可译为英语的carry,类似的还有“举”“托”“执”“携”“挟”,以及“抓”“拎”“抱”“拥”“持”“挎”“挽”“搂”等。
 
如果需要区分这些不同的动作,可以为carry搭配介词短语表示具体的方式,如carry on the shoulder就是“扛”,carry under the arm就是“挟”。

 
无论是cut,还是carry,它们的“思维质料”可以通过动作的搭配成分在汉语中找到比拟物。所以我们觉得它们是可译的。
 
当然即使是这样的可译性,它也是相对的。例如我们只能说汉语的“切”“割”“截”“剁”“斩”“砍”“劈”“剖”“剪”“裁”“刻”等都可以用英语cut翻译,但我们不能反过来说英语的cut可以用汉语的“切”“割”“截”“剁”“斩”“砍”劈”“剖”等翻译。例如cut the school,就只能译为“逃学”。
 
凡是可以在其他语言中通过“思维质料”的熟悉的相互关系找到比拟物,这样的词“胶囊”都是可译的。而一旦“思维质料”的相互关系让人感到陌生和新奇,可译性就骤然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小谈同学会“困惑,很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3.词胶囊之“外语敏感”和“母语钝感”
 
小谈同学惊艳于西班牙语的limerencia、法语的lucernaire,她问:是不是欧洲语言通过添加词缀便能在词汇中添加含义,但是汉语不行?其实欧洲语言的词结构扩展,主要是添加词缀,而汉语的词结构本质是字与字的意合,它比欧洲语言的组义方式更灵活和自由,表意更细腻而可意会不可言传。
 
其他语言中“思维质料”相互关系的深度陌生让我们对词的“胶囊”产生美感,反过来其他语言的人对汉语也会产生同样的新奇和美感。这都拜“思维质料”相互关系深度陌生所赐。
 
而小谈同学在惊艳外语词“胶囊”的新奇和美感之余觉得“汉语不行”,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例如汉语有一种玉名,叫田黄玉,其中特别温润者,称为“黄冻”。一个“冻”字,栩栩如生地传达了这种玉给人的感觉。但“黄”和“冻”这两个“思维质料”的相互关系太陌生了,“黄冻”就成了其他语言目光中奇异的“胶囊”。

而其实这个词和其他一般的词本质上都是有质料自我配合的“胶囊”,都无法在其他语言中找到等值物,而只能在其他语言中“譬况”地表达。
 
又如汉语的“秋波”一词,其思维质料“秋”和“波”的关系太远了。这种相互关系的深度陌生感,决定了它在其他语言眼里是比法语lucernaire(灯下夜祷)更为奇妙的存在。它在英语中只能“譬况”地表达,诸如:making eyes at、glances upon、light up over、rolled her eyes at、winks、given the glad eye to、making sheep's eyes at、flirt、glance、leer等等。

小谈同学的来信让我想到许多对外语词“胶囊”的新意啧啧称奇的网文,诸如《那些逼格高到没朋友的英语词汇》。称奇是因为“外语敏感”,而因此而自惭其实是因为“母语钝感”。母语于我们是空气呼吸般的无形存在,她当然和外语不一样。

 
人类语言的词,每一个都是神奇的“胶囊”,都具有文化不可通约性。

它们的神奇,不在于细细展开胶囊后看到的思维质料,而在于这些质料间奇妙的相互关系。

词的胶囊中如万花筒般变幻无常的思维质料组合,是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宝库。
 
因此,对于异族语言的词“胶囊”,同学们在美人之美的同时,不妨蓦然回首,重新发现灯火阑珊处的“黄冻”和“秋波”们,在欣喜和惊艳中自美其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